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雕刻师的皮影情缘:做好“守艺人”,用传统刻刀展现中华文化
华州皮影诞生于秦汉,完善于隋唐,流传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被誉为“世界电影鼻祖”。2006年华州皮影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翩翩胡旋舞 悠悠丝路史
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是西域的一种民间舞蹈,男女皆可跳。
探访千年古刹大云寺:曾为粮库 今展新颜
墙外摊铺林立,墙内古韵悠悠。一座千年古刹,藏于闹市之中。
千年前唐代皇家香料啥配方?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其为榄香、沉香、乳香等香料,这些香料多产自域外,此项研究也以实物证实了唐代时我国已有将多种香料混合制作和香的技术。
金代铜坐龙遇上文创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器物,出土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国家一级文物,是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毛南族傩面:精雕细刻的民族非遗
毛南族傩文化历史悠久,傩面是毛南族傩舞、傩戏等民族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具。
山西发现春秋晚期卿大夫墓 出土成套编钟乐器
南秦墓地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墓地,对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尤其是对两周时期晋国历史的考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资料。
探访博茨瓦纳桑人千年岩画
在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最东端的图利自然保护区,有20多处土著桑人留下的岩画,距今已有1800多年,成为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
数字铜博物馆:体验青铜文物盛宴
铜陵地区是中华民族较早发现和使用铜的地区之一,有着“中国古铜都”的美誉。
非遗西双版纳象脚鼓舞:传承中探寻走向潮流新出路
象脚鼓舞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舞蹈之一,蕴含着傣族古代社会分工的遗迹,是狩猎文化的形象诠释,流传于中国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在东南亚国家也有不同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莫砺锋讲唐诗课》:两代学人与宋代诗词的两门“课”
我接受出版社的约请编成本书,并不避重复而题作《莫砺锋讲唐诗课》,以展示本书与程先生《唐诗课》之间的渊源关系,并表示对先生的感激与怀念。”其实,我也应该编写一本专讲宋诗的书,它同样能展示我与程先生的学术渊源。
杭州临安:非遗技艺雕精彩亚运
作为土生土长的临安人,鸡血石雕工艺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高潮与儿子钱友杰以亚运为主题,历时9个月创作了一组跆拳道、摔跤比赛石雕作品。
新疆非遗“刀郎文化”焕发新魅力
刀郎人酷爱音乐和舞蹈,据称始自于刀郎人的狩猎文化。
埃及卢克索:帝王谷里“炫彩”的法老陵墓
帝王谷位于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是古埃及众多法老陵墓的所在地。
河北涿州发现唐宋钱币窖藏 出土古钱币4000余枚
该市松林店镇艾潮村在施工时发现一处唐宋时期钱币窖藏,出土古钱币4000余枚。
千年非遗进都市 刺绣“活化石”受“Z世代”热捧
作为国家级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与马尾绣为伴50余载。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保护注入科技“呵护”
嘉峪关,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50年的历史,是明代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古称“河西第一隘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后赤壁赋》中的鹤
此画现藏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是一幅国宝级的名画。
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个特展——一日览尽千年画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匠心“复活”古钟表,在滴答声中感受文化传承
2014年,古代钟表修复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合天津峰会)古韵新声:“上合时间”里的津门非遗
(寻味中华|非遗)蒙古族搏克:摔跤之力在腰,决胜之智在心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