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解析:跟着刘海勇研习中国花鸟画白描(上)
中国白描花鸟画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借助其他装饰材料,也不用艳丽的色彩来博眼球,以其最纯粹的艺术语言寄万象于笔墨,这是一种东方艺术特有的审美境界。
道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目前,雄安新区地下文物遗存的分布情况已经摸清,正在对一些文物遗存进行勘探。可以确定,雄安新区境内历史文化脉络可以上溯到距今约8000年。
蔡襄《持书帖》 恬淡婉美!
此作看出当时书坛的风气完全转向了诗文尺牍,充分体现作者楷书端庄规矩,且恬淡婉美的韵致。
中国画中“精神之往来”
人品与艺品息息相关。“品”乃君子之品,中国的艺术是君子的艺术,立足在君子,从创作者本身的评判,可知其作品是否具有相同的气质,这也是中国画“神”的本质所在。
回望审美高峰 宋代花鸟画欣赏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着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而宋代时期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
一枚石核见证百年前的考古传奇
一百年前的1920年6月4日,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幸家沟的黄土层中发现了一个石核,这个发现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序幕。
文物中的儿童世界
当日,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古趣童心——清宫文物中的儿童世界”展览,展出的50件(套)珍贵文物带领观众一窥清代儿童的生活面貌。
清代绘制《大观园图》:3米多宽画卷,173位红楼梦中人
该图是目前发现尺幅最大、所绘人物最多的单幅《红楼梦》题材绘画作品,是难得的“红楼珍宝”。
河北隆尧发现明代万历年间碑刻 距今434年历史
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文物保护人员近日进行县域文物普查工作时发现一通“巡抚都察院禁谕明文”碑,碑文文体属官府禁令告示,记载了两个村庄80年集市相争的详细过程及官府判案经过。
上海博物馆举办江南文化艺术展
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涵盖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诸多门类。
河南出土鹅首曲颈青铜壶 内有逾3000ml不明液体
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当地一个发掘现场,发现一个鹅首曲颈青铜壶。顶部的鹅首造型姿态优美,壶中还存有不明液体逾3000ml。
河南灵宝发现6000多年前制陶业特征显著的史前聚落
随着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发掘的推进,一座制陶业特征显著的仰韶早期聚落揭开面纱,房址、陶窑、经淘洗加工的细泥块及大量草木灰、烧土等,为研究仰韶早期山区小遗址的聚落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华彩四溢 锦绣千年(丝路锦程)
纺织一直伴随着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薪火相传,从未间断。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留下了大量与纺织相关的遗产,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新疆和田博物馆优化升级后开馆
馆内展示的众多珍贵文物,重现了“丝路记忆”的精美和丰厚。
上海博物馆“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开幕
赵朴初先生(1907—2000)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始终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深受广大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银龙之墓,千里同镜——中蒙历时三年探秘匈奴贵族墓
从2017年起,河南考古人连续三年深入蒙古无人区,揭开了两座匈奴贵族墓的面纱,出土的“鎏金银龙”等文物,更是世所罕见。在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的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银龙之墓”榜上有名,这也是中国专家境外考古首次获此殊荣。
汪曾祺纪念馆在江苏高邮开馆 汪曾祺百幅书画精品亮相
与此同时,“百年汪老”书画作品展开展,现场共展出100幅书画,其中,书法作品16幅、国画作品84幅,皆为汪曾祺亲笔书写绘就的书画精品。
探访“东方庞贝古城”——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被誉为“东方庞贝古城”的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是黄河上游地区发掘的、以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黄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享优雅时光 品地道非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