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 填补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空白
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出土的丝绸遗存最为丰富而集中。然而,因为历史原因,这些遗存散落世界各地未能得到系统整理研究。不久前,在东华大学“丝绸之路与丝绸艺术”论坛上,《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为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文物艺术品收藏,随着美术市场的活跃,已进入社会文化生活。我曾倡议当代的美术学者提高修养,尝试以书画题跋的方式伴随作品发挥作用。
“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开幕
“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四川博物院揭幕。
“中华营造·梁思成、林徽因”文献展在武汉开展
展览通过图像、手稿、著述等的文献梳理以及古建复原模型,展示梁思成和林徽因投身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成果以及珍贵史料。
《史记》传中华文化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先人留下了对自然、对历史、对社会的认识和精粹总结,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这些典籍因其重要价值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甘孜稻城发现大型旧石器遗址 实证人类13万年前已踏上青藏高原
这是一项具有世界性重大学术与社会政治意义的考古新发现,将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力。
暗香盈袖 月满西楼——浅谈秋日园居的营造意趣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土地充满敬畏和依赖,并发展出丰富独特的基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艺术,园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涉藏金石文献展”开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涉藏金石文献展”26日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开展。
北京正阳桥遗址发掘出土一具镇水兽
北京市东城区正阳桥遗址发掘出土一具镇水兽。据推测,该镇水兽应为明代遗存。此次发现对研究北京城护城河及防御、水利、交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讲述中医之美
中医之美在于“求真”和“行善”,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
大足石刻特展——国博首展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凿造,明、清两代亦有开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
唐朝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是唐诗里蕴含的这种价值,它的认识价值、情感价值和思想价值,却充溢着生命的力量,值得读者和研究者去思考。
上海的江南 江南的上海
上海博物馆在这几年间,通过“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2015)、“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2021)三场展览,梳理一系列关于上海书画发展的符号,完成了“海上三部曲”。
考古发现:约9000年前中国南方先民已会酿酒
它距今约9000至8700年,同属于上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它们是世界最古老的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也留下了约9000年前的酿酒遗存。
近60件湖南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永州现存古摩崖石刻2000余方,保存着颜真卿、元结、怀素、周敦颐、杨万里、苏轼、米芾、黄庭坚、何绍基等诸多书家学者的第一手真迹。
《采薇图》《听琴图》等精品亮相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两宋以降,文人画兴起并成为画坛主流。人物画在劝诫教化、阐扬宗教的功能之外,画家通过描绘文学作品里的高贤故事,或记录现实生活中文人的生活场景,以突出他们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隽永精致的生活品味。
这些遗址均出土了丰富的稻作遗存,最古老的炭化稻米已有1万多年历史,为“栽培水稻源于中国”提供了丰富实证。2006年,上山文化正式命名,它是长江下游最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荆楚文化特展亮相南海博物馆
“光融天下——荆楚文化特展”在位于海南琼海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荆州博物馆共同举办,共展出199件(套)荆州博物馆典藏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等。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妇女头饰:独特的文化符号
享优雅时光 品地道非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