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丹寨:扶贫工坊赶制银饰迎苗年
苗年临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国春银饰扶贫就业工坊迎来银饰的销售旺季,银饰手工艺人加班加点生产,供应节日市场。丹寨县国春银饰扶贫就业工坊是由苗族银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领办的一家扶贫企业,目前已吸纳165名当地村民就业,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重庆梁平:非遗传承 生生不息
重庆市梁平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遗文化底蕴浓厚,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90项,其中包括梁山灯戏、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等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礼让草把龙、梁平土法造纸技艺、铜乐锻造技艺等21项市级非遗项目。
甘肃庆阳:老皮影讲述新故事
近年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保持传统剧目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
10月23日,在山东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粤剧艺人准备进行展演。 当日,以“全面小康、非遗同行”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开幕。
贵州丹寨:“非遗周”上秀非遗
当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举行的中国丹寨非遗周上,来自贵州省内众多非遗传承人集中展示非遗技艺和展品。据了解,本次非遗周活动将持续至10月25日。
老福州茶摊里话“茉莉花茶” 古法制茶传承数百年
此读本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南仙“十醉九星窨花阵法”第七代传人、福州“南仙茶摊”负责人翁文峰所著,叙述了茉莉花茶历史及传统技艺,其中,穿插了福州市花茉莉花的由来和老茶摊故事等。
白族布扎:求新多变“盘活”非遗
布扎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好色彩鲜艳的布料后,按预先设计的图案缝成雏形,填入艾叶等,再用刺绣针法精心制作。无论是造型还是配色,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9年,白族布扎入选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
本届博览会以“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为主题,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旨在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非遗力量。
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揭牌开馆
位于上海市新闸路1209弄60号的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是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率先在此从事汉字印刷字体科研攻关。这座老洋房见证了当下广泛使用的宋体、黑体、仿宋体、楷体汉字印刷字体的原始创写过程。经过60多年的探索,在字形规范、字体创新、字库数字化建设上,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已经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汉字印刷字形技术标准,并具备专业化的检测能力。
非遗嘉年华来袭!“阿拉非遗汇”在宁波天一广场开幕
作为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主要活动之一,第七届宁波“阿拉非遗汇”暨海曙区第二届“美好生活节”10月9日晚在宁波“城市客厅”天一广场拉开帷幕。
玉手揽线织黎锦 直播带货为传承
黎族人纺纱、织布的原料是海南特有的吉贝棉,又称海岛棉。染料也源自热带雨林丰富的植被资源。三国吴国人万震在《南洲异物志》中就曾叙述黎族先民已会用吉贝作“五色斑布”。相传,一位姑娘上山穿的白筒裙被植物的汁液染上斑斓的颜色,十分漂亮,黎族人逐渐摸索出利用苏木、黄姜、蓝靛草、谷木、牛锤木和枫叶将纱线染成红、黄、蓝、绿、棕和黑等颜色。
非遗扎堆过中秋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来,9月21日,在北京市腐乳科普馆,一场以“月是故乡明,非遗话中秋”为主题的直播活动,将浓浓的传统民俗和老字号创新活力的氛围带给了网友。
世界“非遗”花儿传承百年:乡间野趣登上大雅之堂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以爱情为主线,多方面展现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国西北部省区,是汉、回、藏、保安、撒拉、土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
张永忠师徒剪纸展装点紫竹院
在紫竹院行宫展区恢复开放之际,“大道至剪——张永忠师徒剪纸艺术作品展”开幕,为游客带来一场非遗盛宴。
非遗、文创“吸睛”,传统文化扮靓服贸会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传拓老匠人:留存千年历史的宝贵印记
在千年古城河北正定,刘秀峰名气不小。主张“万物皆可拓”的他,能用一张张薄薄的宣纸,留存下一段段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印记。
非遗传承展匠心
今年62岁的辛全生是天津市南开区传统木工榫卯技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非遗木偶老艺人传授技艺
由江苏省扬州市一批退休的扬州杖头木偶戏表演老艺人为班底组建的非遗技艺传习所正式落户扬州古城区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
网上直播联动助千年潮绣焕新姿
潮绣始于唐代,形成风格于明、清,因其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且具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它绣种,享誉海内外。2006年,潮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0余幅精美唐卡亮相广西南宁 尽显藏文化魅力
《一瞻·一礼——青海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旧勉唐派唐卡作品展》在广西南宁博物馆开展。52幅旧勉唐派唐卡作品及一幅藏文书法作品,让壮乡民众近距离感受藏族文化艺术魅力。
蛇年非遗文创产品掀起消费热潮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