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心似莲花开—打开心,世界本不郁闷!

时间:2020-02-24 21:25:35来源:百象文化作者:

不要把心关闭起来,打开心世界本不郁闷

 生活在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鸟笼式的公寓里,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景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

  ——星云大师

  

人生最大的悲伤之源就是看不开

人生总是充满了变幻莫测,让人在不经意间迷失了自我。其实生活在这个尘世中的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人生的风浪。

当我们在人生中真的遇到风浪的时候,如果我们选择用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它、解决它,其实你会发现,这并不算是你人生中的风浪,只能称它为你人生航海旅行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不仅它不会带给你什么困惑和压力,反而会让你觉得这趟人生旅行很刺激、很过瘾、充满了挑战性,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旅程。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于是就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以致与人产生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掘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不要太过留意朋友的话,别去猜疑他们是否有恶意。多些去和朋友沟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想自己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等,以下是医学角度的解决方法,你可以试着矫正: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极的暗示有关。首先,你要认识到无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后果。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我们认识了多疑的危害,就要果断地克服多疑,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要用高度的理智、宽阔的胸怀、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要我们心广大如天地,虚旷如日月,就不会为这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无端猜疑了。

其次,当你猜疑别人看不起你,对你撒谎,在背后说你坏话时,你心里可以不断反复地默念“我和他是好朋友”、“他不会对我撒谎”、“他不会说我坏话”、“他不会看不起我”、“猜疑人是有害的”、“我讨厌猜疑”、“我不该猜疑这些”等等。这样反复多次地默念,就能克服多疑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再者,你还可以与他人加强交流,坦率地、诚恳地把猜疑问题提出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只要你以诚相见,襟怀坦白,相信疑团会解开的。

人生在世,要想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或失意。其实,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时间负面情绪的困扰会使人沮丧抑郁,同时也会严重干扰我们的生活。学会安慰自己,遇事看得开,能使自己从困境中得到解脱,使人活得轻松,生活也会有滋有味。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也会各异,若总是看阴暗面,那么芝麻大的小事也会看得比磨盘还大,自己也会被压得喘不上气。遇事如果能想得开,处事也许就会应变自如,相信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失意时提醒自己振作,痛苦时可以自己寻找欢愉。

  天地只在心间,心宽天地阔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人生一世无非三餐一宿,其实所谓的理想和志愿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的,生活本身就是如此简单,不应该抛开现实去追求幻想中的美好,而要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平静的朴实,其实能够吃饱喝足已经是上天最大的厚爱了,多少人连一日三餐都没保障啊,虽然成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只有一瞬间的喜悦,而大多数的时间是平凡如常,我们不能只看到瞬间的喜悦而去不遗余力地追求,而忘记了在漫长的创业旅途中让自己一路开心,不要做一个孤独寂寞的成功者,这样即使成功也没有意思,要成为一个平凡朴实的大众英雄,从枯燥和苦闷中挣脱出来,哪怕是一个微笑,都会让生命变得精彩。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当今世界,文章里常常是阳春白雪,天高海阔,高山流水,淡泊明志,但有宽广心胸的人实在不多,人生来似乎就为了一个“争”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争来争去,人活了一辈子,都要奔着一个地方去,生死之局无人可逃,所以人的重要一关是要看透生死,渡生死河至涅槃岸,但真正能悟道的,堪破生死的人却寥寥无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录着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如果刘禅果真按照遗诏的要求去做了,恐怕三国一统的就不是司马氏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便很难,但总应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无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心底无私,问心无愧,凡事都为他人着想,不求做个圣人,做好一个凡人足矣。人生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拥有了真诚、善良和宽容,就会发现,天地之大,广阔无垠。

  世人纷扰为利,我自宽心自持

  放宽心胸,像大海容纳百川,像虚空容纳万物;凡事包容它,不要负担它,自然就能消除压力。    

抛弃名利,宽心自待的重要一点是来自于心态的平和,因为心态平和的人能把事情看开、看淡。因为大多时候,不是外界的名利束缚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的心将我们自己框死。所以,要善于解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跳出名利的圈子,从而使心境恬静一点、洒脱一点。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小和尚撒完种子后,发现飞来几只小鸟啄食他刚撒下的种子。“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要命。“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大喊:“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能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枯黄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小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随喜!”

 “随性、随遇、随缘、随喜”概括了人生中多少自然规律,多少人生智慧!一切自然随意,不为名利所扰,人生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让你寝食难安、愁眉不展。    

有一天,烦恼的少年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的少年看到了很是奇怪,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的少年试了一下,没什么改变,他还是不快乐。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鱼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的少年又走上前去问老翁:“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烦恼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的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两位在路边石板上下棋的老人,他们怡然自得,烦恼的少年又走上前去寻求解脱之法。

喔,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位老人,他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们一边说一边下着棋。

烦恼的少年谢过下棋的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方寸山灵台洞,果然见一长髯老者独坐其中。

烦恼的少年长揖一礼,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的少年说。

老人答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有谁捆住你了吗?”老人问。

“……没有。”烦恼的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人说完,摸着长髯,大笑而去。

烦恼的少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又没有任何人捆住自己,我又何须寻找解脱之法呢?我这不是自寻烦恼,自己捆住自己了吗?    

人们看惯了日升月落,春秋更替,习惯了一年四季的冷暖现象,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恩怨,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轻云淡。也许我们无法选择人生的际遇,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人和事,我们也无法让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不再去追求名和利,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平淡地看待纷纷扰扰的名和利,放宽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经历。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人生是一次远航,不论怎样努力,我们都看不到尽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许许多多挫折与失败,包括朋友的猜忌与误解,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冷遇和事业的磨练与打击,都会将我们近乎颓废的身体沉沉地压下去,甚至无力抗拒。也许我们彷徨无助的心灵只需要一句安慰,一句鼓励,但是我们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永恒的榜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责任编辑王嘉超
标签佛学    
0

心似莲花开—打开心,世界本不郁闷!

时间:2020-02-24 21:25:35

来源:百象文化

作者:

不要把心关闭起来,打开心世界本不郁闷

 生活在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鸟笼式的公寓里,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景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

  ——星云大师

  

人生最大的悲伤之源就是看不开

人生总是充满了变幻莫测,让人在不经意间迷失了自我。其实生活在这个尘世中的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人生的风浪。

当我们在人生中真的遇到风浪的时候,如果我们选择用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它、解决它,其实你会发现,这并不算是你人生中的风浪,只能称它为你人生航海旅行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不仅它不会带给你什么困惑和压力,反而会让你觉得这趟人生旅行很刺激、很过瘾、充满了挑战性,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旅程。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于是就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以致与人产生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掘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不要太过留意朋友的话,别去猜疑他们是否有恶意。多些去和朋友沟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想自己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等,以下是医学角度的解决方法,你可以试着矫正: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极的暗示有关。首先,你要认识到无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后果。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我们认识了多疑的危害,就要果断地克服多疑,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要用高度的理智、宽阔的胸怀、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要我们心广大如天地,虚旷如日月,就不会为这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无端猜疑了。

其次,当你猜疑别人看不起你,对你撒谎,在背后说你坏话时,你心里可以不断反复地默念“我和他是好朋友”、“他不会对我撒谎”、“他不会说我坏话”、“他不会看不起我”、“猜疑人是有害的”、“我讨厌猜疑”、“我不该猜疑这些”等等。这样反复多次地默念,就能克服多疑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再者,你还可以与他人加强交流,坦率地、诚恳地把猜疑问题提出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只要你以诚相见,襟怀坦白,相信疑团会解开的。

人生在世,要想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或失意。其实,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时间负面情绪的困扰会使人沮丧抑郁,同时也会严重干扰我们的生活。学会安慰自己,遇事看得开,能使自己从困境中得到解脱,使人活得轻松,生活也会有滋有味。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也会各异,若总是看阴暗面,那么芝麻大的小事也会看得比磨盘还大,自己也会被压得喘不上气。遇事如果能想得开,处事也许就会应变自如,相信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失意时提醒自己振作,痛苦时可以自己寻找欢愉。

  天地只在心间,心宽天地阔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人生一世无非三餐一宿,其实所谓的理想和志愿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的,生活本身就是如此简单,不应该抛开现实去追求幻想中的美好,而要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平静的朴实,其实能够吃饱喝足已经是上天最大的厚爱了,多少人连一日三餐都没保障啊,虽然成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只有一瞬间的喜悦,而大多数的时间是平凡如常,我们不能只看到瞬间的喜悦而去不遗余力地追求,而忘记了在漫长的创业旅途中让自己一路开心,不要做一个孤独寂寞的成功者,这样即使成功也没有意思,要成为一个平凡朴实的大众英雄,从枯燥和苦闷中挣脱出来,哪怕是一个微笑,都会让生命变得精彩。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当今世界,文章里常常是阳春白雪,天高海阔,高山流水,淡泊明志,但有宽广心胸的人实在不多,人生来似乎就为了一个“争”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争来争去,人活了一辈子,都要奔着一个地方去,生死之局无人可逃,所以人的重要一关是要看透生死,渡生死河至涅槃岸,但真正能悟道的,堪破生死的人却寥寥无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录着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如果刘禅果真按照遗诏的要求去做了,恐怕三国一统的就不是司马氏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便很难,但总应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无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心底无私,问心无愧,凡事都为他人着想,不求做个圣人,做好一个凡人足矣。人生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拥有了真诚、善良和宽容,就会发现,天地之大,广阔无垠。

  世人纷扰为利,我自宽心自持

  放宽心胸,像大海容纳百川,像虚空容纳万物;凡事包容它,不要负担它,自然就能消除压力。    

抛弃名利,宽心自待的重要一点是来自于心态的平和,因为心态平和的人能把事情看开、看淡。因为大多时候,不是外界的名利束缚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的心将我们自己框死。所以,要善于解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跳出名利的圈子,从而使心境恬静一点、洒脱一点。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小和尚撒完种子后,发现飞来几只小鸟啄食他刚撒下的种子。“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要命。“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大喊:“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能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枯黄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小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随喜!”

 “随性、随遇、随缘、随喜”概括了人生中多少自然规律,多少人生智慧!一切自然随意,不为名利所扰,人生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让你寝食难安、愁眉不展。    

有一天,烦恼的少年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的少年看到了很是奇怪,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的少年试了一下,没什么改变,他还是不快乐。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鱼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的少年又走上前去问老翁:“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烦恼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的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两位在路边石板上下棋的老人,他们怡然自得,烦恼的少年又走上前去寻求解脱之法。

喔,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位老人,他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们一边说一边下着棋。

烦恼的少年谢过下棋的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方寸山灵台洞,果然见一长髯老者独坐其中。

烦恼的少年长揖一礼,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的少年说。

老人答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有谁捆住你了吗?”老人问。

“……没有。”烦恼的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人说完,摸着长髯,大笑而去。

烦恼的少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又没有任何人捆住自己,我又何须寻找解脱之法呢?我这不是自寻烦恼,自己捆住自己了吗?    

人们看惯了日升月落,春秋更替,习惯了一年四季的冷暖现象,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恩怨,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轻云淡。也许我们无法选择人生的际遇,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人和事,我们也无法让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不再去追求名和利,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平淡地看待纷纷扰扰的名和利,放宽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经历。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人生是一次远航,不论怎样努力,我们都看不到尽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许许多多挫折与失败,包括朋友的猜忌与误解,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冷遇和事业的磨练与打击,都会将我们近乎颓废的身体沉沉地压下去,甚至无力抗拒。也许我们彷徨无助的心灵只需要一句安慰,一句鼓励,但是我们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永恒的榜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责任编辑:王嘉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