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巴蜀《易》学价值重估

时间:2023-12-11 14:32:4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舒大刚

作者:舒大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汪璐(课题组成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易》居六经之首,而易学有“在蜀”之称。巴蜀《易》学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巴蜀学人撰有《易》学著作370余种,现存者尚有160余部之多,构成中国《易》学史的一大奇观。其中,扬雄《太玄》、卫元嵩《元包》、李鼎祚《周易集解》、陈抟《易龙图》(存序)、苏轼《东坡易传》、来知德《周易集注》等,无疑是中华《易》学的重要成果。《巴蜀全书》工程通过考察历代正史、方志和目录书籍、人物传记,发现巴蜀《易》学发生甚早,著作绵延不绝,虽历经淘汰,犹可考见汉代8种、魏晋6种、隋唐五代10种、宋代160种、元代14种、明代30种、清代150种,可谓代有其书,蔚为大观。程颐说“《易》学在蜀”,全祖望谓“甚矣蜀之多《易》也”,姜国伊撰《易学在蜀赋》,刘咸炘称“《易》学在蜀,犹诗之有唐”,谢无量撰有《蜀易系传》及续篇,当代学人也对巴蜀《易》学源流进行过考述,学界已形成“巴蜀《易》学”概念。

蜀易渊深,有利于《易》学探源

《汉书》称《易经》成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有一个长期形成过程。《周易·系辞传》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伏羲画八卦”的史影,自后又经神农“重为六十四卦”(郑玄说),文王、周公拟定卦辞爻辞,于是《周易》经文始成。孔子晚而喜《易》,读之韦编三绝,遂作《十翼》,然后《易》学大兴。若追溯《易》学源头,或许与西部有关。《周礼》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说明《周易》之前还有《连山》《归藏》二易。《山海经》佚文“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此夏后氏即夏禹。《荀子·大略》:“禹学于西王国。”《史记·六国年表序》:“禹兴于西羌。”裴骃《集解》引皇甫谧言:“《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张守节《正义》:“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冉陇国,皆西羌。”《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曰:“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说明禹“生于广柔”“兴于西羌”自是战国至汉晋的普遍传说。

郑玄有“神农重易”“夏易曰《连山》”等说法。《连山》后世失佚,但其残文断句尚见于注疏所引。郦道元《水经注》于《淮水》引《连山易》:“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者是也。”皇甫谧《帝王世纪》引《连山易》:“禹娶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余即启或均)是也。”可见《连山》佚文含有夏代故实,应与禹制作(或其后人补作)有关。至于《子华子》:“出于一,立于两,成于三,《连山》以之而呈形。”张行成:“夏曰《连山》,天易也;商曰《归藏》,地易也,有法数而未有书;文王曰《周易》,人易也,始有书矣。”使“三易”与“三才”结合起来,这种“天、地、人”三方结构的思维模式,与古蜀崇拜“天皇、地皇、人皇”、扬雄《太玄》分立“天玄、地玄、人玄”、唐慎微传《神农本草经》划分“天药、地药、人药”一样,都是蜀人固有的思想框架。

谢无量《蜀学会叙》谓“《连山》,禹制之”,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可见《连山》是《易》学之鼻祖,为大禹所作,应与古蜀文化有密切联系。

考诸箕子所述《洪范》,称大禹得“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可知“五行”“八政”以及国家制度、政治文化等,或为大禹所传。阴阳、三才、五行观念以及早期“易经”,都有可能起于西部。考察巴蜀文献,对探讨《易经》起源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绵延不绝,有利于学脉厘清

巴蜀《易》学源远流长,名家名著时有产生,《史记》载“孔子传《易》于(商)瞿”,说者谓《十翼》即商瞿所传,《文言传》中“何谓也”和“子曰”等处,皆瞿与夫子问答之词(明丰坊)。数传至汉初田何,田何传《易》于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王同传《易》于杨何,杨何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征为中大夫,武帝立“五经博士”,可见商瞿为博士《易》祖。杨慎《升庵集·蜀志遗事》载:“孔子弟子商瞿,《世本》作‘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作‘商瞿上’”,又云宋祁作《成都先贤赞》以商瞿上为蜀人。杨慎考宋罗泌《路史》与王象之《舆地纪胜》,认为瞿上城在成都双流;曹学佺《蜀中广记·成都府·双流县》又载双流有商瞿里,治东十里瞿上乡有孔子弟子商瞿墓;谢无量《蜀学会叙》称偶见宋刻本《景文集》有宋祁所作《成都先贤赞》,认为“慎说良信”,因谓“《周易》之传始在蜀”。汉初,隐士胡安亦居临邛白鹤山传经,司马相如曾从之问《易》,其时约在文帝末年(公元157年)前。田何至惠帝时尚存,则胡安当与田何同时或相前后。田何在中原传《易》时,胡安亦在蜀中传《易》,二人时代应相距不远。稍晚蜀人赵宾“持论巧慧,《易》家不能难”,“云受(授)孟喜,喜为名之”。似乎“卦气说”也与蜀人有关。自后严遵、扬雄等人传《易》不绝,名家辈出,或开风气之先,或集诸学大成。严氏《老子指归》融会《易》、老、儒三家之说,扬氏《太玄》、王长文《通玄经》、卫元嵩《元包经》,皆依仿《周易》而造新经。唐李鼎祚《周易集解》集汉《易》大成,宋有陈抟《易龙图》开图书《易》学先河,龙昌期《三教圆通》又以《易》会通三教,苏轼《东坡易传》多言人事,房审权《周易义海》汇集汉宋《易》说多达百卷,魏了翁《周易要义》《周易集义》更是兼治汉、宋,成一大渊海。至于张浚、张栻、李心传,元代黄泽、王申子、赵采,明代熊过、来知德,清代李调元、刘沅,民国廖平、杨国桢、尹昌衡、刘子华诸家,都是不可忽略的《易》学大师。此外还有众多不太受人关注的易家、易著和易文,不胜枚举,谢无量称“《周易》自汉盛至今,惟蜀人能传之”并非虚誉。

结合时代背景、学术大势和《易》学流派,可以大致看出巴蜀《易》学的起承转合:在汉代呈现“儒易老三学结合”状态,严遵、扬雄是其代表;魏晋南北朝,仿《易》拟经,王长文、卫元嵩为代表;唐代是“汉《易》玄《易》兼收并蓄”,李鼎祚是代表;宋代是“图书象数义理”统一和“儒释道”结合,陈抟、苏轼、龙昌期、张浚、张栻、魏了翁是其代表;元明是“象义汉宋结合”,黄泽、王申子、赵采、熊过、来知德是其代表;晚清“中西古今结合”,刘沅、杨国桢、廖平、尹昌衡、刘子华等是其代表。其起伏脉络,大致经历了大禹《连山》奠基易学,商瞿与博士传承《周易》,汉代转型,蜀汉两晋变异,南北朝延续与依仿,隋唐五代统一,两宋鼎盛,元明清初因袭与创新,晚清民国汇通中西古今等阶段。厘清其延续不断之学脉,总结其特点,分析其价值,有利于当今易学传承发展。

兼容并包,有利于《易》学史研究

巴蜀《易》学家喜为集注集解,保存了大量古《易》旧说,对学史研究和返本开新都有助益。自魏王弼《周易注》盛行,汉《易》日渐衰微,至唐代王学遂占独尊地位。幸而先有益州阴弘道撰《周易新论传疏》,“杂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之说,参订其长,合七十二篇,于《易》有助云”;稍后资州李鼎祚《周易集解》,又广辑子夏、孟喜,以迄何妥、孔颖达36家《易》说,在唐代官方《周易正义》所依王弼《易》外,保存濒临失传的汉《易》资料尤多。该书系现存最早集解性《易》书,是研究汉代《易》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隋唐以前《易》学“诸书逸不传者,赖此犹见其一二”,“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存耳”,“俾古人象数之说,得以绵延,至今弗绝,则此编之力居多”。

至宋元明,巴蜀《易》家将蜀学“兼容并包”精神发扬到极致。熙宁间,成都房审权撰《周易义海》100卷,他鉴于“自汉至今,专门学不啻千百家,或泥阴阳,或拘象数,或推之于互体,或失之于虚无”,于是集郑玄至王安石百家,摘其“专明人事、羽翼吾道者”为一编;其对诸家说有异同或疑惑处,则加以评议,附于篇末。《四库全书总目》云“自唐以来,唯李鼎祚《周易集解》合汉后三十五家之说,略称该备,继之者审权《义海》而已”。由于卷帙过大当时刊刻不易,后经江都李衡删其精华而成《周易义海撮要》行世。绵竹张栻《南轩易说》合会蜀洛,补注《伊川易传》所缺《系辞传》,扩大理学《易》在巴蜀影响。蒲江魏了翁《周易集义》广辑宋《易》,取濂洛以来大儒《易》说16家汇为一编,保存《易》说(如杨时、吕大临诸家多已亡佚)和旧版(宋刻)最多,无异宋《易》渊海。而其《周易要义》又撮要魏晋及唐注疏,“主于以象数求义理,折衷于汉学、宋学之间”,其文字“虽主于注疏释文,而采掇谨严,别裁精审,可谓剪除支蔓,独撷英华”。元代资州黄泽《易学滥觞》“大旨谓王弼之废象数,遁于玄虚;汉儒之用象数,亦失于繁碎,故折中以酌其平”。潼川赵采《周易程朱传义折衷》节录程颐《易传》、朱熹《周易本义》注文,又附《语录》及己说,“折衷”程、朱,并存古义,认为“《易》中先儒旧说皆不可废”,极具包容性。明代富顺熊过(号南沙)撰《周易象旨决录》“远溯汉学,虽未必遽追梁、孟,然义必考古,终胜明人幻渺之谈”;杨慎序其书:“《周易象旨》一书,兼采众家之说,而多象数为主,亦北海、考亭之遗意也”。全祖望亦谓:“以予所见宋元《易》解一百五十家,明嘉靖以前亦数十家,南沙书中无不有之。”《四库总目》云“在明人《易》说之中,固卓然翘楚矣”。清代双流刘沅《周易恒解》兼容汉宋,不言象数,深非“历代言《易》者,大半皆偏于术数”,盛赞“王辅嗣(弼)始专以理言,厥功甚伟”;又斥程、朱《易传》《本义》瑕疵不少;其解经专重说理,潘雨廷谓其“理多可取”。巴蜀《易》学之汇集旧说,融会贯通,构筑起中华《易》学传承的桥梁。

勇于创新,有利于《易》学“两创”

在特定历史积淀和时代背景下,巴蜀《易》学往往有超乎寻常的创新和创造。如汉代成都严遵《易》《老》兼治,《华阳国志》载其“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又假以卜筮,借卦以施教,著《周易骨髓诀》《卦法》,兼有儒、道、《易》、数术四术。宋代眉山苏轼、陵州(今仁寿)龙昌期等人儒道汇通,杂引禅学。苏轼《易传》多杂道佛,朱熹撰《杂学辨》以是书居首;龙昌期儒道兼治,文彦博语其“浮英华而沉道德,先周孔而后黄老”,是兼容道家儒家;其所注《易》,范仲淹称赞“深达微奥”。

汉代郫县扬雄、三国广汉郪(今三台)人王长文、后周什邡卫元嵩,皆是模拟《易经》以创新说。扬雄少时曾从严遵问学,“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张行成云《太玄》“义取于《连山》”。王长文系蜀汉犍为太守王颙之子,其仿《周易》作《通玄经》4篇,有《文言》《卦象》可用以卜筮,时人比于《太玄》。卫元嵩《元包》数用《归藏》,体例与《太玄》相近,多奇字不易读。《太玄经》《通玄经》《元包》在《易》学传承的基础上,表现出仿圣拟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宋代陈抟(字图南,自称“西蜀崇龛人”,属今安岳)《易龙图》倡言先天、无极、河图、洛书之学,用黑白点子解释《易》卦起源,以为龙马所负之图,开启宋代图书《易》学先河,后来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范谔昌、刘牧、黄晞,直到南宋朱熹等人,递相传授,影响中国《易》学十分深远。元人王申子云“此二《图》不知希夷以前何所托,至希夷始出,亦已奇矣”,当为其首创。临邛张行成《易通变》穷极数学,取陈抟至邵雍所传先天卦数等14图,敷衍解释,以通其变,魏了翁语其“颇得《易》数之详”,发明甚多。

明代梁山(今梁平)来知德独处空山,覃思《易》理29年,自成一家之学,撰《周易集注》达明代象数《易》学创新的巅峰。专取《系辞》“错综其数”之说,以错卦、综卦论易象,人称“矣鲜《易注》,继往开来,亘百代而一见者”;全祖望亦谓“程子尝言‘《易》学多在蜀中’,后三百年而蜀又以来《易》名于天下”;《四库全书总目》更称其“当时推为绝学”。民国简阳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兼及天文,会通《易》学阐释与自然科学,运用八卦的逻辑结构分析太阳系,以八卦配星球,得出尚存一颗当时还未被认证的行星的预言,震惊当时欧洲。

巴蜀《易》学作为一种地域性特征较为浓郁的思想体系,在促进《易》《老》会通、三教合一、仿圣拟经、兼容并包、引领学术文化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中华《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易》学源远流长、博大包容、开放创新等特征,对《易》学探源、学脉梳理、旧学反思、创造创新等,都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认真整理和研究巴蜀《易》学文献,将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5日 11版)


责任编辑王嘉超
标签儒道    
0

巴蜀《易》学价值重估

时间:2023-12-11 14:32:4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舒大刚

作者:舒大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汪璐(课题组成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易》居六经之首,而易学有“在蜀”之称。巴蜀《易》学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巴蜀学人撰有《易》学著作370余种,现存者尚有160余部之多,构成中国《易》学史的一大奇观。其中,扬雄《太玄》、卫元嵩《元包》、李鼎祚《周易集解》、陈抟《易龙图》(存序)、苏轼《东坡易传》、来知德《周易集注》等,无疑是中华《易》学的重要成果。《巴蜀全书》工程通过考察历代正史、方志和目录书籍、人物传记,发现巴蜀《易》学发生甚早,著作绵延不绝,虽历经淘汰,犹可考见汉代8种、魏晋6种、隋唐五代10种、宋代160种、元代14种、明代30种、清代150种,可谓代有其书,蔚为大观。程颐说“《易》学在蜀”,全祖望谓“甚矣蜀之多《易》也”,姜国伊撰《易学在蜀赋》,刘咸炘称“《易》学在蜀,犹诗之有唐”,谢无量撰有《蜀易系传》及续篇,当代学人也对巴蜀《易》学源流进行过考述,学界已形成“巴蜀《易》学”概念。

蜀易渊深,有利于《易》学探源

《汉书》称《易经》成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有一个长期形成过程。《周易·系辞传》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伏羲画八卦”的史影,自后又经神农“重为六十四卦”(郑玄说),文王、周公拟定卦辞爻辞,于是《周易》经文始成。孔子晚而喜《易》,读之韦编三绝,遂作《十翼》,然后《易》学大兴。若追溯《易》学源头,或许与西部有关。《周礼》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说明《周易》之前还有《连山》《归藏》二易。《山海经》佚文“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此夏后氏即夏禹。《荀子·大略》:“禹学于西王国。”《史记·六国年表序》:“禹兴于西羌。”裴骃《集解》引皇甫谧言:“《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张守节《正义》:“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冉陇国,皆西羌。”《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曰:“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说明禹“生于广柔”“兴于西羌”自是战国至汉晋的普遍传说。

郑玄有“神农重易”“夏易曰《连山》”等说法。《连山》后世失佚,但其残文断句尚见于注疏所引。郦道元《水经注》于《淮水》引《连山易》:“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者是也。”皇甫谧《帝王世纪》引《连山易》:“禹娶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余即启或均)是也。”可见《连山》佚文含有夏代故实,应与禹制作(或其后人补作)有关。至于《子华子》:“出于一,立于两,成于三,《连山》以之而呈形。”张行成:“夏曰《连山》,天易也;商曰《归藏》,地易也,有法数而未有书;文王曰《周易》,人易也,始有书矣。”使“三易”与“三才”结合起来,这种“天、地、人”三方结构的思维模式,与古蜀崇拜“天皇、地皇、人皇”、扬雄《太玄》分立“天玄、地玄、人玄”、唐慎微传《神农本草经》划分“天药、地药、人药”一样,都是蜀人固有的思想框架。

谢无量《蜀学会叙》谓“《连山》,禹制之”,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可见《连山》是《易》学之鼻祖,为大禹所作,应与古蜀文化有密切联系。

考诸箕子所述《洪范》,称大禹得“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可知“五行”“八政”以及国家制度、政治文化等,或为大禹所传。阴阳、三才、五行观念以及早期“易经”,都有可能起于西部。考察巴蜀文献,对探讨《易经》起源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绵延不绝,有利于学脉厘清

巴蜀《易》学源远流长,名家名著时有产生,《史记》载“孔子传《易》于(商)瞿”,说者谓《十翼》即商瞿所传,《文言传》中“何谓也”和“子曰”等处,皆瞿与夫子问答之词(明丰坊)。数传至汉初田何,田何传《易》于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王同传《易》于杨何,杨何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征为中大夫,武帝立“五经博士”,可见商瞿为博士《易》祖。杨慎《升庵集·蜀志遗事》载:“孔子弟子商瞿,《世本》作‘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作‘商瞿上’”,又云宋祁作《成都先贤赞》以商瞿上为蜀人。杨慎考宋罗泌《路史》与王象之《舆地纪胜》,认为瞿上城在成都双流;曹学佺《蜀中广记·成都府·双流县》又载双流有商瞿里,治东十里瞿上乡有孔子弟子商瞿墓;谢无量《蜀学会叙》称偶见宋刻本《景文集》有宋祁所作《成都先贤赞》,认为“慎说良信”,因谓“《周易》之传始在蜀”。汉初,隐士胡安亦居临邛白鹤山传经,司马相如曾从之问《易》,其时约在文帝末年(公元157年)前。田何至惠帝时尚存,则胡安当与田何同时或相前后。田何在中原传《易》时,胡安亦在蜀中传《易》,二人时代应相距不远。稍晚蜀人赵宾“持论巧慧,《易》家不能难”,“云受(授)孟喜,喜为名之”。似乎“卦气说”也与蜀人有关。自后严遵、扬雄等人传《易》不绝,名家辈出,或开风气之先,或集诸学大成。严氏《老子指归》融会《易》、老、儒三家之说,扬氏《太玄》、王长文《通玄经》、卫元嵩《元包经》,皆依仿《周易》而造新经。唐李鼎祚《周易集解》集汉《易》大成,宋有陈抟《易龙图》开图书《易》学先河,龙昌期《三教圆通》又以《易》会通三教,苏轼《东坡易传》多言人事,房审权《周易义海》汇集汉宋《易》说多达百卷,魏了翁《周易要义》《周易集义》更是兼治汉、宋,成一大渊海。至于张浚、张栻、李心传,元代黄泽、王申子、赵采,明代熊过、来知德,清代李调元、刘沅,民国廖平、杨国桢、尹昌衡、刘子华诸家,都是不可忽略的《易》学大师。此外还有众多不太受人关注的易家、易著和易文,不胜枚举,谢无量称“《周易》自汉盛至今,惟蜀人能传之”并非虚誉。

结合时代背景、学术大势和《易》学流派,可以大致看出巴蜀《易》学的起承转合:在汉代呈现“儒易老三学结合”状态,严遵、扬雄是其代表;魏晋南北朝,仿《易》拟经,王长文、卫元嵩为代表;唐代是“汉《易》玄《易》兼收并蓄”,李鼎祚是代表;宋代是“图书象数义理”统一和“儒释道”结合,陈抟、苏轼、龙昌期、张浚、张栻、魏了翁是其代表;元明是“象义汉宋结合”,黄泽、王申子、赵采、熊过、来知德是其代表;晚清“中西古今结合”,刘沅、杨国桢、廖平、尹昌衡、刘子华等是其代表。其起伏脉络,大致经历了大禹《连山》奠基易学,商瞿与博士传承《周易》,汉代转型,蜀汉两晋变异,南北朝延续与依仿,隋唐五代统一,两宋鼎盛,元明清初因袭与创新,晚清民国汇通中西古今等阶段。厘清其延续不断之学脉,总结其特点,分析其价值,有利于当今易学传承发展。

兼容并包,有利于《易》学史研究

巴蜀《易》学家喜为集注集解,保存了大量古《易》旧说,对学史研究和返本开新都有助益。自魏王弼《周易注》盛行,汉《易》日渐衰微,至唐代王学遂占独尊地位。幸而先有益州阴弘道撰《周易新论传疏》,“杂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之说,参订其长,合七十二篇,于《易》有助云”;稍后资州李鼎祚《周易集解》,又广辑子夏、孟喜,以迄何妥、孔颖达36家《易》说,在唐代官方《周易正义》所依王弼《易》外,保存濒临失传的汉《易》资料尤多。该书系现存最早集解性《易》书,是研究汉代《易》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隋唐以前《易》学“诸书逸不传者,赖此犹见其一二”,“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存耳”,“俾古人象数之说,得以绵延,至今弗绝,则此编之力居多”。

至宋元明,巴蜀《易》家将蜀学“兼容并包”精神发扬到极致。熙宁间,成都房审权撰《周易义海》100卷,他鉴于“自汉至今,专门学不啻千百家,或泥阴阳,或拘象数,或推之于互体,或失之于虚无”,于是集郑玄至王安石百家,摘其“专明人事、羽翼吾道者”为一编;其对诸家说有异同或疑惑处,则加以评议,附于篇末。《四库全书总目》云“自唐以来,唯李鼎祚《周易集解》合汉后三十五家之说,略称该备,继之者审权《义海》而已”。由于卷帙过大当时刊刻不易,后经江都李衡删其精华而成《周易义海撮要》行世。绵竹张栻《南轩易说》合会蜀洛,补注《伊川易传》所缺《系辞传》,扩大理学《易》在巴蜀影响。蒲江魏了翁《周易集义》广辑宋《易》,取濂洛以来大儒《易》说16家汇为一编,保存《易》说(如杨时、吕大临诸家多已亡佚)和旧版(宋刻)最多,无异宋《易》渊海。而其《周易要义》又撮要魏晋及唐注疏,“主于以象数求义理,折衷于汉学、宋学之间”,其文字“虽主于注疏释文,而采掇谨严,别裁精审,可谓剪除支蔓,独撷英华”。元代资州黄泽《易学滥觞》“大旨谓王弼之废象数,遁于玄虚;汉儒之用象数,亦失于繁碎,故折中以酌其平”。潼川赵采《周易程朱传义折衷》节录程颐《易传》、朱熹《周易本义》注文,又附《语录》及己说,“折衷”程、朱,并存古义,认为“《易》中先儒旧说皆不可废”,极具包容性。明代富顺熊过(号南沙)撰《周易象旨决录》“远溯汉学,虽未必遽追梁、孟,然义必考古,终胜明人幻渺之谈”;杨慎序其书:“《周易象旨》一书,兼采众家之说,而多象数为主,亦北海、考亭之遗意也”。全祖望亦谓:“以予所见宋元《易》解一百五十家,明嘉靖以前亦数十家,南沙书中无不有之。”《四库总目》云“在明人《易》说之中,固卓然翘楚矣”。清代双流刘沅《周易恒解》兼容汉宋,不言象数,深非“历代言《易》者,大半皆偏于术数”,盛赞“王辅嗣(弼)始专以理言,厥功甚伟”;又斥程、朱《易传》《本义》瑕疵不少;其解经专重说理,潘雨廷谓其“理多可取”。巴蜀《易》学之汇集旧说,融会贯通,构筑起中华《易》学传承的桥梁。

勇于创新,有利于《易》学“两创”

在特定历史积淀和时代背景下,巴蜀《易》学往往有超乎寻常的创新和创造。如汉代成都严遵《易》《老》兼治,《华阳国志》载其“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又假以卜筮,借卦以施教,著《周易骨髓诀》《卦法》,兼有儒、道、《易》、数术四术。宋代眉山苏轼、陵州(今仁寿)龙昌期等人儒道汇通,杂引禅学。苏轼《易传》多杂道佛,朱熹撰《杂学辨》以是书居首;龙昌期儒道兼治,文彦博语其“浮英华而沉道德,先周孔而后黄老”,是兼容道家儒家;其所注《易》,范仲淹称赞“深达微奥”。

汉代郫县扬雄、三国广汉郪(今三台)人王长文、后周什邡卫元嵩,皆是模拟《易经》以创新说。扬雄少时曾从严遵问学,“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张行成云《太玄》“义取于《连山》”。王长文系蜀汉犍为太守王颙之子,其仿《周易》作《通玄经》4篇,有《文言》《卦象》可用以卜筮,时人比于《太玄》。卫元嵩《元包》数用《归藏》,体例与《太玄》相近,多奇字不易读。《太玄经》《通玄经》《元包》在《易》学传承的基础上,表现出仿圣拟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宋代陈抟(字图南,自称“西蜀崇龛人”,属今安岳)《易龙图》倡言先天、无极、河图、洛书之学,用黑白点子解释《易》卦起源,以为龙马所负之图,开启宋代图书《易》学先河,后来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范谔昌、刘牧、黄晞,直到南宋朱熹等人,递相传授,影响中国《易》学十分深远。元人王申子云“此二《图》不知希夷以前何所托,至希夷始出,亦已奇矣”,当为其首创。临邛张行成《易通变》穷极数学,取陈抟至邵雍所传先天卦数等14图,敷衍解释,以通其变,魏了翁语其“颇得《易》数之详”,发明甚多。

明代梁山(今梁平)来知德独处空山,覃思《易》理29年,自成一家之学,撰《周易集注》达明代象数《易》学创新的巅峰。专取《系辞》“错综其数”之说,以错卦、综卦论易象,人称“矣鲜《易注》,继往开来,亘百代而一见者”;全祖望亦谓“程子尝言‘《易》学多在蜀中’,后三百年而蜀又以来《易》名于天下”;《四库全书总目》更称其“当时推为绝学”。民国简阳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兼及天文,会通《易》学阐释与自然科学,运用八卦的逻辑结构分析太阳系,以八卦配星球,得出尚存一颗当时还未被认证的行星的预言,震惊当时欧洲。

巴蜀《易》学作为一种地域性特征较为浓郁的思想体系,在促进《易》《老》会通、三教合一、仿圣拟经、兼容并包、引领学术文化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中华《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易》学源远流长、博大包容、开放创新等特征,对《易》学探源、学脉梳理、旧学反思、创造创新等,都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认真整理和研究巴蜀《易》学文献,将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5日 11版)


责任编辑:王嘉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