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自乡土来
所谓乡土手工艺,指的是本乡本土的手工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的乡土手工艺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
麦秆画艺人的坚守:“点草为金”让古老艺术重焕光彩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为民间纯手工艺技术,源于古代中原地区,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
中国姑娘的法绣情缘
在巴黎,王颖峰接受了专业、系统的法绣训练。学成归来后,她在广州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百米唐卡长卷再现泉州宋元盛景
两年多来,来自青海热贡的唐卡画师多杰扎西和他的伙伴们一直在为《泉州海丝唐卡百米长卷》而努力着。这幅全长预计100多米,包含“东方大港”“世界商埠”“多元文化”等10个主题,由14幅画组成的主题画卷,将再现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的盛景。
学制荷花灯
放荷灯是当地传统民俗活动,人们制花灯、放花灯,祈福纳祥。
浙江九旬老人剪出“蝴蝶王国”:2000余对不重样
在82岁这年开始学剪纸,8年来,独爱蝴蝶的董国栋变身边的广告纸、包装纸等废品为“宝”,共剪出2000余对不重样的纸蝴蝶作品。如今,不出5分钟,董国栋就能为自家的“蝴蝶王国”添置新成员。
巧手传承“男儿三艺”
骑马、射箭、摔跤并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蒙古族手工艺人锡林虎,从2005年起致力于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将“男儿三艺”中的传统元素——马鞍、弓箭、摔跤服融入工艺品制作中,打造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民族特色艺术品,受到牧民和游客的喜爱。
156件工美珍品讲述建党百年光辉历程
“艺述辉煌——工艺美术精品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156件珍贵文物和艺术精品展示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
“新疆是个好地方——独具匠心传统工艺展”在乌鲁木齐开展
当日,“新疆是个好地方——独具匠心传统工艺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开展。展览分“技艺”“霓裳”“锦绣”“器物”四个单元,展出新疆特色工艺作品近百件(套)。
绣娘石传英:小绣片闯出大世界
石传英1978年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一户苗族刺绣世家,8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刺绣技法,在30多年的刺绣生涯里,她致力于把传统苗族刺绣技艺融入现代工艺品和服饰的文化元素里,先后研发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苗族服饰、工艺包、围巾、笔记本等系列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拉萨堆绣唐卡传承人罗布:高原古老“绣”技历久弥新
岁月在飞针走线间溜走,他从师父那学来的拉萨堆绣唐卡技艺成为了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上慢慢变厚的茧,也见证着罗布一步步成为非遗传承人、广受尊敬的一级唐卡画师。
海口:景德镇当代陶瓷名家作品展开展
当日,陶瓷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名家作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景德镇美术馆组织了16位景德镇当代老中青陶瓷艺术家参展,展出93套(件)原创陶瓷艺术作品。
民间收藏家与他的“博物馆”:研究古绣背后的文化符号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迄今已有几千多年历史。走进博物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衣饰、荷包、帐檐、屏风……1000余件民间古刺绣品,凝聚了馆长曹军40余年的心血。
三代人接力 传承剪纸技艺
李华坚持剪纸40多年,创作了丰富的剪纸作品。为了传承剪纸技艺,李华除了教授女儿、外孙女剪纸,还参加剪纸展览、教学等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学习、传承剪纸技艺。
镜头记录:各地红红火火新春气氛浓
承德市剪纸艺人石俊凤以生肖牛为主题,创作“如意牛”“丰收牛”“招财牛”等剪纸作品,表达对新春的祝福。
贵州余庆:制作泥牛迎新春
春节临近,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72岁的民间泥塑艺人黄泽富正忙着制作泥牛,迎接新春的到来。黄泽富从事泥塑工艺50余年,被称为“泥牛黄”。“泥牛黄”泥塑是贵州省六个特色文化产品之一,2019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承德:创作生肖牛剪纸作品迎新春
春节临近,承德市剪纸艺人石俊凤以生肖牛为主题,创作“如意牛”“丰收牛”“招财牛”等剪纸作品,表达对新春的祝福。
巧手绣出幸福生活
哈萨克族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白泉村,哈萨克族妇女大多都会此项技艺。2013年,该村成立了刺绣专业合作社,鼓励当地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开发制作刺绣产品,并搭建销售平台,促进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木版雕刻印年画 浓浓年味迎新春
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序讲究,具有造型夸张、线条粗犷、色彩艳丽的艺术特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汝瓷之乡”生肖牛产品生产忙
新春佳节临近,有“汝瓷之乡”美誉的河南省宝丰县的汝瓷艺人设计、烧制以生肖牛及节庆摆件为主题的系列汝瓷产品,供应节日市场。
墨舞壶心 方寸奇观——内画鼻烟壶的工艺之美
金气秋分 丹桂飘香
首届天府雕塑展在成都开幕
广西篆刻名家致力推广骆越文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