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排木鼓舞:文化自信与传承坚守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的祭祀性民间舞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流传于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的贵州台江,是“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中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数字化助力绘画“国宝”团聚 1500余件中国画样稿杭州展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在沪开幕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二十四节气,是一张能“听到”的课程表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整全智慧,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伦理与美学精神,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收藏近万件民间石刻 七旬雕塑家冀巴蜀文化代代传
有朝一日,他能够面向社会开放展示这些文艺瑰宝,让大家感受民间石刻所蕴含的巴蜀文化,让巴蜀文化代代相传。
福建福安幔帐戏:一个艺人一副戏担
福安市的幔帐戏也称“布袋戏”,肇始于清末民初,其操偶之单行,戏具之轻巧,流行于乡镇村落,具原生态之演出模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西藏达孜:让非遗活态传承
白纳锻铜技艺发祥于西藏拉萨市达孜区德庆镇白纳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 焕发生机
当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恢复传统剧目演出、开设免费“周末剧场”等方式,让居民领略传统非遗的魅力,让古老的提线木偶焕发生机与活力。
良渚元素服饰入藏中国丝绸博物馆 用现代语言展示中华文化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良渚文化和诗路文化是浙江璀璨的两颗明珠。
丝路之绸何以丰满了华夏衣冠文化
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对华夏衣冠文化乃至全世界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磕板采茶调是流行于文水县马东村及周边县村的一种民歌小调。文水县文化部门相关资料记载,马东村自古是南北贸易和军事交通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南北茶运客商云集于此买卖交易,在贸易交流过程中,文化随之渗透交融。
雕塑《画家齐白石》被维也纳世界博物馆收藏
2021年,为纪念中奥建交50周年,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文交流与对话,吴为山应邀创作雕塑作品《画家齐白石》并捐赠给维也纳世界博物馆,雕塑作品已在该博物馆安放并展出。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飞来峰造像是中国现存元代藏传佛教造像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造像群之一,是藏汉艺术在江南的汇聚之处。
科研人员首次利用高精度铀系测年确认中国保有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
金沙江岩画是目前中国境内乃至整个东亚大陆有绝对年代数据支撑年代最早的岩画,对探讨长江上游“文明之根”及该地区史前人群与欧亚大陆北部、东南亚、南亚史前人群的交流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藏在瓷枕中的虎年憧憬
古人对美好梦境的追求,都浓缩在有趣的瓷枕之中。
世界级“非遗”格萨尔藏戏 《赛马称王》唱响北京助力冬奥
藏戏《赛马称王》的剧本节选并改编自《格萨(斯)尔》,这部全世界最长的史诗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雄安“非遗”传承人话创新:望芦苇助力雄安发展
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人大代表杨丙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芦苇画将雄安的风貌传播到世界各地,也希望利用芦苇助力雄安发展。
数十国丝绸和刺绣制品亮相贵州 展丝路风采
《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20日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展,展览汇聚了中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的丝绸和刺绣制品,尽显丝路风采。
中日虎年迎春展在沪开幕
为迎接壬寅虎年,上海博物馆联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的“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在上海开幕。
非遗竹刻入画来,国漫《咏梅》演绎“美哉,中国风”
国家级非遗嘉定竹刻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嘉定竹人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文、印诸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享优雅时光 品地道非遗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