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散文】百年枣林的守望

时间:2023-08-27 17:27:02来源:新华网作者:史振亚

宁夏灵武的长枣是有年头、有根脉、有风气、有精神的。据我浅显了解,有史以来的文字记载中,灵武长枣的栽培史最早应该追溯于先秦时期。

若按《诗经》有关桑枣诗词的记载计算,灵武长枣迄今应该有2500多年的栽培史;若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修筑长城、秦渠的时间计算,灵武长枣的栽培史也应该有2200多年了;若按著名学者史念海《河山集》有关西北边疆农业开发历史研究测算,灵武长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应该有了栽培的痕迹。

灵武长枣栽培的历史需要史料验证。比较可惜的是,这些史料中有关枣的明确描述显得比较稀疏,再加上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整理、去挖掘、去探索、去研究,有关灵武长枣栽培史的年份长短,只能凭民间传说或粗识印象继续湮没于历史风烟了。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源于黄河青铜峡,流经吴忠、灵武境内的秦渠,确实是秦将蒙恬当年负责组织开发的一条引水灌溉之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沿线的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保障。

而恰恰在秦渠流经过的灵武东塔、临河等鄂尔多斯台地与毛乌素沙地交接地带的沿山一侧,至今生长着年份不等的大批上百年枣、梨、桑、杏、李等古树,俨然是一支树林兵团。

根据前些年灵武林业部门的粗略统计,在灵武城区东郊的东塔镇、灵武园艺场,现存百年古树2.6万棵,涉及土地上万亩。这在宁夏这样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罕见,在中国广袤的北方大地也是极为难得。

多年前,我对几个朋友说,灵武城区的这片万亩百年枣林不仅是当地人的宝贝,是故乡灵武的财富,也是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一笔宝贵自然遗产。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下来,应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也是能够创造绿色价值的。

在很小的时候听爷爷说,灵武东塔的枣子很好吃、很有名,还是进献宫廷的贡枣。后来到生活在东塔塔下的二姑母家玩耍,听当时村里的老人说,饥荒年代,若不是枣子救命,好多人家早就饿死了。在他们子子孙孙的代际传承里,长枣树是当家树、传家树,更是生命树、精神树。

自小生活在果园里的武金华,对枣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比较熟悉,一见空地,就说这片是张家的,那片是武家的;这片是汤家的,那片是施家的;这片是王家的,那片是牛家的……

反正,已经搬空了的枣林里,曾经住过赵钱孙李等等的百家姓人家,自然也流淌着百家姓的生活气息。尽管现在人去房倒园子在,但要提起树,家家户户上了年龄的老辈人还是认得的,也是熟悉的。有时在园子里碰上几个老人,就问这些树是谁的?其中就有人如数家珍地说起一棵树、一个院子的故事。

老人们讲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也是刻在他们记忆中的。比如汤家巷道,就是当年的汤姓大户人家出资修建的。他们不仅在枣林间建起错落有致的村庄,还弯弯绕绕地依林沿渠修起了村路,还请人依据林田间的坡度挑出了一条排水沟,以排碱降盐。这条叫做汤家巷道沟的排水沟至今依然起着作用,仍然是这片枣林的生命线。

一棵树能够成为一个村、一个乡、一座城、一个县的生命树、精神树,足以见到当地人对自然的尊重、对土地的尊重、对生活的尊重,以及对根脉的尊重。

在我的家乡灵武,能存有这样一片万亩古枣林,难能可贵,实为难得。这不仅是一群树的幸运、一片土地的幸运,更是一群家乡人的幸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些年,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我有意地深入宁夏山川各地寻访寻觅,发现了很多值得敬重值得保护的名木古树。

d473278e9cc64713e704ee1bc02fb48d_202308181ed11370d4004d2090752d47cd11e42c_20230818a1d89730c5b946f8b2563d5d8e9ac3c6.jpg

它们或隐于深山老林,或藏于山前坡后,或孤于寺庙旧村,或独于荒蛮之地。植于崇祯年间的彭阳长城梁白马寺内的六百年古槐,守望于泾源东峡村的420年胡杨和380年古柳,粗壮伸展于灵武崇兴中北村的180年古桑,躲避在海原哨马营的120年震柳,散布在隆德县内的130年左公柳,成片成群林立于灵武东塔山坡地上的百年古枣、古李、古杏、古梨,站在西吉田坪南岔村口的110年古槐,隐于中宁石空黄河岸边的150年枸杞,藏于中卫南长滩的上百年古梨,深埋于贺兰山下的亿年硅化木……

一棵棵古树如同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者,披挂着历史的风烟,饱经着岁月的沧桑,沉默着自然的神情,茂盛着生命气息。它们头顶天穹、凝视远眺、久久不语,伴人间、伴星空、伴时光矗然挺立,生而不孤、孤而不泣、泣而不屈、屈而不倒、倒而不死、死而不朽,俨然是大自然跨越时空交付给人间的一份神秘,抑或是天地万物烙印在大地上的一份神谕。站在每一棵古树之前,敬畏、尊重、肃穆油然而生,也令人沿着古树之根通达至一个个不可企及的大地之灵,通达至一个个不可触摸的历史时刻。

每寻到一棵古树,内心升起的不是发现,而是深深的歉疚。看着一些已经人去墙倒、唯有古树静守的村落样子,内心感慨万千、叹息不已,也有些无法言语的痛惜。人走了,树守着,还能让人想起曾经的故乡。如果人走了,树也没了,梦中的故乡又是什么样?

在我心里,每一个故乡应该是枝繁叶茂的样子,应该是烟火袅袅的样子,应该是耕读遗憾的样子,也应该是树老人在的样子。而现在,因为人的远去,有树的故乡也不成其为故乡,有根脉的地方也因为后来者的熟视无睹也不成其为故乡。故乡,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挽留,又该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

看看古树,言劝一些走出去的乡人多回来看看、多回来走走,多吃吃家乡的饭,多种种家乡的树,多尝尝家乡的枣,多聊聊家乡的事儿。说不定哪天走不动了回来了,坐在一棵古枣树下看着夕阳、沐着黄昏,会有几句古树说出的话让人怦然心动、魂兮归来……

有人的地方有根脉,有树的地方更有根脉。不信,就到灵武东塔百年枣林看一看。(史振亚)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散文    
0

【散文】百年枣林的守望

时间:2023-08-27 17:27:0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史振亚

宁夏灵武的长枣是有年头、有根脉、有风气、有精神的。据我浅显了解,有史以来的文字记载中,灵武长枣的栽培史最早应该追溯于先秦时期。

若按《诗经》有关桑枣诗词的记载计算,灵武长枣迄今应该有2500多年的栽培史;若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修筑长城、秦渠的时间计算,灵武长枣的栽培史也应该有2200多年了;若按著名学者史念海《河山集》有关西北边疆农业开发历史研究测算,灵武长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应该有了栽培的痕迹。

灵武长枣栽培的历史需要史料验证。比较可惜的是,这些史料中有关枣的明确描述显得比较稀疏,再加上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整理、去挖掘、去探索、去研究,有关灵武长枣栽培史的年份长短,只能凭民间传说或粗识印象继续湮没于历史风烟了。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源于黄河青铜峡,流经吴忠、灵武境内的秦渠,确实是秦将蒙恬当年负责组织开发的一条引水灌溉之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沿线的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保障。

而恰恰在秦渠流经过的灵武东塔、临河等鄂尔多斯台地与毛乌素沙地交接地带的沿山一侧,至今生长着年份不等的大批上百年枣、梨、桑、杏、李等古树,俨然是一支树林兵团。

根据前些年灵武林业部门的粗略统计,在灵武城区东郊的东塔镇、灵武园艺场,现存百年古树2.6万棵,涉及土地上万亩。这在宁夏这样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罕见,在中国广袤的北方大地也是极为难得。

多年前,我对几个朋友说,灵武城区的这片万亩百年枣林不仅是当地人的宝贝,是故乡灵武的财富,也是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一笔宝贵自然遗产。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下来,应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也是能够创造绿色价值的。

在很小的时候听爷爷说,灵武东塔的枣子很好吃、很有名,还是进献宫廷的贡枣。后来到生活在东塔塔下的二姑母家玩耍,听当时村里的老人说,饥荒年代,若不是枣子救命,好多人家早就饿死了。在他们子子孙孙的代际传承里,长枣树是当家树、传家树,更是生命树、精神树。

自小生活在果园里的武金华,对枣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比较熟悉,一见空地,就说这片是张家的,那片是武家的;这片是汤家的,那片是施家的;这片是王家的,那片是牛家的……

反正,已经搬空了的枣林里,曾经住过赵钱孙李等等的百家姓人家,自然也流淌着百家姓的生活气息。尽管现在人去房倒园子在,但要提起树,家家户户上了年龄的老辈人还是认得的,也是熟悉的。有时在园子里碰上几个老人,就问这些树是谁的?其中就有人如数家珍地说起一棵树、一个院子的故事。

老人们讲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也是刻在他们记忆中的。比如汤家巷道,就是当年的汤姓大户人家出资修建的。他们不仅在枣林间建起错落有致的村庄,还弯弯绕绕地依林沿渠修起了村路,还请人依据林田间的坡度挑出了一条排水沟,以排碱降盐。这条叫做汤家巷道沟的排水沟至今依然起着作用,仍然是这片枣林的生命线。

一棵树能够成为一个村、一个乡、一座城、一个县的生命树、精神树,足以见到当地人对自然的尊重、对土地的尊重、对生活的尊重,以及对根脉的尊重。

在我的家乡灵武,能存有这样一片万亩古枣林,难能可贵,实为难得。这不仅是一群树的幸运、一片土地的幸运,更是一群家乡人的幸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些年,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我有意地深入宁夏山川各地寻访寻觅,发现了很多值得敬重值得保护的名木古树。

d473278e9cc64713e704ee1bc02fb48d_202308181ed11370d4004d2090752d47cd11e42c_20230818a1d89730c5b946f8b2563d5d8e9ac3c6.jpg

它们或隐于深山老林,或藏于山前坡后,或孤于寺庙旧村,或独于荒蛮之地。植于崇祯年间的彭阳长城梁白马寺内的六百年古槐,守望于泾源东峡村的420年胡杨和380年古柳,粗壮伸展于灵武崇兴中北村的180年古桑,躲避在海原哨马营的120年震柳,散布在隆德县内的130年左公柳,成片成群林立于灵武东塔山坡地上的百年古枣、古李、古杏、古梨,站在西吉田坪南岔村口的110年古槐,隐于中宁石空黄河岸边的150年枸杞,藏于中卫南长滩的上百年古梨,深埋于贺兰山下的亿年硅化木……

一棵棵古树如同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者,披挂着历史的风烟,饱经着岁月的沧桑,沉默着自然的神情,茂盛着生命气息。它们头顶天穹、凝视远眺、久久不语,伴人间、伴星空、伴时光矗然挺立,生而不孤、孤而不泣、泣而不屈、屈而不倒、倒而不死、死而不朽,俨然是大自然跨越时空交付给人间的一份神秘,抑或是天地万物烙印在大地上的一份神谕。站在每一棵古树之前,敬畏、尊重、肃穆油然而生,也令人沿着古树之根通达至一个个不可企及的大地之灵,通达至一个个不可触摸的历史时刻。

每寻到一棵古树,内心升起的不是发现,而是深深的歉疚。看着一些已经人去墙倒、唯有古树静守的村落样子,内心感慨万千、叹息不已,也有些无法言语的痛惜。人走了,树守着,还能让人想起曾经的故乡。如果人走了,树也没了,梦中的故乡又是什么样?

在我心里,每一个故乡应该是枝繁叶茂的样子,应该是烟火袅袅的样子,应该是耕读遗憾的样子,也应该是树老人在的样子。而现在,因为人的远去,有树的故乡也不成其为故乡,有根脉的地方也因为后来者的熟视无睹也不成其为故乡。故乡,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挽留,又该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

看看古树,言劝一些走出去的乡人多回来看看、多回来走走,多吃吃家乡的饭,多种种家乡的树,多尝尝家乡的枣,多聊聊家乡的事儿。说不定哪天走不动了回来了,坐在一棵古枣树下看着夕阳、沐着黄昏,会有几句古树说出的话让人怦然心动、魂兮归来……

有人的地方有根脉,有树的地方更有根脉。不信,就到灵武东塔百年枣林看一看。(史振亚)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