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部!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
文化和旅游部今天在京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共有752部珍贵古籍、23个古籍保护单位入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珍贵典籍在其中亮相。
【回放】赏秋·紫禁城
秋风起,秋意浓,600岁的紫禁城迎来又一个秋天。
法文本《论语导读》入藏国图(专题展览开放至十二月六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时获赠的法文本《论语导读》,4日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部完整的欧洲启蒙时期的外文著作手稿。
这座明代古桥为何400年间几度沉浮
这座从湖中“升起”的古桥,名为万年桥。其实这不是它第一次浮出水面。对于居住在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岭下村的村民们来说,已经多次目睹了古桥“出水”的壮观场面。
“考古中国”最新进展!青藏高原两项重要考古成果发布
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2个重大项目的最新考古成果。
去国博看红山美玉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中,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是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及墓葬群,发现了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祭祀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玉器、陶器。
探访吴中博物馆 吴地风雅此中寻
“你看这大门、石桥、水榭,300多年前古人画中的沧浪亭,和今天我们看到的差不多。”在吴中博物馆不久前开幕的“吴门吾景——明清吴中山水胜景”展上,清代王翚、王锡辰绘制的《沧浪亭图》吸引了不少观众细细欣赏。展览汇聚多位吴门画派代表人物的佳作,展现了明清时期秀雅繁华的吴郡风貌。
陶寺对话石峁 讲述黄河文明的悠久灿烂
“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亮相山西博物院,陶寺和石峁两大遗址出土文物同场展出,讲述黄河文明的悠久灿烂。此次展览也是石峁遗址正式发掘以来首次大规模展出,石雕、骨簧、陶鹰、玉钺等珍贵文物,为观众揭开了石峁古城的神秘面纱。
抗美援朝主题展览明起对公众开放
明日10时起,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将对公众开放,观众可提前预约参观。
文物有声 礼赞英雄|他们用生命保家卫国、捍卫和平正义
一曲《英雄赞歌》,唱不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无畏与英勇。在新时代,让我们一同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900余件文物展品回顾抗美援朝
10月19日,“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
5.129亿成交、刷新两项纪录!《十面灵璧图卷》贵在哪?
备受关注的《十面灵璧图卷》18日晚在北京拍出5.129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成交纪录,成为本年度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
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
当日,作为2020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对重建的明代葫芦窑进行点火复烧。葫芦窑是盛行于元末和明代的重要瓷窑,此次有大批精品陶瓷将使用最传统的柴烧方式烧制。
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国博开幕
10月17日,“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故宫是一所大学校
紫禁城600年了,故宫博物院也迎来了自己95岁的生日。
600岁的紫禁城
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宫城礼仪制度的集大成者。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算起,紫禁城已有600年的历史。
探访改造升级后的河南博物院
近日,改造升级后的河南博物院重新对外开放。河南博物院共设16个展厅,展出精品文物5000余件套,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
解密紫禁城 故宫下周六“上新”
北京卫视文化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第三季定档下周六,一批紫禁城的秘密将揭开面纱,拥有故宫元素的最新文创同时亮相。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享优雅时光 品地道非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