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本质是一种纪念
摄影师(A)/时晓凡
Q:你是怎么开始接触摄影,并成为一位职业摄影师的?
A:我在东南大学自动化工程系毕业后来北京发展,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给一家外国人创办的纯英文杂志《Beijing Eyes》做摄影师,这家杂志是《Time Out Beijing》的前身,有点像精品城市指南,总是报道一些奇奇怪怪很有趣的事物。通过这份工作,我接触、拍摄了很多地下摇滚乐队,这些都为我自己日后的摄影创作积累了一些资源。
我算是中国最早有个人网站的摄影师,在90年代我已经开始经营自己的个网,而且一直都是纯英文模式。国外的机构和平台他们想要找中国摄影师合作,他们只能搜索到我。所以像美国的《新闻周刊》、英国的《每日快报》都会不定期找我约稿。按照当时的生活开销,每次几百美金的稿费确实不菲。那时我就觉得,有幸能成为一位职业摄影师,是非常幸福的事。
时晓凡摄影作品
Q:你是如何去找寻自己创作风格的?
A:说实话,我们这代人的教育里没有什么视觉教育。我小时候家里的挂历都是些非常传统的明清山水画,真正的视觉启蒙是在大学时代。那时总爱赶时髦,去淘那些当“洋垃圾”进口的音乐卡带封面都是些酷酷的摇滚音乐人。所以在摄影上,我的启蒙不是安塞尔.亚当斯、罗伯特.卡帕。我们那个年代“酷”是很重要的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一定要和主流反着走。时尚摄影本身是最接近这种态度的,自然风格也是这样。
《似曾相识》,时晓凡
Q:直观上你早期的视觉语言非常直接,而后的创作包括《似曾相识》、《La Habana in Waiting》 视觉风格有明显变化,在摄影创作上有哪些观念的转变影响了你?
A:以前我很在意作品的技术处理是否完美,但每次展览的时候,总会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拍出来的?这个技术是怎么处理的?这些问题让我很不舒服,因为我觉得作品的主题被忽视了。我开始感受到“技术是个障碍”,它有时候会阻碍作品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让人忽视你真正想说的。
《哈瓦那》, 时晓凡
Q:为什么选择在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出国留学?在美国的八年对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和转变?
A:09年我太太去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留学,我也参与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一个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项目。98年大学毕业到09年出国,这十年我在摄影上的发展非常顺利,那时我已经给很多时尚大牌掌机,包括与迪奥合作拍摄了《玻璃箱里陌生人》。但我觉得自己其实一直是在消费大学时的知识储备,包括听的音乐,看的书都没有太多变化,所以那个时间点我需要去海外沉淀,需要摄入新的知识。
时晓凡摄影作品
由于我出国前已经有足够的经济积累所以在纽约的日子我过得清闲,每天可以看书、逛画廊、买画册、听唱片,并且我开始重新思考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本质。
Q:在纽约那些年的探索,关于摄影的本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A:我很喜欢罗兰·巴特的一句话,摄影就是“曾经存在过”。摄影是不同于绘画或者其它一切艺术形式的媒介,它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我画一颗树,我今天完成和明天完成差别不大;但是摄影就不同了,我晚一天拍叶子可能就落光了。哲学上它是一种“此时此刻”的概念。在拍摄的那一刻,这张照片就被赋予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但是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中国的存在感不高,摄影对于大部分中国人的意义还是“记忆和纪念”,就像我们家庭相册里的全家福、旅行中的风景照。
时晓凡摄影作品
Q:促使拍照的动机是什么?是记忆吗?
A:“情感就是记忆,想象等于回忆。我发现我们拍照时的动机与映射现实毫无关系,我们仅仅是在现实中寻找一些似曾相识的影像。这让我拿起相机不断前行,像是一个幽灵寻找她不可回到的前身,期盼着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和记忆深处的某个影像再次重逢。”我在阐述里写的这段文字,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的记忆都承载着一个独特的自我,拍照就是寻找记忆的过程,因为我们不会有兴趣去拍摄记忆中没有的东西。所有的视觉艺术都是在与死亡对抗,与正在消退的记忆对抗。
《似曾相识》,时晓凡
Q:你一直都是用导演摄影(Stage Photography)的方式拍摄吗?
A:我一直都是用导演摄影创作,通常都是按电影剧组创作的规格,你看到照片里所有的物件、灯光的设置,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我精心设计过的。我觉得每个摄影师的“词汇量”是不同的,摄影师都是在用自己所拥有的词汇量拍照。我比较幸运,一直都是和中国最顶尖的制片团队合作,能够拿到非常充裕的经费去创作,能够允许我像拍电影一样去拍照。
《哈瓦那》, 时晓凡
Q:你的作品风格强烈,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充满情绪的叙事和戏剧化的色彩,你是怎么形成自己标志性的风格的?
A:我觉得一位成功的商业摄影师,要经历几个阶段的成长。第一个阶段是要有国际视野,你得知道什么是好的。第二个阶段是你要形成自成一派的风格,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主题上。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 比如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绘画给了我不少启发。第三个阶段,我觉得是最难的,只有艺术家才能干,就是要有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阐述)。即使是拍商业广告,也要有摄影师的个人阐述,能到第三个层次的摄影师都是凤毛麟角。说白了必须得是以做艺术创作的方式来拍商业摄影,才能不断强化、体系化自己的风格。
Q:有不少职业摄影师都在尝试艺术创作, 但仍然难以脱离商业气息,你怎么看待这种状态?
A:我觉得摄影师在做艺术创作的时候要跨过两个坎。第一个坎:认为艺术只是一个idea,是一个创意项目,把这个创意完成就是创作了;第二个坎:太在意技术是否精湛完美,被“形式主义”束缚想法。艺术还是应该更多元化,应该关注“我是谁”,而不是“他们是谁”。与观众有关的线索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也是作品里能产生共鸣的。
时晓凡摄影作品
Q:未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A:我现在准备筹备拍一部故事片电影,正在勘景。我希望能多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更多作品欣赏
摄影的本质是一种纪念
时间:2020-02-10 15:25:35
来源:新浪图片
作者:翟红刚
摄影师(A)/时晓凡
Q:你是怎么开始接触摄影,并成为一位职业摄影师的?
A:我在东南大学自动化工程系毕业后来北京发展,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给一家外国人创办的纯英文杂志《Beijing Eyes》做摄影师,这家杂志是《Time Out Beijing》的前身,有点像精品城市指南,总是报道一些奇奇怪怪很有趣的事物。通过这份工作,我接触、拍摄了很多地下摇滚乐队,这些都为我自己日后的摄影创作积累了一些资源。
我算是中国最早有个人网站的摄影师,在90年代我已经开始经营自己的个网,而且一直都是纯英文模式。国外的机构和平台他们想要找中国摄影师合作,他们只能搜索到我。所以像美国的《新闻周刊》、英国的《每日快报》都会不定期找我约稿。按照当时的生活开销,每次几百美金的稿费确实不菲。那时我就觉得,有幸能成为一位职业摄影师,是非常幸福的事。
时晓凡摄影作品
Q:你是如何去找寻自己创作风格的?
A:说实话,我们这代人的教育里没有什么视觉教育。我小时候家里的挂历都是些非常传统的明清山水画,真正的视觉启蒙是在大学时代。那时总爱赶时髦,去淘那些当“洋垃圾”进口的音乐卡带封面都是些酷酷的摇滚音乐人。所以在摄影上,我的启蒙不是安塞尔.亚当斯、罗伯特.卡帕。我们那个年代“酷”是很重要的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一定要和主流反着走。时尚摄影本身是最接近这种态度的,自然风格也是这样。
《似曾相识》,时晓凡
Q:直观上你早期的视觉语言非常直接,而后的创作包括《似曾相识》、《La Habana in Waiting》 视觉风格有明显变化,在摄影创作上有哪些观念的转变影响了你?
A:以前我很在意作品的技术处理是否完美,但每次展览的时候,总会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拍出来的?这个技术是怎么处理的?这些问题让我很不舒服,因为我觉得作品的主题被忽视了。我开始感受到“技术是个障碍”,它有时候会阻碍作品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让人忽视你真正想说的。
《哈瓦那》, 时晓凡
Q:为什么选择在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出国留学?在美国的八年对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和转变?
A:09年我太太去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留学,我也参与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一个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项目。98年大学毕业到09年出国,这十年我在摄影上的发展非常顺利,那时我已经给很多时尚大牌掌机,包括与迪奥合作拍摄了《玻璃箱里陌生人》。但我觉得自己其实一直是在消费大学时的知识储备,包括听的音乐,看的书都没有太多变化,所以那个时间点我需要去海外沉淀,需要摄入新的知识。
时晓凡摄影作品
由于我出国前已经有足够的经济积累所以在纽约的日子我过得清闲,每天可以看书、逛画廊、买画册、听唱片,并且我开始重新思考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本质。
Q:在纽约那些年的探索,关于摄影的本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A:我很喜欢罗兰·巴特的一句话,摄影就是“曾经存在过”。摄影是不同于绘画或者其它一切艺术形式的媒介,它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我画一颗树,我今天完成和明天完成差别不大;但是摄影就不同了,我晚一天拍叶子可能就落光了。哲学上它是一种“此时此刻”的概念。在拍摄的那一刻,这张照片就被赋予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但是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中国的存在感不高,摄影对于大部分中国人的意义还是“记忆和纪念”,就像我们家庭相册里的全家福、旅行中的风景照。
时晓凡摄影作品
Q:促使拍照的动机是什么?是记忆吗?
A:“情感就是记忆,想象等于回忆。我发现我们拍照时的动机与映射现实毫无关系,我们仅仅是在现实中寻找一些似曾相识的影像。这让我拿起相机不断前行,像是一个幽灵寻找她不可回到的前身,期盼着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和记忆深处的某个影像再次重逢。”我在阐述里写的这段文字,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的记忆都承载着一个独特的自我,拍照就是寻找记忆的过程,因为我们不会有兴趣去拍摄记忆中没有的东西。所有的视觉艺术都是在与死亡对抗,与正在消退的记忆对抗。
《似曾相识》,时晓凡
Q:你一直都是用导演摄影(Stage Photography)的方式拍摄吗?
A:我一直都是用导演摄影创作,通常都是按电影剧组创作的规格,你看到照片里所有的物件、灯光的设置,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我精心设计过的。我觉得每个摄影师的“词汇量”是不同的,摄影师都是在用自己所拥有的词汇量拍照。我比较幸运,一直都是和中国最顶尖的制片团队合作,能够拿到非常充裕的经费去创作,能够允许我像拍电影一样去拍照。
《哈瓦那》, 时晓凡
Q:你的作品风格强烈,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充满情绪的叙事和戏剧化的色彩,你是怎么形成自己标志性的风格的?
A:我觉得一位成功的商业摄影师,要经历几个阶段的成长。第一个阶段是要有国际视野,你得知道什么是好的。第二个阶段是你要形成自成一派的风格,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主题上。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 比如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绘画给了我不少启发。第三个阶段,我觉得是最难的,只有艺术家才能干,就是要有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阐述)。即使是拍商业广告,也要有摄影师的个人阐述,能到第三个层次的摄影师都是凤毛麟角。说白了必须得是以做艺术创作的方式来拍商业摄影,才能不断强化、体系化自己的风格。
Q:有不少职业摄影师都在尝试艺术创作, 但仍然难以脱离商业气息,你怎么看待这种状态?
A:我觉得摄影师在做艺术创作的时候要跨过两个坎。第一个坎:认为艺术只是一个idea,是一个创意项目,把这个创意完成就是创作了;第二个坎:太在意技术是否精湛完美,被“形式主义”束缚想法。艺术还是应该更多元化,应该关注“我是谁”,而不是“他们是谁”。与观众有关的线索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也是作品里能产生共鸣的。
时晓凡摄影作品
Q:未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A:我现在准备筹备拍一部故事片电影,正在勘景。我希望能多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更多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王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