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摹中发展 在继承中出新——写在“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开幕之际
光明日报记者 许馨仪 于园媛
在春风和煦的四月,走入中国美术馆,对于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的第一感受就是“广”——取法有广度。中国美术馆8个展厅共展出276位作者的552件临、创作品,这些作品取法上至商周,下迄清末,甲骨、钟鼎、简帛、碑版、刻石、法帖均有涉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书法界倡导研习传统经典的阶段性成果。
贯通古今 汲古为新
进入展厅,远远就看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所题“与古为新”四个大字,把整个展览的主题揭示开来。左手边映入眼帘的是大幅“篆”字幕帘,此展厅的所有书法作品即都是篆书。整个展览,作品以篆、隶、楷、行、草的书体顺序布置,条理清晰。
书法家于丽芳以笔代刀,用苍朴古拙的笔法临摹了《甲骨文合集》的其中一片,将这块武丁时期骨片上自然质朴而不失天真烂漫的笔法,展示得淋漓尽致。商代宰丰骨匕记事刻辞、四方风刻辞,西周大盂鼎、毛公鼎……跟随着明晰的历史脉络,观看书法家精心临写的件件作品,仿佛超越时空的维度,踏入了书法世界。
漫步在展厅之间,不由得注意到,有一些作品尤为受青睐,如《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孙过庭《书谱》,临写者都有数位。这些作品虽然纸质不同、尺幅各异,但仔细看来,都属于“实临”作品,即笔法、结构、章法等尽量接近原帖,争取相似,体现了书家扎实的临帖能力。
北魏楷书学习范本《李璧墓志》书风雄强茂密,独树一帜,在本次展览中也被多次择为临帖对象。这些临摹作品,虽然初看多近于“相似”,但每位作者都融入了自己多年的笔法心得,又是各有各的看点,观众往往细细比对,更添了一份阅读的趣味。创作者之一陈刚介绍:“我本次以实临为主,结构突出魏碑型特点,雄强多变、斩钉截铁,线条的斧凿之迹表现明显。”而另一位创作者石海松则感言:“我的临摹作品基本上是忠实于原碑的,但字比原碑大一些,削弱细节表达,强调整体性,我又做了一些调整来增加厚重感和线条的丰富性,让它更加耐看。”
此次展览还设置手卷、册页展台,作品以花笺小字书写,给观众精致舒适的观展体验。此外,每组作品旁边都贴心地附上了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创作者录制的感言视频,听取他们在临写过程中的积累与品悟,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互动感。
临创结合 以成我法
展览最大的亮点,是“临”与“创”的有机结合。临摹到创作之间的鸿沟,究竟该如何打破?有一些书家临帖时便选取了“意临”的方式,在“实临”基础上参以己意,不求酷似,但求融入个人性情,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说:“临书要如李光弼入郭子仪军,旄旗一变。”如书法家毛澍林所临名篇颜真卿《祭侄文稿》,将原书磅礴恣肆、一气呵成的气势通过笔意传达,但又不求“肖似”,写出了独有的章法脉络和情绪气息。
本次展览的精心布置,也给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观赏临创转化的极佳机会。展厅中的作品成组陈列,左临右创,创作以临帖风格为基准,保持了整体上的一致性,“一临一创”两幅作品,同时考察书家们的临古能力和创作水平。
书风相近,理解升华,“创”比“临”又多了一层考验。一些书家特意选取了与临帖作品有所关联的内容来进行创作,例如,王嘉巍实临了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创作作品则是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自书太子少师告》,力求最大化呈现《祭侄文稿》风格特征,以贴近原帖作者的生活时代和意趣。
一次“沉下心来”的展览,得到了观众们的普遍认可,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以绣花之功精心办展、以礼敬之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本届展览从中国书协38家团体会员选送的3366位作者作品中严格评审,既是一场对中华文明的探源,也是一次落实文化自信自强的体现。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表示:“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经典碑帖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临帖广泛汲取经典名篇精华,准确把握艺术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内涵,进而延续发展文化谱系,转化融合时代审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时代正大气象,是书法实践的必经之路,更是攀登高峰的重要根基。”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1日 09版)
在临摹中发展 在继承中出新——写在“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开幕之际
时间:2023-04-11 16:53:3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许馨仪 于园媛
光明日报记者 许馨仪 于园媛
在春风和煦的四月,走入中国美术馆,对于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的第一感受就是“广”——取法有广度。中国美术馆8个展厅共展出276位作者的552件临、创作品,这些作品取法上至商周,下迄清末,甲骨、钟鼎、简帛、碑版、刻石、法帖均有涉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书法界倡导研习传统经典的阶段性成果。
贯通古今 汲古为新
进入展厅,远远就看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所题“与古为新”四个大字,把整个展览的主题揭示开来。左手边映入眼帘的是大幅“篆”字幕帘,此展厅的所有书法作品即都是篆书。整个展览,作品以篆、隶、楷、行、草的书体顺序布置,条理清晰。
书法家于丽芳以笔代刀,用苍朴古拙的笔法临摹了《甲骨文合集》的其中一片,将这块武丁时期骨片上自然质朴而不失天真烂漫的笔法,展示得淋漓尽致。商代宰丰骨匕记事刻辞、四方风刻辞,西周大盂鼎、毛公鼎……跟随着明晰的历史脉络,观看书法家精心临写的件件作品,仿佛超越时空的维度,踏入了书法世界。
漫步在展厅之间,不由得注意到,有一些作品尤为受青睐,如《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孙过庭《书谱》,临写者都有数位。这些作品虽然纸质不同、尺幅各异,但仔细看来,都属于“实临”作品,即笔法、结构、章法等尽量接近原帖,争取相似,体现了书家扎实的临帖能力。
北魏楷书学习范本《李璧墓志》书风雄强茂密,独树一帜,在本次展览中也被多次择为临帖对象。这些临摹作品,虽然初看多近于“相似”,但每位作者都融入了自己多年的笔法心得,又是各有各的看点,观众往往细细比对,更添了一份阅读的趣味。创作者之一陈刚介绍:“我本次以实临为主,结构突出魏碑型特点,雄强多变、斩钉截铁,线条的斧凿之迹表现明显。”而另一位创作者石海松则感言:“我的临摹作品基本上是忠实于原碑的,但字比原碑大一些,削弱细节表达,强调整体性,我又做了一些调整来增加厚重感和线条的丰富性,让它更加耐看。”
此次展览还设置手卷、册页展台,作品以花笺小字书写,给观众精致舒适的观展体验。此外,每组作品旁边都贴心地附上了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创作者录制的感言视频,听取他们在临写过程中的积累与品悟,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互动感。
临创结合 以成我法
展览最大的亮点,是“临”与“创”的有机结合。临摹到创作之间的鸿沟,究竟该如何打破?有一些书家临帖时便选取了“意临”的方式,在“实临”基础上参以己意,不求酷似,但求融入个人性情,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说:“临书要如李光弼入郭子仪军,旄旗一变。”如书法家毛澍林所临名篇颜真卿《祭侄文稿》,将原书磅礴恣肆、一气呵成的气势通过笔意传达,但又不求“肖似”,写出了独有的章法脉络和情绪气息。
本次展览的精心布置,也给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观赏临创转化的极佳机会。展厅中的作品成组陈列,左临右创,创作以临帖风格为基准,保持了整体上的一致性,“一临一创”两幅作品,同时考察书家们的临古能力和创作水平。
书风相近,理解升华,“创”比“临”又多了一层考验。一些书家特意选取了与临帖作品有所关联的内容来进行创作,例如,王嘉巍实临了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创作作品则是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自书太子少师告》,力求最大化呈现《祭侄文稿》风格特征,以贴近原帖作者的生活时代和意趣。
一次“沉下心来”的展览,得到了观众们的普遍认可,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以绣花之功精心办展、以礼敬之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本届展览从中国书协38家团体会员选送的3366位作者作品中严格评审,既是一场对中华文明的探源,也是一次落实文化自信自强的体现。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表示:“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经典碑帖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临帖广泛汲取经典名篇精华,准确把握艺术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内涵,进而延续发展文化谱系,转化融合时代审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时代正大气象,是书法实践的必经之路,更是攀登高峰的重要根基。”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1日 09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