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赏析丨宋代小品画: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

时间:2021-01-22 10:28:20来源:美术报 作者:王珍力

   文/刘建轩

 中国画对于亭台楼阁等复杂建筑物的描绘自古有之,早在山水画尚未成熟的魏晋时期亦有记载。正如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写:“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为什么说画台榭难成易好?这是因为台榭之类的建筑物画起来的步骤复杂,过程较难,例如建筑的比例、结构、透视等内容都要计划妥当后方可描绘,但其笔法却相对简单,基本都是变化较少的直线故而“易好”。

 古人在画亭台楼阁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建筑物平直方正,在作画时常常会使用界尺来画直线,所以此类作品又被称为“界画”。关于楼阁界画,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到,“画屋木者,折算无亏,笔画匀壮,深远透空,一去百斜。如隋唐五代以前,洎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

 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栱,笔迹繁杂,无壮丽闲雅之意。”由此可见,使用界尺来画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损其画意,这也是我们在鉴赏学习古人界画时要格外注意的地方。本期宋画小品赏析便选取了三幅亭台楼阁主题的山水画作进行品鉴以飨读者。

宋 佚名 层楼春眺图绢本 23.7×26.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层楼春眺图》,绢本,23.7×26.4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燕文贵所作。燕文贵(967-1044),北宋宫廷画家,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所画山水笔墨精妙,苍润浑厚,开一代新风,时人誉为“燕家景致”。此图描绘了春日宫苑仕女凭栏远眺的情景,其笔致细腻,是典型的南宋院体风格,与刘松年颇为相似。或许是因为山石细碎的皴法与燕文贵的画法相近。画中亭台楼阁以界画而成,结构和透视都十分严谨,屋内的屏风陈设同样画得非常详尽,就连斗拱的形态都画得很清楚。楼中仕女虽不见五官相貌,但从其身形可看出是在远眺。再者,作者以巧妙的构图方式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这种远眺的观感。其树以夹叶法而成,这种细密的画法与全画所表现的精致格调相得益彰。整幅画在技法上一言以蔽之就是“密”。在这样狭小的画幅上将景物表现得如此从容不迫,使人不得不叹服作者画技之高超。

宋 佚名 蓬莱仙馆图绢本 26.4×27.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蓬莱仙馆图》,绢本,26.4×27.9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为赵伯驹所作。图中描绘了一处金碧辉煌的庭院,亭台水榭、回廊阁楼、假山树石、奇花异草,汇于此院之中,远处群山环绕幻若仙境。恰如清代乾隆皇帝在对幅所题诗句:“参差仙馆类蓬瀛,临水依山风物清。可望不可即之处,画家别有寄深情。”此画构图饱满,画面取景较近,仅画出了庭苑的一部分,咫尺绢素极尽描绘之能事。其画法为工笔界画,屋宇结构精巧繁复却无一笔懈怠,虽不似西画讲求焦点透视原则,但亦可合乎人的视觉习惯,可见画家深谙建筑之法。画中山石的画法亦值得一提,其皴法与元代王蒙的解索皴非常相似,由此可知王蒙画法并非其独创,早在南宋即有此类皴法出现。

宋 佚名 高阁凌空图绢本 21.2×21.6cm 天津博物馆藏

《高阁凌空图》,绢本,21.2×21.6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本画无款,据其风格判断应属南宋画院中人所作。画中描绘了高阁中贵族闲适的日常生活,主人端坐窗前似乎在和一旁的仕女交谈,其他人物各种忙碌着。所画人物极小,虽不见五官样貌,但动作形态却十分生动。作者在构图上独辟蹊径,选取建筑的一角作为主体,尤其是回廊直冲画面的底边的安排颇为险绝,前景扭曲盘桓的松树与建筑的挺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图画法属工笔界画,画中直线都是借助界尺来完成的。界画线条挺直容易板滞,因此更要讲求绘画的笔意。此画中的线条丰富变化,平直中包含参差错落,足可见作者画技之高超。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博览    
0

赏析丨宋代小品画: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

时间:2021-01-22 10:28:20

来源:美术报

作者:王珍力

   文/刘建轩

 中国画对于亭台楼阁等复杂建筑物的描绘自古有之,早在山水画尚未成熟的魏晋时期亦有记载。正如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写:“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为什么说画台榭难成易好?这是因为台榭之类的建筑物画起来的步骤复杂,过程较难,例如建筑的比例、结构、透视等内容都要计划妥当后方可描绘,但其笔法却相对简单,基本都是变化较少的直线故而“易好”。

 古人在画亭台楼阁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建筑物平直方正,在作画时常常会使用界尺来画直线,所以此类作品又被称为“界画”。关于楼阁界画,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到,“画屋木者,折算无亏,笔画匀壮,深远透空,一去百斜。如隋唐五代以前,洎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

 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栱,笔迹繁杂,无壮丽闲雅之意。”由此可见,使用界尺来画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损其画意,这也是我们在鉴赏学习古人界画时要格外注意的地方。本期宋画小品赏析便选取了三幅亭台楼阁主题的山水画作进行品鉴以飨读者。

宋 佚名 层楼春眺图绢本 23.7×26.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层楼春眺图》,绢本,23.7×26.4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燕文贵所作。燕文贵(967-1044),北宋宫廷画家,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所画山水笔墨精妙,苍润浑厚,开一代新风,时人誉为“燕家景致”。此图描绘了春日宫苑仕女凭栏远眺的情景,其笔致细腻,是典型的南宋院体风格,与刘松年颇为相似。或许是因为山石细碎的皴法与燕文贵的画法相近。画中亭台楼阁以界画而成,结构和透视都十分严谨,屋内的屏风陈设同样画得非常详尽,就连斗拱的形态都画得很清楚。楼中仕女虽不见五官相貌,但从其身形可看出是在远眺。再者,作者以巧妙的构图方式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这种远眺的观感。其树以夹叶法而成,这种细密的画法与全画所表现的精致格调相得益彰。整幅画在技法上一言以蔽之就是“密”。在这样狭小的画幅上将景物表现得如此从容不迫,使人不得不叹服作者画技之高超。

宋 佚名 蓬莱仙馆图绢本 26.4×27.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蓬莱仙馆图》,绢本,26.4×27.9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为赵伯驹所作。图中描绘了一处金碧辉煌的庭院,亭台水榭、回廊阁楼、假山树石、奇花异草,汇于此院之中,远处群山环绕幻若仙境。恰如清代乾隆皇帝在对幅所题诗句:“参差仙馆类蓬瀛,临水依山风物清。可望不可即之处,画家别有寄深情。”此画构图饱满,画面取景较近,仅画出了庭苑的一部分,咫尺绢素极尽描绘之能事。其画法为工笔界画,屋宇结构精巧繁复却无一笔懈怠,虽不似西画讲求焦点透视原则,但亦可合乎人的视觉习惯,可见画家深谙建筑之法。画中山石的画法亦值得一提,其皴法与元代王蒙的解索皴非常相似,由此可知王蒙画法并非其独创,早在南宋即有此类皴法出现。

宋 佚名 高阁凌空图绢本 21.2×21.6cm 天津博物馆藏

《高阁凌空图》,绢本,21.2×21.6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本画无款,据其风格判断应属南宋画院中人所作。画中描绘了高阁中贵族闲适的日常生活,主人端坐窗前似乎在和一旁的仕女交谈,其他人物各种忙碌着。所画人物极小,虽不见五官样貌,但动作形态却十分生动。作者在构图上独辟蹊径,选取建筑的一角作为主体,尤其是回廊直冲画面的底边的安排颇为险绝,前景扭曲盘桓的松树与建筑的挺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图画法属工笔界画,画中直线都是借助界尺来完成的。界画线条挺直容易板滞,因此更要讲求绘画的笔意。此画中的线条丰富变化,平直中包含参差错落,足可见作者画技之高超。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