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里进入“诗歌时间” 线上线下同拜“诗圣”
与会嘉宾礼拜“诗圣”。 阚力 摄
中新网郑州4月29日电(阚力 李超庆)29日上午,“让世界聆听杜甫——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在河南巩义正式启幕,杜甫故里由此进入为期一周的“诗歌时间”。
黄河南岸的巩义,位于河洛文化核心区。一千多年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诞生于此。见证唐代由盛转衰的杜甫诗歌,多涉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表达了儒家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因而其作品被称为“诗史”,其人被后人誉为“诗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日上午,随着音乐声响起,开场节目《月是故乡明》创新形式,将“杜甫”带回千年后的故乡,以家乡的视角还原“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的千古圣人。
中共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宣布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开幕后,伴着悠扬的古乐声,开门迎圣、敬献花篮、行施拜礼、恭读拜文等仪式逐一进行。每一项仪式,都表达着对“诗圣”杜甫的深深敬意,让现场嘉宾感受到“诗圣”的千古情怀。
图为诗歌周开幕式现场。 阚力 摄
巩义市市长张东辉在致辞中表示,巩义市连续八年举办杜甫诗歌周,深入开展诗歌进乡村、进校园、“我和诗圣有个约定”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巩义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是杜甫的知音,也是杜甫精神的继承者!”杜甫国际诗歌周的发起人周中华说,“站在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杜甫,从全球视野解读杜甫诗歌的时代色彩和当代价值,向世界展现巩义的多元文化与厚重底蕴,这不仅是巩义故事借机出海的有益尝试,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特色实践。”
图为开场节目《月是故乡明》。 阚力 摄
诗歌周启动前夕,主办方邀请到部分国内外知名诗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畅谈杜甫诗歌、杜甫情怀。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刘先琴接受访谈时感叹,“千年以后,杜甫依然用千余首诗与世人对话。他在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写作表现上的人民性,是其他大家无法比拟的。”
“杜甫确立了诗歌和诗人的标准。”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认为,现代人要在“主体性”“人民性”中读懂杜甫,从杜甫的诗歌可以看出,“主体性”和“人民性”是能够实现统一的,杜甫及其诗歌给现代诗人、现代诗歌带来的启示也正在于此。
“‘安史之乱’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龙吟诗社社长胡明国说,杜甫为躲避战乱,辗转多地,身心疲惫,目睹了一幕幕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易正荣看来,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都是汉语中描写美的代表作之一,“这种美好的意境,也是我来中国学习的动力之一。”
活动期间,杜甫故里还举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我与诗圣有个约定”(第五季)全民诵杜诗线上打卡、“诗乡月明”经典诵读大赛、“寻访诗圣足迹”诗歌采风等。
图为与会嘉宾在“千里诗卷”签名。 阚力 摄
此次诗歌周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河南分社、河南省诗歌学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巩义市委、巩义市人民政府主办。(完)
杜甫故里进入“诗歌时间” 线上线下同拜“诗圣”
时间:2022-04-30 19:2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阚力 李超庆
与会嘉宾礼拜“诗圣”。 阚力 摄
中新网郑州4月29日电(阚力 李超庆)29日上午,“让世界聆听杜甫——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在河南巩义正式启幕,杜甫故里由此进入为期一周的“诗歌时间”。
黄河南岸的巩义,位于河洛文化核心区。一千多年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诞生于此。见证唐代由盛转衰的杜甫诗歌,多涉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表达了儒家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因而其作品被称为“诗史”,其人被后人誉为“诗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日上午,随着音乐声响起,开场节目《月是故乡明》创新形式,将“杜甫”带回千年后的故乡,以家乡的视角还原“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的千古圣人。
中共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宣布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开幕后,伴着悠扬的古乐声,开门迎圣、敬献花篮、行施拜礼、恭读拜文等仪式逐一进行。每一项仪式,都表达着对“诗圣”杜甫的深深敬意,让现场嘉宾感受到“诗圣”的千古情怀。
图为诗歌周开幕式现场。 阚力 摄
巩义市市长张东辉在致辞中表示,巩义市连续八年举办杜甫诗歌周,深入开展诗歌进乡村、进校园、“我和诗圣有个约定”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巩义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是杜甫的知音,也是杜甫精神的继承者!”杜甫国际诗歌周的发起人周中华说,“站在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杜甫,从全球视野解读杜甫诗歌的时代色彩和当代价值,向世界展现巩义的多元文化与厚重底蕴,这不仅是巩义故事借机出海的有益尝试,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特色实践。”
图为开场节目《月是故乡明》。 阚力 摄
诗歌周启动前夕,主办方邀请到部分国内外知名诗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畅谈杜甫诗歌、杜甫情怀。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刘先琴接受访谈时感叹,“千年以后,杜甫依然用千余首诗与世人对话。他在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写作表现上的人民性,是其他大家无法比拟的。”
“杜甫确立了诗歌和诗人的标准。”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认为,现代人要在“主体性”“人民性”中读懂杜甫,从杜甫的诗歌可以看出,“主体性”和“人民性”是能够实现统一的,杜甫及其诗歌给现代诗人、现代诗歌带来的启示也正在于此。
“‘安史之乱’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龙吟诗社社长胡明国说,杜甫为躲避战乱,辗转多地,身心疲惫,目睹了一幕幕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易正荣看来,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都是汉语中描写美的代表作之一,“这种美好的意境,也是我来中国学习的动力之一。”
活动期间,杜甫故里还举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我与诗圣有个约定”(第五季)全民诵杜诗线上打卡、“诗乡月明”经典诵读大赛、“寻访诗圣足迹”诗歌采风等。
图为与会嘉宾在“千里诗卷”签名。 阚力 摄
此次诗歌周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河南分社、河南省诗歌学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巩义市委、巩义市人民政府主办。(完)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