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剧团战“疫”送温暖
今年春节前夕,全国稀有剧种丹剧首次登上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一曲《槐荫记》给全国亿万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顶上芭蕾《出征》诠释爱与力量
顶上芭蕾是芭蕾的一种吗?不是,它甚至不是舞蹈,而是杂技!
《天赐的声音》:以音乐态度凝聚情感力量
近期播出的音乐节目《天赐的声音》,实现了音乐综艺的再一次升级,用音乐的态度和模式的重组,呈现出全新的音乐审美表达。
探索中国传统戏曲外译新路
中国传统戏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形式,就其外译而言,对译者的要求很高。
奶奶的姥姥
奶奶宋喜珠的姥爷叶春善就是富连成科班的班主,怹用毕生心血来经营富连成,怹被后世称为“戏曲界的蔡元培”。叶春善的夫人叫段承荣,也就是奶奶的姥姥。
传统戏曲如何做直播上抖音?“宅”生活出了道附加题
眼下,许多上海的文艺院团和艺术家以“云剧场”“云课堂”“云教学”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内容轻松、充满人文关怀的短视频、直播,缓解了人们的焦虑心情。
日常生活如何进入文学?——2019年长篇小说的一个侧面
深入2019年的长篇小说文本,无论是战争书写、历史主题、精准扶贫、纪念改革开放等宏大题材,还是女性写作、民生关注、知识分子题材等类型书写,抑或是世俗生活的直接呈现等,都体现出一种“小”的姿态,这些作品往往从很小的切口出发,精心描写普通的人和事,将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以及个体的爱恨情仇与时代境遇统合起来,聚焦个人的喜怒哀乐,为个体树碑立传,进而折射时代大的进程。
防控疫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
在防控疫情时期的文艺创作,要厚积薄发,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越要认识到创作的目的和创作的对象。现在,应该伏下身去,踏踏实实寻找素材,为创作做好准备,不要轻易就大拨儿轰,随大流,匆忙上马,生产一堆“帮倒忙”的“残次品”。
《索玛花开幸福来》:到现实中萃取精华和养分
作品描绘了彝乡村民复杂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作品中的村民已然不再是符号化的观念的载体,而是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同时,作品融入了独特的彝族文化元素,把人文地理景观和关切温暖的基调贯穿始终,对彝族火把节、过年、婚丧、服饰、起居等场景的描绘,呈现了彝族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摇曳多姿。
美丽的得耳布尔
【散文】一树花开十里香
孙睿新书《斜塔》:悬念迭起中的人性考验
故事的起点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