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展长沙开展
明清时期,儒道释在延续各自传统的同时,实现了三家在内涵和物质形态上的融合。这在各种人物画、造像、雕刻及文学图像中尤为明显。大众熟悉的《封神演义》《西游记》等,都体现了三家合流的思想。
中外儒墨学者山东论道 会通思想献策治国理政
“儒墨应该会通,儒墨也能会通,儒家和墨家表面看似有矛盾,但实质上存在极大的互补性。
山西永乐宫发现蒙元时期珍贵道教纸质文物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近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去年,研究院在整理永乐宫搬迁资料时,发现近百件与永乐宫宗教活动有关的古籍文书。经专家鉴定,其中五件蒙元时期道教度戒牒文书和一件或早于同期的刻印道经,对研究蒙元时期全真教发展和永乐宫重建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被定为馆藏一级文物。
历时24年,国内首部儒学全集将于明年完整出版
川大出版社《儒藏》是汇聚中国历代儒学成果的大型丛书,是对2500年间儒家各宗派、各类成果的最大集结,收录自先秦至清末学术文献5000余种。《儒藏》全集共计650册,总字数接近5亿字。目前,《儒藏》已出版453册,计划在明年完成剩余册数的出版工作。
孔子学院搭台 让外国民众领略中国文化
随着“汉语热”持续升温和中国文化在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孔子学院自创办以来,为各国学员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帮助,为增进人文交流、促进世界和谐和多元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龟井昭阳与《楚辞玦》
作为汇集日本儒者独特见解不可多得的《楚辞》注释,作为了解日本江户时期《楚辞》教学的原始文献,龟井昭阳《楚辞玦》的价值弥足珍贵。
“雍和八景”将展儒道匠心
经过拆违、封堵开墙打洞和整修院落后的雍和宫大街重新展露古风,院落井然,街面干净,绿树成荫。
寿山石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艺耀福建
长篇小说《暖夏》:新时代的中国乡村书写
清静清雅供清玩
云南大理发现南诏时期官家寺庙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