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罗伯特·勃莱诗歌《湖上夜钓》
作者:乔华
湖上夜钓
作者:罗伯特·勃莱
有人在船屋里留下一盏灯,
为了引导夜间返航的渔民。
灯火寂然无声地向我们倾注,
飞过湖波像一个翅膀的蝴蝶,
它的途径是满船的垂死者,挣扎着
要在破碎的波光中复活。而那光
只是来到了,却没有带来礼物,
好像骆驼到了,却没有智慧的博士。
它这样稳定,将我们维系向山上的老家。
现在我们望着月亮升上白杨林
它也来得那么利索
它透过切木屋四周的木板我们却打开门才穿过那个篱墙。
在勃莱的诗歌中,光是反复出现的意象之一,他的多首诗歌都写到了光。例如《反对富人之歌》一诗开头即是:“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光的海洋升起。”《忧郁症》一诗中也写到了光:“一束光忽然在风暴中显现”。为他赢得国家图书奖的诗集《身体周围的光》甚至直接以光为名,勃莱对光的偏爱或许与他的“黑夜意识”有关,他喜欢将黑夜设置为诗歌背景,与黑夜相对的光也就理所当然成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正如黑夜在他的诗歌中不仅仅是时间的标志,光在勃莱的诗歌中也绝不只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它们都是深度意象的载体。
同其大多数作品一样,这首诗也是从外在的客观物象开始,“有人在船屋里留下一盏灯,/为了引导夜间返航的渔民”。“灯”是贯穿全诗高度凝练的意象,“引导”是其主要功能。我们不知道谁是这灯的主人,也不关心放置这个动作本身,重要的是灯光的象征意义,它如同希望,总有人会将它高高地举起,温暖地照射在迷途者身上。
在“灯光”出现后,这一意象逐渐内转,与诗人内心隐秘的感受和体验联系起来。诗人并非单纯地将意象放置在读者面前,任凭读者评判猜测,他赋予了这意象个人的感悟及由此引发的对世界观的探讨。比如“灯火寂然无声地向我们倾注”,灯火“寂然”是诗人内心隐秘的感受,透过灯光,诗人感受到的人生在此时此地的孤寂落寞借助“飞过湖波像一个翅膀的蝴蝶”这一比喻真切地传达出来。“一个翅膀的蝴蝶”的悲哀恐怕诗人体验过,世人也体验过,同一盏微烛照耀时的落寞具有情感相通性。这灯光本是实实在在的温暖、希望的象征,但在另一个情境中,面对沉重的现实,灯光的微弱无力暴露了它的虚幻性,相对于“满船的垂死者”,它犹如圣诞夜没有带来博士的骆驼,没有救赎的希望和预言。灯光是苍白无力的。
勃莱的意象并不是明朗的。如果说诗人描绘的灯火及光线沿途的景象尚属意识领域,展现的也是一幅完整的画面,那么,后一部分月光的描述则进入了无意识的深层空间。“灯光”这一具体意象激发了诗人的想象,他联想到了“没有带来礼物”的“骆驼”,又联想到“升上白杨林”的“月亮”,继而是山上的“木屋”与“篱墙”。
可以认为由灯光到月光的跳跃是同质类比的。相对于“满船的垂死者,挣扎着/要在破碎的波光中复活”这样的景象,灯光能够指引归途却无法将溺水者、迷途者带离冰冷的湖面,因此诗人说它像“没有带来礼物”的“骆驼”。“升上白杨林”的“月亮”也是如此,虽然它高悬空中照临万物、走进万物,我们却也只能通过“打开门”这一动作“穿过那个篱墙”。也可以认为月光是灯光的幻化,月亮是对灯的一种比喻。灯光在山上比人更有力量,“它透过切木屋四周的木板/我们却打开门才穿过那个篱墙”。无论灯光这一外在的物象具有何种意义,它都是进入想象空间的方便媒介,它引领读者进入思维模式不再受理性限制的深层领域,将宇宙世界和内心世界合二为一:诗中的灯孤冷凄清,心中的感受孤独落寞,由此完成了这一“深度意象”的创造。
有评论者说,“深度意象”就是“有意识地组织非理性的材料”,这一说法有几分道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虽然是无理性、无逻辑的片断,却可以借助他所谓的“心理的跳跃性”进入意识层面。但这也给他的读者带来不少困惑,比如灯的意义何在,灯与诗题“湖上夜钓”是什么关系,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深度意象”的神秘色彩可见一斑。但对于诗人来说,这首诗中深深的绝望、孤独意识则是诗人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乔华)
罗伯特·勃莱,1926年生于明尼苏达州,二十世纪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新超现实主义”(又称“深度意象”)的主要推动者和代表性诗人,迄今已出版《雪地里的宁静》《身体周围的光》《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等十几部诗集。其中《身体周围的光》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另外著有诗论集《谈了一早晨》《美国诗歌》等;他还翻译过里尔克、希梅内斯、聂鲁达、巴列霍、特拉克尔和几位中国古代诗人的诗。是对当代中国青年诗人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之一。
赏析罗伯特·勃莱诗歌《湖上夜钓》
时间:2020-03-24 21:44:34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
作者:乔华
湖上夜钓
作者:罗伯特·勃莱
有人在船屋里留下一盏灯,
为了引导夜间返航的渔民。
灯火寂然无声地向我们倾注,
飞过湖波像一个翅膀的蝴蝶,
它的途径是满船的垂死者,挣扎着
要在破碎的波光中复活。而那光
只是来到了,却没有带来礼物,
好像骆驼到了,却没有智慧的博士。
它这样稳定,将我们维系向山上的老家。
现在我们望着月亮升上白杨林
它也来得那么利索
它透过切木屋四周的木板我们却打开门才穿过那个篱墙。
在勃莱的诗歌中,光是反复出现的意象之一,他的多首诗歌都写到了光。例如《反对富人之歌》一诗开头即是:“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光的海洋升起。”《忧郁症》一诗中也写到了光:“一束光忽然在风暴中显现”。为他赢得国家图书奖的诗集《身体周围的光》甚至直接以光为名,勃莱对光的偏爱或许与他的“黑夜意识”有关,他喜欢将黑夜设置为诗歌背景,与黑夜相对的光也就理所当然成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正如黑夜在他的诗歌中不仅仅是时间的标志,光在勃莱的诗歌中也绝不只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它们都是深度意象的载体。
同其大多数作品一样,这首诗也是从外在的客观物象开始,“有人在船屋里留下一盏灯,/为了引导夜间返航的渔民”。“灯”是贯穿全诗高度凝练的意象,“引导”是其主要功能。我们不知道谁是这灯的主人,也不关心放置这个动作本身,重要的是灯光的象征意义,它如同希望,总有人会将它高高地举起,温暖地照射在迷途者身上。
在“灯光”出现后,这一意象逐渐内转,与诗人内心隐秘的感受和体验联系起来。诗人并非单纯地将意象放置在读者面前,任凭读者评判猜测,他赋予了这意象个人的感悟及由此引发的对世界观的探讨。比如“灯火寂然无声地向我们倾注”,灯火“寂然”是诗人内心隐秘的感受,透过灯光,诗人感受到的人生在此时此地的孤寂落寞借助“飞过湖波像一个翅膀的蝴蝶”这一比喻真切地传达出来。“一个翅膀的蝴蝶”的悲哀恐怕诗人体验过,世人也体验过,同一盏微烛照耀时的落寞具有情感相通性。这灯光本是实实在在的温暖、希望的象征,但在另一个情境中,面对沉重的现实,灯光的微弱无力暴露了它的虚幻性,相对于“满船的垂死者”,它犹如圣诞夜没有带来博士的骆驼,没有救赎的希望和预言。灯光是苍白无力的。
勃莱的意象并不是明朗的。如果说诗人描绘的灯火及光线沿途的景象尚属意识领域,展现的也是一幅完整的画面,那么,后一部分月光的描述则进入了无意识的深层空间。“灯光”这一具体意象激发了诗人的想象,他联想到了“没有带来礼物”的“骆驼”,又联想到“升上白杨林”的“月亮”,继而是山上的“木屋”与“篱墙”。
可以认为由灯光到月光的跳跃是同质类比的。相对于“满船的垂死者,挣扎着/要在破碎的波光中复活”这样的景象,灯光能够指引归途却无法将溺水者、迷途者带离冰冷的湖面,因此诗人说它像“没有带来礼物”的“骆驼”。“升上白杨林”的“月亮”也是如此,虽然它高悬空中照临万物、走进万物,我们却也只能通过“打开门”这一动作“穿过那个篱墙”。也可以认为月光是灯光的幻化,月亮是对灯的一种比喻。灯光在山上比人更有力量,“它透过切木屋四周的木板/我们却打开门才穿过那个篱墙”。无论灯光这一外在的物象具有何种意义,它都是进入想象空间的方便媒介,它引领读者进入思维模式不再受理性限制的深层领域,将宇宙世界和内心世界合二为一:诗中的灯孤冷凄清,心中的感受孤独落寞,由此完成了这一“深度意象”的创造。
有评论者说,“深度意象”就是“有意识地组织非理性的材料”,这一说法有几分道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虽然是无理性、无逻辑的片断,却可以借助他所谓的“心理的跳跃性”进入意识层面。但这也给他的读者带来不少困惑,比如灯的意义何在,灯与诗题“湖上夜钓”是什么关系,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深度意象”的神秘色彩可见一斑。但对于诗人来说,这首诗中深深的绝望、孤独意识则是诗人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乔华)
罗伯特·勃莱,1926年生于明尼苏达州,二十世纪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新超现实主义”(又称“深度意象”)的主要推动者和代表性诗人,迄今已出版《雪地里的宁静》《身体周围的光》《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等十几部诗集。其中《身体周围的光》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另外著有诗论集《谈了一早晨》《美国诗歌》等;他还翻译过里尔克、希梅内斯、聂鲁达、巴列霍、特拉克尔和几位中国古代诗人的诗。是对当代中国青年诗人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之一。
责任编辑:胡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