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万年上山:曾题词“世界稻源” 约定下次来看看
袁隆平题词: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徐利民供图
中新网杭州5月22日电 题:袁隆平与万年上山:曾题词“世界稻源” 约定下次来看看
作者 童笑雨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到上山看一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没想到,袁隆平和上山遗址的这个约定,再也无法实现了。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个消息时,蒋乐平是懵的。“去年去看袁老的时候,还约定要到上山遗址来看一看的。”
蒋乐平(右一)和徐利民(左一)于2020年10月21日拜访袁隆平。蒋乐平供图
位于浙江金华浦江的上山遗址,被誉为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在这里,专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从栽培、收割、加工到食用的较为完整的稻作证据链。
蒋乐平长期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是上山文化的重要发现者、考古领队。
他和袁隆平只见过一面。那是2020年10月,他和金华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利民等一同前往湖南,拜访袁隆平。
袁隆平对上山遗址并不陌生。2020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副院长钱秋平上门拜访袁隆平时,特别提到浦江上山遗址,以及万年稻作遗存的发现。
后来,远在金华浦江的徐利民收到了袁老写下的八个大字: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这八个字,是他在病房里写的。当时写在一张A4纸上,托人带过来。”徐利民还记得收到袁老题词后的感动。
“按他的身份,题词是一个慎之又慎的事情。他为上山写了这八个字,不是因为我们的交情有多深,而是觉得上山遗址值得。”徐利民说,这八个字,是一位德高望重老前辈传递的善意,以及他对上山遗址考古工作的肯定。
如今,这张普通的A4纸张,被保存在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放大后的八个字,被挂在遗址公园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当地热门的“打卡点”。
在徐利民看来,袁老的题词,无形之中为上山遗址做了一波“硬广”。“如果没有袁老,上山遗址也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
也是因为这“八字之缘”,才有了蒋乐平和袁隆平的第一次见面。蒋乐平清楚记得,那是2020年10月21日的晚上。
事实上,慕名前来拜访袁隆平的人应接不暇,出于健康考虑,保健医生曾给他定下规矩:不接触、不外出。在大多数拜访被谢绝的情况下,蒋乐平一行算是破例。
那个晚上,蒋乐平坐在袁隆平身旁,两个原本不相识的人,因为水稻而有了交集。蒋乐平回忆,自己“像个小学生一样”,在袁老的身边介绍上山文化的研究成果。如今,他还保留着那一次拜访袁隆平时拍摄的视频。
镜头里,袁隆平手中拿着一沓资料,一边看,一边听蒋乐平介绍。没一会儿,他抬起头,喊着助理的名字。就在所有人都笃定袁隆平要一枚放大镜时,他指了指蒋乐平几人说:“你给客人拿点矿泉水。”
因为这句话,蒋乐平称,原来因见到袁老而诚惶诚恐的自己,突然放松了下来。
听到关于上山文化的介绍,袁隆平感慨道:“一万年了,新石器时代啊。”看到夹杂了很多稻谷的万年上山陶片照片,他一语点明要义:“这是文明的起点。农耕文明,就是从稻作文明开始的。”
最终,这一次拜访,由原来约定的15分钟延长到了45分钟。
如今已过去了半年多,蒋乐平忘记袁老还说了什么,但始终记得,45分钟里,袁隆平对上山遗址“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临别前,彼此还约定,有机会要到上山遗址来看一看。“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同样留有遗憾的,还有徐利民。那次拜访后,他还想和袁老约个时间,谈谈他的一个想法。“我们想聘请袁老当上山遗址的首任‘稻长’,但还没来得及交流。”
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2020年11月12日至14日举行的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盛会上,袁隆平曾发来一封贺信。袁隆平在信中写道:“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让我们共同努力。
徐利民说,如果没有袁老,上山遗址不会有那么大的关注度。“上山应该永远铭记他。”(完)
袁隆平与万年上山:曾题词“世界稻源” 约定下次来看看
时间:2021-05-23 08:2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童笑雨
袁隆平题词: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徐利民供图
中新网杭州5月22日电 题:袁隆平与万年上山:曾题词“世界稻源” 约定下次来看看
作者 童笑雨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到上山看一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没想到,袁隆平和上山遗址的这个约定,再也无法实现了。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个消息时,蒋乐平是懵的。“去年去看袁老的时候,还约定要到上山遗址来看一看的。”
蒋乐平(右一)和徐利民(左一)于2020年10月21日拜访袁隆平。蒋乐平供图
位于浙江金华浦江的上山遗址,被誉为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在这里,专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从栽培、收割、加工到食用的较为完整的稻作证据链。
蒋乐平长期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是上山文化的重要发现者、考古领队。
他和袁隆平只见过一面。那是2020年10月,他和金华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利民等一同前往湖南,拜访袁隆平。
袁隆平对上山遗址并不陌生。2020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副院长钱秋平上门拜访袁隆平时,特别提到浦江上山遗址,以及万年稻作遗存的发现。
后来,远在金华浦江的徐利民收到了袁老写下的八个大字: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这八个字,是他在病房里写的。当时写在一张A4纸上,托人带过来。”徐利民还记得收到袁老题词后的感动。
“按他的身份,题词是一个慎之又慎的事情。他为上山写了这八个字,不是因为我们的交情有多深,而是觉得上山遗址值得。”徐利民说,这八个字,是一位德高望重老前辈传递的善意,以及他对上山遗址考古工作的肯定。
如今,这张普通的A4纸张,被保存在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放大后的八个字,被挂在遗址公园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当地热门的“打卡点”。
在徐利民看来,袁老的题词,无形之中为上山遗址做了一波“硬广”。“如果没有袁老,上山遗址也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
也是因为这“八字之缘”,才有了蒋乐平和袁隆平的第一次见面。蒋乐平清楚记得,那是2020年10月21日的晚上。
事实上,慕名前来拜访袁隆平的人应接不暇,出于健康考虑,保健医生曾给他定下规矩:不接触、不外出。在大多数拜访被谢绝的情况下,蒋乐平一行算是破例。
那个晚上,蒋乐平坐在袁隆平身旁,两个原本不相识的人,因为水稻而有了交集。蒋乐平回忆,自己“像个小学生一样”,在袁老的身边介绍上山文化的研究成果。如今,他还保留着那一次拜访袁隆平时拍摄的视频。
镜头里,袁隆平手中拿着一沓资料,一边看,一边听蒋乐平介绍。没一会儿,他抬起头,喊着助理的名字。就在所有人都笃定袁隆平要一枚放大镜时,他指了指蒋乐平几人说:“你给客人拿点矿泉水。”
因为这句话,蒋乐平称,原来因见到袁老而诚惶诚恐的自己,突然放松了下来。
听到关于上山文化的介绍,袁隆平感慨道:“一万年了,新石器时代啊。”看到夹杂了很多稻谷的万年上山陶片照片,他一语点明要义:“这是文明的起点。农耕文明,就是从稻作文明开始的。”
最终,这一次拜访,由原来约定的15分钟延长到了45分钟。
如今已过去了半年多,蒋乐平忘记袁老还说了什么,但始终记得,45分钟里,袁隆平对上山遗址“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临别前,彼此还约定,有机会要到上山遗址来看一看。“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同样留有遗憾的,还有徐利民。那次拜访后,他还想和袁老约个时间,谈谈他的一个想法。“我们想聘请袁老当上山遗址的首任‘稻长’,但还没来得及交流。”
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2020年11月12日至14日举行的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盛会上,袁隆平曾发来一封贺信。袁隆平在信中写道:“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让我们共同努力。
徐利民说,如果没有袁老,上山遗址不会有那么大的关注度。“上山应该永远铭记他。”(完)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