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清奇 真挚自然
十月霜红(中国画)王宏
王宏的作品是有雷霆的,当目光触及他那些西北东北画卷的瞬间,内心会下意识地“咯噔”一下,犹如惊雷炸魂。那被拧紧的日常遮蔽并麻木的心灵被唤醒,并一直摇撼着,感动与感恩交织着各种人生的体味滋长着,让你欲说无言。这就是艺术的况味。
具体来说,王宏美术作品中撼魂的雷霆,就是他画出了梗在众多人心中的乡愁。乡愁就是王宏心里的一个块垒,而画画就是在消解它;同时乡愁也是驱动力,让他对曾经哺育自己生命和精神的故乡倾注全部的情感。田野、庄稼、亲人、住过的院落,还有让他焦虑不安的因干旱而龟裂的土地,这些熟悉的事物就是扎进他情感里的刺。画出它们,就是把折磨他灵魂的刺挑出来,让情感平复,让拧巴的人性重新复位。
你看他画东北风土人情的作品,每一幅都细腻精致,许许多多的细节都是靠一笔笔描绘出来:一棵玉米的多种姿态,一根树枝的多种表情,人的神态和眼神,细到代表岁月风霜的皱纹……都通过深浅粗细不同的线条来显示。每一笔都像是刀刻一样,把中国画画得像油画一样细致精美,像针线织成的天鹅绒一样优雅而朴素。这不仅显示了他的笔墨功夫,更体现了以形写神的创作主旨。
譬如第一个打动我的这幅《老家的秋天》,画面的基础是北方的玉米,仿佛黄金般堆积着,画面是倾斜的,像是在山坡上。其实是画家用主观情感改变了客观的真实场景,以突出最动人的部分,让画面站立起来。最上端的一对农民夫妻被凸显出来,他们神态安详又深沉,男的有几分刚毅,女的怀中抱着孙子而多了慈祥。这种平静的表情背后是曾经的汗水、血水和泪水。就这样,作品因画者的情感起伏动荡而动了起来。与此类似的作品还有《静秋》,画的是安静的农家院落,但五谷的不同堆放显示出秋天农人的忙碌,垒作房屋墙壁的石头大小不一,很有曲线美,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从中可见画家的笔墨功力。此外,还有把内心都垛饱满了的《高粱红了》,以及用虚与实冲击视觉、将人带入亦真亦幻境界的《正午的阳光》等等。
王宏这些东北系列作品,尽管景致因四季变化而不同,但都一致呈现出辽远沉静的境界,体现出温爱和清丽的特征。那些纯自然的作品,好几幅都以“无声”命名,《岁月无声》《落雪无声》,还有跟天地相关的《北方的土地》《苍土云天》,以及以季节特征为内容的《紫霞》《旷野秋霞》《春来春去》等,这些作品呈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气魄。也只有在这样纯粹的大自然中,画家的灵魂才得以净化和升华,其中蕴含了画家向大自然皈依的心情和愿望。
乡愁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共同主题和体验,这种体验映射到个人的创作上,又显示出不同的强烈个人特征,有的表达出激动、忧伤、愧疚和忏悔,有的又正好相反,体现着平静、欢快、释然和敞亮。这种种不同体验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禀赋和经历感受。
以这样的认识来观照王宏那些西北写生,我们就懂得了,这些西北途中的作品依然是乡愁这种情思的延续和扩展。构成西北写生画的基本元素是:耸起的塬,层峦叠嶂;其中通向远方的小路,有时是下坡,有时是平远,但很弯曲;路上有时有驴车,以及小小的人的背影;还有黄河水、石磨、因年久失修塌了的石墙和其中东倒西歪的仓房。当然出现最多的是窑洞的门,门上好看的木格窗,有时也会看到落着喜鹊的门帘,让人内心漾起暖意,感到那就是家。而灰色的天空和背景上,多次出现的燕子像绽放的细碎的花朵,也像密密麻麻点亮的星星,让人内心有一种火焰在升起,作品因此也有了嘹亮的成分,在灵魂上与东北那些画作有了呼应和沟通。
但在审美上,王宏东北的画作更清奇,就是清俊和灵奇。西北这些写生则偏于疏野,就是随性自由,又有点苍茫和粗粝。它们的共同品性就是诗性,也就是抒情性。王宏这些乡愁作品感人的核心就是真挚。真挚使创作变得简单,当然简单不是简陋,不是偷工减料。简单是一种态度,是过滤掉了繁琐和复杂,过滤掉了虚情假意和很多画家以之为荣的、像杂耍一样的巧与工。以真实为本,以真情为准,以裸现为大技,让洗去铅华的朴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王宏的作品因此不仅感人,而且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
这样的乡愁作品就切合了艺术的大道,同时也具有了艺术的真味。真味就是清淡,没有被调制,没有浓烈的香和甜,也没有厚厚的肥腻。就像东北的山野菜,开始是近似于无的清淡,然后是微苦,再然后越嚼越醇厚,而且绵长。这就是清欢,人间最好的真味,而且没有被污染,不仅清热解毒,也利目益心养魂。我把这理解成王宏整体作品的魅力,也是我看他作品时舌尖上泛起的滋味,百品不厌。
(作者:李犁,系文艺评论家、辽宁新诗学会副会长)
朴素清奇 真挚自然
时间:2021-11-15 12:07:5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犁
十月霜红(中国画)王宏
王宏的作品是有雷霆的,当目光触及他那些西北东北画卷的瞬间,内心会下意识地“咯噔”一下,犹如惊雷炸魂。那被拧紧的日常遮蔽并麻木的心灵被唤醒,并一直摇撼着,感动与感恩交织着各种人生的体味滋长着,让你欲说无言。这就是艺术的况味。
具体来说,王宏美术作品中撼魂的雷霆,就是他画出了梗在众多人心中的乡愁。乡愁就是王宏心里的一个块垒,而画画就是在消解它;同时乡愁也是驱动力,让他对曾经哺育自己生命和精神的故乡倾注全部的情感。田野、庄稼、亲人、住过的院落,还有让他焦虑不安的因干旱而龟裂的土地,这些熟悉的事物就是扎进他情感里的刺。画出它们,就是把折磨他灵魂的刺挑出来,让情感平复,让拧巴的人性重新复位。
你看他画东北风土人情的作品,每一幅都细腻精致,许许多多的细节都是靠一笔笔描绘出来:一棵玉米的多种姿态,一根树枝的多种表情,人的神态和眼神,细到代表岁月风霜的皱纹……都通过深浅粗细不同的线条来显示。每一笔都像是刀刻一样,把中国画画得像油画一样细致精美,像针线织成的天鹅绒一样优雅而朴素。这不仅显示了他的笔墨功夫,更体现了以形写神的创作主旨。
譬如第一个打动我的这幅《老家的秋天》,画面的基础是北方的玉米,仿佛黄金般堆积着,画面是倾斜的,像是在山坡上。其实是画家用主观情感改变了客观的真实场景,以突出最动人的部分,让画面站立起来。最上端的一对农民夫妻被凸显出来,他们神态安详又深沉,男的有几分刚毅,女的怀中抱着孙子而多了慈祥。这种平静的表情背后是曾经的汗水、血水和泪水。就这样,作品因画者的情感起伏动荡而动了起来。与此类似的作品还有《静秋》,画的是安静的农家院落,但五谷的不同堆放显示出秋天农人的忙碌,垒作房屋墙壁的石头大小不一,很有曲线美,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从中可见画家的笔墨功力。此外,还有把内心都垛饱满了的《高粱红了》,以及用虚与实冲击视觉、将人带入亦真亦幻境界的《正午的阳光》等等。
王宏这些东北系列作品,尽管景致因四季变化而不同,但都一致呈现出辽远沉静的境界,体现出温爱和清丽的特征。那些纯自然的作品,好几幅都以“无声”命名,《岁月无声》《落雪无声》,还有跟天地相关的《北方的土地》《苍土云天》,以及以季节特征为内容的《紫霞》《旷野秋霞》《春来春去》等,这些作品呈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气魄。也只有在这样纯粹的大自然中,画家的灵魂才得以净化和升华,其中蕴含了画家向大自然皈依的心情和愿望。
乡愁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共同主题和体验,这种体验映射到个人的创作上,又显示出不同的强烈个人特征,有的表达出激动、忧伤、愧疚和忏悔,有的又正好相反,体现着平静、欢快、释然和敞亮。这种种不同体验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禀赋和经历感受。
以这样的认识来观照王宏那些西北写生,我们就懂得了,这些西北途中的作品依然是乡愁这种情思的延续和扩展。构成西北写生画的基本元素是:耸起的塬,层峦叠嶂;其中通向远方的小路,有时是下坡,有时是平远,但很弯曲;路上有时有驴车,以及小小的人的背影;还有黄河水、石磨、因年久失修塌了的石墙和其中东倒西歪的仓房。当然出现最多的是窑洞的门,门上好看的木格窗,有时也会看到落着喜鹊的门帘,让人内心漾起暖意,感到那就是家。而灰色的天空和背景上,多次出现的燕子像绽放的细碎的花朵,也像密密麻麻点亮的星星,让人内心有一种火焰在升起,作品因此也有了嘹亮的成分,在灵魂上与东北那些画作有了呼应和沟通。
但在审美上,王宏东北的画作更清奇,就是清俊和灵奇。西北这些写生则偏于疏野,就是随性自由,又有点苍茫和粗粝。它们的共同品性就是诗性,也就是抒情性。王宏这些乡愁作品感人的核心就是真挚。真挚使创作变得简单,当然简单不是简陋,不是偷工减料。简单是一种态度,是过滤掉了繁琐和复杂,过滤掉了虚情假意和很多画家以之为荣的、像杂耍一样的巧与工。以真实为本,以真情为准,以裸现为大技,让洗去铅华的朴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王宏的作品因此不仅感人,而且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
这样的乡愁作品就切合了艺术的大道,同时也具有了艺术的真味。真味就是清淡,没有被调制,没有浓烈的香和甜,也没有厚厚的肥腻。就像东北的山野菜,开始是近似于无的清淡,然后是微苦,再然后越嚼越醇厚,而且绵长。这就是清欢,人间最好的真味,而且没有被污染,不仅清热解毒,也利目益心养魂。我把这理解成王宏整体作品的魅力,也是我看他作品时舌尖上泛起的滋味,百品不厌。
(作者:李犁,系文艺评论家、辽宁新诗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