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深圳,折叠人生 鲁迅文学奖得主邓一光带来“深圳故事集”
用12张“深圳切片”展现出鲜活的深圳城市风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邓一光28日在京发布了他的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
《远去的白马》新书发布:以笔为旗,致敬英雄
曾创作《乔家大院》的著名作家、编剧朱秀海近日推出新作《远去的白马》,这部军事文学作品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时空中纵横捭阖,以诗性的笔调和咏叹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无私无畏、信念坚定、生动饱满的共产党人形象。
迎春花开
惊蛰一来,春雷阵阵,草木纷纷萌动。其实,雨水节气刚落地,柳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出了新芽。
“贾岛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在京举办
3月25日,北京市房山区举办新闻发布会,启动“贾岛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活动。
庆祝建党百年 《香山之夜》在京首演
3月25日是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的72周年纪念日。当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香山之夜》正式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诗词为生活赋能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在保持文化品质的同时,实现传播及运用上的“下沉”,渗透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最终催生出更加大众化、普惠性的文化果实,汇入“《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璀璨长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唐闸古镇的迷人工业风情
古镇里还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处、优秀历史建筑11处。小镇因为富集大量的工业遗存,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荐单位。两院院士吴良镛对于唐闸的定位是,“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
黄梅戏《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首演
3月20日晚,黄梅戏《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在安徽歙县影剧院首演。该戏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平故事为题材改编而成,讲述了陶行知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故事,表达“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
我的长城
今天的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长城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迹,成为我们对先祖披荆斩棘功勋的缅怀与纪念。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既是人类伟大遗产的无价存留,也是中华民族特定心理与情感的珍贵结晶。
在大地的褶皱处聆听历史的回响
作为成熟的散文作家,江子的创作题材至今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格局,包括基于井冈山革命历史的红色叙事,基于景德镇瓷器烧造历史的地方叙事,基于自己早年乡村经历和当前农村生活现场的乡土叙事,以及汇聚于这本《去林芝看桃花》的历史文化叙事。通过这本散文集,江子所一次次走进的,既是大地的褶皱,又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缝隙。
蓝翎:一个清瘦的影子
画吧,画出生命之美
孙睿新书《斜塔》:悬念迭起中的人性考验
故事的起点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