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上“云端”的博物馆:打破“次元壁”有多难?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直播等活动显得尤其“出圈”。互动小程序、与“主播”互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云刷馆”正在成为流行趋势。
叶永烈去世 那个告诉我们“为什么”答案的人走了
从11岁起发表作品,19岁写作第一本书,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漫长的创作岁月,叶永烈出版180多部著作,写了3000余万字。今天,那个告诉我们“为什么”答案的人走了,希望在天堂他还可以一直守护心爱的文学。
知世界大势 读《百年变局》
《百年变局》一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及研究员贾晋京、刘玉书、王鹏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该书从政势之变、经济之变、数字之变三个领域展开,阐述在“大变局”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科技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的中国应该怎么办,未来的中国将向何处去。
中外联合抗疫短视频引关注
系列短视频发布后,在海内外引发关注。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首发
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特别发行邮票首发暨捐赠仪式在京举行。
邱光华:雄鹰出击为人民
5位勇士永远地走了,他们把忠诚写在了祖国蓝天,把热血洒在了川西大地。
鼓起爱的帆,擂响战的鼓——文艺界凝心聚力助抗疫
人类最伟大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文艺工作者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与时代同声相应、与病魔隔空博弈,与人民心手相依,用真爱抚平创伤,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以艺术高蹈英雄的荣耀、时代的辉光。
郭建龙新书“穿越非洲两百年”
作为“穿越三部曲”的第二部,《穿越非洲两百年》记述了作者两度深入非洲,亲身游历非洲17个国家50多座城市的所见所闻,以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问题为纬,深入讨论了非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揭示了非洲人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被称为“理解非洲必读之书”。
科普达人严伯钧历时三年献倾心之作《六极物理》
《六极物理》用超200处重点标注,直观展现了104个物理主题,几乎涉及物理发展史的所有经典理论:44种理论、541个物理学概念、25个经典实验、47条物理原理,73位科学家,一切人类探索世界的秘密都尽收眼底。
河南洛阳擦亮牡丹“花名片”
“洛阳是中国牡丹的原生地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呈3700年前透闪石玉开采利用景象
作为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该遗址直观呈现了自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时期至骟马文化晚期、西汉早期近2000年间甘肃西部地区透闪石玉料开采、利用的景象。
《这是我们这是光》回溯抗疫时刻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台晚会,去记录普通人在疫情之下的挺身而出和坚韧有力,致敬每一个发出微光的‘我’,致敬我们共同在2020年特殊时期所展现的民族力量。
《月令图》册“化身”《故宫知时节》 宋英杰解读立夏三候
《故宫知时节》一书是以故宫博物院院藏明代画册《月令图》册为缘起,完整呈现图册画作,通过解读这部月令图,从文化和科学两个角度对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进行了逐条图解和注释。
让青春枝头绽放绚丽之花(人民论坛)——写在五四青年节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奋斗精神铸就青春的底色,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首图和北京画院美术馆明起重开
5月1日起,首都图书馆和北京画院美术馆将恢复开放。记者从北京市文旅局了解到,“五一”起,北京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和美术馆可根据自身条件有序恢复开放。
故宫即将有序开放 明日将推开馆倒计时直播活动
疫情期间,故宫整合和上线了一批线上资源,为公众提供了解故宫和文物的途径。
《柳叶刀》杂志发社论:中国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英国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日同时发表两篇社论,分别对中国和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措施和效果作出评价,认为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对有效抗击疫情至关重要,“随着其他国家开始考虑并在某些情况下实施自己的解封战略,中国的经验将受到密切关注”
世界文化遗产能给我们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通过其网站线上地图和社交媒体提供最新信息,通报新冠疫情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和应对举措,分享世界遗产地管理者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世界各地的儿童也将被邀请分享他们关于世界遗产地的绘画。
魔术 让李峪村出了名(逐梦小康)
山西省武乡县李峪村人,卖过油条,开过小卖铺,却靠着一股子钻研劲儿,耍魔术“出了道”。在他的带领下,不到千人的村子有近1/3的村民成了魔术师。他们不仅在当地搭起舞台当演员,还到周边演出。
敦煌研究院分享“书单”:千年历史中寻迹丝路故事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为全彩铅手绘,以温柔细腻的笔触,将纵穿数千年的敦煌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荒芜的雅丹地貌到20万人口的城市,从陶土时期到21世纪,陪伴敦煌一步步走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景呈现敦煌的前世今生。
安踏再出手!2.9亿美元收购德国狼爪
新消费观察|又迎“双11”大促 化妆品品牌“出招”冲业绩
文化中国行|肇兴:千年古韵 侗寨振兴
云南昆明:樱花绚烂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