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就是我的家”(致敬革命前辈)
2021年05月25日05:2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淳安县茶山村茶山自然村风光。
中共淳安县委供图
一
茶山,一个地处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被群山掩藏的小村庄。这里是一片革命的热土,流传着很多英雄的故事——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的人们不辞辛劳,寻找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在这里的故事和足迹。
2011年6月27日,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来到了茶山。随着方梅对方志敏烈士的足迹一次又一次的追寻,在这里沉睡了七十多年的革命往事开始走出大山,逐渐为人们所知晓。
2016年,淳安县委县政府为曾在茶山战斗过的革命先烈建起了一座宏伟的纪念馆。各地的人们纷纷前来,深情缅怀方志敏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
茶山人民把方梅当成了自家人,方梅也动情地说:“茶山就是我的家!”
茶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红色茶山。
二
2021年4月6日下午,时隔五年,方志敏烈士子女中唯一健在的、已是八十九岁高龄的方梅,再次风尘仆仆地来到淳安,缅怀父亲方志敏等革命烈士。
4月8日,方梅抵达她曾多次造访的茶山。一下车,乡亲们就围上来与她握手。不远处,“欢迎茶山女儿方梅女士回家”的横幅十分醒目。此情此景,让方梅的眼睛不禁湿润起来。她站在村口放眼四望——村庄掩映在青松翠柏的怀抱之中,改造后的村居焕然一新,村路硬化后变得宽阔平坦……只是几年不见,茶山村的变化竟如此巨大,方梅不由连连赞叹。
乡亲们把方梅请进村口的接待室,为她端上热气腾腾的鸡蛋茶。吃着鸡蛋茶,面对茶山亲人们温暖的笑脸,她深情地说道:“谢谢兄弟姐妹们,我又回家了!”
大家知道方梅的心思,休息了一会儿,便把她扶进了挂有方志敏烈士大幅照片的方氏祠堂。这里是方志敏曾经主持召开“茶山会议”的地方,也是方梅心心念念的场所。坐在方志敏烈士照片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旗帜下,方梅感慨万千。她心里明白,茶山的乡亲们把她当作亲人一样看待,是源于大家对方志敏等红军烈士的尊敬与热爱。她感到很欣慰,因为她亲眼看到了茶山的巨大变化,看到了茶山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甜美。她想,父亲这一辈革命者当年不惧抛头颅、洒热血,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正在眼前的这片热土上变成现实,她为此感到激动、感到自豪。
这时,九十二岁的方田生老人缓缓打开一个旧纸包,放到方梅面前。纸包里面是近百个已经生有铜绿的旧铜板。方田生老人说:“这是当年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军到村里时留下的饭钱。我母亲在世时跟我说过,家里珍藏着这些铜板,但我那时候年轻,并没有在意。去年整修房子的时候,在房梁上发现了这个小纸包,里面就是我母亲一直小心保管的铜板。”
围在一旁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起了当年方志敏带领红军来到茶山村时的情景——
当时,当地群众由于对红军还不了解,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误导,村里的青壮年听说有“当兵的”要来茶山村,都早早躲进了大山里,留在村里的只有少数老人和小孩。方志敏来到茶山村后,找到村民方炳南等人,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告诉他们:“我姓方,你们村里的人也姓方,是一家人。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不用害怕,把山上的人叫回来吧!”
村民们听了这话,便纷纷回到家里,为红军烧饭做粿,还杀了两头猪慰劳红军。红军吃了村民的食物都按价付钱,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在茶山的日日夜夜,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些村民不愿意收红军的钱,等到队伍离开的时候,红军战士们就会在他们的屋子里、桌子上,悄悄留下一堆铜板……
三
1934年7月,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闽浙皖赣边区活动。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随后红七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合编为红十军团,并成立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红十军团承担着掩护红军主力转移的艰巨任务,危险重重,前路凶险。方志敏毅然担当起这一重任:“党要我做什么,虽死不辞。”
1935年1月8日,红十军团在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等人的率领下进入中洲一带。1月9日,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在茶山村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中心议题是决定今后的战略方针,最终决定将部队全部带回赣东北苏区休整。
红十军团离开茶山后,一路艰难跋涉,多次遭遇敌军重兵。方志敏率领的先头部队本已脱险,但为接应军团主力,方志敏又复入重围。方志敏说:“我因大队伍尚在后面,在责任上我不能先走。”随后,方志敏指挥红十军团与敌人多次激战,奈何敌众我寡,损失惨重,王如痴、刘畴西等将领被捕。1935年1月29日,饱受饥寒的方志敏在怀玉山区也不幸被捕。
除了方志敏烈士外,在淳安、中洲一带还留下了许多革命前辈的身影:1935年1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派省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刘中林、共青团皖南特委书记何英,率一支游击队进入淳遂歙交界的山区,在中洲一带开展武装斗争;1936年1月至1937年2月,在中洲一带还活跃着一支由中共开化仁宗坑区委书记程灶林领导的游击队,程灶林及队员余松松、张金田等在激烈的战斗中牺牲;1937年2月,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为与浙南的粟裕、刘英等率领的挺进师取得联系,率独立团三百余人进入淳安的茶山等村,以连为单位分三路向浙南进军,历经一场场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三百余名红军大部分牺牲,只有二十余人杀出重围,进入皖南,后被编入新四军……
2013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在茶山启动建设,2015年基本完工,整个项目占地面积一百二十余亩,主体建筑面积七千余平方米。2016年9月23日正式开馆。
这一天,方梅也赶到现场,为开馆仪式剪彩。面对被群山包围的纪念馆,方梅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四
方梅对父亲革命精神的了解,是从读《可爱的中国》开始的。父亲对党的忠诚和对新中国的美好畅想,使她决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方志敏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好,让更多的后来人在革命前辈的精神感召下,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方梅曾经说:“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不怕苦。我花了二十年时间,前十年收集资料,后十年写作。我跑遍了父亲生活和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采访了上千人。每到一个地方,人们听说我是方志敏的女儿,都热情地接待我。”
方梅出生于1932年11月,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人。1949年9月就读于烈士子弟学校,1954年参加工作,1986年退休于江西省航运管理局。当年,由于战争环境严酷,方梅一出生就与父母分离,被寄养在弋阳县一个山坳中的农户家里。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年三十六岁。方梅的母亲缪敏也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在这之前,方梅一共只见过父母两次面,还都是在他们匆忙行军的途中。“虽然我与父亲接触时间太少,但听养父母说,父亲对我格外疼爱。他最后一次来看我,把我抱起来亲了又亲,并嘱咐养母说:‘革命一定会成功,请你好好将我的梅梅带大,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你……’”
就读烈士子弟学校之后,方梅开始识字读书。1953年10月19日,母亲缪敏把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送给了方梅,并在扉页上题写了一段话:“梅儿,这本书是你爸爸在狱中用血泪写出来的遗言,你要反复地精读,努力地学习,用实际行动来继承你爸未竟的事业!”从这一天起,方梅开始真正了解父亲,有了一份特殊的父爱。她说:“我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尽管有不少字不认得,但什么叫祖国,以及父亲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我的思想里引起很大震动,让我得到前所未有的启示。后来,我看了父亲写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清贫》等文章,对父亲和他的革命精神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
后来,方梅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数易其稿,一部满含心血的四十余万字文学传记《方志敏全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2006年5月,方梅又完成了《方志敏和他的亲人们》的书稿写作,并付梓。
想起艰辛漫长的写作之路,方梅深有感触地说:“每当清晨我展纸写稿,仿佛看见父亲就站在我面前,向我微笑,期待女儿坚持工作,希望女儿生活幸福;睡梦中,我因看见父亲指挥战斗,而坐起来大声呼喊;写到父亲被敌人杀害前发出铿锵的声音:‘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心潮起伏,那呼声仿佛就在耳边。”
五
方梅对茶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已融进了她的血脉。受到中洲镇党委政府的邀请后,方梅欣然前往——2015年5月29日,她来到淳安县中洲镇,为中洲镇中心小学的方志敏雕像揭幕。当日,八十三岁高龄的她还给七百多名中洲镇中小学生讲述了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2021年清明时节的淳安茶山之行也一样,每到一处,在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教育的大事上,方梅都不辞辛苦,决不“打折扣”。
一路上,方梅在茶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宋村乡中心小学等地,先后做了“缅先烈,爱祖国,做贡献”的爱国主义教育演讲。在孩子们面前,方梅谆谆教诲:“为什么方志敏烈士被捕后无论面对拷打还是利诱,都不叛变、不投降?因为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也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把他梦想中‘可爱的中国’变为现实。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身处的可爱的中国,就是他坚持的理由和动力。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未来把中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
她还对同学们说:“爱国要有真本事。把书读好,把本领练好,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
那天晚上,方梅住在茶山脚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的招待所里,有位企业家慕名前来拜访。谈话间,他说起自己正在茶山建设一个项目,其中包括方志敏烈士塑像工程。方梅听后心生疑虑。等那位企业家走后,她问随行的摄影师方长建:“长建,方志敏烈士的塑像是谁投资的?”方长建对这个项目十分清楚,向她解释说:“这是由中洲镇党委政府投资的,请了一位雕塑家,要雕塑一尊方志敏烈士的全身像。等作品完成了,就竖立在茶山村,请您放心。”听完这番话后,方梅才如释重负地说道:“方志敏烈士的形象,千万不要沾染商业气息!”
之后,方梅不顾一路劳顿,坚持要去位于淳安县梓桐镇的雕塑工作室,亲眼看一看方志敏烈士的雕塑小样。在梓桐镇,方梅见到雕塑小样后,紧紧握住雕塑家的手说:“看了小样,很是满意,你把方志敏的坚韧不拔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畅想,都体现了出来,十分感谢!”
当方梅看了另一处的方志敏头像雕塑后,她又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多参考方志敏烈士的其它照片资料,不但要把方志敏烈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表现出来,还要把方志敏烈士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深山之中,绿水岸边,方梅亲眼见证了父亲心底的那个梦想——“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她坚信,这愿望的实现“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5日 20 版)
“茶山就是我的家”(致敬革命前辈)
时间:2021-05-25 16:33:00
来源:百象文艺网
作者:方金华
2021年05月25日05:2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淳安县茶山村茶山自然村风光。
中共淳安县委供图
一
茶山,一个地处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被群山掩藏的小村庄。这里是一片革命的热土,流传着很多英雄的故事——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的人们不辞辛劳,寻找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在这里的故事和足迹。
2011年6月27日,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来到了茶山。随着方梅对方志敏烈士的足迹一次又一次的追寻,在这里沉睡了七十多年的革命往事开始走出大山,逐渐为人们所知晓。
2016年,淳安县委县政府为曾在茶山战斗过的革命先烈建起了一座宏伟的纪念馆。各地的人们纷纷前来,深情缅怀方志敏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
茶山人民把方梅当成了自家人,方梅也动情地说:“茶山就是我的家!”
茶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红色茶山。
二
2021年4月6日下午,时隔五年,方志敏烈士子女中唯一健在的、已是八十九岁高龄的方梅,再次风尘仆仆地来到淳安,缅怀父亲方志敏等革命烈士。
4月8日,方梅抵达她曾多次造访的茶山。一下车,乡亲们就围上来与她握手。不远处,“欢迎茶山女儿方梅女士回家”的横幅十分醒目。此情此景,让方梅的眼睛不禁湿润起来。她站在村口放眼四望——村庄掩映在青松翠柏的怀抱之中,改造后的村居焕然一新,村路硬化后变得宽阔平坦……只是几年不见,茶山村的变化竟如此巨大,方梅不由连连赞叹。
乡亲们把方梅请进村口的接待室,为她端上热气腾腾的鸡蛋茶。吃着鸡蛋茶,面对茶山亲人们温暖的笑脸,她深情地说道:“谢谢兄弟姐妹们,我又回家了!”
大家知道方梅的心思,休息了一会儿,便把她扶进了挂有方志敏烈士大幅照片的方氏祠堂。这里是方志敏曾经主持召开“茶山会议”的地方,也是方梅心心念念的场所。坐在方志敏烈士照片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旗帜下,方梅感慨万千。她心里明白,茶山的乡亲们把她当作亲人一样看待,是源于大家对方志敏等红军烈士的尊敬与热爱。她感到很欣慰,因为她亲眼看到了茶山的巨大变化,看到了茶山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甜美。她想,父亲这一辈革命者当年不惧抛头颅、洒热血,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正在眼前的这片热土上变成现实,她为此感到激动、感到自豪。
这时,九十二岁的方田生老人缓缓打开一个旧纸包,放到方梅面前。纸包里面是近百个已经生有铜绿的旧铜板。方田生老人说:“这是当年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军到村里时留下的饭钱。我母亲在世时跟我说过,家里珍藏着这些铜板,但我那时候年轻,并没有在意。去年整修房子的时候,在房梁上发现了这个小纸包,里面就是我母亲一直小心保管的铜板。”
围在一旁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起了当年方志敏带领红军来到茶山村时的情景——
当时,当地群众由于对红军还不了解,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误导,村里的青壮年听说有“当兵的”要来茶山村,都早早躲进了大山里,留在村里的只有少数老人和小孩。方志敏来到茶山村后,找到村民方炳南等人,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告诉他们:“我姓方,你们村里的人也姓方,是一家人。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不用害怕,把山上的人叫回来吧!”
村民们听了这话,便纷纷回到家里,为红军烧饭做粿,还杀了两头猪慰劳红军。红军吃了村民的食物都按价付钱,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在茶山的日日夜夜,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些村民不愿意收红军的钱,等到队伍离开的时候,红军战士们就会在他们的屋子里、桌子上,悄悄留下一堆铜板……
三
1934年7月,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闽浙皖赣边区活动。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随后红七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合编为红十军团,并成立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红十军团承担着掩护红军主力转移的艰巨任务,危险重重,前路凶险。方志敏毅然担当起这一重任:“党要我做什么,虽死不辞。”
1935年1月8日,红十军团在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等人的率领下进入中洲一带。1月9日,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在茶山村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中心议题是决定今后的战略方针,最终决定将部队全部带回赣东北苏区休整。
红十军团离开茶山后,一路艰难跋涉,多次遭遇敌军重兵。方志敏率领的先头部队本已脱险,但为接应军团主力,方志敏又复入重围。方志敏说:“我因大队伍尚在后面,在责任上我不能先走。”随后,方志敏指挥红十军团与敌人多次激战,奈何敌众我寡,损失惨重,王如痴、刘畴西等将领被捕。1935年1月29日,饱受饥寒的方志敏在怀玉山区也不幸被捕。
除了方志敏烈士外,在淳安、中洲一带还留下了许多革命前辈的身影:1935年1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派省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刘中林、共青团皖南特委书记何英,率一支游击队进入淳遂歙交界的山区,在中洲一带开展武装斗争;1936年1月至1937年2月,在中洲一带还活跃着一支由中共开化仁宗坑区委书记程灶林领导的游击队,程灶林及队员余松松、张金田等在激烈的战斗中牺牲;1937年2月,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为与浙南的粟裕、刘英等率领的挺进师取得联系,率独立团三百余人进入淳安的茶山等村,以连为单位分三路向浙南进军,历经一场场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三百余名红军大部分牺牲,只有二十余人杀出重围,进入皖南,后被编入新四军……
2013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在茶山启动建设,2015年基本完工,整个项目占地面积一百二十余亩,主体建筑面积七千余平方米。2016年9月23日正式开馆。
这一天,方梅也赶到现场,为开馆仪式剪彩。面对被群山包围的纪念馆,方梅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四
方梅对父亲革命精神的了解,是从读《可爱的中国》开始的。父亲对党的忠诚和对新中国的美好畅想,使她决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方志敏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好,让更多的后来人在革命前辈的精神感召下,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方梅曾经说:“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不怕苦。我花了二十年时间,前十年收集资料,后十年写作。我跑遍了父亲生活和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采访了上千人。每到一个地方,人们听说我是方志敏的女儿,都热情地接待我。”
方梅出生于1932年11月,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人。1949年9月就读于烈士子弟学校,1954年参加工作,1986年退休于江西省航运管理局。当年,由于战争环境严酷,方梅一出生就与父母分离,被寄养在弋阳县一个山坳中的农户家里。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年三十六岁。方梅的母亲缪敏也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在这之前,方梅一共只见过父母两次面,还都是在他们匆忙行军的途中。“虽然我与父亲接触时间太少,但听养父母说,父亲对我格外疼爱。他最后一次来看我,把我抱起来亲了又亲,并嘱咐养母说:‘革命一定会成功,请你好好将我的梅梅带大,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你……’”
就读烈士子弟学校之后,方梅开始识字读书。1953年10月19日,母亲缪敏把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送给了方梅,并在扉页上题写了一段话:“梅儿,这本书是你爸爸在狱中用血泪写出来的遗言,你要反复地精读,努力地学习,用实际行动来继承你爸未竟的事业!”从这一天起,方梅开始真正了解父亲,有了一份特殊的父爱。她说:“我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尽管有不少字不认得,但什么叫祖国,以及父亲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我的思想里引起很大震动,让我得到前所未有的启示。后来,我看了父亲写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清贫》等文章,对父亲和他的革命精神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
后来,方梅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数易其稿,一部满含心血的四十余万字文学传记《方志敏全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2006年5月,方梅又完成了《方志敏和他的亲人们》的书稿写作,并付梓。
想起艰辛漫长的写作之路,方梅深有感触地说:“每当清晨我展纸写稿,仿佛看见父亲就站在我面前,向我微笑,期待女儿坚持工作,希望女儿生活幸福;睡梦中,我因看见父亲指挥战斗,而坐起来大声呼喊;写到父亲被敌人杀害前发出铿锵的声音:‘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心潮起伏,那呼声仿佛就在耳边。”
五
方梅对茶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已融进了她的血脉。受到中洲镇党委政府的邀请后,方梅欣然前往——2015年5月29日,她来到淳安县中洲镇,为中洲镇中心小学的方志敏雕像揭幕。当日,八十三岁高龄的她还给七百多名中洲镇中小学生讲述了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2021年清明时节的淳安茶山之行也一样,每到一处,在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教育的大事上,方梅都不辞辛苦,决不“打折扣”。
一路上,方梅在茶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宋村乡中心小学等地,先后做了“缅先烈,爱祖国,做贡献”的爱国主义教育演讲。在孩子们面前,方梅谆谆教诲:“为什么方志敏烈士被捕后无论面对拷打还是利诱,都不叛变、不投降?因为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也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把他梦想中‘可爱的中国’变为现实。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身处的可爱的中国,就是他坚持的理由和动力。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未来把中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
她还对同学们说:“爱国要有真本事。把书读好,把本领练好,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
那天晚上,方梅住在茶山脚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的招待所里,有位企业家慕名前来拜访。谈话间,他说起自己正在茶山建设一个项目,其中包括方志敏烈士塑像工程。方梅听后心生疑虑。等那位企业家走后,她问随行的摄影师方长建:“长建,方志敏烈士的塑像是谁投资的?”方长建对这个项目十分清楚,向她解释说:“这是由中洲镇党委政府投资的,请了一位雕塑家,要雕塑一尊方志敏烈士的全身像。等作品完成了,就竖立在茶山村,请您放心。”听完这番话后,方梅才如释重负地说道:“方志敏烈士的形象,千万不要沾染商业气息!”
之后,方梅不顾一路劳顿,坚持要去位于淳安县梓桐镇的雕塑工作室,亲眼看一看方志敏烈士的雕塑小样。在梓桐镇,方梅见到雕塑小样后,紧紧握住雕塑家的手说:“看了小样,很是满意,你把方志敏的坚韧不拔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畅想,都体现了出来,十分感谢!”
当方梅看了另一处的方志敏头像雕塑后,她又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多参考方志敏烈士的其它照片资料,不但要把方志敏烈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表现出来,还要把方志敏烈士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深山之中,绿水岸边,方梅亲眼见证了父亲心底的那个梦想——“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她坚信,这愿望的实现“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5日 20 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