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会布展忙
春节临近,南京市第35届秦淮灯会正在紧张布展中。据了解,本届灯会将于2021年2月4日开始亮灯。
腊八节的由来与朱元璋有关?它的习俗不只有喝粥
喝“腊八粥”的习俗,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
中国邮政发行《中国人民警察节》纪念邮票
当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国邮政发行《中国人民警察节》纪念邮票一套2枚,名称分别为“忠诚使命”和“人民至上”,全套邮票面值2.40元。
贵州丹寨:多彩活动庆新年
当日是新年第一天,众多游客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景区休闲游玩,人们体验苗族民俗、观看苗族舞蹈表演,共庆新年。
民俗节目排练忙
12月24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石佛寺村的民间艺人进行舞龙、秧歌等传统节目的排练,为新年、春节期间演出做准备。
冬至到了,“年味儿”渐浓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漫长的一天,所以古有“日短至”之称。“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自此,真正的数九寒天便开始了。
西藏迎来“最早”新年
藏历十月一日(今年为公历11月16日)是西藏林芝市传统的工布新年大年初一,这是西藏迎来的“最早”新年仪式。林芝市的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一起,共度工布新年。随着工布新年的到来,西藏各地的迎新年民俗活动也将陆续展开。灿烂的阳光,秀美的景色,热情好客的人们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体验“冬游西藏”的乐趣。
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在武汉开幕
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全省戏曲院团和剧种推出新人、相互交流、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
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举办
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二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于10月31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开幕。
佳节又重阳丨品味诗意文化 传承敬老美德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时。这一天,在中国人的传统情怀里,既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真挚亲情,也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知己友情。如今,重阳节还是法定的“老年节”,更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深刻的文化底蕴。
82岁女儿和103岁妈妈开启24小时陪伴式养老
金秋来,重阳到。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如约而至。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重阳节就有着特殊的感情。时至今日,它也成了颇有人情味的节日——敬老节。
假日 为你唱一首歌
溧水区有关负责人说,咪豆音乐节在溧水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旅游、餐饮、住宿等业态在音乐节期间都出现了一轮爆发式增长,音乐文化与旅游经济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用绘画讴歌光辉时刻——画里的“国庆”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被载入中国历史的光辉一刻,同时也铭记到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中。在美术界,许多艺术家用现实主义的画笔记录了这一刻、用高超的艺术创作讴歌了新中国的诞生。
又是一年月圆时 与“文”相伴品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时,今年中秋与国庆节恰逢同一日,这样的“缘分”在21世纪仅有4次,实属罕见。
望月、拜月、咬月——中秋佳节共此时
从古至今,作为承载国人中秋记忆的秋月,仍然流传在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之中。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享受着南北纵横的发达交通和网络通信的世界互通,中秋佳节不再是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是南北倏忽间的阖家团圆、把酒言欢。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各大中秋文化和中秋活动赋予时代新意和节日热情,古今之间,中秋文化实现古韵与现代的融合升腾而起,欢度中秋的背后是我们的节日精神,也是久久不息的中华文化和民族自信,古今中外都续写着属于时代的文化精彩。
“亲情中华” 邀五洲赏月庆华诞
9月27日晚,由中国侨联指导,北京市侨联和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主办,北京演艺集团承办,首开集团支持的“亲情中华·北京情思”五洲赏月庆华诞文艺晚会在北京隆重举办。
四川泸州:打桂花迎中秋
9月24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天堂村的村民在加工桂花。 金秋时节,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天堂村的村民们忙着打收桂花,制作桂花糕等美食,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
课本里的中秋
丹桂飘香日,人间月正圆。在这秋风送爽之际、花好月圆之时,我们又一次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自唐宋后逐渐盛行,其深厚的文化韵味、多彩的节日习俗、丰富的精神内涵经千年演进而历久弥新。
关公文化旅游节举办
日前,山西运城第三十一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举办,10家弘扬关公文化的代表性组织被授予“关公文化交流基地”牌匾。
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开幕 “依河”发展旅游综合全链条
9月25日,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兰州举办。全国38个城市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全国重点文旅企业代表、文化旅游方面专家学者、文旅项目签约代表等参加开幕式。
非遗、文创“吸睛”,传统文化扮靓服贸会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漫步于八大专题展区之一的文化服务专题展区,观众可以看到破损的书画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重焕新生”,也可以在“数字圆明园”体验区通过裸眼3D重观圆明园历史盛景,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创新创意融为一体的文创产品带回家……
欢度瑶族传统佳节“讨僚皈”
“讨僚皈”是花瑶同胞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9年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萨雪顿节开幕
这是8月19日在拉萨哲蚌寺展佛仪式上拍摄的巨幅唐卡。 当日,随着哲蚌寺展佛仪式的开始,拉萨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雪顿节。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即将推出2020年“天涯共此时——中秋节”线上文化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您届时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在“云端”相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赏一轮皎洁圆月,共度美好中秋佳节。
丰收节为啥选在秋色平分时?丨历史喵话“秋分”
秋,禾谷熟也。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我们一起庆祝丰收、致敬勤劳,珍惜每一粒吸收天地日月精华、饱含农民辛勤汗水的粮食!
第十届中国曲艺节将演出《中国机长》等曲艺新作
21日,第十届中国曲艺节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本届曲艺节将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平顶山举办,届时将展演《中国机长》等曲艺新作。
杭州国际音乐节奏响精彩
一场民族古典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融合碰撞的“多彩京韵”京剧交响音乐会,拉开了2020杭州国际音乐节的帷幕。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举办
9月5日,为期5天的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主展区之一,本届图书节将与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并首次以线上线下双展联动的方式呈现。
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特展举行
“十年奋进·梦圆初心”——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特展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展出历年珍贵资料和影像,回望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历程。
中国医师节,向古今传承、敬佑生命的医者仁心致敬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向传承一颗仁心救死扶伤的医生致敬,向面对疫情无畏执甲、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致敬,向至今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向您致敬,中国医生!
甘肃玛曲:高原赛马盛会开幕
第十三届格萨尔赛马节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开幕。
四川色达:欢度金马文化节
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的色达金马文化节在四川省色达县扎青塘草原举办。当地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聚一堂,文艺表演、赛马、传统服饰展演、非遗展示等活动精彩纷呈。
艺术节强势回归,百场演出等你来!
文化是城市灵魂的栖息地,能够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艺术则可以照亮生活,倾听城市的声音,是人们表达生活的自由之地,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各地剧院陆续点亮灯光,演出市场正在慢慢复苏,一大波“艺术节”强势来袭,音乐节、戏剧节扎堆回归。
第二届星空艺术节开幕 以“包容”推动艺术与弱势群体融合
以包容性艺术为发展方向的非营利艺术节——星空艺术节25日于线上迎来第二届启幕。
第29届“斯拉夫巴扎”国际艺术节开幕
“斯拉夫巴扎”国际艺术节始于1992年,每年7月中旬在维捷布斯克市举行,已成为独联体地区和东欧国家影响最大的国际艺术节之一。
小暑习俗知多少?民间流行“食新”、吃藕
小暑是一个表示温度变化的节气。为了应对之后愈发炎热的天气,民间有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如讲究“食新”;也有人家会趁着天气晴好,晾晒衣物、书籍之类。
敦煌大漠水域赛龙舟 迎端午
端午节将至,甘肃敦煌在穿城而过的党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开展了迎端午赛龙舟系列活动,敦煌市市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周边县市近20支代表队参赛。 敦煌历来干旱少雨,被称为“中国旱极”,人们通过举办龙舟大赛等民俗风情活动,祈福祖国繁荣强盛,祈福大漠敦煌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广西龙胜:编织草龙迎端午
端午节临近,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侗寨,侗族同胞赶制草龙迎接传统佳节。编织草龙是当地侗族一项独特的民间技艺,每逢重大节庆,侗族同胞都有舞草龙祈福的习俗。
民俗迎端午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办包粽子比赛、制作香囊等民俗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68岁人艺,云上庆生更精彩
舞台一隅的灯光亮起,冯远征作为主持人出场,引领着大家开始一次充满惊喜和温情的戏剧之旅。
“阅读,伴我成长”:“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系列活动“伴读”六一
据悉,本次“阅读,伴我成长”六一主题活动期间,主办方于线上、线下渠道集中展示展销《可怕的科学》(全新版)、“摆渡船”当代世界儿童文学金奖书系、“耗子丫丫的故事”丛书、“金骏马民族儿童文学精品”、“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等经典畅销书。
你的名字是天使——致敬抗疫一线的“南丁格尔”们
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些白衣天使为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付出巨大努力,同时也给予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内蒙古俄罗斯族民众走上街头送祝福 欢度“巴斯克节”
“巴斯克节”是生活在额尔古纳市的俄罗斯族民众的传统节日,2011年被列入中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十六届兰亭书法节如期举行
一曲咏叹调 万里中意情(万里为邻 心手相连)
第三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讲座的举办旨在以学术视野反观当代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现状与处境,将理论研究、技法创作、教育教学、交流传播四者结合,在做好传统学术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与书法艺术相关的国内外交流与传播工作。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云签约”全球10国艺术项目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还将举办立陶宛文化周,展示波罗的海地区音乐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月初三上巳节:修禊事·流杯亭
农历三月初三,是古代的上巳节。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月、日。上巳日,是指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人在这一天,要举行祓禊仪式。
“三月三”广西南宁民众着汉服邀约出游
3月26日,农历“三月三”原称上巳节,广西南宁孔庙博物馆开展“三月三”汉服雅集活动。
探秘“壮族三月三”五色糯米饭制作
年“壮族三月三”到来之际,广西的壮族同胞都有蒸制五色糯米饭迎接节日的习俗,以祈祷五谷丰登,五福临门。
河南新郑庚子年黄帝故里开通网上拜祖平台
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调整拜祖方式,于2020年3月26日(农历三月初三),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以“现场无嘉宾、无观众、无演员表演”,“大典规格不降、影响力不降”为基本遵循
陕北油馍馍
油馍馍是陕北特色美食的代表之一。油馍馍选用上好的黄米和软米,用清水泡七八个小时,捞出、沥干后再用石碾子碾成粉面状
两岸举办神农文化线上交流
“两岸同祈福神农佑中华”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线上交流活动,3月1日在台湾新北市瑞芳青云殿与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同时举行
上海通俗文艺界抗战疫情创作成果网上博览会
哪些鱼刺少肉嫩
害怕鱼刺,让很多人对鱼这种健康食物敬而远之,哪些鱼刺少肉嫩?
春天多吃五种蔬菜,尝鲜还养生!
菠菜、韭菜、香椿……春季,这些时令蔬菜陆续上市,给人们带来美味尝鲜的同时,也守护着大家的健康。
茄子太吸油咋办?有三个小办法
新疆三坪农场的草莓熟了
随着气温回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的无公害奶油草莓开始成熟并进入采摘季
鱼的土腥味从哪儿来
同样是鱼,为啥有的土腥味那么重,是不是加了药?
食疗除春困 六种食物效果好
膳食医生建议想消除“春困”,除了早睡早起、多做户外运动外,更加可以着重健脾去湿,进行饮食调理。
美食家推荐:米椒麻油蒸黄花鱼
儿童防疫 试试太子参三花茶
新冠肺炎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也不例外。
吃啥增强免疫力?推荐虫草花太子参煲鸡
宅居家中日久,大家也要注意生活规律,合理安排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疫情期间,特殊人群该如何健康饮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吃得好、吃得对才能更好提升免疫力,对抗病毒。
米兰男装周落幕,男人们穿着“睡衣与秋裤”去上班
“第一届汉服博览会”发布会在京召开
海南尖峰岭风景如画
橘洲腊梅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