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乐器在国博“奏响”丝竹之声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近日对观众开放,力求系统反映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
梦回大唐话开放
最近,长沙博物馆、广东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线上、线下同步推出“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踏波东来——遣唐使的回忆”两大特展,再加上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的“大唐风华”,不约而同地通过那些或长或短驻留唐朝的异乡人之眼,带人们梦回大唐,了解繁华背后的诸多故事。
从神似到形合——明清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
沉寂一段时日后,首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再次集中推出一批线下新展。这不,国家博物馆的“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打起了头阵。展览由明清时期的各种人物肖像构成。
清润淋漓 墨色肆意——石涛山水小品画欣赏(上)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博馆藏明清肖像画首次展出
朱元璋、诸葛亮、李清照……在近日开展的“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上,可以看到许多历史名人的画像。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共展出国博收藏的50余件(套)展品,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
跋中有真意 读元四家的画中题 (一)
题跋是中国画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中国画的发展日渐成熟,形成一种特有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重要的组成部分。
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重开
受疫情影响关闭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恢复向公众开放。
航海日来啦!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从腰间浮舟到九桅宝船,从昼观日、夜观星到罗盘和海图,从单人渡水到两万余人的船队,面朝大海,古人对海洋的探索从未止步,也激励着后辈勇敢远航。
“买买买”遇上免税经济 将擦出哪些火花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水准,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高端消费需求。此外,要充分融合本土文化,提高产品文化价值,提取民族文化元素创新地加入免税店销售的产品中,既能实现文化输出,又能保证商品的独特性,提高商品的新颖性,真正实现以产促销,带动消费浪潮。
石渠宝笈名迹丨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弟,宋朝第八位皇帝。性好书画,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并且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他自己则不但擅长花鸟、山水、人物,也喜好收藏法书名画,遂使内府珍藏的名迹,百倍于前朝,并且将之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云纹铜禁:“美酒虽好 切勿贪杯”
时至今日,我国共出土禁类器物不足十件。
“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在蓉开幕
红彩描金的扇形盘,青花红彩的净水瓶,五彩描金的图盘……“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3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幕,168件/套中日伊万里瓷器亮相,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东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从吴昌硕到丰子恺,大师们缘何都爱画端午?
原标题:从吴昌硕到丰子恺,大师们缘何都爱画端午?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西晋《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这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它起源于我国,最初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从而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吃枇杷,喝雄黄酒等习俗。 很多国画大师都有关于端午主题的画作。 其中,艺术大师吴昌硕就特别钟爱这个节日,并留下多幅相关画作。《端阳即物立
说说古老的竞渡图
飞舟竞渡,已成为中国节日的文化符号。由古器物上留下的纹饰记忆,由古诗词留下的文字记忆,我们知道了这符号的久远历史。
斯洛文尼亚开启第18届夏季博物馆之夜活动
斯洛文尼亚第18届夏季博物馆之夜活动当晚正式开启,全国6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从晚6时到午夜免费向参观者开放。
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但你看过金庸画的扇面吗?
扇子是古为今用的造礼,于方寸之间尽显古今文人雅士的闲情雅趣。近日,在上海中心的宝库汇,160余把工艺考究的檀香扇、团扇珍品为品鉴的人们带来了一场夏日的美好体验。
历代名画解析:跟着刘海勇研习中国花鸟画白描(下)
历代花鸟画作品中虽然没有留下单纯白描的禽鸟作品,但我们可以从大量古人留下的工笔画作品中,去学习体悟古人对禽鸟的造型方式和用笔方法,再通过写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生技巧,最后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享优雅时光 品地道非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