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解读国风国潮)
核心阅读
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坚持活态传承,非遗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
2021年9月14日,在陕西榆林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背后,离不开传统技艺的支撑。这些传统技艺镌刻着历史的印记,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不少传统技艺重焕生机,引领社会潮流。去年“双11”购物节中,非遗工艺品网络销量激增,德化瓷器、宜兴紫砂、曲阳石雕、东阳木雕、南平建盏、扬州民乐、宣城文房四宝……消费者竞相购买相关产品,生动体现了非遗技艺的当代活力——“老字号”正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网红”。
新形式新表达,展现传统技艺的多元魅力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当前,跨界融合的“非遗+”成为非遗传承创新的重要表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非遗+文创”,将非遗元素作为产品的创意来源。梁平竹帘蓝牙音箱、苏州缂丝手提包、哈密刺绣耳机、广西壮锦围巾、曲阳定瓷玩偶、潮阳剪纸系列运动鞋……这些畅销的文创产品都是在非遗传承人和产品设计师的跨界合作下产生的。非遗技艺点亮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现代设计赋予非遗技艺以时尚气质,二者的有机融合受到人们的欢迎。
其二,“非遗+文旅”,依托非遗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通过剪纸、泥塑、皮影、西秦刺绣、秦腔脸谱等非遗工艺品、衍生品来吸引四方游客,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旅游目的地;广州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在岭南民俗“行花街”中融入多场钉金绣裙褂非遗时装秀,让往来游客大开眼界;在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景区,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土家织锦、手工鞋垫、编制草鞋等非遗工艺,沉浸式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当下,依托非遗技艺体验的景区街区越来越多,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三,“非遗+文娱”,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以非遗技艺为表现对象。讲述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的纪录片不断涌现,如《了不起的匠人》《指尖上的传承》《海派百工》等。这些原本小众的题材通过影像记录,细致展现工艺制作过程,传递精湛技艺背后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受到大众关注。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一些非遗手艺人纷纷开设自媒体账号,通过展示个人作品、分享教学视频、讲解非遗知识等形式,拉近非遗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圈粉”无数。近年来影视剧制作对服装、道具、场景愈发考究。《延禧攻略》中的“绒花”、《天盛长歌》中的“蜀锦”、《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竹篾灯笼”、《清平乐》中的“汴京宋室风筝”等,这些传统手工渗透在影视剧细节之中,不仅营造了作品的历史质感,也让观众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
活力涌动的“非遗+”现象说明,当代消费者对非遗技艺的青睐不仅因为相关产品的使用价值,更在于物质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标识。非遗工艺品传递出的生活美学和文化记忆,重燃了岁月,焕新了时光,在过去与当下的连接中传递传统文化的现实温度。尤其是在全球化视域下,凝结着中国人思想智慧、审美经验和情感认同的非遗技艺,能够让世界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生动地理解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非遗技艺,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独特作用。
产业化活态化,激发非遗资源的当代活力
非遗技艺能够掀起热潮,既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成果体现,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面向未来,如何让非遗技艺更加适应现代环境,更加有机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价值得到更多元的实现?近年来,在有关部门推动下,非遗技艺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和理论研究体系等日渐完善,更为健全的保护传承生态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非遗技艺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让非遗技艺接轨市场环境,让非遗工艺品延续商品属性,有利于保持非遗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我国七成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2021年在天猫平台成交过亿的14个非遗产业带,一半来自县域及以下地区。开发非遗市场,发展非遗产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特殊贡献。如今,很多非遗从业者在保持原生技艺本真性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开发非遗衍生产品和多元业态,通过打造非遗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年轻用户时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据统计,过去一年在网络平台购买非遗相关产品的人中,有40%以上是90后群体。与此同时,非遗营销推广、非遗创意研发、非遗IP授权应用、非遗数据资源服务等配套产业,都是现代非遗创新发展的有效支撑。
科技赋能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现代非遗技艺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费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开设了网上店铺,线上成为销售主要渠道;抖音平台的非遗主题视频数量过亿,覆盖了97.94%的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其发起的“非遗合伙人”“看见手艺”“非遗市集”等活动,让非遗技艺被更多人关注,促进了非遗市场的开发和相关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三维建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
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当前,不少学校将非遗引进校园、带进课堂,有的高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特聘教授、成立非遗研究基地、开展非遗研培项目、开设非遗选修课程,有的中小学、幼儿园也将非遗技艺融入艺术课程和学前教育体系,让学生在青少幼不同阶段都能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中。
如今,“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实践表明,非遗不应只是静态的文化符号,更应是活态的文化“有机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坚持活态传承,非遗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
朱传欣
“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时间:2022-04-12 17:31:2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传欣
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解读国风国潮)
核心阅读
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坚持活态传承,非遗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
2021年9月14日,在陕西榆林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背后,离不开传统技艺的支撑。这些传统技艺镌刻着历史的印记,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不少传统技艺重焕生机,引领社会潮流。去年“双11”购物节中,非遗工艺品网络销量激增,德化瓷器、宜兴紫砂、曲阳石雕、东阳木雕、南平建盏、扬州民乐、宣城文房四宝……消费者竞相购买相关产品,生动体现了非遗技艺的当代活力——“老字号”正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网红”。
新形式新表达,展现传统技艺的多元魅力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当前,跨界融合的“非遗+”成为非遗传承创新的重要表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非遗+文创”,将非遗元素作为产品的创意来源。梁平竹帘蓝牙音箱、苏州缂丝手提包、哈密刺绣耳机、广西壮锦围巾、曲阳定瓷玩偶、潮阳剪纸系列运动鞋……这些畅销的文创产品都是在非遗传承人和产品设计师的跨界合作下产生的。非遗技艺点亮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现代设计赋予非遗技艺以时尚气质,二者的有机融合受到人们的欢迎。
其二,“非遗+文旅”,依托非遗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通过剪纸、泥塑、皮影、西秦刺绣、秦腔脸谱等非遗工艺品、衍生品来吸引四方游客,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旅游目的地;广州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在岭南民俗“行花街”中融入多场钉金绣裙褂非遗时装秀,让往来游客大开眼界;在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景区,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土家织锦、手工鞋垫、编制草鞋等非遗工艺,沉浸式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当下,依托非遗技艺体验的景区街区越来越多,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三,“非遗+文娱”,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以非遗技艺为表现对象。讲述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的纪录片不断涌现,如《了不起的匠人》《指尖上的传承》《海派百工》等。这些原本小众的题材通过影像记录,细致展现工艺制作过程,传递精湛技艺背后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受到大众关注。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一些非遗手艺人纷纷开设自媒体账号,通过展示个人作品、分享教学视频、讲解非遗知识等形式,拉近非遗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圈粉”无数。近年来影视剧制作对服装、道具、场景愈发考究。《延禧攻略》中的“绒花”、《天盛长歌》中的“蜀锦”、《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竹篾灯笼”、《清平乐》中的“汴京宋室风筝”等,这些传统手工渗透在影视剧细节之中,不仅营造了作品的历史质感,也让观众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
活力涌动的“非遗+”现象说明,当代消费者对非遗技艺的青睐不仅因为相关产品的使用价值,更在于物质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标识。非遗工艺品传递出的生活美学和文化记忆,重燃了岁月,焕新了时光,在过去与当下的连接中传递传统文化的现实温度。尤其是在全球化视域下,凝结着中国人思想智慧、审美经验和情感认同的非遗技艺,能够让世界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生动地理解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非遗技艺,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独特作用。
产业化活态化,激发非遗资源的当代活力
非遗技艺能够掀起热潮,既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成果体现,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面向未来,如何让非遗技艺更加适应现代环境,更加有机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价值得到更多元的实现?近年来,在有关部门推动下,非遗技艺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和理论研究体系等日渐完善,更为健全的保护传承生态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非遗技艺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让非遗技艺接轨市场环境,让非遗工艺品延续商品属性,有利于保持非遗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我国七成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2021年在天猫平台成交过亿的14个非遗产业带,一半来自县域及以下地区。开发非遗市场,发展非遗产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特殊贡献。如今,很多非遗从业者在保持原生技艺本真性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开发非遗衍生产品和多元业态,通过打造非遗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年轻用户时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据统计,过去一年在网络平台购买非遗相关产品的人中,有40%以上是90后群体。与此同时,非遗营销推广、非遗创意研发、非遗IP授权应用、非遗数据资源服务等配套产业,都是现代非遗创新发展的有效支撑。
科技赋能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现代非遗技艺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费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开设了网上店铺,线上成为销售主要渠道;抖音平台的非遗主题视频数量过亿,覆盖了97.94%的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其发起的“非遗合伙人”“看见手艺”“非遗市集”等活动,让非遗技艺被更多人关注,促进了非遗市场的开发和相关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三维建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
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当前,不少学校将非遗引进校园、带进课堂,有的高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特聘教授、成立非遗研究基地、开展非遗研培项目、开设非遗选修课程,有的中小学、幼儿园也将非遗技艺融入艺术课程和学前教育体系,让学生在青少幼不同阶段都能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中。
如今,“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实践表明,非遗不应只是静态的文化符号,更应是活态的文化“有机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坚持活态传承,非遗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
朱传欣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