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英雄的精神血脉(光影视界)
图为电影《金刚川》剧照。
演员是我的职业,但这一次饰演志愿军战士“张飞”让我感慨万千。
第一次拿到电影《金刚川》的剧本,我一边流泪一边读完。因为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才真正在世界站稳了脚跟,因为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才拼来了我们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将一部高品质的作品呈现给大家,让今天的观众重温这段历史,铭记抗美援朝精神,是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值得我们豁出一切去创作。
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当年的创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有许多演员投身抗美援朝,在血与火的战场中体验生活。这是我们今天的演员无法比拟的。在今天的银幕上塑造志愿军战士,我所能调动的就是我全部的生活经历,以及对这个角色、这份责任的认知。
我是1997年当的兵,一当就是10年。我开启军旅生涯的老部队,就曾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金城战役。近70年来,有太多人在这支部队光荣服役过,他们当中,有人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献出青春与生命,有人已脱掉军装投身祖国建设。但他们的身上,一定承袭着为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前辈们的精神血脉。无论他们是否穿着这身军装,也无论身在何处,我能感到,他们都在推着我完成这个角色。
影片中的张飞是一名炮兵,步兵出身的我从来没有摸过炮。在辽宁丹东,剧组安排我们参观了70年前上过战场的三七炮。见到它的一刹那,我肃然起敬。剧组按照1∶1的比例仿制了这门炮,每个演员都要熟悉自己的炮位。张飞是二号炮手,但仅仅掌握二号炮位还不够,最后一场戏,受重伤的张飞是独自操作发射的,所以要演好这场戏,必须熟悉全部的7个炮位。反复训练中,我把一条胳膊和一条腿绑起来,拄上树枝练习7个人才能完成的事。拍摄中还有很多极富挑战的工作,例如虚拟表演,对我个人而言,挑战更意味着成长。
我在部队时,唱的最多的一首歌叫《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我军向来制胜的法宝,也让我们在实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张飞与关磊的战友情,体现的就是一种极致的团结精神。电影一开场,张飞带来新任连长的一纸命令,让师父关磊守在隐藏炮位,却将自己放在最危险的炮位。此后,他们一直在争抢这个炮位,但抢的不是名与利,而是为人民为祖国为和平冲在前面的牺牲。
很多观众对张飞和关磊的哨子印象深刻。我的是一枚子弹壳做的,老关就用他的手指去吹。我们会用哨子传递敌情,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沟通。老关牺牲后,我有三场戏即兴用到了哨子:老关的炮位被敌人击中,生死未卜,张飞沿着玉米地去找他。一路踉踉跄跄地走,一路哆哆嗦嗦地吹,他在问老关:你还活着吗?第二次是埋葬老关时,张飞在地上插了一根烟,又吹起了哨子,他在对老关说:再抽一口吧。最后一次也是最后一场戏,张飞终于把敌机打了下来,他吹响哨子,告诉老关:我终于打中了!
影片中还有几处类似的二度创作。故事设定,第二天凌晨5点之前,上万名士兵要渡过金刚川这座桥。但手中只有这几十枚炮弹,如何保护过桥的战友?侦察机飞得太快了,轰炸机又打不下来。心细又严谨的张飞,为了节省炮弹,瞄不准打不着时宁可一炮不开。张飞给老关送玉米,想要换回更危险的炮位。老关不同意,故意逗他:“要不你匀给我10发炮弹?”张飞认真地说:“能成。”老关笑了,一巴掌拍了过来。这一段感动很多观众的情节,也有我们的即兴创作。演员这份工作的最大魅力和乐趣,就是通过我们的理解和表演丰富人物形象,让他走进观众的内心。
而二度创作的依据,就是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了解到的最可爱的人。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但我在部队的日子里,总能感受到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精神在延续。1998年,我的老家哈尔滨遭遇洪水。回家探亲的路上,我遇到了奔赴抗洪前线的将士们。那是在哈尔滨火车站,对面停靠着一列铁皮闷罐车,大铁门一拉开,一整列穿着迷彩服的战士整装待发,而穿着军装的我竟舒舒服服坐在硬座车厢里。他们的眼神,让我无地自容。回到家放下行李,我就一路冲到最前面的岗哨。对着哨兵说出“我申请加入你们”时,我的良心才最终安顿下来。
张飞就是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的缩影,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保和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
(作者为演员,本报记者任姗姗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5日 20 版)
延续英雄的精神血脉(光影视界)
时间:2020-11-06 15: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张 译
图为电影《金刚川》剧照。
演员是我的职业,但这一次饰演志愿军战士“张飞”让我感慨万千。
第一次拿到电影《金刚川》的剧本,我一边流泪一边读完。因为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才真正在世界站稳了脚跟,因为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才拼来了我们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将一部高品质的作品呈现给大家,让今天的观众重温这段历史,铭记抗美援朝精神,是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值得我们豁出一切去创作。
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当年的创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有许多演员投身抗美援朝,在血与火的战场中体验生活。这是我们今天的演员无法比拟的。在今天的银幕上塑造志愿军战士,我所能调动的就是我全部的生活经历,以及对这个角色、这份责任的认知。
我是1997年当的兵,一当就是10年。我开启军旅生涯的老部队,就曾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金城战役。近70年来,有太多人在这支部队光荣服役过,他们当中,有人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献出青春与生命,有人已脱掉军装投身祖国建设。但他们的身上,一定承袭着为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前辈们的精神血脉。无论他们是否穿着这身军装,也无论身在何处,我能感到,他们都在推着我完成这个角色。
影片中的张飞是一名炮兵,步兵出身的我从来没有摸过炮。在辽宁丹东,剧组安排我们参观了70年前上过战场的三七炮。见到它的一刹那,我肃然起敬。剧组按照1∶1的比例仿制了这门炮,每个演员都要熟悉自己的炮位。张飞是二号炮手,但仅仅掌握二号炮位还不够,最后一场戏,受重伤的张飞是独自操作发射的,所以要演好这场戏,必须熟悉全部的7个炮位。反复训练中,我把一条胳膊和一条腿绑起来,拄上树枝练习7个人才能完成的事。拍摄中还有很多极富挑战的工作,例如虚拟表演,对我个人而言,挑战更意味着成长。
我在部队时,唱的最多的一首歌叫《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我军向来制胜的法宝,也让我们在实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张飞与关磊的战友情,体现的就是一种极致的团结精神。电影一开场,张飞带来新任连长的一纸命令,让师父关磊守在隐藏炮位,却将自己放在最危险的炮位。此后,他们一直在争抢这个炮位,但抢的不是名与利,而是为人民为祖国为和平冲在前面的牺牲。
很多观众对张飞和关磊的哨子印象深刻。我的是一枚子弹壳做的,老关就用他的手指去吹。我们会用哨子传递敌情,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沟通。老关牺牲后,我有三场戏即兴用到了哨子:老关的炮位被敌人击中,生死未卜,张飞沿着玉米地去找他。一路踉踉跄跄地走,一路哆哆嗦嗦地吹,他在问老关:你还活着吗?第二次是埋葬老关时,张飞在地上插了一根烟,又吹起了哨子,他在对老关说:再抽一口吧。最后一次也是最后一场戏,张飞终于把敌机打了下来,他吹响哨子,告诉老关:我终于打中了!
影片中还有几处类似的二度创作。故事设定,第二天凌晨5点之前,上万名士兵要渡过金刚川这座桥。但手中只有这几十枚炮弹,如何保护过桥的战友?侦察机飞得太快了,轰炸机又打不下来。心细又严谨的张飞,为了节省炮弹,瞄不准打不着时宁可一炮不开。张飞给老关送玉米,想要换回更危险的炮位。老关不同意,故意逗他:“要不你匀给我10发炮弹?”张飞认真地说:“能成。”老关笑了,一巴掌拍了过来。这一段感动很多观众的情节,也有我们的即兴创作。演员这份工作的最大魅力和乐趣,就是通过我们的理解和表演丰富人物形象,让他走进观众的内心。
而二度创作的依据,就是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了解到的最可爱的人。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但我在部队的日子里,总能感受到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精神在延续。1998年,我的老家哈尔滨遭遇洪水。回家探亲的路上,我遇到了奔赴抗洪前线的将士们。那是在哈尔滨火车站,对面停靠着一列铁皮闷罐车,大铁门一拉开,一整列穿着迷彩服的战士整装待发,而穿着军装的我竟舒舒服服坐在硬座车厢里。他们的眼神,让我无地自容。回到家放下行李,我就一路冲到最前面的岗哨。对着哨兵说出“我申请加入你们”时,我的良心才最终安顿下来。
张飞就是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的缩影,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保和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
(作者为演员,本报记者任姗姗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5日 20 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