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一个都不能少》登陆央视一套 聚焦脱贫攻坚

时间:2020-03-17 16:08:49来源:上观新闻作者:

  扁度口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节,焉支村要在全镇面前表演太平鼓,不料却因抢险救人差点耽误演出,由此引出了焉支村与丹霞村长久以来的积怨。

  今晚,由中央电视台、上海保奇影视等联合出品,演员黄品沅、赵君、陈瑾、萨日娜等领衔出演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该剧是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导演白永成继《苦乐村官》之后,操刀的第二部反映“精准脱贫”和“乡村致富”的作品,讲述了我国西部某地的贫困村“焉支村”合并到本县最富裕的“丹霞村”后,两村村民逐步摒弃过往嫌隙,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

  主创团队来自《苦乐村官》原班人马

  巧合的是,《一个都不能少》与1999年上映的张艺谋电影同名,后者根据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故事主题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问题,该片还曾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1年过去了,由白永成执导的这部同名电视剧,则聚焦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农村样本,在荧屏上铺展“最后一公里”的扶贫之路。

  在剧里,导演白永成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情境:同在西部地区的培黎县中,有着千名村民的丹霞村是全县的首富村;而只有百十来人的焉支村,却是全县唯一的贫困村;故事在两村贫富差别的对比中展开。白永成是甘肃人,《一个都不能少》在拍摄过程中也主要在甘肃取景,走遍了张掖七彩丹霞、冰沟丹霞、平山湖大峡谷、扁都口等景区。“这是我的私心。”白永成坦言,“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自己走出来了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除了切实想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民朋友脱贫,更想让大家了解我的家乡、我热爱的这片土地。”

  《一个都不能少》的主创团队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苦乐村官》的原班人马。导演团队由白永成联合执行导演牛犇、朱占民共同组成;摄影团队邀请了与《秦香莲》《岳父太囧》《苦乐村官》长期磨合十几年、配合默契的直系班底;灯光团队则是曾为《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创作的一流专业人员;美术团队是为中国电影集团拍摄《谁是球王》《黄金时代》的班底,也是电视剧《闯关东》的主要美术班底。特效团队曾为《焦裕禄》《春天里》《飞哥大英雄》《战神》《奔腾岁月》等完成过后期。

  值得一提的是,编剧曹锐长期在甘肃工作,同时拥有贫困县挂职、贫困村扶贫队员的工作经历,并至今担任甘肃陇南宕昌县滩子村名誉村主任,熟知西部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据他介绍,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先后多次到甘肃、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全国贫困地区体验生活。“大家白天与当地农民吃住劳作,夜晚和基层扶贫干部彻夜深谈,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农村基层和扶贫一线的真实故事最终都成为剧本的创作根基与源泉。”

  映射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时代变革

  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这一变化也在本剧两村的前后对比中得以呈现。这部以真实为蓝本的脱贫剧,将镜头聚焦于当代年轻人以知识改变命运,以文化重塑乡村的崭新视角,试图描摹一个实现了智能化的、村民们纷纷迈向小康社会的中国新农村。

  导演介绍,《一个都不能少》塑造了一批鲜活、立体的人物角色:退伍回乡的丹霞村党支部书记赵百川善于学习,是具有军人气质的“领头羊”;原焉支村党支部书记夏宝生朴实憨厚,工作积极但思想固执守旧;土生土长的名牌大学毕业、原焉支村委主任刘东桥忠厚淳朴,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回乡创业的女青年夏雪,隐忍睿智,助力家乡文创建设。由于张掖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当地人肤色普遍黝黑。为了更贴近现实,演员们也被要求在皮肤上“做文章“,从气质和肤色上都要无限贴近当地群众。“从这群生活在当代背景下的人物身上,几乎每位观众都能找到熟识的身影。”白永成形容,该剧在描绘当代农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将当下大热的“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开发”、“大学生回乡创业”等内容融汇其中,映射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时代变革。

  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份,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广电总局艺术委员会为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举办的剧本研讨会上,该剧内容便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剧本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编剧发现了细节,构筑了情节,跳出了最美的舞姿。整体上看来,让人过目难忘,人物最精粹的、难忘的、具有人生哲理意味的语言。”他认为,剧中的老人表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年轻一代带进来的是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信息表明,在《一个都不能少》“打头阵”后,今年预计有20部相关题材重点电视剧播出,讲述中国的脱贫故事。包括10个典型故事构成的时代报告剧《脱贫十难》,讲述从贫困到小康再到“百姓富、生态美”蜕变的《花繁叶茂》,展现福建宁德“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山哈闹海》,取自“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雪线》《枫叶红了》,呈现农村“三改”“土地流转”“产业升级”的《最美的乡村》《湘西纪事》等。

责任编辑胡亚秋
标签影视    
0

《一个都不能少》登陆央视一套 聚焦脱贫攻坚

时间:2020-03-17 16:08:4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扁度口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节,焉支村要在全镇面前表演太平鼓,不料却因抢险救人差点耽误演出,由此引出了焉支村与丹霞村长久以来的积怨。

  今晚,由中央电视台、上海保奇影视等联合出品,演员黄品沅、赵君、陈瑾、萨日娜等领衔出演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该剧是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导演白永成继《苦乐村官》之后,操刀的第二部反映“精准脱贫”和“乡村致富”的作品,讲述了我国西部某地的贫困村“焉支村”合并到本县最富裕的“丹霞村”后,两村村民逐步摒弃过往嫌隙,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

  主创团队来自《苦乐村官》原班人马

  巧合的是,《一个都不能少》与1999年上映的张艺谋电影同名,后者根据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故事主题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问题,该片还曾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1年过去了,由白永成执导的这部同名电视剧,则聚焦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农村样本,在荧屏上铺展“最后一公里”的扶贫之路。

  在剧里,导演白永成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情境:同在西部地区的培黎县中,有着千名村民的丹霞村是全县的首富村;而只有百十来人的焉支村,却是全县唯一的贫困村;故事在两村贫富差别的对比中展开。白永成是甘肃人,《一个都不能少》在拍摄过程中也主要在甘肃取景,走遍了张掖七彩丹霞、冰沟丹霞、平山湖大峡谷、扁都口等景区。“这是我的私心。”白永成坦言,“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自己走出来了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除了切实想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民朋友脱贫,更想让大家了解我的家乡、我热爱的这片土地。”

  《一个都不能少》的主创团队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苦乐村官》的原班人马。导演团队由白永成联合执行导演牛犇、朱占民共同组成;摄影团队邀请了与《秦香莲》《岳父太囧》《苦乐村官》长期磨合十几年、配合默契的直系班底;灯光团队则是曾为《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创作的一流专业人员;美术团队是为中国电影集团拍摄《谁是球王》《黄金时代》的班底,也是电视剧《闯关东》的主要美术班底。特效团队曾为《焦裕禄》《春天里》《飞哥大英雄》《战神》《奔腾岁月》等完成过后期。

  值得一提的是,编剧曹锐长期在甘肃工作,同时拥有贫困县挂职、贫困村扶贫队员的工作经历,并至今担任甘肃陇南宕昌县滩子村名誉村主任,熟知西部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据他介绍,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先后多次到甘肃、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全国贫困地区体验生活。“大家白天与当地农民吃住劳作,夜晚和基层扶贫干部彻夜深谈,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农村基层和扶贫一线的真实故事最终都成为剧本的创作根基与源泉。”

  映射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时代变革

  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这一变化也在本剧两村的前后对比中得以呈现。这部以真实为蓝本的脱贫剧,将镜头聚焦于当代年轻人以知识改变命运,以文化重塑乡村的崭新视角,试图描摹一个实现了智能化的、村民们纷纷迈向小康社会的中国新农村。

  导演介绍,《一个都不能少》塑造了一批鲜活、立体的人物角色:退伍回乡的丹霞村党支部书记赵百川善于学习,是具有军人气质的“领头羊”;原焉支村党支部书记夏宝生朴实憨厚,工作积极但思想固执守旧;土生土长的名牌大学毕业、原焉支村委主任刘东桥忠厚淳朴,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回乡创业的女青年夏雪,隐忍睿智,助力家乡文创建设。由于张掖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当地人肤色普遍黝黑。为了更贴近现实,演员们也被要求在皮肤上“做文章“,从气质和肤色上都要无限贴近当地群众。“从这群生活在当代背景下的人物身上,几乎每位观众都能找到熟识的身影。”白永成形容,该剧在描绘当代农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将当下大热的“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开发”、“大学生回乡创业”等内容融汇其中,映射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时代变革。

  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份,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广电总局艺术委员会为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举办的剧本研讨会上,该剧内容便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剧本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编剧发现了细节,构筑了情节,跳出了最美的舞姿。整体上看来,让人过目难忘,人物最精粹的、难忘的、具有人生哲理意味的语言。”他认为,剧中的老人表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年轻一代带进来的是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信息表明,在《一个都不能少》“打头阵”后,今年预计有20部相关题材重点电视剧播出,讲述中国的脱贫故事。包括10个典型故事构成的时代报告剧《脱贫十难》,讲述从贫困到小康再到“百姓富、生态美”蜕变的《花繁叶茂》,展现福建宁德“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山哈闹海》,取自“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雪线》《枫叶红了》,呈现农村“三改”“土地流转”“产业升级”的《最美的乡村》《湘西纪事》等。

责任编辑:胡亚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