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卫士”谌利民:40年坚守唐家河 从“门外汉”变“生态专家”
原标题:40年坚守唐家河 从“门外汉”变“生态专家”
“还有1年多就退休了。”8月11日,记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以下简称“唐家河”)见到谌利民时,他颇为感慨。
从1983年加入唐家河保护队伍起,谌利民一干就是40年。这40年,他从门外汉变成专家,参与、见证了唐家河生态保护发展。谈及自己干了一辈子的事业,谌利民表示:“很骄傲,很自豪,保护我们的家园,有我一点贡献。”
决定:
放弃“安逸”选择“吃苦”
1983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前身——唐家河保护区白熊坪建起了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是时,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教授等频繁到唐家河选点。为了培植本地研究团队,他从唐家河管理处挑选了几位年轻人,其中就有谌利民。
彼时,谌利民刚18岁,是唐家河保护区电站的发电员,工作压力小,收入也不错。而从事大熊猫研究,需要野外调查,长期在大山里跑,吃不好、住不好,谌利民有过犹豫。胡锦矗教授的几句话打动了谌利民:“谌娃,还是跟我去跑野外,研究大熊猫,我会教你很多生物知识。”
作为青川本地人,谌利民对唐家河有着深厚感情,加之父亲是一名园林技术能手,从小便对植物、动物十分感兴趣。他决定放弃“安逸”,选择“吃苦”,成为大熊猫本地研究团队的一员。
意料中的“苦”,很快便到来。1983年除夕,唐家河迎来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大雪。巡查完毕返回时,已经在积雪里行进20多公里的谌利民体力严重透支,非常疲劳,本想靠着路边的岩石窝休息一会儿,谁知坐下便很快睡着了,寒冷失温,危险向谌利民袭来。幸好已前行1公里多路的队友折回,拖着他走出险境。“要不是队友老哥,我的小命可能就没了。”谌利民感慨道。
工作不只有“苦”,更多的还有“险”。与野生大熊猫打交道,观察到大熊猫是幸事,而与大熊猫面对面则很危险。1985年春末夏初,谌利民和队友一起开展大熊猫环境气象观测,途中发现一只大熊猫正在前面的一棵松树上晒太阳。他和队友悄悄穿行进入箭竹林,大熊猫许是嗅到了人类的气味,麻溜地从树上蹿了下来,直奔谌利民而来,在距离谌利民不到2米的地方,举起前爪作势要扇过来。惊呆在原地的谌利民,瞬间大脑空白,心想:“完了!完了!”这只大熊猫扬了扬爪子,在他跟前抬头喷喷鼻、咧咧嘴后,转身离开了。
恶劣天气、遭遇野兽、路遇蛇群……对谌利民来说,是常事。辛苦换来“甜蜜”,在谌利民和众多生态人的努力下,经过45年的发展,唐家河森林覆盖率从70%达到现在的96.15%,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达到117种,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
坚守:
70%左右的动植物标本由谌利民带队收集制作完成
“这篇序是我认认真真写了很久完成的。”谌利民翻开放在办公桌上的《唐家河大型真菌图册》说。
在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之前,谌利民对动植物知识的了解并不多。要开展野外动植物保护,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做支撑,短时间内习得,要狠下一番功夫。
刚进入保护队伍的头几年,谌利民一边跟随专家教授实地开展调查,一边恶补各类专业知识。翻越无数个山头,蹚过数不清的泥淖,在胡锦矗教授的言传身教下,谌利民很快掌握了野外收集资料的技能和知识,成为野外调查骨干。随身携带的专业书籍翻来覆去查阅,书页都磨坏了边。为了系统学好知识,谌利民又多次到高校学习,最终成为自然保护与科研管理的行家里手。
经过多年的理论实践,在科研上,谌利民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7年7月,谌利民带领5人到摩天岭区域开展中高山鸟类资源监测,顶风冒雨钻竹林、跑草甸、穿树林。在监测进行到第6天,奇迹发生了。当天下午6时,谌利民和几位专家一起发现了3只跟随白眶鸦雀、褐头雀鹛鸟群觅食的灰冠鸦雀,并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消失100多年后,灰冠鸦雀再次现身唐家河,引发国内外鸟类学家和鸟类爱好者关注。自此,“唐家河四宝”大熊猫、四川羚牛、川金丝猴、灰冠鸦雀全部亮相。
首次发现鸟类雪鹑并拍到影像资料,唐家河鸡形目鸟类资源由原来的10种上升到11种;首次在3822米高,与甘肃文县共有边界的流石滩上发现大熊猫粪便,刷新大熊猫生活痕迹高度;首次在大草坪区域,发现生长在高山流石滩和高山矮灌丛环境的全缘叶绿绒蒿,改写唐家河罂粟科植物种类记录……在谌利民的带领下,唐家河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科研成果不断刷新,硕果累累。
在唐家河入口处的唐家河自然博物馆里,70%左右的动植物标本由谌利民带队收集和制作完成。谌利民自己也先后撰写各类论文一百余篇,并被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聘为硕士校外指导老师。
传承:
带领更多年轻人保护生态
“从树皮损伤的高度来看,可能是四川羚牛。从留下的毛发判断,可能是斑羚。”“蹭了树的、有卧痕的都要记录。”“红外相机要安放在大型动物不易碰蹭到的地方。”……8月11日上午,谌利民带着几名年轻的巡护员开展野外巡护调查。
野外调查要记录哪些内容、怎样判断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如何安放红外相机……一路上,谌利民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野外调查经验,手把手传授给年轻人。
“现在就想带一批年轻人出来,继续传承生态保护工作。”随着年纪增长,谌利民想把一生所学向年轻一代倾囊相授。
在谌利民的带领下,如唐家河女子巡护队队长肖梅等年轻人,完成了《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活动节律及季节变化》《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群体活动研究》等学术研究成果。
肖梅表示,她和其他年轻同事一起,要接过接力棒,继续扎根唐家河,为生态保护做贡献。
临近退休,谌利民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到唐家河做志愿者,为游客讲解唐家河的动物、植物,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生态保护,参与生态保护,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人物名片
谌利民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管理处处长。他提出并实践的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理论,让唐家河成为全省野外扭角羚(四川羚牛)最佳观察地;创建的社区共管和保护联动体系、跨区域联防联控保护机制、反哺社区发展路径,实现了唐家河健康持续发展;主导建立的四川省扭角羚(四川羚牛)唐家河野外保护研究中心、四川省川金丝猴唐家河野外研究基地、四川省唐家河鸟类环志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唐家河珍稀动植物长期科研基地,使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知名度日益提升。先后被授予“全省保护野生动植物及保护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个人”“全省绿色先锋”等多项荣誉称号。(袁茹莉 乐虹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
“生态卫士”谌利民:40年坚守唐家河 从“门外汉”变“生态专家”
时间:2023-09-05 15:33:44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袁茹莉 乐虹辰 张敏
原标题:40年坚守唐家河 从“门外汉”变“生态专家”
“还有1年多就退休了。”8月11日,记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以下简称“唐家河”)见到谌利民时,他颇为感慨。
从1983年加入唐家河保护队伍起,谌利民一干就是40年。这40年,他从门外汉变成专家,参与、见证了唐家河生态保护发展。谈及自己干了一辈子的事业,谌利民表示:“很骄傲,很自豪,保护我们的家园,有我一点贡献。”
决定:
放弃“安逸”选择“吃苦”
1983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前身——唐家河保护区白熊坪建起了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是时,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教授等频繁到唐家河选点。为了培植本地研究团队,他从唐家河管理处挑选了几位年轻人,其中就有谌利民。
彼时,谌利民刚18岁,是唐家河保护区电站的发电员,工作压力小,收入也不错。而从事大熊猫研究,需要野外调查,长期在大山里跑,吃不好、住不好,谌利民有过犹豫。胡锦矗教授的几句话打动了谌利民:“谌娃,还是跟我去跑野外,研究大熊猫,我会教你很多生物知识。”
作为青川本地人,谌利民对唐家河有着深厚感情,加之父亲是一名园林技术能手,从小便对植物、动物十分感兴趣。他决定放弃“安逸”,选择“吃苦”,成为大熊猫本地研究团队的一员。
意料中的“苦”,很快便到来。1983年除夕,唐家河迎来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大雪。巡查完毕返回时,已经在积雪里行进20多公里的谌利民体力严重透支,非常疲劳,本想靠着路边的岩石窝休息一会儿,谁知坐下便很快睡着了,寒冷失温,危险向谌利民袭来。幸好已前行1公里多路的队友折回,拖着他走出险境。“要不是队友老哥,我的小命可能就没了。”谌利民感慨道。
工作不只有“苦”,更多的还有“险”。与野生大熊猫打交道,观察到大熊猫是幸事,而与大熊猫面对面则很危险。1985年春末夏初,谌利民和队友一起开展大熊猫环境气象观测,途中发现一只大熊猫正在前面的一棵松树上晒太阳。他和队友悄悄穿行进入箭竹林,大熊猫许是嗅到了人类的气味,麻溜地从树上蹿了下来,直奔谌利民而来,在距离谌利民不到2米的地方,举起前爪作势要扇过来。惊呆在原地的谌利民,瞬间大脑空白,心想:“完了!完了!”这只大熊猫扬了扬爪子,在他跟前抬头喷喷鼻、咧咧嘴后,转身离开了。
恶劣天气、遭遇野兽、路遇蛇群……对谌利民来说,是常事。辛苦换来“甜蜜”,在谌利民和众多生态人的努力下,经过45年的发展,唐家河森林覆盖率从70%达到现在的96.15%,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达到117种,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
坚守:
70%左右的动植物标本由谌利民带队收集制作完成
“这篇序是我认认真真写了很久完成的。”谌利民翻开放在办公桌上的《唐家河大型真菌图册》说。
在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之前,谌利民对动植物知识的了解并不多。要开展野外动植物保护,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做支撑,短时间内习得,要狠下一番功夫。
刚进入保护队伍的头几年,谌利民一边跟随专家教授实地开展调查,一边恶补各类专业知识。翻越无数个山头,蹚过数不清的泥淖,在胡锦矗教授的言传身教下,谌利民很快掌握了野外收集资料的技能和知识,成为野外调查骨干。随身携带的专业书籍翻来覆去查阅,书页都磨坏了边。为了系统学好知识,谌利民又多次到高校学习,最终成为自然保护与科研管理的行家里手。
经过多年的理论实践,在科研上,谌利民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7年7月,谌利民带领5人到摩天岭区域开展中高山鸟类资源监测,顶风冒雨钻竹林、跑草甸、穿树林。在监测进行到第6天,奇迹发生了。当天下午6时,谌利民和几位专家一起发现了3只跟随白眶鸦雀、褐头雀鹛鸟群觅食的灰冠鸦雀,并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消失100多年后,灰冠鸦雀再次现身唐家河,引发国内外鸟类学家和鸟类爱好者关注。自此,“唐家河四宝”大熊猫、四川羚牛、川金丝猴、灰冠鸦雀全部亮相。
首次发现鸟类雪鹑并拍到影像资料,唐家河鸡形目鸟类资源由原来的10种上升到11种;首次在3822米高,与甘肃文县共有边界的流石滩上发现大熊猫粪便,刷新大熊猫生活痕迹高度;首次在大草坪区域,发现生长在高山流石滩和高山矮灌丛环境的全缘叶绿绒蒿,改写唐家河罂粟科植物种类记录……在谌利民的带领下,唐家河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科研成果不断刷新,硕果累累。
在唐家河入口处的唐家河自然博物馆里,70%左右的动植物标本由谌利民带队收集和制作完成。谌利民自己也先后撰写各类论文一百余篇,并被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聘为硕士校外指导老师。
传承:
带领更多年轻人保护生态
“从树皮损伤的高度来看,可能是四川羚牛。从留下的毛发判断,可能是斑羚。”“蹭了树的、有卧痕的都要记录。”“红外相机要安放在大型动物不易碰蹭到的地方。”……8月11日上午,谌利民带着几名年轻的巡护员开展野外巡护调查。
野外调查要记录哪些内容、怎样判断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如何安放红外相机……一路上,谌利民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野外调查经验,手把手传授给年轻人。
“现在就想带一批年轻人出来,继续传承生态保护工作。”随着年纪增长,谌利民想把一生所学向年轻一代倾囊相授。
在谌利民的带领下,如唐家河女子巡护队队长肖梅等年轻人,完成了《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活动节律及季节变化》《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群体活动研究》等学术研究成果。
肖梅表示,她和其他年轻同事一起,要接过接力棒,继续扎根唐家河,为生态保护做贡献。
临近退休,谌利民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到唐家河做志愿者,为游客讲解唐家河的动物、植物,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生态保护,参与生态保护,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人物名片
谌利民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管理处处长。他提出并实践的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理论,让唐家河成为全省野外扭角羚(四川羚牛)最佳观察地;创建的社区共管和保护联动体系、跨区域联防联控保护机制、反哺社区发展路径,实现了唐家河健康持续发展;主导建立的四川省扭角羚(四川羚牛)唐家河野外保护研究中心、四川省川金丝猴唐家河野外研究基地、四川省唐家河鸟类环志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唐家河珍稀动植物长期科研基地,使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知名度日益提升。先后被授予“全省保护野生动植物及保护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个人”“全省绿色先锋”等多项荣誉称号。(袁茹莉 乐虹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