山西太原剪纸的“守”与“变”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一双巧手,上下翻飞间,惟妙惟肖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便跃然纸上。赋予这一张张纸生命的,正是47岁的太原剪纸非遗传承人王银凤。
国家级“非遗”青海热贡“六月会”举行 民众祈愿风调雨顺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四合吉村,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热贡“六月会”民俗活动举行,百余民众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兰州艺人0.2毫米蛋壳上雕“甘肃风景”:引众了解丝路文化
吴义泽计划除记录家乡美丽风光外,还要加入“飞天”元素,让民众在感受新颖记录方式的同时,加深对敦煌文化的了解。
探访宁夏非遗“内画”匠人:在笔尖上舞出的时代艺术
内画艺术不仅表现在鼻烟壶上,它不仅属于收藏家,可以通过更为丰富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京津冀学者推新书聚焦雄安新区音乐类非遗保护
京津冀音乐类联合考察团队通过客观的真实记录与深入的学术思考,为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工作提供了学理基础,并闯出了一条非遗保护、研究的新路。
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
乡村振兴中的非遗力量:在“柳编之乡”看古老手艺“编”出新生活
位于淮河岸边的安徽省阜南县有“中国柳编之乡”之称,这里的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有500多年,柳编技艺代代相传。
执着坚守40余年 八旬非遗手艺人与“花龙船”的故事
作为一项端午习俗,“长兴花龙船”极具民间特色,流传于南太湖流域,盛行于洪桥等乡镇。
贵州天柱举行“四十八寨歌节”
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举办“四十八寨歌节”,吸引众多民歌爱好者前来以歌会友。“四十八寨歌节”是流传在贵州天柱县境内清水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歌会,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清流举行端午龙舟竞渡“迎龙”仪式
福建省清流县举行2021年“龙津竞渡·福满清流”端午龙舟竞渡活动“迎龙”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启动仪式。
趣说甜城:威远越溪牛灯舞创新传承获殊荣
牛灯舞始创于清朝中期,起源于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俩母山下,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间舞蹈。
故宫畅音阁唱响昆曲
日前,由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北方昆曲剧院联合承办的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周年纪念展示活动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举行。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第四届福建文创市集启幕
5月28日晚,第四届福建文创市集在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金银里广场举办启动仪式。
乡村土布织出美好生活
近年来,山西运城永济市东开张村依托当地的种棉优势和晋南传统土布工艺,组织300多名农家妇女,联合成立惠畅棉花专业合作社,打造传统土布品牌。
成渝蜀绣名家联手献上大师精品展
巴蜀之绣艺,闻名古与今。为促进成渝两地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互联互通,助推蜀绣文化的传播与传承,5月14日上午,“成渝双城蜀绣名家名作联展暨成都蜀绣精品展”在成都市公共美术交流培训中心拉开序幕。此次蜀绣联展集结了成都、重庆两地蜀绣名家的蜀绣珍品,以及原成都市蜀绣厂出品的精品。
景泰蓝大师张同禄八秩之年再创新作《盛世荣光》同心尊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传承人张同禄杖朝之年再创新作,“非凡国粹?景上添花——张同禄八秩之庆艺术展暨花丝景泰蓝《盛世荣光》同心尊全国首发式”18日在京举行。
京冀两地群众“远程”共展太极功
丫髻山文化庙会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丫髻山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素有“京东第一庙会”之称。丫髻山庙会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帐中挥舞古今事 华州皮影展新姿
起源于汉代的陕西华州皮影造型优美、雕刻细腻、染彩厚重、唱腔委婉,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2006年,华州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而可:让世界看到中国漆器之美
以纯手工方式制作漆器,却达到精密机器制造的精度,这是甘而可一直以来的追求。他取出一件红金斑犀皮漆大圆盒,将盒盖提起再盖上,只见盒盖缓缓沉降,几秒钟后,与圆盒底部完全吻合,接缝处平滑如一根丝线。
贵州台江:赶制苗服迎姊妹节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前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节,苗族同胞抓紧赶制苗族服装,准备参加盛装巡演。姊妹节是台江县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享优雅时光 品地道非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