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改编经典剧目、让戏曲走进校园,粤剧演员吴非凡—— 老剧唱出新味道(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时间:2020-09-15 08:15:3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洪秋婷


吴非凡在粤剧《白蛇传》中的表演。
  郑 迅摄

 

核心阅读

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声乐唱法、在音乐使用上结合时尚元素,粤剧演员吴非凡立足传统、求新求变,为古老粤剧增添青春色彩,让粤剧与时俱进。她还将粤剧带进校园,将粤剧艺术传承下去。

夜幕降临,广东广州江南大戏院里,座无虚席。观众们等待着广州粤剧团的传统粤剧剧目《白蛇传》开演。

不一会儿,演出开始了。一折折的剧情扣人心弦,文戏武戏兼备。只见白娘子一个转身,高台“吊腰”的动作引得观众一阵惊呼;双枪开打,抛、踢、扔、接,让人眼花缭乱。

女主角白素贞的扮演者,就是粤剧演员、白玉兰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娇媚俏丽的扮相、高昂清越的嗓音、生动细腻的表情、刚柔并济的表演,让她收获了“全能花旦”的赞美。

“时间的付出是不会骗人的”

“我是童子功。”吴非凡出生于广东恩平的小乡村,“村子里有粤剧团、粤曲社,村民们都很喜欢唱粤剧、听粤曲。”耳濡目染之下,吴非凡四五岁就会唱粤剧了。“没人教我,我自己就会唱《昭君出塞》。”吴非凡回忆说,家乡的粤剧文化氛围,是她在粤剧艺术道路上不断发展的精神土壤。

10岁时,吴非凡考入广东粤剧学校,开始了6年的专业粤剧学习。

进了粤剧学校的吴非凡很快就显示出过人的天赋和条件,是学校里的“标杆生”。“我早功练两遍,比别人多一遍。”吴非凡说,在学校,她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练功。圆场、翻身、毯子功等基本功练完,到了大课早功时间,吴非凡再和同学一起练一遍。

双倍的勤奋和付出,加上良好的先天条件,吴非凡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一招一式,唱念做打,时间的付出是不会骗人的。”

“我的性格就是一根筋。”学艺之路上,吴非凡吃了很多苦,“摔伤、脱臼,都有过。”但是她特别乐观,“我其实挺‘傻’的,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伤,忍忍就过去了。”正是这样的性格,让吴非凡一路披荆斩棘,成就了戏曲艺术事业。

“让古装剧更适应现代审美”

毕业进入广州粤剧团后,吴非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加成人高考,去星海音乐学院学习民族与通俗声乐唱法。

“虽然我已经在粤剧团了,但我向往更大的世界,我一直在思考,希望能创新传统粤剧的发声方式。”新专业带来新突破,也有新挑战。吴非凡从零开始,一学就是4年。

在传统粤剧唱腔的基础上,吴非凡掌握了现代声乐的唱法,开始形成自己的表演理念。“粤剧要发展、要创新,一定要直面痛点。”吴非凡认为,传统戏曲的表演要融合科学的发声方法,在音乐配器上要结合时尚的流行元素。

这一理念的实践,就是吴非凡亲自改编的代表作《鸳鸯剑》。这部作品荣获第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和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吴非凡也成为广东戏曲界最年轻的白玉兰奖得主。

《鸳鸯剑》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经典剧本。如何把老剧本改编出新意,吴非凡下了大功夫。

“要让古装剧更适应现代审美,与时俱进,不脱离现代人的思想与价值观,才有感染力。”在改编过程中,对演绎风格的基调,吴非凡想法很明确,“创新的、青春的、流行的,这3个要素是核心。”

吴非凡在编排中增加了武戏场面,多了一场小旦踩跷,技术难度很大。此外,在音乐配器方面,她还别出心裁,把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戏曲的梆黄相结合,主题曲《剑歌》的编曲则加入了钢琴。

“表演结束,直到谢幕、散场,许多观众都不愿离开。”吴非凡说,这就是艺术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在吴非凡看来,不断创新融合,立足传统求新求变,才能使粤剧不断焕发出青春魅力。

眼下,吴非凡又开始忙着创作和编排剧本《何仙姑》。这次改编将以“都市粤剧”的新形式创作,“清新的、亮丽的、精简的、时尚的,这是我明确的改编风格。”吴非凡说:“我想在这部剧中编排出漂亮的舞蹈,结合新的音乐配器。”

“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

如今,吴非凡开办了自己的“吴非凡粤剧艺术中心”,为年轻演员搭建表演的平台。

“一方面,粤剧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另一方面,我想让粤剧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近年来,吴非凡一直致力于粤剧的推广和传承,“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是她坚持的理念。

去年一年,吴非凡马不停蹄,参加“广州红色文艺轻骑兵粤剧传承志愿服务队”,培养粤剧小接班人,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还举办校园戏剧节等活动。小演员们的每一场表演、每一块奖牌,都有吴非凡的心血和“吴非凡粤剧艺术中心”年轻演员们的付出。“去年,中心原创了15个优秀少儿粤剧作品,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吴非凡说。

“看到孩子们咿咿呀呀地唱着,我就很有成就感。”吴非凡认为,让孩子成为粤剧艺术的接力者,打开他们的艺术视野,让岭南文化在孩子们中间薪火相传,就是让粤剧焕发活力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文娱    
0

改编经典剧目、让戏曲走进校园,粤剧演员吴非凡—— 老剧唱出新味道(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时间:2020-09-15 08:15: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洪秋婷


吴非凡在粤剧《白蛇传》中的表演。
  郑 迅摄

 

核心阅读

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声乐唱法、在音乐使用上结合时尚元素,粤剧演员吴非凡立足传统、求新求变,为古老粤剧增添青春色彩,让粤剧与时俱进。她还将粤剧带进校园,将粤剧艺术传承下去。

夜幕降临,广东广州江南大戏院里,座无虚席。观众们等待着广州粤剧团的传统粤剧剧目《白蛇传》开演。

不一会儿,演出开始了。一折折的剧情扣人心弦,文戏武戏兼备。只见白娘子一个转身,高台“吊腰”的动作引得观众一阵惊呼;双枪开打,抛、踢、扔、接,让人眼花缭乱。

女主角白素贞的扮演者,就是粤剧演员、白玉兰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娇媚俏丽的扮相、高昂清越的嗓音、生动细腻的表情、刚柔并济的表演,让她收获了“全能花旦”的赞美。

“时间的付出是不会骗人的”

“我是童子功。”吴非凡出生于广东恩平的小乡村,“村子里有粤剧团、粤曲社,村民们都很喜欢唱粤剧、听粤曲。”耳濡目染之下,吴非凡四五岁就会唱粤剧了。“没人教我,我自己就会唱《昭君出塞》。”吴非凡回忆说,家乡的粤剧文化氛围,是她在粤剧艺术道路上不断发展的精神土壤。

10岁时,吴非凡考入广东粤剧学校,开始了6年的专业粤剧学习。

进了粤剧学校的吴非凡很快就显示出过人的天赋和条件,是学校里的“标杆生”。“我早功练两遍,比别人多一遍。”吴非凡说,在学校,她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练功。圆场、翻身、毯子功等基本功练完,到了大课早功时间,吴非凡再和同学一起练一遍。

双倍的勤奋和付出,加上良好的先天条件,吴非凡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一招一式,唱念做打,时间的付出是不会骗人的。”

“我的性格就是一根筋。”学艺之路上,吴非凡吃了很多苦,“摔伤、脱臼,都有过。”但是她特别乐观,“我其实挺‘傻’的,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伤,忍忍就过去了。”正是这样的性格,让吴非凡一路披荆斩棘,成就了戏曲艺术事业。

“让古装剧更适应现代审美”

毕业进入广州粤剧团后,吴非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加成人高考,去星海音乐学院学习民族与通俗声乐唱法。

“虽然我已经在粤剧团了,但我向往更大的世界,我一直在思考,希望能创新传统粤剧的发声方式。”新专业带来新突破,也有新挑战。吴非凡从零开始,一学就是4年。

在传统粤剧唱腔的基础上,吴非凡掌握了现代声乐的唱法,开始形成自己的表演理念。“粤剧要发展、要创新,一定要直面痛点。”吴非凡认为,传统戏曲的表演要融合科学的发声方法,在音乐配器上要结合时尚的流行元素。

这一理念的实践,就是吴非凡亲自改编的代表作《鸳鸯剑》。这部作品荣获第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和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吴非凡也成为广东戏曲界最年轻的白玉兰奖得主。

《鸳鸯剑》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经典剧本。如何把老剧本改编出新意,吴非凡下了大功夫。

“要让古装剧更适应现代审美,与时俱进,不脱离现代人的思想与价值观,才有感染力。”在改编过程中,对演绎风格的基调,吴非凡想法很明确,“创新的、青春的、流行的,这3个要素是核心。”

吴非凡在编排中增加了武戏场面,多了一场小旦踩跷,技术难度很大。此外,在音乐配器方面,她还别出心裁,把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戏曲的梆黄相结合,主题曲《剑歌》的编曲则加入了钢琴。

“表演结束,直到谢幕、散场,许多观众都不愿离开。”吴非凡说,这就是艺术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在吴非凡看来,不断创新融合,立足传统求新求变,才能使粤剧不断焕发出青春魅力。

眼下,吴非凡又开始忙着创作和编排剧本《何仙姑》。这次改编将以“都市粤剧”的新形式创作,“清新的、亮丽的、精简的、时尚的,这是我明确的改编风格。”吴非凡说:“我想在这部剧中编排出漂亮的舞蹈,结合新的音乐配器。”

“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

如今,吴非凡开办了自己的“吴非凡粤剧艺术中心”,为年轻演员搭建表演的平台。

“一方面,粤剧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另一方面,我想让粤剧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近年来,吴非凡一直致力于粤剧的推广和传承,“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是她坚持的理念。

去年一年,吴非凡马不停蹄,参加“广州红色文艺轻骑兵粤剧传承志愿服务队”,培养粤剧小接班人,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还举办校园戏剧节等活动。小演员们的每一场表演、每一块奖牌,都有吴非凡的心血和“吴非凡粤剧艺术中心”年轻演员们的付出。“去年,中心原创了15个优秀少儿粤剧作品,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吴非凡说。

“看到孩子们咿咿呀呀地唱着,我就很有成就感。”吴非凡认为,让孩子成为粤剧艺术的接力者,打开他们的艺术视野,让岭南文化在孩子们中间薪火相传,就是让粤剧焕发活力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