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1个理由传承笔墨(一)—— 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统是条路,时代如站点。
继承传统,可谓手段。走传统这条路,因前人为我们铺就了大量基石,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古人为我们准备的现成条件。而唯在集古人智慧的基础上,去创作不负时代的作品,才是正道、大道。当然,这并非唯一之选。艺术是讲文化、功力、内涵、境界的精神酿造,而非科学、机械的批量生产。艺术应纵取历代智慧,横纳时代高人的再酝酿。一旦成熟,必定代表着时代,更应代表着自己。所以个性、创新就在其中矣。
【东晋】王羲之 丧乱帖(局部) 书法
1.管城一条线,水墨画世界。以写传精神,一泻三千年。管城子,毛笔之别称。韩愈《毛颖传》:“秦始皇使恬(蒙恬)赐之(指兔)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或许更早一点,人们开始尝试束毛为笔,因从楚简看,时用毛束之笔,已较成熟。
2.大凡艺术,出之于心。以心之情,方怡于人。艺术既出于心灵,故难于重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说:“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讲资学。”说明心灵的流淌,需要学养的滋润。清人丁皋进一步说:“以己之神,取人之神也”(《写真秘诀》)。或者说,取人之神,滋我之心,还人以神。
3.艺术是层楼,技术是台阶。明人解缙《学书法》中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揑破管,书破纸,方有工夫。”清人秦祖永《绘事津梁》也说:“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先做技术功课,最后方进艺术殿堂。
4.艺人必备三要素,天赋、品志与学养。刘熙载在《艺概》中早已明白告诉我们:“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天赋虽为先天之资,然需才志去激活、去完成。才志需后天的善学、勤奋去提升。最为关键的还是立品立志。品不正,艺难正。这也是我师邹梦禅先生从艺为人之准则、育人授艺之纲要。
5.敬畏古人,博学约取。书画之门,唯此捷径。古人千年之积淀,已历百代之淘汰,留下的是优秀文化、民族精华。古人给我们巨人般的肩膀。学古人,实是集千百高人之智慧。若舍此,并无它路可循。然而,学古并非目的。取古人精华,为我所用。故不照办,不做奴隶,应为营养。通过消化,酿造自我。再流露的,才是自己的艺术。
6.秦楚简帛,书写初始。华夏文脉,传承不息。中华文化,五千年延续,自甲骨、金文后。先人发现竹、木片之牍,束毛为笔,两者巧遇,碰出了历史火花,作用了两千多年。正因中国书法,华夏文脉得以延续至今。然楚文化主要在南方,由于潮湿,故传世之物极少。所幸是上世纪始,有大量简牍出土。始得尘封的史实,逐渐明晰。这一课还得补上。
7.篆隶不直通,秦楚已架桥。秦时,大小篆已趋成熟。小篆的线条圆融圆润,结体稳健匀称,已脱离了象形之框,完成了文字成熟之构架。作为字体,已达顶位。若演变成汉隶,倒是勉强。所以一直难为了后面的史家。直到楚简出土,人们才恍悟。原来楚简中,已有隶书的雏形。非止以此,行、草书,也慢慢随行。
8.与其原地踏步,或可另择蹊径。人因先天之资,或后天学识有异,所以学业亦有异同。如若学时徘徊不前,或无兴致,不妨另择门径。郑板桥也说:“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老人家辩证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学全了,反会学死,或者没有自己。取其有用,不在多少,不得法,或不合适,继续寻找,集采古贤,总有适合我者。
9.思齐贤者,路问败者。善走顺道,不蹈覆辙。清人吴德旋,写了一本《初月楼论书随笔》,告诫:“学者贵于慎取。不可遂为古人所欺。”或可这样说,古人之法,未必适合每个人。如不合其性,也枉然,故需学而思之,善学善取。少走弯路,既要学人之长,又要学人如何之长。是谓善学也。
10.学书先求似,然后再取神。黄庭坚在《论书》中已说过:“学书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好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清人王淑也说:“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也就是说先过技术关,再努力取得艺术之神。有其形,方可谈神。
11.艺术世代称雅事,品高古淡写性情。“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故学书、学画者,必先立品,品高之人,就会心平气和,端正姿态,不急不躁,先技后艺,步步深入,方能达到梦想彼岸。
12.技术是个硬道理,艺术是个软道理。硬道理,须实干。须一步步深入,一点一滴积累。所谓“硬”,在于苦功,实干无虚处。软道理,须悟道明理。须善学巧取,举一反三。所谓“软”,在于巧、变、化。以众贤为我用。
13.古今之书相较,逊在技非在艺。书法之法,先技而后艺。技与艺比重并非对等。古人自幼临池,书、读并进,一生用毛笔,就是为实用。重在技术,轻于艺术。如今忽略技术,谈何艺术。学书法看似简单,一杆毛笔一张纸,实为最难。手工技艺,三年满师。而书法三十年未必耳。
14.学习传统,先专后博。博后再专,不二法门。这是上世纪70年代,谭建丞先生的教诲:先临一家,三五年七八年有成效后,具一定规模再学其他。每家用一年、三年,十几年后慢慢成了你自家。听起来这时间太漫长。其实,这是一条最省时而具有哲理的学书近道。很庆幸,一路走来,顺畅通达,并无弯路。证明此乃贵人之言也。
15.少顾轰轰烈烈,复归心气平和。写字本是寂寞道,何必去争名利场。其实人家也辛苦,哪有时间做功课。还是得沉下心,学点古法,才是自己的。梁章钜在《学字》中说过:“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再送一句话,其名切勿大于本事,否则就会有事。再说人生就这点时间,争了名利,少了功夫。如何得失,各自心知。俗话说:“聪明吃饭,笨人吃饭。”一个理。
16.不求多,务求精。懂舍弃,常更新。人生精力有限,先保一个优势。一学就会的聪明人很多,然能做精的却很少。俗话说,一个人只能追一只兔子,颇有哲理。故学业不贪多,更勿杂。贵在坚持,懂得舍弃。更新观念,坚持初心。博采而专精。成功与失败,就差这一点。
17.学“二王”,是大道,太拥挤,走小路。“二王”书体,从笔法、章法皆无可挑剔。从审美、传承一脉相承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家挤在一条路上,并非好事。书法若要发展,必须多元。比如魏碑、汉隶、楚简。将这些书体介入行书、草书,跟上时代节奏,或有发展空间。
18.画人善太极,笔法必内涵。画人明阴阳,墨法即空灵。画人如哲人,章法趋天成。书画功夫,除了笔墨,还需字外之功。文学、哲学、物理、自然、历史、武术等等,皆与艺术相关联。既然关联,就需联通。比如武术,比如太极拳中一招一式,行云流水,与书法中运笔书写,徐缓起伏,异曲同工。字外功夫的加深,必然会丰富你的笔墨线条,直到字里行间。
有101个理由传承笔墨(一)—— 文化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1-01-02 12:52:31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王珍力
传统是条路,时代如站点。
继承传统,可谓手段。走传统这条路,因前人为我们铺就了大量基石,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古人为我们准备的现成条件。而唯在集古人智慧的基础上,去创作不负时代的作品,才是正道、大道。当然,这并非唯一之选。艺术是讲文化、功力、内涵、境界的精神酿造,而非科学、机械的批量生产。艺术应纵取历代智慧,横纳时代高人的再酝酿。一旦成熟,必定代表着时代,更应代表着自己。所以个性、创新就在其中矣。
【东晋】王羲之 丧乱帖(局部) 书法
1.管城一条线,水墨画世界。以写传精神,一泻三千年。管城子,毛笔之别称。韩愈《毛颖传》:“秦始皇使恬(蒙恬)赐之(指兔)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或许更早一点,人们开始尝试束毛为笔,因从楚简看,时用毛束之笔,已较成熟。
2.大凡艺术,出之于心。以心之情,方怡于人。艺术既出于心灵,故难于重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说:“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讲资学。”说明心灵的流淌,需要学养的滋润。清人丁皋进一步说:“以己之神,取人之神也”(《写真秘诀》)。或者说,取人之神,滋我之心,还人以神。
3.艺术是层楼,技术是台阶。明人解缙《学书法》中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揑破管,书破纸,方有工夫。”清人秦祖永《绘事津梁》也说:“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先做技术功课,最后方进艺术殿堂。
4.艺人必备三要素,天赋、品志与学养。刘熙载在《艺概》中早已明白告诉我们:“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天赋虽为先天之资,然需才志去激活、去完成。才志需后天的善学、勤奋去提升。最为关键的还是立品立志。品不正,艺难正。这也是我师邹梦禅先生从艺为人之准则、育人授艺之纲要。
5.敬畏古人,博学约取。书画之门,唯此捷径。古人千年之积淀,已历百代之淘汰,留下的是优秀文化、民族精华。古人给我们巨人般的肩膀。学古人,实是集千百高人之智慧。若舍此,并无它路可循。然而,学古并非目的。取古人精华,为我所用。故不照办,不做奴隶,应为营养。通过消化,酿造自我。再流露的,才是自己的艺术。
6.秦楚简帛,书写初始。华夏文脉,传承不息。中华文化,五千年延续,自甲骨、金文后。先人发现竹、木片之牍,束毛为笔,两者巧遇,碰出了历史火花,作用了两千多年。正因中国书法,华夏文脉得以延续至今。然楚文化主要在南方,由于潮湿,故传世之物极少。所幸是上世纪始,有大量简牍出土。始得尘封的史实,逐渐明晰。这一课还得补上。
7.篆隶不直通,秦楚已架桥。秦时,大小篆已趋成熟。小篆的线条圆融圆润,结体稳健匀称,已脱离了象形之框,完成了文字成熟之构架。作为字体,已达顶位。若演变成汉隶,倒是勉强。所以一直难为了后面的史家。直到楚简出土,人们才恍悟。原来楚简中,已有隶书的雏形。非止以此,行、草书,也慢慢随行。
8.与其原地踏步,或可另择蹊径。人因先天之资,或后天学识有异,所以学业亦有异同。如若学时徘徊不前,或无兴致,不妨另择门径。郑板桥也说:“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老人家辩证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学全了,反会学死,或者没有自己。取其有用,不在多少,不得法,或不合适,继续寻找,集采古贤,总有适合我者。
9.思齐贤者,路问败者。善走顺道,不蹈覆辙。清人吴德旋,写了一本《初月楼论书随笔》,告诫:“学者贵于慎取。不可遂为古人所欺。”或可这样说,古人之法,未必适合每个人。如不合其性,也枉然,故需学而思之,善学善取。少走弯路,既要学人之长,又要学人如何之长。是谓善学也。
10.学书先求似,然后再取神。黄庭坚在《论书》中已说过:“学书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好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清人王淑也说:“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也就是说先过技术关,再努力取得艺术之神。有其形,方可谈神。
11.艺术世代称雅事,品高古淡写性情。“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故学书、学画者,必先立品,品高之人,就会心平气和,端正姿态,不急不躁,先技后艺,步步深入,方能达到梦想彼岸。
12.技术是个硬道理,艺术是个软道理。硬道理,须实干。须一步步深入,一点一滴积累。所谓“硬”,在于苦功,实干无虚处。软道理,须悟道明理。须善学巧取,举一反三。所谓“软”,在于巧、变、化。以众贤为我用。
13.古今之书相较,逊在技非在艺。书法之法,先技而后艺。技与艺比重并非对等。古人自幼临池,书、读并进,一生用毛笔,就是为实用。重在技术,轻于艺术。如今忽略技术,谈何艺术。学书法看似简单,一杆毛笔一张纸,实为最难。手工技艺,三年满师。而书法三十年未必耳。
14.学习传统,先专后博。博后再专,不二法门。这是上世纪70年代,谭建丞先生的教诲:先临一家,三五年七八年有成效后,具一定规模再学其他。每家用一年、三年,十几年后慢慢成了你自家。听起来这时间太漫长。其实,这是一条最省时而具有哲理的学书近道。很庆幸,一路走来,顺畅通达,并无弯路。证明此乃贵人之言也。
15.少顾轰轰烈烈,复归心气平和。写字本是寂寞道,何必去争名利场。其实人家也辛苦,哪有时间做功课。还是得沉下心,学点古法,才是自己的。梁章钜在《学字》中说过:“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再送一句话,其名切勿大于本事,否则就会有事。再说人生就这点时间,争了名利,少了功夫。如何得失,各自心知。俗话说:“聪明吃饭,笨人吃饭。”一个理。
16.不求多,务求精。懂舍弃,常更新。人生精力有限,先保一个优势。一学就会的聪明人很多,然能做精的却很少。俗话说,一个人只能追一只兔子,颇有哲理。故学业不贪多,更勿杂。贵在坚持,懂得舍弃。更新观念,坚持初心。博采而专精。成功与失败,就差这一点。
17.学“二王”,是大道,太拥挤,走小路。“二王”书体,从笔法、章法皆无可挑剔。从审美、传承一脉相承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家挤在一条路上,并非好事。书法若要发展,必须多元。比如魏碑、汉隶、楚简。将这些书体介入行书、草书,跟上时代节奏,或有发展空间。
18.画人善太极,笔法必内涵。画人明阴阳,墨法即空灵。画人如哲人,章法趋天成。书画功夫,除了笔墨,还需字外之功。文学、哲学、物理、自然、历史、武术等等,皆与艺术相关联。既然关联,就需联通。比如武术,比如太极拳中一招一式,行云流水,与书法中运笔书写,徐缓起伏,异曲同工。字外功夫的加深,必然会丰富你的笔墨线条,直到字里行间。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