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山间那一串串足迹(决胜2020)

时间:2020-12-28 13:35:2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王子潇

 图为茶陵县远眺。
  闫利鹏摄

第一次进左江村的情景,袁桂雄至今难忘。

左江村,地处株洲市茶陵县腰潞镇西北部,深居群山之中,是湖南省级贫困村。2015年10月,袁桂雄作为株洲市民政局派出的驻村扶贫干部,到左江村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第一次坐车进左江村,袁桂雄一路揪心——弯多且陡,坑洼不平,有的地段甚至无路可行。路一面临山,高岩悬立难望顶;一面临谷,拐弯抹角贴崖边。靠近山谷一侧,没有任何护栏,山路仅一车宽。

进村入户,了解情况,“行路难”也是百姓反映最多的问题。“这路别说做买卖,想出去访亲都不易。”村民感叹。

解决村路问题,是百姓关切,也是村子发展的当务之急。

袁桂雄带着工作队,找到县公路局,反映村子修路的迫切性,讲明修路的想法。县公路局很支持,派来专家帮着商量方案,拟定预算。考察路况后,专家告诉袁桂雄,修好这条路,起码两百万元。

“为啥这么多?”袁桂雄连忙追问。“附近山体,都是花岗岩,想开路扩道,必须炸石。加上正常施工物料、人力等,至少也得这个数。”专家拍拍袁桂雄的肩,“经费不是小数,而且施工难度大,你确定要干?”袁桂雄没有犹豫:“必须干!路好才能发展好,要不我这帮扶工作队队长就白当!”

修路的消息很快传开,牵动了乡亲们的心。路口、田间、村头、杂货店,村民们只要一照面,就会议论起来:“听说袁书记要修路,不知道这事靠谱不?”“要是能修好,那就方便多了,以后多攒钱,咱也买小车。”

百姓们越是热议,袁桂雄越感压力。大家都盼着呢,这头一桩大事要是没做好,后面的工作还咋开展?这就是“背水一战”,非干成不可!

要修路,资金是关键,需要帮扶单位的支援。袁桂雄一趟趟往县里跑,往市里跑,一家家联系对口帮扶单位。帮扶单位也知道,事关脱贫成效,也都全力支持。可要一下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各家单位的经费也确实捉襟见肘。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现在省里、市里,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你不妨再问问相关的交通部门?

咋把这茬忘了!袁桂雄连忙联系省里和市里的交通部门,找寻资金,寻求资源。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奔波,真的争取到项目资金,加上各帮扶单位的支援,首批修路资金顺利到位。

2016年春,伴随一声轰隆隆巨响,修路工程启动了。

袁桂雄每天都很兴奋,白天到施工路段看工程进展,晚上和施工技术人员交流施工难点。袁桂雄提出明确要求:宽阔两车道,路边有防护,两侧能排水,急弯要取消。简单来说一句话,要修就修到最好。

可是,要求高,成本也高。很快大家就发现,目前的经费根本不够用。

先是低估了炸石的费用。原以为炸石开路,三十万就能解决,结果开工后发现,很多路段炸石难度极大,成本超出预期。尤其是许多急弯,想要变成缓弯甚至直路,炸石成本更是激增。

再是施工进程放缓。因为低估了炸石开路的难度,许多节点没能按期打通,工程进展逐渐滞缓,一环拖一环,经费不足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有人建议:“袁书记,现在经费紧张,施工难度又大,要不有的急弯就别改了,或者排水系统缓缓再做?”袁桂雄一听,坚决反对:“要做就做到最好,决不能做半吊子,留遗憾!”

袁桂雄再一次去寻求帮扶单位的支持,一家家说,一个个讲,有时在一家单位一耗就是一上午,只为再争取一点资金。帮扶单位知道他一番苦心,也咬紧牙关想办法,尽力筹措。施工队也不断优化设计,力求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达到最佳。

那段日子,袁桂雄不是在筹钱的路上,就是在和施工队商量修路方案,白头发多了,人也瘦了一圈。左江村的百姓看在眼里,心中深感袁书记是个干事的人。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7年春节,左江村前的这条路顺利竣工。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左江村村民们热切欢呼。车行路上,雨天不陷泥、晴天路不颠,车畅路畅,心情也畅。看到乡亲们那喜悦的表情,袁桂雄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能为乡亲解决好这件大事,这一年,就没白干!

除了修村路,袁桂雄还和工作队、村两委一起,带领村民改造电网,增设路灯,修缮危房,筑建新居,打造文化长廊,整洁村容村貌,建起文体广场……从硬件入手,让村子焕然一新。“衣亮心也亮,让大家感到村子外在的新变化,才有更好的精气神。”看到左江村村貌巨变,袁桂雄笑哈哈地说。

致富靠集体,脱贫靠产业。这是袁桂雄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左江村十三个村民小组,一千六百多人,三百八十二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六十一户。村子劳动力外流严重,留守多为老幼妇女。翻看村账,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左江村山地多,耕地少,依靠传统种植,难有出路,也难成规模。袁桂雄一直琢磨,必须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左江村发展的产业。

茶陵县传统产业,是茶陵黄牛。养牛虽好,未必适合每家每户,还是得有其他产业作为补充。袁桂雄时常一个人在山里走,望着大山,看着林子,边走边想:这片山地,还适合做点啥呢?

转机出现在2016年的一天。

那天,袁桂雄一大早到县里开会,恰听说县里要招商引资,引进优质项目。袁桂雄心里一动:这是好机会呀,正愁村里产业弱呢,若是有合适的,正好引进来。袁桂雄留心打听,突然有三个字传入他的耳朵——杭白菊。

杭白菊,是菊花茶里的名贵品种,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原产地在浙江桐乡,市场口碑良好。袁桂雄有喝茶习惯,对“杭白菊”早有耳闻。若是能在左江村发展杭白菊种植,既充分利用左江村山间土地,又能带动广大农户尤其是妇女和老人参与,岂不是一举两得?

袁桂雄越想越兴奋,但转念又冷静下来。这杭白菊,适合在左江村种吗?

与其空想,不如实地考察一番。袁桂雄立刻赶到桐乡,仔细了解当地杭白菊种植、市场等情况,又把专家请来,看看左江村适不适合发展。细致调研之后,专家给出结论:“左江村可以种,而且是发展高山杭白菊的好地方!”

那一刻,袁桂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想法虽好,可真干起来,袁桂雄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左江村没有种菊传统,村民们对杭白菊一不了解,二没经验,谁敢轻易干?袁桂雄带着工作队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动员,讲产业前景,讲发展优势,一说就是大半天。嘴皮说干,嗓子说哑,碰到的还是不吱声或摇头——“袁书记,我们没种过、没经验,不折腾了”“养牛挺好,种菊没兴趣,不想费功夫”……

袁桂雄渐渐明白,要打消村民顾虑,必须在技术和收入上,让大家吃上定心丸。

袁桂雄先从浙江请来杭白菊种植专家,告诉大家,种植期间,专家手把手教,遇到问题,随问随答。又告诉大家,有土地流转收入,有劳务收入,菊花培育得好,到季采摘后,回收价格高,保证大家不吃亏。这样一来,村民心里有了底。一番动员后,村民们决定:听袁书记的!

村集体先是从各农户手里,流转几百亩土地种植杭白菊,又引入本省的农业产业公司,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公司+集体+农户股”的模式,发展杭白菊种植。引进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品种,买来杭白菊杀菌、烘烤设备,袁桂雄还亲自参与设计包装,联络销售渠道,找帮扶单位,找亲朋好友,找县里领导,大力推广左江村杭白菊,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一百三十多万元。

杭白菊产业的局面,算是打开了。

成绩固然很好,但袁桂雄也看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农户种植时偷懒,觉得有土地流转费等收入就够了,何必再下力气保证菊花的品质,大不了这部分钱不挣了。于是敷衍应事,消极看管,导致部分菊花品质低、卖不出,拉高了总体成本。

利润少了,大家没积极性了,产业就难以持续。袁桂雄和工作队商量对策,决定调整报酬分配形式,若不用心种植、悉心看管,影响了菊花的品质和销量,到手的钱就会相应减少。第二年,方法推广,果然奏效:用心的农户,收入更多;一些偷懒、不干的农户由于收入变少,也不得不更加上心。杭白菊种植的规模稳定下来,品质也好了许多,成本管控给种植户带来了更高的利润。村民朱三春,一年种了六亩菊花,收入一万多元。拿到钱时朱三春激动地对袁桂雄说:“袁书记,以后我就这样干了,这日子有奔头!”

除了杭白菊,袁桂雄还带领村民种黑米、种红心柚、搞绿色乡村游,村民房前屋后栽着柚子树,结果后还有两千元收入。黄牛、白菊、黑米、红心柚、绿色休闲,为左江村打出了“五彩左江”的招牌,村民致富了,村子大变样。

2018年8月,茶陵县脱贫摘帽。此时,袁桂雄在左江村,扶贫已近三年。

结束左江村扶贫后,袁桂雄没有回城,而是主动请缨,到茶陵县枧田村,带领枧田村村民致富奔小康。

枧田村山美林茂,溪河蜿蜒,水系发达,水质良好。一到村里,袁桂雄便被这里清亮亮的水吸引,顿时心生在水上做文章的想法。

袁桂雄找到株洲市畜牧水产局,向专家取经:枧田一村好水,适合做点啥?

专家看过资料,立时点拨——稻虾经济!

这四个字,让袁桂雄激动不已。如今小龙虾市场火爆,株洲市市民吃夜宵,小龙虾是桌上的“常客”。枧田水质好,养虾错不了!

专家到村里调研,出具了研究报告:水土合适,适宜稻虾经济发展。袁桂雄又到益阳市南县,考察当地稻虾经济发展模式、经验优势,心里更是有了底:这产业,在枧田,有前景!

回到村子,袁桂雄和帮扶工作队、村两委商量思路,决定动员村民,一起干起来。有过左江村杭白菊的发展经验,袁桂雄这次动员,可谓驾轻就熟。袁桂雄请来专家驻村,告诉乡亲们,小龙虾养殖,有专家指导,尽管放心。又告诉乡亲们,稻虾经济保水保土,市场前景好,预计收益高,还把专家报告和南县的资料给大家看。乡亲们早听闻袁桂雄在左江村的好口碑,对他本就信任,加上这样细致的介绍,立时下定决心,纷纷报名参加。有的村民,担心前景,略显犹豫,其他村民帮着劝:“看看左江村,就知道袁书记这么干,没问题!”

成立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外购虾苗,悉心培养……袁桂雄下到水田里,察看小龙虾的成长情况,和村民交流养殖心得;在微信朋友圈推广,找媒体宣传,讲述枧田村小龙虾的卓越品质。有朋友、同事来看他,袁桂雄亲自下厨,烹一道麻辣小龙虾,秀秀手艺之余,还连连叮嘱:“帮我们多宣传宣传!”项目2018年启动,2019年即见成效,一年下来收入几十万元,务工农户一年可增收几千元。

龙虾品质好,市场销路畅。大家趁热打铁,把养殖面积扩至二百二十亩,优化虾苗种类,提升龙虾品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买龙虾、吃龙虾,枧田村小龙虾成了当地的招牌。袁桂雄又借势开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果园。枧田村的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也越来越信任他。

认识袁桂雄久了,会发现他有一个小秘密——在山间行走,总会看到他穿两只不同的鞋,一只宽松的拖鞋、一只合脚的皮鞋。为啥穿的不一样?出门急穿错了?

原来,袁桂雄有严重的痛风病。常年驻村,辛劳奔波,休息饮食不规律,稍不注意,就容易犯病,严重起来,左脚肿痛难忍,根本无法穿鞋。可他作为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本就工作繁多,加上村民们信赖他,大事小情总找他。有时痛风发作,却有工作在身,没法休养,只能把肿起的脚换上拖鞋,吃几粒去痛片,撑着去工作。

一只拖鞋,一只皮鞋,在左江村、枧田村的山间田野,留下串串一大一小的脚印。这是袁桂雄扶贫之路上,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坚实足迹。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8日 20 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散文    
0

山间那一串串足迹(决胜2020)

时间:2020-12-28 13:35: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子潇

 图为茶陵县远眺。
  闫利鹏摄

第一次进左江村的情景,袁桂雄至今难忘。

左江村,地处株洲市茶陵县腰潞镇西北部,深居群山之中,是湖南省级贫困村。2015年10月,袁桂雄作为株洲市民政局派出的驻村扶贫干部,到左江村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第一次坐车进左江村,袁桂雄一路揪心——弯多且陡,坑洼不平,有的地段甚至无路可行。路一面临山,高岩悬立难望顶;一面临谷,拐弯抹角贴崖边。靠近山谷一侧,没有任何护栏,山路仅一车宽。

进村入户,了解情况,“行路难”也是百姓反映最多的问题。“这路别说做买卖,想出去访亲都不易。”村民感叹。

解决村路问题,是百姓关切,也是村子发展的当务之急。

袁桂雄带着工作队,找到县公路局,反映村子修路的迫切性,讲明修路的想法。县公路局很支持,派来专家帮着商量方案,拟定预算。考察路况后,专家告诉袁桂雄,修好这条路,起码两百万元。

“为啥这么多?”袁桂雄连忙追问。“附近山体,都是花岗岩,想开路扩道,必须炸石。加上正常施工物料、人力等,至少也得这个数。”专家拍拍袁桂雄的肩,“经费不是小数,而且施工难度大,你确定要干?”袁桂雄没有犹豫:“必须干!路好才能发展好,要不我这帮扶工作队队长就白当!”

修路的消息很快传开,牵动了乡亲们的心。路口、田间、村头、杂货店,村民们只要一照面,就会议论起来:“听说袁书记要修路,不知道这事靠谱不?”“要是能修好,那就方便多了,以后多攒钱,咱也买小车。”

百姓们越是热议,袁桂雄越感压力。大家都盼着呢,这头一桩大事要是没做好,后面的工作还咋开展?这就是“背水一战”,非干成不可!

要修路,资金是关键,需要帮扶单位的支援。袁桂雄一趟趟往县里跑,往市里跑,一家家联系对口帮扶单位。帮扶单位也知道,事关脱贫成效,也都全力支持。可要一下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各家单位的经费也确实捉襟见肘。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现在省里、市里,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你不妨再问问相关的交通部门?

咋把这茬忘了!袁桂雄连忙联系省里和市里的交通部门,找寻资金,寻求资源。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奔波,真的争取到项目资金,加上各帮扶单位的支援,首批修路资金顺利到位。

2016年春,伴随一声轰隆隆巨响,修路工程启动了。

袁桂雄每天都很兴奋,白天到施工路段看工程进展,晚上和施工技术人员交流施工难点。袁桂雄提出明确要求:宽阔两车道,路边有防护,两侧能排水,急弯要取消。简单来说一句话,要修就修到最好。

可是,要求高,成本也高。很快大家就发现,目前的经费根本不够用。

先是低估了炸石的费用。原以为炸石开路,三十万就能解决,结果开工后发现,很多路段炸石难度极大,成本超出预期。尤其是许多急弯,想要变成缓弯甚至直路,炸石成本更是激增。

再是施工进程放缓。因为低估了炸石开路的难度,许多节点没能按期打通,工程进展逐渐滞缓,一环拖一环,经费不足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有人建议:“袁书记,现在经费紧张,施工难度又大,要不有的急弯就别改了,或者排水系统缓缓再做?”袁桂雄一听,坚决反对:“要做就做到最好,决不能做半吊子,留遗憾!”

袁桂雄再一次去寻求帮扶单位的支持,一家家说,一个个讲,有时在一家单位一耗就是一上午,只为再争取一点资金。帮扶单位知道他一番苦心,也咬紧牙关想办法,尽力筹措。施工队也不断优化设计,力求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达到最佳。

那段日子,袁桂雄不是在筹钱的路上,就是在和施工队商量修路方案,白头发多了,人也瘦了一圈。左江村的百姓看在眼里,心中深感袁书记是个干事的人。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7年春节,左江村前的这条路顺利竣工。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左江村村民们热切欢呼。车行路上,雨天不陷泥、晴天路不颠,车畅路畅,心情也畅。看到乡亲们那喜悦的表情,袁桂雄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能为乡亲解决好这件大事,这一年,就没白干!

除了修村路,袁桂雄还和工作队、村两委一起,带领村民改造电网,增设路灯,修缮危房,筑建新居,打造文化长廊,整洁村容村貌,建起文体广场……从硬件入手,让村子焕然一新。“衣亮心也亮,让大家感到村子外在的新变化,才有更好的精气神。”看到左江村村貌巨变,袁桂雄笑哈哈地说。

致富靠集体,脱贫靠产业。这是袁桂雄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左江村十三个村民小组,一千六百多人,三百八十二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六十一户。村子劳动力外流严重,留守多为老幼妇女。翻看村账,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左江村山地多,耕地少,依靠传统种植,难有出路,也难成规模。袁桂雄一直琢磨,必须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左江村发展的产业。

茶陵县传统产业,是茶陵黄牛。养牛虽好,未必适合每家每户,还是得有其他产业作为补充。袁桂雄时常一个人在山里走,望着大山,看着林子,边走边想:这片山地,还适合做点啥呢?

转机出现在2016年的一天。

那天,袁桂雄一大早到县里开会,恰听说县里要招商引资,引进优质项目。袁桂雄心里一动:这是好机会呀,正愁村里产业弱呢,若是有合适的,正好引进来。袁桂雄留心打听,突然有三个字传入他的耳朵——杭白菊。

杭白菊,是菊花茶里的名贵品种,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原产地在浙江桐乡,市场口碑良好。袁桂雄有喝茶习惯,对“杭白菊”早有耳闻。若是能在左江村发展杭白菊种植,既充分利用左江村山间土地,又能带动广大农户尤其是妇女和老人参与,岂不是一举两得?

袁桂雄越想越兴奋,但转念又冷静下来。这杭白菊,适合在左江村种吗?

与其空想,不如实地考察一番。袁桂雄立刻赶到桐乡,仔细了解当地杭白菊种植、市场等情况,又把专家请来,看看左江村适不适合发展。细致调研之后,专家给出结论:“左江村可以种,而且是发展高山杭白菊的好地方!”

那一刻,袁桂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想法虽好,可真干起来,袁桂雄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左江村没有种菊传统,村民们对杭白菊一不了解,二没经验,谁敢轻易干?袁桂雄带着工作队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动员,讲产业前景,讲发展优势,一说就是大半天。嘴皮说干,嗓子说哑,碰到的还是不吱声或摇头——“袁书记,我们没种过、没经验,不折腾了”“养牛挺好,种菊没兴趣,不想费功夫”……

袁桂雄渐渐明白,要打消村民顾虑,必须在技术和收入上,让大家吃上定心丸。

袁桂雄先从浙江请来杭白菊种植专家,告诉大家,种植期间,专家手把手教,遇到问题,随问随答。又告诉大家,有土地流转收入,有劳务收入,菊花培育得好,到季采摘后,回收价格高,保证大家不吃亏。这样一来,村民心里有了底。一番动员后,村民们决定:听袁书记的!

村集体先是从各农户手里,流转几百亩土地种植杭白菊,又引入本省的农业产业公司,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公司+集体+农户股”的模式,发展杭白菊种植。引进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品种,买来杭白菊杀菌、烘烤设备,袁桂雄还亲自参与设计包装,联络销售渠道,找帮扶单位,找亲朋好友,找县里领导,大力推广左江村杭白菊,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一百三十多万元。

杭白菊产业的局面,算是打开了。

成绩固然很好,但袁桂雄也看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农户种植时偷懒,觉得有土地流转费等收入就够了,何必再下力气保证菊花的品质,大不了这部分钱不挣了。于是敷衍应事,消极看管,导致部分菊花品质低、卖不出,拉高了总体成本。

利润少了,大家没积极性了,产业就难以持续。袁桂雄和工作队商量对策,决定调整报酬分配形式,若不用心种植、悉心看管,影响了菊花的品质和销量,到手的钱就会相应减少。第二年,方法推广,果然奏效:用心的农户,收入更多;一些偷懒、不干的农户由于收入变少,也不得不更加上心。杭白菊种植的规模稳定下来,品质也好了许多,成本管控给种植户带来了更高的利润。村民朱三春,一年种了六亩菊花,收入一万多元。拿到钱时朱三春激动地对袁桂雄说:“袁书记,以后我就这样干了,这日子有奔头!”

除了杭白菊,袁桂雄还带领村民种黑米、种红心柚、搞绿色乡村游,村民房前屋后栽着柚子树,结果后还有两千元收入。黄牛、白菊、黑米、红心柚、绿色休闲,为左江村打出了“五彩左江”的招牌,村民致富了,村子大变样。

2018年8月,茶陵县脱贫摘帽。此时,袁桂雄在左江村,扶贫已近三年。

结束左江村扶贫后,袁桂雄没有回城,而是主动请缨,到茶陵县枧田村,带领枧田村村民致富奔小康。

枧田村山美林茂,溪河蜿蜒,水系发达,水质良好。一到村里,袁桂雄便被这里清亮亮的水吸引,顿时心生在水上做文章的想法。

袁桂雄找到株洲市畜牧水产局,向专家取经:枧田一村好水,适合做点啥?

专家看过资料,立时点拨——稻虾经济!

这四个字,让袁桂雄激动不已。如今小龙虾市场火爆,株洲市市民吃夜宵,小龙虾是桌上的“常客”。枧田水质好,养虾错不了!

专家到村里调研,出具了研究报告:水土合适,适宜稻虾经济发展。袁桂雄又到益阳市南县,考察当地稻虾经济发展模式、经验优势,心里更是有了底:这产业,在枧田,有前景!

回到村子,袁桂雄和帮扶工作队、村两委商量思路,决定动员村民,一起干起来。有过左江村杭白菊的发展经验,袁桂雄这次动员,可谓驾轻就熟。袁桂雄请来专家驻村,告诉乡亲们,小龙虾养殖,有专家指导,尽管放心。又告诉乡亲们,稻虾经济保水保土,市场前景好,预计收益高,还把专家报告和南县的资料给大家看。乡亲们早听闻袁桂雄在左江村的好口碑,对他本就信任,加上这样细致的介绍,立时下定决心,纷纷报名参加。有的村民,担心前景,略显犹豫,其他村民帮着劝:“看看左江村,就知道袁书记这么干,没问题!”

成立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外购虾苗,悉心培养……袁桂雄下到水田里,察看小龙虾的成长情况,和村民交流养殖心得;在微信朋友圈推广,找媒体宣传,讲述枧田村小龙虾的卓越品质。有朋友、同事来看他,袁桂雄亲自下厨,烹一道麻辣小龙虾,秀秀手艺之余,还连连叮嘱:“帮我们多宣传宣传!”项目2018年启动,2019年即见成效,一年下来收入几十万元,务工农户一年可增收几千元。

龙虾品质好,市场销路畅。大家趁热打铁,把养殖面积扩至二百二十亩,优化虾苗种类,提升龙虾品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买龙虾、吃龙虾,枧田村小龙虾成了当地的招牌。袁桂雄又借势开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果园。枧田村的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也越来越信任他。

认识袁桂雄久了,会发现他有一个小秘密——在山间行走,总会看到他穿两只不同的鞋,一只宽松的拖鞋、一只合脚的皮鞋。为啥穿的不一样?出门急穿错了?

原来,袁桂雄有严重的痛风病。常年驻村,辛劳奔波,休息饮食不规律,稍不注意,就容易犯病,严重起来,左脚肿痛难忍,根本无法穿鞋。可他作为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本就工作繁多,加上村民们信赖他,大事小情总找他。有时痛风发作,却有工作在身,没法休养,只能把肿起的脚换上拖鞋,吃几粒去痛片,撑着去工作。

一只拖鞋,一只皮鞋,在左江村、枧田村的山间田野,留下串串一大一小的脚印。这是袁桂雄扶贫之路上,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坚实足迹。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8日 20 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