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熊育群写就报告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
年轻时的钟南山。
《收获》封面。
熊育群。
“两次疫情都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出现,都如此凶险,而他一次又一次出征。”作家熊育群说,他看到84岁的钟南山如此操劳,曾感到羞愧、不安。熊育群的报告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日前刊登在最新一期《收获》杂志上。
十二年三写钟南山
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地球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世界性灾难面前,中国记住了一位耄耋老人,那一夜他奔赴疫情“震中”,匆匆的行色,困倦时凝重的表情,危急关头的果敢与担当……
《钟南山:苍生在上》从新冠肺炎与“非典”两场疫情钟南山的忘我投入写起,笔触伸入他的精神世界,努力接近他内心的风暴;以穿越时空的视角,对灾难进行沉痛反思。六个独立而又相连的章节,两场相隔12年持续的观察与采写,从钟南山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爱情与婚姻、医学追求……从最普通平凡的日子到充满挫折的人生命运,在时代变迁与复杂严峻疫情的广阔背景中,以大量翔实丰富的细节,刻画出了一个立体又真实的上医形象。
熊育群春节期间接受了来自广东省作协的写作任务。早在2008年,钟南山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熊育群就曾对钟南山进行过细致采访,并完成了报告文学。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再度写了钟南山。多次走近自己笔下的“主人公”,他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坦率说真话,这种秉性是钟南山血液里的。”
“面对是非问题、真假问题,他秉持自己的个性,遵从自己的良知。”熊育群说,今年1月18日抵达武汉后,看过病例,现场调研,钟南山曾当场严厉质问相关负责人。熊育群认为,“钟南山还是那种性格,求真、认真、执着,他知道这个事情不是开玩笑。”在熊育群看来,钟南山的勇气来自于他的病人,他比谁都清楚,如果顾惜自己的“羽毛”,就会大量死人。
熊育群不想造神,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他只把钟南山当普通人来写。熊育群说,钟南山对身体期许很高。2008年,钟南山67岁,他对熊育群说,自己这辈子最遗憾的是身体不太好。作家记忆犹新的还有,钟南山谈及一生最煎熬的日子,提到英国留学那段时光,他曾遭受的歧视,这个坎儿他一生都过不去。而他一生中最看重的正是个人的尊严、荣誉,他学医也是因为想像父亲一样救死扶伤,受人尊敬。
“人家在救命,作家凑什么热闹”
熊育群早年学建筑,曾画过无数的建筑图,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极致的追求,他不能容许自己在细节上有闪失、有疏忽。
“人家在救命,作家去凑什么热闹,我真不忍心打搅他老人家。”熊育群说,接到写作任务的一个多月里,他一直与钟南山的助理苏越明保持联系。“苏先生跟在钟南山身边,几乎寸步不离,我一边写一边问,他提供了很多细节,重要的事情也得到了钟南山的印证和解答。”特殊时期,熊育群只能采取特殊的采访方式。
这部报告文学熊育群写了一个多月,远比他最长的一部小说耗时14年要短得多,但他说,这是最艰苦的一次写作, 身心俱疲。那段时间,头像发动机一样过热,脑子隐隐作痛,甚至留下了后遗症,现在思考看书时间久了就会头疼。
苦累是因为疫情在动态发展中,写作在同步进行,于是常常要对已完成的文字进行修改。“不断地改,不断地改,我快疯掉了。”熊育群说。
而大量细节更需要不断还原、求证。熊育群从苏越明那里得知,1月18日,钟南山乘坐1102次高铁火速赶往武汉,但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张钟南山乘坐的高铁票却是G1022次,于是向对方求证,结果证实是记忆有误。他又上网搜索始发站与发车时间,很多高铁停开搜不到了,他继续找以前旧的高铁时间表,直到落实、验证。
“我想在坚硬的现实中,营造一种文学氛围。”在这部非虚构作品的开头,熊育群以一首诗歌作为开头。而在人物命运的展现中,不乏细致入微的情绪表露、内心活动的书写。这恰恰是熊育群最看重的,仅仅写一个人在干什么,就是一个机器人、一个符号,一定要进入他的内心与情感,人物才能活起来。
“选择性遗忘会使疫情更猖獗”
这部非虚构作品隐含了审视、观察、思考的眼光,作家在民族、国家、人类的立场上再看这场疫情,让作品本身具有宏阔视角。
“我们有非常多的地方需要反思,小到生活方式,大到文明的本质,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发展方式,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等等,都要好好思索了。”熊育群说。
熊育群认为,由于科技进步,人类的自信心开始膨胀,认为已经从过去落后的生存方式进入到了现代文明的生活,甚至鄙夷人类的从前,认定那是一种旧生活。“这种高速发展带来的虚幻与严重的不协调其实埋下了危机。”
熊育群更大声疾呼,“细菌、病毒,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它们始终都会与我们在一起,它们与我们共同拥有这个星球。”在他看来,在人类诞生之前,病毒就在地球上存在了,消灭不了,也不能消灭。它们构成了人类与瘟疫抗争的历史。我们总是虚幻地以为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历史之外,总是以为事不关己。“其实,传染性疾病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几年就发生一次,大的瘟疫经常暴发,只是我们不愿意面对,不情愿关注,我们选择性的遗忘使得疫情更加猖獗。”
对于这次写作,熊育群同样充满反思。“我写钟南山,是有个真实的人在那里,我在无限逼近。”但他也很清楚,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和真实的钟南山依然有距离。他坦言:“很多条件拘泥,不能放开写。”如在一些特定时期,钟南山内心的矛盾、纠葛他想挖掘,但并不好挖。熊育群想,几十年后,或许这些遗憾会有弥补。
作家熊育群写就报告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
时间:2020-05-18 10:05:1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路艳霞
年轻时的钟南山。
《收获》封面。
熊育群。
“两次疫情都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出现,都如此凶险,而他一次又一次出征。”作家熊育群说,他看到84岁的钟南山如此操劳,曾感到羞愧、不安。熊育群的报告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日前刊登在最新一期《收获》杂志上。
十二年三写钟南山
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地球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世界性灾难面前,中国记住了一位耄耋老人,那一夜他奔赴疫情“震中”,匆匆的行色,困倦时凝重的表情,危急关头的果敢与担当……
《钟南山:苍生在上》从新冠肺炎与“非典”两场疫情钟南山的忘我投入写起,笔触伸入他的精神世界,努力接近他内心的风暴;以穿越时空的视角,对灾难进行沉痛反思。六个独立而又相连的章节,两场相隔12年持续的观察与采写,从钟南山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爱情与婚姻、医学追求……从最普通平凡的日子到充满挫折的人生命运,在时代变迁与复杂严峻疫情的广阔背景中,以大量翔实丰富的细节,刻画出了一个立体又真实的上医形象。
熊育群春节期间接受了来自广东省作协的写作任务。早在2008年,钟南山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熊育群就曾对钟南山进行过细致采访,并完成了报告文学。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再度写了钟南山。多次走近自己笔下的“主人公”,他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坦率说真话,这种秉性是钟南山血液里的。”
“面对是非问题、真假问题,他秉持自己的个性,遵从自己的良知。”熊育群说,今年1月18日抵达武汉后,看过病例,现场调研,钟南山曾当场严厉质问相关负责人。熊育群认为,“钟南山还是那种性格,求真、认真、执着,他知道这个事情不是开玩笑。”在熊育群看来,钟南山的勇气来自于他的病人,他比谁都清楚,如果顾惜自己的“羽毛”,就会大量死人。
熊育群不想造神,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他只把钟南山当普通人来写。熊育群说,钟南山对身体期许很高。2008年,钟南山67岁,他对熊育群说,自己这辈子最遗憾的是身体不太好。作家记忆犹新的还有,钟南山谈及一生最煎熬的日子,提到英国留学那段时光,他曾遭受的歧视,这个坎儿他一生都过不去。而他一生中最看重的正是个人的尊严、荣誉,他学医也是因为想像父亲一样救死扶伤,受人尊敬。
“人家在救命,作家凑什么热闹”
熊育群早年学建筑,曾画过无数的建筑图,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极致的追求,他不能容许自己在细节上有闪失、有疏忽。
“人家在救命,作家去凑什么热闹,我真不忍心打搅他老人家。”熊育群说,接到写作任务的一个多月里,他一直与钟南山的助理苏越明保持联系。“苏先生跟在钟南山身边,几乎寸步不离,我一边写一边问,他提供了很多细节,重要的事情也得到了钟南山的印证和解答。”特殊时期,熊育群只能采取特殊的采访方式。
这部报告文学熊育群写了一个多月,远比他最长的一部小说耗时14年要短得多,但他说,这是最艰苦的一次写作, 身心俱疲。那段时间,头像发动机一样过热,脑子隐隐作痛,甚至留下了后遗症,现在思考看书时间久了就会头疼。
苦累是因为疫情在动态发展中,写作在同步进行,于是常常要对已完成的文字进行修改。“不断地改,不断地改,我快疯掉了。”熊育群说。
而大量细节更需要不断还原、求证。熊育群从苏越明那里得知,1月18日,钟南山乘坐1102次高铁火速赶往武汉,但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张钟南山乘坐的高铁票却是G1022次,于是向对方求证,结果证实是记忆有误。他又上网搜索始发站与发车时间,很多高铁停开搜不到了,他继续找以前旧的高铁时间表,直到落实、验证。
“我想在坚硬的现实中,营造一种文学氛围。”在这部非虚构作品的开头,熊育群以一首诗歌作为开头。而在人物命运的展现中,不乏细致入微的情绪表露、内心活动的书写。这恰恰是熊育群最看重的,仅仅写一个人在干什么,就是一个机器人、一个符号,一定要进入他的内心与情感,人物才能活起来。
“选择性遗忘会使疫情更猖獗”
这部非虚构作品隐含了审视、观察、思考的眼光,作家在民族、国家、人类的立场上再看这场疫情,让作品本身具有宏阔视角。
“我们有非常多的地方需要反思,小到生活方式,大到文明的本质,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发展方式,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等等,都要好好思索了。”熊育群说。
熊育群认为,由于科技进步,人类的自信心开始膨胀,认为已经从过去落后的生存方式进入到了现代文明的生活,甚至鄙夷人类的从前,认定那是一种旧生活。“这种高速发展带来的虚幻与严重的不协调其实埋下了危机。”
熊育群更大声疾呼,“细菌、病毒,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它们始终都会与我们在一起,它们与我们共同拥有这个星球。”在他看来,在人类诞生之前,病毒就在地球上存在了,消灭不了,也不能消灭。它们构成了人类与瘟疫抗争的历史。我们总是虚幻地以为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历史之外,总是以为事不关己。“其实,传染性疾病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几年就发生一次,大的瘟疫经常暴发,只是我们不愿意面对,不情愿关注,我们选择性的遗忘使得疫情更加猖獗。”
对于这次写作,熊育群同样充满反思。“我写钟南山,是有个真实的人在那里,我在无限逼近。”但他也很清楚,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和真实的钟南山依然有距离。他坦言:“很多条件拘泥,不能放开写。”如在一些特定时期,钟南山内心的矛盾、纠葛他想挖掘,但并不好挖。熊育群想,几十年后,或许这些遗憾会有弥补。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