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根雕手艺人:化“朽木”为神奇 雕出枯木“新生”
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它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浙江金华银匠程志芳:上千万次捶打 錾刻文化自信
程志芳所在的金华永康有“中国五金之都”之称,五金产业源远流长。
刻刀与木头的碰撞:方寸之间寻味东方美学
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论语·公冶长》即有“朽木不可雕也”之说。秦、汉两时期木雕工艺趋于成熟,至明、清两代木雕艺术进入黄金时期。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杜钟勋——涂漆研磨 刀刻雕琢(工匠绝活)
髹漆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工艺,几千年来积淀了丰富的技艺精华。
“90后”潮州木雕传承人陈嘉:方寸之间演绎刀尖绝活
潮州木雕是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尤以多层次的镂通技法和金漆装饰手法为世所称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骆芃芃:加强篆刻艺术学科制度建设
中国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华美学意蕴,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记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人与玉的相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玉是隆重庄严的礼器之材。玉乃国之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魂。
全国专业冰雕比赛冰城收官
60名冰雕师组成的20支代表队进行了3天的竞技角逐,最终冰雕作品《争鸣》和《翎羽思乡》摘得本届比赛桂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子贤传承展艺耀福州迎新年
叶子贤,1950年出生于著名的寿山石雕之乡——福建福州东门后屿村,雕刻学习始于木雕、牙雕,1980年转行从事寿山石雕。
《天下尊》雕塑在京问世
《天下尊》雕塑,以平字为主干,端木正直,建中立极,家国二字衡置左右,诠释家国同构,国计民生,盛世太平。
唐代壁画走进台港澳:一场跨越千年的神奇之旅
福建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在福州开幕
福建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暨寿山石印钮雕刻邀请展8日在福州开幕,展出百件印屏作品、30余件寿山石印钮作品。篆刻艺术与寿山石印钮雕刻作品联袂展出,让艺术爱好者大饱眼福。
甘肃手艺人痴迷雕版敦煌壁画 融合传统文化创“丝路手工书”
现年59岁的甘肃手工书艺人徐晋林数十载以来痴迷于雕版敦煌壁画,融合民间文化、民族文化、敦煌文化,创作有丝路元素的特色手工书,以吸引更多民众爱上传统文化。
铁笔刻诗魂
为纪念王麦杆诞辰100周年,其个人艺术展于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中呈现的300余件美术作品以及大量历史文献,述说着他的艺术人生。
艺术家李象群30件雕塑作品亮相广东美术馆
风云塑——李象群雕塑艺术展”12月1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出艺术家、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的30件精品力作,分为“革命历史主题”“杰出人物”“历史人物”三个部分。
甘肃七旬艺人大理石上刻《红楼梦》十余年完成真正“石头记”
兰州七旬艺人陶世清将《红楼梦》中的三十余个经典场景搬上大理石。在一块长一米四,宽五十厘米的大理石上,人物的动作、表情惟妙惟肖,桌椅帷幔、亭台楼阁精致细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文寿传承展开展
福建莆田木雕历史悠久,唐代已经开始采用莆田木雕装饰建筑,还用于佛像和刻书。到了明代,莆田出现了较多擅长佛像和装饰雕刻的艺人,清代的莆田木雕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乾隆年间已经有贴金透雕作品被当做贡品。
大足石刻特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大足石刻博物馆释迦牟尼佛像等文物亮相展览。
让世界爱上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四大木雕流派之一。
墨舞壶心 方寸奇观——内画鼻烟壶的工艺之美
金气秋分 丹桂飘香
首届天府雕塑展在成都开幕
广西篆刻名家致力推广骆越文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