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不断生长:方少华的“无谱之竹”

时间:2022-10-09 15:37:56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夏梓

夏梓

方少华是油画科班出身,少年成名,早早即斩获全国美术大奖。其天赋般的绘画才能既体现在娴熟精湛的技法上,也反映在其对画面表现的感悟与把控能力上,更凸显于艺术家始终以体察者身份穿行思考于历史与社会的变迁之中,并依靠艺术不断寻求生长力量时所呈现的诗意浪漫和表现主义气质上。

求学阶段接受苏联写实教学体系训练的方少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同当时不少中国油画家一样,在现代主义运动的思想冲击下,以西方现代派的语言方式展开了一系列创作实践,从湖北美术青年集结的“部落·部落”到名起“广州首届艺术双年展”的“湖北波普”,构成了方少华艺术创作的初期阶段,尽管方少华说“当时对现实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理解还很肤浅”,但《八面来风》《大观园》等实践仍然较为直观地记录下艺术家初期的个体叙事逻辑;20世纪90年代南下广州后,“以手持伞”“红色拱门”等作为图像符号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出现在方少华的《防潮》系列作品中,工作生活环境改变下的个体之感与城市经济发展剧变表象下的社会观感叠加交集,此时“雨伞”成为艺术家从视觉心理上抵御外来侵蚀,独立前行并坚强生长的图像寄托。进入新世纪以后,方少华一面延续对西方艺术史的养分汲取,通过对一系列经典视觉图像的转换、修正或再创造,进而在更为横向、开阔的视域范围内以图像为载体完成个人基于社会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的种种表达乃至分析,而另一方面,他又以一种纵向、回归式的方式,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尝试呈现东方文化内敛与含蓄质性画面的同时,继续释放出由内而外、质朴淡然却又不容置疑的生长力量,《无谱之竹》《胸有成竹》等系列作品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事实上,方少华颇具变化性的艺术创作之路是在个体经验与社会现实交织驱动下,艺术家不断转换视角和思考方式,从而通过阶段式选择某个清晰母题,以完成其观念输出持续性和有效性的视觉策略。观念性的表达赋予变化合理的逻辑性,更成为其艺术生命的动力。近期在湖北美术馆展出的“无谱之竹·方少华艺术展”,是对艺术家以“竹”这一传统题材进行当代转写与视觉创造的集中展示,显然,“竹”内在的生命原理与外化的精神内涵,也为方少华在公共文化空间内的个体表达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

2012年前后,方少华开始了关于《无谱之竹》和《胸有成竹》系列的创作实践,前者起兴于对传统画谱定则的消解意图,后者是对“成竹在胸”“身与化竹”等惯常性思考方式动态的、形象化的抽离,两者都寄托了艺术家对个人自由表达的强烈诉求。毛笔天然的文化基因与油画特有的材质肌理相遇,传统的书写经验被不断重复、覆盖并随之弱化,熟悉的竹子转化为陌生的无谱之竹。方少华对“竹”的当代转写首先是基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积累,关于“发生了许多却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感受,就如同他画笔下的竹子,始于有,终于无,但静心观之,竹仍在这有无之间不断延伸,把握生长的节奏,寻找生长的力量,诚如现实世界中矛盾冲突后的归于平静,孰是孰非,有无之间,生命继续向前。因此,艺术家对表达的诉求或许也是在为个人艺术生命的突围寻求生长的空间和平衡的力量。

方少华以“无谱之竹”的视觉序列进入美术馆展览叙事的公共空间,观看者的反应必然进入他的预想。而从艺术传播的角度来看,展览作为“设施媒介”为艺术家(传播者)与观者(受众)提供对话空间,传统认知中的“竹”形象使作品与观者达成“契合”,从而建立对话的基础;艺术家有意为之的“无谱”与观者接收观看后产生的“陌生感”又构成了展览现场的“游离”,从而可能激发有价值的反馈。显然,方少华对传统图式及书写形式的再生性援用,及其在观念表达时所呈现出的自由轻松之感,已然为观者营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契合又游离的观看现场,由此,阐释的意义也便获得了自然而然的生长。

竹之生生不息,既是东方文明的意境,又是东方精神的升华,“无谱之竹”在意象与表现上的融合,也不可避免地如方少华此前其他的艺术实践一般,仍旧回归到关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历史与未来等一系列二元关系的宏大课题上来,这或许就是方少华这一代艺术家的表达宿命,任其不断地转换视角、超越以往的图式经验,任其随性挥洒诗意般的浪漫激情,却始终还是从社会现实中的个体出发,不自觉地、使命般地要去寻找那适于当下、立于时代序列之间的文化生长力量。

无谱之竹,不断生长。

(作者系湖北美术馆策划部主任)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书画    
0

不断生长:方少华的“无谱之竹”

时间:2022-10-09 15:37: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夏梓

夏梓

方少华是油画科班出身,少年成名,早早即斩获全国美术大奖。其天赋般的绘画才能既体现在娴熟精湛的技法上,也反映在其对画面表现的感悟与把控能力上,更凸显于艺术家始终以体察者身份穿行思考于历史与社会的变迁之中,并依靠艺术不断寻求生长力量时所呈现的诗意浪漫和表现主义气质上。

求学阶段接受苏联写实教学体系训练的方少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同当时不少中国油画家一样,在现代主义运动的思想冲击下,以西方现代派的语言方式展开了一系列创作实践,从湖北美术青年集结的“部落·部落”到名起“广州首届艺术双年展”的“湖北波普”,构成了方少华艺术创作的初期阶段,尽管方少华说“当时对现实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理解还很肤浅”,但《八面来风》《大观园》等实践仍然较为直观地记录下艺术家初期的个体叙事逻辑;20世纪90年代南下广州后,“以手持伞”“红色拱门”等作为图像符号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出现在方少华的《防潮》系列作品中,工作生活环境改变下的个体之感与城市经济发展剧变表象下的社会观感叠加交集,此时“雨伞”成为艺术家从视觉心理上抵御外来侵蚀,独立前行并坚强生长的图像寄托。进入新世纪以后,方少华一面延续对西方艺术史的养分汲取,通过对一系列经典视觉图像的转换、修正或再创造,进而在更为横向、开阔的视域范围内以图像为载体完成个人基于社会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的种种表达乃至分析,而另一方面,他又以一种纵向、回归式的方式,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尝试呈现东方文化内敛与含蓄质性画面的同时,继续释放出由内而外、质朴淡然却又不容置疑的生长力量,《无谱之竹》《胸有成竹》等系列作品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事实上,方少华颇具变化性的艺术创作之路是在个体经验与社会现实交织驱动下,艺术家不断转换视角和思考方式,从而通过阶段式选择某个清晰母题,以完成其观念输出持续性和有效性的视觉策略。观念性的表达赋予变化合理的逻辑性,更成为其艺术生命的动力。近期在湖北美术馆展出的“无谱之竹·方少华艺术展”,是对艺术家以“竹”这一传统题材进行当代转写与视觉创造的集中展示,显然,“竹”内在的生命原理与外化的精神内涵,也为方少华在公共文化空间内的个体表达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

2012年前后,方少华开始了关于《无谱之竹》和《胸有成竹》系列的创作实践,前者起兴于对传统画谱定则的消解意图,后者是对“成竹在胸”“身与化竹”等惯常性思考方式动态的、形象化的抽离,两者都寄托了艺术家对个人自由表达的强烈诉求。毛笔天然的文化基因与油画特有的材质肌理相遇,传统的书写经验被不断重复、覆盖并随之弱化,熟悉的竹子转化为陌生的无谱之竹。方少华对“竹”的当代转写首先是基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积累,关于“发生了许多却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感受,就如同他画笔下的竹子,始于有,终于无,但静心观之,竹仍在这有无之间不断延伸,把握生长的节奏,寻找生长的力量,诚如现实世界中矛盾冲突后的归于平静,孰是孰非,有无之间,生命继续向前。因此,艺术家对表达的诉求或许也是在为个人艺术生命的突围寻求生长的空间和平衡的力量。

方少华以“无谱之竹”的视觉序列进入美术馆展览叙事的公共空间,观看者的反应必然进入他的预想。而从艺术传播的角度来看,展览作为“设施媒介”为艺术家(传播者)与观者(受众)提供对话空间,传统认知中的“竹”形象使作品与观者达成“契合”,从而建立对话的基础;艺术家有意为之的“无谱”与观者接收观看后产生的“陌生感”又构成了展览现场的“游离”,从而可能激发有价值的反馈。显然,方少华对传统图式及书写形式的再生性援用,及其在观念表达时所呈现出的自由轻松之感,已然为观者营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契合又游离的观看现场,由此,阐释的意义也便获得了自然而然的生长。

竹之生生不息,既是东方文明的意境,又是东方精神的升华,“无谱之竹”在意象与表现上的融合,也不可避免地如方少华此前其他的艺术实践一般,仍旧回归到关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历史与未来等一系列二元关系的宏大课题上来,这或许就是方少华这一代艺术家的表达宿命,任其不断地转换视角、超越以往的图式经验,任其随性挥洒诗意般的浪漫激情,却始终还是从社会现实中的个体出发,不自觉地、使命般地要去寻找那适于当下、立于时代序列之间的文化生长力量。

无谱之竹,不断生长。

(作者系湖北美术馆策划部主任)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