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记一位志愿军老兵:中国安全驾驶汽车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时间:2020-10-30 15:10:22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何占胜

立功证书

◎何占胜

从小就知道父亲是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三个经常缠着父亲让他讲在朝鲜打仗的故事。长大后的某一天,我们一起看电视,播的是故事片《大决战》,当剧情演到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溃败时,其司令长官卫立煌被士兵架着仓皇撤退,士兵边跑边喊着:“长官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时候父亲说:“再往下演就该演到我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最后是我把他送到机场的。”

我这才知道父亲还有另一段从军的历史。

何礼的军功章

参加远征军,人家嫌我个子小,偷偷混上了飞机

父亲何礼出生于1926年7月24日,从小家境贫寒,8岁就开始给地主放牛羊。1941年秋,父亲15岁时跟着我爷爷逃荒到陕西临巴县,给地主家干活。1943年3月,日本人打过来了,17岁的父亲跟着我爷爷又逃荒到了渭南新家庄,在一个姓吕的人家帮忙卖馒头。同年8月,国民党军打过来了,不但吃光了摊上的馒头,还把他抓去当了兵。他和其他被抓来的新兵一起被带到成都旧县飞机场受训,然后坐飞机到了印度,在中国远征军炮兵独立团11连连部当勤务兵。

父亲曾经回忆:“我当时只有17岁,人家嫌我个子小,开始没让我上飞机。我想我要是留下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就偷偷地又排到另一队里混上了飞机。在飞机上我不敢坐着,怕别人看见再把我赶下去,就一直蹲着。到了印度,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被喷上药水消毒,然后才让换上美式军装。

“刚开始我当勤务兵伺候连长、排长等11个人,后来连长(姓唐,湖南人)看我勤快,跟我说,以后你就只管我一个人吧,其他人就不用你管了,这样我就成了连长的专属勤务兵。

“空闲时我经常帮助汽车管理员谢X擦车,一来二去谢管理员挺喜欢我,还教会了我开车。大约是1943年底,我成了司机。那时候我个子小,坐在美式中吉普车里就像无人驾驶。美国大兵开着大道奇超我车时,故意按喇叭、轰油门,冲我做鬼脸。1944年4月,连长升营长,后又升为团副调到团里,一直带着我。再后来团长又看上了我,我就成了团长杜宪信的司机。

“杜宪信是辽宁盖县人,他的业务水平高,给别人讲课从来不用稿子,就是脾气暴,总也升不上去。那时候我就住在杜长官家里,杜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儿叫玲玲,儿子叫大头。杜夫人是大家闺秀,待我像待她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时我发了津贴都交给杜夫人。她说,别乱花钱,把钱交给我,我给你攒着,将来说个媳妇。后来都还给我了。”

父亲所在的155榴弹炮团是从印度经缅甸回到昆明的,一路上经过了晴隆著名的24道拐。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他们又从昆明经清镇、徐州到上海,坐军舰从海上到葫芦岛登陆。至1948年辽沈战役时,杜宪信已是陇海线以北国民党军队的炮兵总指挥,卫立煌在东北督战、视察部队时都是坐我父亲开的车。

回到文章的开头,父亲说:“我把卫立煌、杜宪信送到机场时,最后一架飞机正起飞,他们没走成。杜宪信跟我说,部队被打散了,你不用管我了,咱们各走各的路吧。说完就走了。”

多年后,我在北京电视台《档案》节目中了解到,卫立煌他们到机场,飞机已经在跑道上了。这时有人跟卫立煌说:长官别着急,距离这里20多公里还有一个机场,等一下我们送你去那里,所以卫立煌他们是从另一个机场走的。我父亲当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抗美援朝战场上,行驶中的汽车队

晚上开车不能开灯,要根据两边的树判断道路走向

辽沈战役后,1949年5月,我父亲在沈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他在四野政治部汽车队开车。父亲回忆:“刚到四野时,他们问我会干什么?我说会开车。他们说那得先考考你,当听说我开车从印度远征军经缅甸回国,走过滇缅公路24道拐时,马上说不用考了。又问我会修车吗?咱们林总的车老响,能不能修?我说试试吧。随后他们让林总的郑司机把车开过来,我还真给修得不响了。”

父亲随四野大军南下,1949年10月打到武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父亲跟随部队从武汉转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到达安东(现在的丹东)。

父亲说他属于志愿军后勤部第一分部汽车5团(当时团长姓姚,后来是罗勇胜,回国后罗团长曾任天津医学院党委书记),部队于1950年10月12日晚入朝,之后经顺川、新西、铁源到三邓(一分部驻地),后又驻南亭里。

刚到朝鲜战场时,他开卡车运物资,条件非常艰苦,经常走山路。天上有美国的飞机,地下有许多弹坑,有时根本就没有路。父亲回忆:“晚上开车不能开灯,要根据两边的树判断道路走向。车辆经常涉水,有时候在水中熄火,我就抢着下来摇车,当时的水冰冷刺骨,日后落下了膝盖疼的毛病。防空袭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有一次遇到飞机俯冲,我们迅速停车,跑到附近的土坡卧倒,飞机上的机关炮扫射过来,炮弹就打到我头部前面一点,我的头上溅了很多土。等飞机过去了,我回手拉战友时才发现,跟我一起隐蔽的战友牺牲了。”

战争是残酷的,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一次父亲和战友执行运粮食的任务,半路上遇到一支志愿军部队,不让他们过。父亲和战友下车交涉,原来是很多伤员需要后撤,没有车,想让我们帮助运回后方,父亲的战友说,我们正在执行任务,前方也急需粮食,等我们送到了回来再拉你们。对方说伤员情况危急,需要赶紧送医院治疗,我们发生了争执。

父亲一看这种情况,感觉不答应是过不去了,于是说,你们谁是领导?对方有个人说我是。父亲说:我们也是执行任务,你看这样行不行,你给我们打个收条,粮食就算是收到了,我把车卸了,把伤员拉回去。对方一听马上说:可以。随后写了收条。

父亲和战友调转车头,拉了一车伤员往回返。路上,伤员们疼得厉害,忍不住地喊叫。父亲停下车对伤员说:同志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疼,我尽量把车开得稳一点,也请大家克服一下,如果大家都喊叫,互相影响,还可能暴露我们自己。这样一说,伤员们的声音小多了。送完伤员回到团里,父亲和战友汇报了遇到的特殊情况,没有受批评,因为这是抢救伤病员的及时措施。

父亲的驾驶技术好,又是有名的拼命三郎,连驻地的朝鲜老乡都问他:怎么老是你出车?(父亲的朝鲜话说得也挺好,我们小的时候他还经常教我们)渐渐地,由于工作出色,技术上佳,他被选为汽车五团团长的司机。

父亲说了不少战场上的惊险事情:“我的车曾经被打着(火)过,水箱也被打漏过,我用肥皂把漏洞堵上继续开。有一次警卫员坐在车后面,路上颠簸,把他颠出去了。还有一次,警卫员坐在副驾驶位置,车一颠,枪走火了,子弹擦着我脑袋飞过去了。我喜欢喝酒,美国车水箱里的防冻液是往水里加酒精制成的,我馋了喝过防冻液。我喜欢打篮球,无论走到哪里,车后面总放一个篮球,休息时就拿出球打一会儿。”

父亲回忆这么一个场景:“有一天晚上,我们来回过了好几次三八线。当美国人打照明弹的时候,我们都愣住了,黑夜瞬间变成了白天,根本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东西,还以为会有杀伤力,心想这下完了,后来才知道这是照明弹,被照到以后不会受伤。”

还有一次拖车,父亲站在车下指挥,突然绳子断了,绷回来打在他的右眼上,造成了他的右眼视力下降。

何礼在朝鲜战场上获得的奖章

1952、1953、1954年三次荣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期间,由于父亲工作出色,表现勇敢,分别于1952、1953、1954年三次荣立三等功。

在我们搜集的父亲档案中,其中一份部队的评功材料里有这样的记载:

1.从去年评功后到现在,工作一贯积极肯干勇敢。有一次开中卡同杜政委去华川,被发现目标,把中卡打烧了。当时为了自己的车子和政委的行李等物,不顾一切在敌机扫射下将政委所有的东西全部抢出,没有受到损失,并且抢救出许多重要物件。后来政委先出发了,自己很负责任地把行李等物品全部运回驻地。

2.爱护车辆很好,无论出车返家或平时,总是检查车并修理各部,加润滑油。在执行任务途中,从来没有因为车子发生故障而耽误工作任务,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上级交给之任务,不管艰苦程度如何亦可完成。

3.服从性好,未讲过怪话,发过牢骚,并能带病工作。如有一次在楠亭,自己生病,因修理连翻车需要卫生队去急救,家中只有自己一台车子,又没有人开,自己刚服过药正发汗时,竟不顾一切能坚持完成了任务。

4.团结好,从未和别人闹过意见,能主动帮助别人修车、拖车等。

材料中还记载父亲做过的几件平凡小事:

一件是有一年冬天去三八线执行任务,他们班长的车子陷在河里,水深齐大腿,天气很冷。他主动下水去帮助拴链条,把车子给拖起来。天已快亮,刚将车子伪装好,敌机就来了。为了防空,那一夜疲劳地在山上睡着了,待醒来时腿已冻得不好使用,直到现在已变为寒腿。

一次送四连副连长爱人回国,中途下雨,车子又没有篷布,为了不使其小孩及大人受雨淋,把自己包内的雨布拿去给她们遮雨,自己冒着大雨驾驶。车到宁边涨了大水,这时他要坐车人下车,自己把风扇带取下,将车慢慢开过去,又转回来将副连长的爱人及小孩背过水去,因为水已进汽车大箱,怕出意外事故。

还有一次修理连有一辆车不慎翻在楠亭大山下,父亲奉命开中卡去救险。他开车到时,不顾一路疲劳,主动下山涧,帮助往山上扛五十斤一包的猪肉多次,并帮助把车子拖到公路上。

在父亲的档案里,还有一份《鉴定材料》,部队领导和同志们对他有这样的评价:

(一)思想意识方面:该同志思想意识较好,完成任务坚决,在朝鲜战场上没有贪生怕死的现象,能经得起战争环境的考验,从未有畏缩不前的现象,给首长开小车未发生过任何事故。1952年在三八线附近刘政委的小车掉到河沟,冒着飞机给拖车,使国家财产未受损失。该同志也能经得起和平生活的考验。

(二)工作方面:对本职工作安心,上级交给的任务能圆满地完成,工作中较细致,未有粗枝大叶的现象。对自己的车辆爱护较好,能经常检查修理机件,使执行勤务时未发生任何事故。

(三)团结学习方面:涵养性好,未与同志们发生过争吵,对同志态度和气,能掌握自我批评,能关心首长。如:1952年美军飞机轰炸朝鲜朝阳里,他给首长找到一个安全防空洞,不久首长以前的那个防空洞被炸,使首长能安全脱险。该同志学习较好,能学研业务、军事文化,特别对体育发生兴趣,能带领同志们参加体育运动。

(四)组织纪律性方面:该同志能服从命令听指挥,未违犯过群众纪律。

退伍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司机

在他的记忆中,1950年10月里的日子比他的生日都重要

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父亲他们的部队没有马上回国,而是留下了帮助朝鲜搞建设。他经常帮助当地老百姓担水、扫院子,老百姓也很喜欢他,一是他篮球打得好,投球准,他一上场下面就喊他名字;二是他勤快,不偷懒,待人诚恳。当地老百姓用棉线给他勾了一件背心,镂空的,前面勾着他的名字,后面是他打篮球上场的号码,我小的时候还穿过。当地老百姓还给他刻了一个人的名章,他跟朝鲜老百姓的和谐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1956年4月,在朝鲜三登,父亲被确定退伍,当时欢送会都开了,离别酒也喝了,第二天就要启程回老家了。就在当天晚上,中央军委一个电话打过来,说需要200名司机,到北京参加首都建设。父亲就这样来到了北京。

刚到北京时,父亲在军委汽车队(总后直属工程公司,后改为六建)工作,1958年调到北京机械施工公司,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农业展览馆等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为早期北京的建设出了力。

父亲总是抢重活累活干,他说:“在修建十三陵水库时,载重36吨的‘太脱拉’(TRARA)平板车没人开,当时的大车没有方向助力,开起来非常费力。我自告奋勇地去开,领导高兴地当即决定,从这个月起,给你的粮食定量提高到45斤。”他回忆说:“十三陵水库的两个大石狮子就是我拉过去的。”

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乐于助人。他水性好,喜欢游泳,我们小时候每年都带我们去八一湖游泳,曾经救过溺水者;有几次开车,把路遇的伤者送到医院急救,也不留名就走了。其中有一次我们正在家里吃晚饭,突然进来很多人,领头的是我们家邻居,进门指着父亲说“就是他”。我们当时被吓坏了,以为出了什么事,来人说明原因,原来是父亲开车把路上遇到的伤者及时送到医院,伤者家属找到我们家里表示感谢。“文革”期间,有时他到郊区出车,路上只要遇到插队的学生,他总是停下车让人家搭车,带人家一段。后来他开小车的时候,经常有同事家里的孩子结婚,让他帮助接新娘。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婚庆公司,也没有私家车,遇到这种事,都是找认识的人帮忙,跟单位领导打个招呼,就行了。

六十年代,父亲到了公司的小车班,专门给公司领导开车,不管谁用车,他总是把车擦得干干净净,从来都是提前到,不让别人等他。领导坐他车出去开会,他怕离开车领导找不到他,就一直等在车里。他服务意识强,他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优秀司机”。

北京城乡建设总公司筹建时,公司领导点名要他,他成为了总经理的司机。父亲一辈子没开过好车,旧车被他保养得很好,没耽误过事,到了别人手里总出故障,没几天就报废换新车了,所以他总开旧车。四届人大期间,他被借调去为来京开会的A省委书记开车。这次轮到他开好车了,是辆奔驰。由于不熟悉车的性能,还闹了笑话,到机场接到书记后天气热,于是就让他开空调。他回来后打趣地告诉我们:“开了以后更热了,人说你开的是热风。我这才知道空调怎么开。”

父亲开了一辈子汽车,到1989年他真正退休时,驾龄高达四十五年,已经成为中国安全驾驶汽车时间最长的人之一了。

父亲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但他的经历又与国家的历史和命运紧贴着。有时候我觉得他很传奇,他参加远征军时给团长开过车,在东北给卫立煌开过车,在贵阳阅兵时他见过蒋介石,参加解放军时给林彪修过车,参加志愿军时给团长开过车。退伍后,在十三陵水库见过参加水库劳动的毛泽东等领导人,还到过一位领导人的家,坐在一起看电影。有时候想想就像是一部电影一样,小人物与大人物还有这么多的交集,不过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历史。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父亲已经94岁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有时甚至连家人都认不全。当我得知国家要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时,问他:“你还记得抗美援朝吗?”他眼前一亮,高声说:“记得。”我问:“是哪一年”?他说:“1950年10月!”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日子比他的生日都重要(他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再问他抗美援朝的事,他总是说:“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是啊,我们的父辈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他们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咬着牙让中国站了起来,让我们的腰杆子挺了起来,他们实在是了不起。我为有这样一位奉献自己一生、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他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一。

七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入朝开始到1958年回国,当年参战的二百多万人许多已经不在了,尤其是父亲他们第一批参战的就更少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更是屈指可数。我想应该把这些个人的历史印记留下来,国家的历史就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历史构成的,今天我们能在这里享受和平,放飞理想,是因为有那么多前辈为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为中华民族而战斗的老兵!向老兵致敬!

供图/何占胜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社会    
0

记一位志愿军老兵:中国安全驾驶汽车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时间:2020-10-30 15:10: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何占胜

立功证书

◎何占胜

从小就知道父亲是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三个经常缠着父亲让他讲在朝鲜打仗的故事。长大后的某一天,我们一起看电视,播的是故事片《大决战》,当剧情演到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溃败时,其司令长官卫立煌被士兵架着仓皇撤退,士兵边跑边喊着:“长官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时候父亲说:“再往下演就该演到我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最后是我把他送到机场的。”

我这才知道父亲还有另一段从军的历史。

何礼的军功章

参加远征军,人家嫌我个子小,偷偷混上了飞机

父亲何礼出生于1926年7月24日,从小家境贫寒,8岁就开始给地主放牛羊。1941年秋,父亲15岁时跟着我爷爷逃荒到陕西临巴县,给地主家干活。1943年3月,日本人打过来了,17岁的父亲跟着我爷爷又逃荒到了渭南新家庄,在一个姓吕的人家帮忙卖馒头。同年8月,国民党军打过来了,不但吃光了摊上的馒头,还把他抓去当了兵。他和其他被抓来的新兵一起被带到成都旧县飞机场受训,然后坐飞机到了印度,在中国远征军炮兵独立团11连连部当勤务兵。

父亲曾经回忆:“我当时只有17岁,人家嫌我个子小,开始没让我上飞机。我想我要是留下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就偷偷地又排到另一队里混上了飞机。在飞机上我不敢坐着,怕别人看见再把我赶下去,就一直蹲着。到了印度,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被喷上药水消毒,然后才让换上美式军装。

“刚开始我当勤务兵伺候连长、排长等11个人,后来连长(姓唐,湖南人)看我勤快,跟我说,以后你就只管我一个人吧,其他人就不用你管了,这样我就成了连长的专属勤务兵。

“空闲时我经常帮助汽车管理员谢X擦车,一来二去谢管理员挺喜欢我,还教会了我开车。大约是1943年底,我成了司机。那时候我个子小,坐在美式中吉普车里就像无人驾驶。美国大兵开着大道奇超我车时,故意按喇叭、轰油门,冲我做鬼脸。1944年4月,连长升营长,后又升为团副调到团里,一直带着我。再后来团长又看上了我,我就成了团长杜宪信的司机。

“杜宪信是辽宁盖县人,他的业务水平高,给别人讲课从来不用稿子,就是脾气暴,总也升不上去。那时候我就住在杜长官家里,杜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儿叫玲玲,儿子叫大头。杜夫人是大家闺秀,待我像待她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时我发了津贴都交给杜夫人。她说,别乱花钱,把钱交给我,我给你攒着,将来说个媳妇。后来都还给我了。”

父亲所在的155榴弹炮团是从印度经缅甸回到昆明的,一路上经过了晴隆著名的24道拐。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他们又从昆明经清镇、徐州到上海,坐军舰从海上到葫芦岛登陆。至1948年辽沈战役时,杜宪信已是陇海线以北国民党军队的炮兵总指挥,卫立煌在东北督战、视察部队时都是坐我父亲开的车。

回到文章的开头,父亲说:“我把卫立煌、杜宪信送到机场时,最后一架飞机正起飞,他们没走成。杜宪信跟我说,部队被打散了,你不用管我了,咱们各走各的路吧。说完就走了。”

多年后,我在北京电视台《档案》节目中了解到,卫立煌他们到机场,飞机已经在跑道上了。这时有人跟卫立煌说:长官别着急,距离这里20多公里还有一个机场,等一下我们送你去那里,所以卫立煌他们是从另一个机场走的。我父亲当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抗美援朝战场上,行驶中的汽车队

晚上开车不能开灯,要根据两边的树判断道路走向

辽沈战役后,1949年5月,我父亲在沈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他在四野政治部汽车队开车。父亲回忆:“刚到四野时,他们问我会干什么?我说会开车。他们说那得先考考你,当听说我开车从印度远征军经缅甸回国,走过滇缅公路24道拐时,马上说不用考了。又问我会修车吗?咱们林总的车老响,能不能修?我说试试吧。随后他们让林总的郑司机把车开过来,我还真给修得不响了。”

父亲随四野大军南下,1949年10月打到武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父亲跟随部队从武汉转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到达安东(现在的丹东)。

父亲说他属于志愿军后勤部第一分部汽车5团(当时团长姓姚,后来是罗勇胜,回国后罗团长曾任天津医学院党委书记),部队于1950年10月12日晚入朝,之后经顺川、新西、铁源到三邓(一分部驻地),后又驻南亭里。

刚到朝鲜战场时,他开卡车运物资,条件非常艰苦,经常走山路。天上有美国的飞机,地下有许多弹坑,有时根本就没有路。父亲回忆:“晚上开车不能开灯,要根据两边的树判断道路走向。车辆经常涉水,有时候在水中熄火,我就抢着下来摇车,当时的水冰冷刺骨,日后落下了膝盖疼的毛病。防空袭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有一次遇到飞机俯冲,我们迅速停车,跑到附近的土坡卧倒,飞机上的机关炮扫射过来,炮弹就打到我头部前面一点,我的头上溅了很多土。等飞机过去了,我回手拉战友时才发现,跟我一起隐蔽的战友牺牲了。”

战争是残酷的,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一次父亲和战友执行运粮食的任务,半路上遇到一支志愿军部队,不让他们过。父亲和战友下车交涉,原来是很多伤员需要后撤,没有车,想让我们帮助运回后方,父亲的战友说,我们正在执行任务,前方也急需粮食,等我们送到了回来再拉你们。对方说伤员情况危急,需要赶紧送医院治疗,我们发生了争执。

父亲一看这种情况,感觉不答应是过不去了,于是说,你们谁是领导?对方有个人说我是。父亲说:我们也是执行任务,你看这样行不行,你给我们打个收条,粮食就算是收到了,我把车卸了,把伤员拉回去。对方一听马上说:可以。随后写了收条。

父亲和战友调转车头,拉了一车伤员往回返。路上,伤员们疼得厉害,忍不住地喊叫。父亲停下车对伤员说:同志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疼,我尽量把车开得稳一点,也请大家克服一下,如果大家都喊叫,互相影响,还可能暴露我们自己。这样一说,伤员们的声音小多了。送完伤员回到团里,父亲和战友汇报了遇到的特殊情况,没有受批评,因为这是抢救伤病员的及时措施。

父亲的驾驶技术好,又是有名的拼命三郎,连驻地的朝鲜老乡都问他:怎么老是你出车?(父亲的朝鲜话说得也挺好,我们小的时候他还经常教我们)渐渐地,由于工作出色,技术上佳,他被选为汽车五团团长的司机。

父亲说了不少战场上的惊险事情:“我的车曾经被打着(火)过,水箱也被打漏过,我用肥皂把漏洞堵上继续开。有一次警卫员坐在车后面,路上颠簸,把他颠出去了。还有一次,警卫员坐在副驾驶位置,车一颠,枪走火了,子弹擦着我脑袋飞过去了。我喜欢喝酒,美国车水箱里的防冻液是往水里加酒精制成的,我馋了喝过防冻液。我喜欢打篮球,无论走到哪里,车后面总放一个篮球,休息时就拿出球打一会儿。”

父亲回忆这么一个场景:“有一天晚上,我们来回过了好几次三八线。当美国人打照明弹的时候,我们都愣住了,黑夜瞬间变成了白天,根本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东西,还以为会有杀伤力,心想这下完了,后来才知道这是照明弹,被照到以后不会受伤。”

还有一次拖车,父亲站在车下指挥,突然绳子断了,绷回来打在他的右眼上,造成了他的右眼视力下降。

何礼在朝鲜战场上获得的奖章

1952、1953、1954年三次荣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期间,由于父亲工作出色,表现勇敢,分别于1952、1953、1954年三次荣立三等功。

在我们搜集的父亲档案中,其中一份部队的评功材料里有这样的记载:

1.从去年评功后到现在,工作一贯积极肯干勇敢。有一次开中卡同杜政委去华川,被发现目标,把中卡打烧了。当时为了自己的车子和政委的行李等物,不顾一切在敌机扫射下将政委所有的东西全部抢出,没有受到损失,并且抢救出许多重要物件。后来政委先出发了,自己很负责任地把行李等物品全部运回驻地。

2.爱护车辆很好,无论出车返家或平时,总是检查车并修理各部,加润滑油。在执行任务途中,从来没有因为车子发生故障而耽误工作任务,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上级交给之任务,不管艰苦程度如何亦可完成。

3.服从性好,未讲过怪话,发过牢骚,并能带病工作。如有一次在楠亭,自己生病,因修理连翻车需要卫生队去急救,家中只有自己一台车子,又没有人开,自己刚服过药正发汗时,竟不顾一切能坚持完成了任务。

4.团结好,从未和别人闹过意见,能主动帮助别人修车、拖车等。

材料中还记载父亲做过的几件平凡小事:

一件是有一年冬天去三八线执行任务,他们班长的车子陷在河里,水深齐大腿,天气很冷。他主动下水去帮助拴链条,把车子给拖起来。天已快亮,刚将车子伪装好,敌机就来了。为了防空,那一夜疲劳地在山上睡着了,待醒来时腿已冻得不好使用,直到现在已变为寒腿。

一次送四连副连长爱人回国,中途下雨,车子又没有篷布,为了不使其小孩及大人受雨淋,把自己包内的雨布拿去给她们遮雨,自己冒着大雨驾驶。车到宁边涨了大水,这时他要坐车人下车,自己把风扇带取下,将车慢慢开过去,又转回来将副连长的爱人及小孩背过水去,因为水已进汽车大箱,怕出意外事故。

还有一次修理连有一辆车不慎翻在楠亭大山下,父亲奉命开中卡去救险。他开车到时,不顾一路疲劳,主动下山涧,帮助往山上扛五十斤一包的猪肉多次,并帮助把车子拖到公路上。

在父亲的档案里,还有一份《鉴定材料》,部队领导和同志们对他有这样的评价:

(一)思想意识方面:该同志思想意识较好,完成任务坚决,在朝鲜战场上没有贪生怕死的现象,能经得起战争环境的考验,从未有畏缩不前的现象,给首长开小车未发生过任何事故。1952年在三八线附近刘政委的小车掉到河沟,冒着飞机给拖车,使国家财产未受损失。该同志也能经得起和平生活的考验。

(二)工作方面:对本职工作安心,上级交给的任务能圆满地完成,工作中较细致,未有粗枝大叶的现象。对自己的车辆爱护较好,能经常检查修理机件,使执行勤务时未发生任何事故。

(三)团结学习方面:涵养性好,未与同志们发生过争吵,对同志态度和气,能掌握自我批评,能关心首长。如:1952年美军飞机轰炸朝鲜朝阳里,他给首长找到一个安全防空洞,不久首长以前的那个防空洞被炸,使首长能安全脱险。该同志学习较好,能学研业务、军事文化,特别对体育发生兴趣,能带领同志们参加体育运动。

(四)组织纪律性方面:该同志能服从命令听指挥,未违犯过群众纪律。

退伍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司机

在他的记忆中,1950年10月里的日子比他的生日都重要

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父亲他们的部队没有马上回国,而是留下了帮助朝鲜搞建设。他经常帮助当地老百姓担水、扫院子,老百姓也很喜欢他,一是他篮球打得好,投球准,他一上场下面就喊他名字;二是他勤快,不偷懒,待人诚恳。当地老百姓用棉线给他勾了一件背心,镂空的,前面勾着他的名字,后面是他打篮球上场的号码,我小的时候还穿过。当地老百姓还给他刻了一个人的名章,他跟朝鲜老百姓的和谐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1956年4月,在朝鲜三登,父亲被确定退伍,当时欢送会都开了,离别酒也喝了,第二天就要启程回老家了。就在当天晚上,中央军委一个电话打过来,说需要200名司机,到北京参加首都建设。父亲就这样来到了北京。

刚到北京时,父亲在军委汽车队(总后直属工程公司,后改为六建)工作,1958年调到北京机械施工公司,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农业展览馆等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为早期北京的建设出了力。

父亲总是抢重活累活干,他说:“在修建十三陵水库时,载重36吨的‘太脱拉’(TRARA)平板车没人开,当时的大车没有方向助力,开起来非常费力。我自告奋勇地去开,领导高兴地当即决定,从这个月起,给你的粮食定量提高到45斤。”他回忆说:“十三陵水库的两个大石狮子就是我拉过去的。”

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乐于助人。他水性好,喜欢游泳,我们小时候每年都带我们去八一湖游泳,曾经救过溺水者;有几次开车,把路遇的伤者送到医院急救,也不留名就走了。其中有一次我们正在家里吃晚饭,突然进来很多人,领头的是我们家邻居,进门指着父亲说“就是他”。我们当时被吓坏了,以为出了什么事,来人说明原因,原来是父亲开车把路上遇到的伤者及时送到医院,伤者家属找到我们家里表示感谢。“文革”期间,有时他到郊区出车,路上只要遇到插队的学生,他总是停下车让人家搭车,带人家一段。后来他开小车的时候,经常有同事家里的孩子结婚,让他帮助接新娘。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婚庆公司,也没有私家车,遇到这种事,都是找认识的人帮忙,跟单位领导打个招呼,就行了。

六十年代,父亲到了公司的小车班,专门给公司领导开车,不管谁用车,他总是把车擦得干干净净,从来都是提前到,不让别人等他。领导坐他车出去开会,他怕离开车领导找不到他,就一直等在车里。他服务意识强,他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优秀司机”。

北京城乡建设总公司筹建时,公司领导点名要他,他成为了总经理的司机。父亲一辈子没开过好车,旧车被他保养得很好,没耽误过事,到了别人手里总出故障,没几天就报废换新车了,所以他总开旧车。四届人大期间,他被借调去为来京开会的A省委书记开车。这次轮到他开好车了,是辆奔驰。由于不熟悉车的性能,还闹了笑话,到机场接到书记后天气热,于是就让他开空调。他回来后打趣地告诉我们:“开了以后更热了,人说你开的是热风。我这才知道空调怎么开。”

父亲开了一辈子汽车,到1989年他真正退休时,驾龄高达四十五年,已经成为中国安全驾驶汽车时间最长的人之一了。

父亲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但他的经历又与国家的历史和命运紧贴着。有时候我觉得他很传奇,他参加远征军时给团长开过车,在东北给卫立煌开过车,在贵阳阅兵时他见过蒋介石,参加解放军时给林彪修过车,参加志愿军时给团长开过车。退伍后,在十三陵水库见过参加水库劳动的毛泽东等领导人,还到过一位领导人的家,坐在一起看电影。有时候想想就像是一部电影一样,小人物与大人物还有这么多的交集,不过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历史。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父亲已经94岁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有时甚至连家人都认不全。当我得知国家要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时,问他:“你还记得抗美援朝吗?”他眼前一亮,高声说:“记得。”我问:“是哪一年”?他说:“1950年10月!”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日子比他的生日都重要(他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再问他抗美援朝的事,他总是说:“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是啊,我们的父辈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他们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咬着牙让中国站了起来,让我们的腰杆子挺了起来,他们实在是了不起。我为有这样一位奉献自己一生、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他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一。

七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入朝开始到1958年回国,当年参战的二百多万人许多已经不在了,尤其是父亲他们第一批参战的就更少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更是屈指可数。我想应该把这些个人的历史印记留下来,国家的历史就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历史构成的,今天我们能在这里享受和平,放飞理想,是因为有那么多前辈为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为中华民族而战斗的老兵!向老兵致敬!

供图/何占胜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