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邱光华:雄鹰出击为人民

时间:2020-05-12 11:39:32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王珍力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据新华社电(记者刘小红)邱光华,羌族,四川茂县人,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党,我军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历任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飞行员、副大队长、大队长。

邱光华像 新华社发

20世纪90年代初,我军装备某新型运输直升机。新装备列装,邱光华第一个报名,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机改装训练当中。原定半年改装时间,他只用了3个月,并很快担任了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成为团里的骨干飞行员。此后,驾驶新机型执行了边防巡逻、高原适应性训练、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邱光华老家茂县受灾严重。团党委考虑到他的家人下落不明,况且他本人还有几个月就到停飞年龄,准备安排他执行地面指挥任务。

得知这一消息后,邱光华马上向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

从成都到理县的空中航线,是典型的“两山夹一谷”,被称为“死亡航线”。5月31日下午,邱光华机组奉命运送卫生防疫专家前往理县。

从理县返航约半小时后,邱光华驾驶的“734号”直升机进入映秀镇、草坡乡上空。突然间,大片浓云密雾一下涌了过来,遮蔽了狭窄的空中通道。“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声音。接着直升机就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6月10日10时55分,经过11天的全力搜寻,官兵们在汶川县映秀镇西北7.5公里的3511高地找到了失事的“734号”直升机残骸,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5位勇士永远地走了,他们把忠诚写在了祖国蓝天,把热血洒在了川西大地。抗震救灾中,邱光华机组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飞赴汶川、映秀、理县等重灾区,累计飞行50多个小时、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转运受灾群众200多人。

6月14日,中央军委授予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给机长邱光华追记一等功。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视点    
0

邱光华:雄鹰出击为人民

时间:2020-05-12 11:39:3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珍力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据新华社电(记者刘小红)邱光华,羌族,四川茂县人,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党,我军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历任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飞行员、副大队长、大队长。

邱光华像 新华社发

20世纪90年代初,我军装备某新型运输直升机。新装备列装,邱光华第一个报名,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机改装训练当中。原定半年改装时间,他只用了3个月,并很快担任了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成为团里的骨干飞行员。此后,驾驶新机型执行了边防巡逻、高原适应性训练、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邱光华老家茂县受灾严重。团党委考虑到他的家人下落不明,况且他本人还有几个月就到停飞年龄,准备安排他执行地面指挥任务。

得知这一消息后,邱光华马上向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

从成都到理县的空中航线,是典型的“两山夹一谷”,被称为“死亡航线”。5月31日下午,邱光华机组奉命运送卫生防疫专家前往理县。

从理县返航约半小时后,邱光华驾驶的“734号”直升机进入映秀镇、草坡乡上空。突然间,大片浓云密雾一下涌了过来,遮蔽了狭窄的空中通道。“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声音。接着直升机就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6月10日10时55分,经过11天的全力搜寻,官兵们在汶川县映秀镇西北7.5公里的3511高地找到了失事的“734号”直升机残骸,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5位勇士永远地走了,他们把忠诚写在了祖国蓝天,把热血洒在了川西大地。抗震救灾中,邱光华机组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飞赴汶川、映秀、理县等重灾区,累计飞行50多个小时、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转运受灾群众200多人。

6月14日,中央军委授予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给机长邱光华追记一等功。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