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未来会开展更多直播 或将呈现非开放区
中国马江海战纪念馆新添40余件珍贵藏品将展出
古钟的艺术
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博物馆线上开课
山西发现距今千年北宋时期古代瓷窑址
日历上的文化名人:安徒生(4月2日)
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中国首个ICOFORT机构会员
26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公告,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机构会员,这也是中国首个加入ICOFORT的文博单位。
探寻两千年前的“地下王宫”
3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在“南方+”客户端举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副馆长林冠男带领观众“深入地底西汉南越王墓,看千年墓室如何消毒防疫”。
首博征集疫情防控物证资料
首都博物馆日前发出征集令,面向社会征集疫情防控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标志性的物证资料。
《赵城金藏》:辗转千年的虔敬
1942年7月6日《新华日报(太岳版)》报道了八路军获知日寇妄图盗取《金藏》的消息后成功抢救经卷的过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向社会征集抗“疫”见证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11日在其官方渠道发布公告,面向全社会长期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实物和资料。
四川渠县发现神秘的“賨人”贵族船棺
记者10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单位在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发现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賨人”贵族船棺墓葬
用新思路传承老技艺 青年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当前“非遗”文创符合当前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年轻人未来将是“非遗”文创的主力。他们具有的国际视野以及快速学习的能力对传承“非遗”有很大帮助,但是他们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缺乏师徒传承、难以突破传统工艺等。
专家“把脉”杂技类非遗传承与发展
杂技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从两汉时的“百戏”到隋唐时的“散乐”,虽然几易其名,但杂技作为一种展现身体机能和协调技巧的表演形式,耳提面命、口传心授式的“师徒”教学模式一直是杂技得以传承的基础。
传千年非遗 绘世间万象
坐在四川阿坝州阿坝县“特果”唐卡艺术传习基地二楼的画室里,“00后”唐卡画师更姐左手端碗,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画布上勾勒,一条绿色橄榄枝的轮廓逐渐显现。
培养应用型人才 提高教学能力 更好服务社会
艺术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艺术理论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艺术理论教学之外包括艺术实验、实习、实训、实练、社会实践、创业活动以及社会调查、产品制作、学科竞赛等在内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
贵州天柱侗戏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渡马镇杨柳村,侗戏班成员搬运道具准备外出演出。
“丝绸之路”的三大动力源
“丝绸之路”是人类经济文化交流史上规模空前宏伟、持续时间最久远的大动脉。它反映出中华先民虽眷恋故土,但一旦获得推动力量,便激发出域外探险的志向和英勇无畏的远行精神。中华先民探幽致远的力量,包括军事外交的“凿空西域”、商业诉求、传道弘法。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享优雅时光 品地道非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