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大医精诚,至爱报国。牺牲岂止在战场,奉献无处不英雄

时间:2020-04-15 12:11:30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高倩

  演奏结束后,两位乐手回答直播平台上网友提问。

在没有观众到场的金鸡湖音乐厅,苏州交响乐团竖琴手Jessica Fotinos登台演奏。

本报记者 高倩

打开快手,“老铁”们给日本著名作曲大师坂本龙一和国家大剧院四重奏刷起了礼物;抖音上,上海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的乐手热情地回答着网友的提问;B站音乐区里,郎朗用一口纯正的东北话聊起“柯儿蒂斯”音乐学院的求学经历……最近这段时间,许多一向“高冷”的古典音乐家开始慢慢享受“网红”生活。

直播 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4月3日晚,打开苏州交响乐团在B站和抖音开设的直播间,竖琴手Jessica Fotinos走上舞台,面对屏幕深深鞠躬,帕里什·阿尔瓦斯的《小夜曲》随后悠悠奏响,曾经可以自由出入剧场追音乐会的日子好像又回来了。

这些画面,同步来自苏州交响乐团的驻地金鸡湖音乐厅。隔着网络,14万分散于全国各地的观众正在聆听这场特别的音乐会。一曲奏完,场灯暗下,静悄悄的音乐厅里只能听到乐务用小推车搬卸乐器和谱架的声音,但手机屏幕上很是热闹,“呱唧呱唧”“bravo”“鼓掌”等留言纷纷刷过,代替了原本应该送给演奏家的热烈掌声。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苏州交响乐团“古典Online线上音乐会”的第二场。其实,“直播”对古典音乐来说并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语汇,但进驻网络直播平台的确是近来才出现的潮流。

如今流行的网络直播都突出“互动”的概念。实时出现在屏幕上的评论“弹幕”首先满足了观众彼此交流的愿望。正常情况下,古典音乐会都受到观演礼仪的约束,观众是不能随意交谈鼓掌的,但在网络上,大家可以自由倾诉,乐团的演奏家和工作人员也能更快地知道观众的想法。3月21日,苏交进行了“古典Online线上音乐会”的第一次直播,曲目是德沃夏克和柴可夫斯基的两部作品。“当时,许多观众就在弹幕里问,为什么没有贝多芬呢?”今年是乐圣诞辰250周年,各大乐团都策划了一系列的纪念演出,只是大多因为疫情搁置,苏交同样如此,但乐迷们还是念念不忘,于是在第二场直播中,乐团安排了贝多芬《c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

有趣的是,观众常常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从画面里发现各种各样的“萌点”,比如“竖琴小姐姐好美”“大提琴太帅了”,工作人员会贴心地多切几个特写镜头,满足大家的小小要求,而每到这时,弹幕又会开心地刷起“给摄影师加鸡腿”。这种轻松温馨的氛围,是剧场内的音乐会和传统直播绝难做到的。

直播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普及古典音乐。苏交的每场直播时长都在半个小时左右,短小精致。苏交品牌发展部经理忻文蓉说:“从普及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能吸引观众在短时间内的关注度”,于许多刚刚入门的观众而言,接受起来,远比动辄几十分钟的大部头作品容易许多,我们有意让线上直播区别于线下音乐会。观众看完直播,觉得意犹未尽,可能将来就会愿意走进音乐厅,到现场来感受。”

普及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

同样是艺术普及,换个说法,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

没有谁比年轻人自己更了解他们想要看什么。苏交的乐手平均年龄只有30岁,幕后行政团队有许多90后。疫情期间,他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变着花样地给待在家中的观众找乐子:“就不好好看电影”系列带着观众挖掘经典作品中的古典音乐彩蛋;“打击乐手宅‘疯’了”,开始用洋葱、卷心菜和锅碗瓢盆练手奏乐;苏交的外籍演奏家所占比例超过了60%,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远方的诗”邀请乐手朗读一首来自祖国的诗,并推荐一段相匹配的古典音乐,目前,这个系列已经收集了13种语言……“哪怕是看一部电影或者读一首诗,音乐都会在你的身边”,忻文蓉说。

西安交响乐团的情况与苏交有些相似。这支乐团的乐手和相关策划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他们的努力下,“XSO西安交响乐团”这个账号已经成为了B站古典音乐圈里当之无愧的“网红”。“千万别学中提琴”“大管的崩溃日常之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哨片是好的”“团长叫我云演奏,可是他卡了”等等视频标题无不幽默诙谐,播放量有时可以突破十万。这些数字,对一向小众的古典音乐来说已经是相当耀眼的成绩了。

分享 音乐家不只有音乐

舞台和音乐,并不是观众想要关注的全部,忻文蓉发现,他们都非常好奇乐手平时在做什么?

疫情发生前,苏交就聘请了专业的短视频团队拍摄“Vlog”。Vlog(视频博客)是现在很受年轻人欢迎的一种视频形式,它源自博客,作者用影像代替文字和照片“撰写”个人日记,拍摄日常生活的片段,上传网络与大家分享。他们策划了很多系列,第一期视频记录的是苏交新年音乐会的幕后全过程,乐团还从美妆生活博主那里得到了“开箱”视频的灵感,只不过乐手们开的不是快递箱,而是自己的乐器箱和琴盒,“有人会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有人会放上家人的照片,也有人会放很多卡通玩具,大家都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

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朝阳对此很有同感。执教23年,他深谙和年青一代沟通的要诀,“年轻人往往比较叛逆,你越要他喜欢,他就偏不。”从他的经验来看,在推广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观众对演奏家的感受有时甚至是第一位的。今年3月,林朝阳在B站注册了账号,正式“入驻”。直播时,他反而愿意避开音乐,“我不喜欢音乐家就要一直搞音乐,人是需要生活的。在工作之外,我更希望自己交到的朋友不是因为音乐而来的。”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不是拉琴,不是讲课,而是剪剪最近长了许多的头发。“其实我想让看直播的大家都放松一下。疫情还在,但我们不能放弃生活。”第二次直播是九天后。林朝阳偶然发现了家中竟有两只蛐蛐,干脆让它俩当直播的主角。“声音是无法被隔离的,我也想把这份美好分享给大家。直播会让我们觉得不那么孤独。”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网络对于古典音乐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传统的演出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我比较乐观。”林朝阳觉得,直播等线上方式渐成趋势后,也许会进一步刺激传统剧场行业的优化,两者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在此消彼长中达到一种平衡。“艺术家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接触。”演出现场的魅力,依旧是网络技术无法复制的。“人与人在一起,哪怕只是物理上看得见,哪怕只是能彼此碰一下,这种行为方式也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和价值感。”高倩


责任编辑王嘉超
标签音乐    
0

大医精诚,至爱报国。牺牲岂止在战场,奉献无处不英雄

时间:2020-04-15 12:11:3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高倩

  演奏结束后,两位乐手回答直播平台上网友提问。

在没有观众到场的金鸡湖音乐厅,苏州交响乐团竖琴手Jessica Fotinos登台演奏。

本报记者 高倩

打开快手,“老铁”们给日本著名作曲大师坂本龙一和国家大剧院四重奏刷起了礼物;抖音上,上海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的乐手热情地回答着网友的提问;B站音乐区里,郎朗用一口纯正的东北话聊起“柯儿蒂斯”音乐学院的求学经历……最近这段时间,许多一向“高冷”的古典音乐家开始慢慢享受“网红”生活。

直播 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4月3日晚,打开苏州交响乐团在B站和抖音开设的直播间,竖琴手Jessica Fotinos走上舞台,面对屏幕深深鞠躬,帕里什·阿尔瓦斯的《小夜曲》随后悠悠奏响,曾经可以自由出入剧场追音乐会的日子好像又回来了。

这些画面,同步来自苏州交响乐团的驻地金鸡湖音乐厅。隔着网络,14万分散于全国各地的观众正在聆听这场特别的音乐会。一曲奏完,场灯暗下,静悄悄的音乐厅里只能听到乐务用小推车搬卸乐器和谱架的声音,但手机屏幕上很是热闹,“呱唧呱唧”“bravo”“鼓掌”等留言纷纷刷过,代替了原本应该送给演奏家的热烈掌声。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苏州交响乐团“古典Online线上音乐会”的第二场。其实,“直播”对古典音乐来说并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语汇,但进驻网络直播平台的确是近来才出现的潮流。

如今流行的网络直播都突出“互动”的概念。实时出现在屏幕上的评论“弹幕”首先满足了观众彼此交流的愿望。正常情况下,古典音乐会都受到观演礼仪的约束,观众是不能随意交谈鼓掌的,但在网络上,大家可以自由倾诉,乐团的演奏家和工作人员也能更快地知道观众的想法。3月21日,苏交进行了“古典Online线上音乐会”的第一次直播,曲目是德沃夏克和柴可夫斯基的两部作品。“当时,许多观众就在弹幕里问,为什么没有贝多芬呢?”今年是乐圣诞辰250周年,各大乐团都策划了一系列的纪念演出,只是大多因为疫情搁置,苏交同样如此,但乐迷们还是念念不忘,于是在第二场直播中,乐团安排了贝多芬《c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

有趣的是,观众常常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从画面里发现各种各样的“萌点”,比如“竖琴小姐姐好美”“大提琴太帅了”,工作人员会贴心地多切几个特写镜头,满足大家的小小要求,而每到这时,弹幕又会开心地刷起“给摄影师加鸡腿”。这种轻松温馨的氛围,是剧场内的音乐会和传统直播绝难做到的。

直播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普及古典音乐。苏交的每场直播时长都在半个小时左右,短小精致。苏交品牌发展部经理忻文蓉说:“从普及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能吸引观众在短时间内的关注度”,于许多刚刚入门的观众而言,接受起来,远比动辄几十分钟的大部头作品容易许多,我们有意让线上直播区别于线下音乐会。观众看完直播,觉得意犹未尽,可能将来就会愿意走进音乐厅,到现场来感受。”

普及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

同样是艺术普及,换个说法,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

没有谁比年轻人自己更了解他们想要看什么。苏交的乐手平均年龄只有30岁,幕后行政团队有许多90后。疫情期间,他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变着花样地给待在家中的观众找乐子:“就不好好看电影”系列带着观众挖掘经典作品中的古典音乐彩蛋;“打击乐手宅‘疯’了”,开始用洋葱、卷心菜和锅碗瓢盆练手奏乐;苏交的外籍演奏家所占比例超过了60%,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远方的诗”邀请乐手朗读一首来自祖国的诗,并推荐一段相匹配的古典音乐,目前,这个系列已经收集了13种语言……“哪怕是看一部电影或者读一首诗,音乐都会在你的身边”,忻文蓉说。

西安交响乐团的情况与苏交有些相似。这支乐团的乐手和相关策划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他们的努力下,“XSO西安交响乐团”这个账号已经成为了B站古典音乐圈里当之无愧的“网红”。“千万别学中提琴”“大管的崩溃日常之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哨片是好的”“团长叫我云演奏,可是他卡了”等等视频标题无不幽默诙谐,播放量有时可以突破十万。这些数字,对一向小众的古典音乐来说已经是相当耀眼的成绩了。

分享 音乐家不只有音乐

舞台和音乐,并不是观众想要关注的全部,忻文蓉发现,他们都非常好奇乐手平时在做什么?

疫情发生前,苏交就聘请了专业的短视频团队拍摄“Vlog”。Vlog(视频博客)是现在很受年轻人欢迎的一种视频形式,它源自博客,作者用影像代替文字和照片“撰写”个人日记,拍摄日常生活的片段,上传网络与大家分享。他们策划了很多系列,第一期视频记录的是苏交新年音乐会的幕后全过程,乐团还从美妆生活博主那里得到了“开箱”视频的灵感,只不过乐手们开的不是快递箱,而是自己的乐器箱和琴盒,“有人会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有人会放上家人的照片,也有人会放很多卡通玩具,大家都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

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朝阳对此很有同感。执教23年,他深谙和年青一代沟通的要诀,“年轻人往往比较叛逆,你越要他喜欢,他就偏不。”从他的经验来看,在推广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观众对演奏家的感受有时甚至是第一位的。今年3月,林朝阳在B站注册了账号,正式“入驻”。直播时,他反而愿意避开音乐,“我不喜欢音乐家就要一直搞音乐,人是需要生活的。在工作之外,我更希望自己交到的朋友不是因为音乐而来的。”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不是拉琴,不是讲课,而是剪剪最近长了许多的头发。“其实我想让看直播的大家都放松一下。疫情还在,但我们不能放弃生活。”第二次直播是九天后。林朝阳偶然发现了家中竟有两只蛐蛐,干脆让它俩当直播的主角。“声音是无法被隔离的,我也想把这份美好分享给大家。直播会让我们觉得不那么孤独。”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网络对于古典音乐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传统的演出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我比较乐观。”林朝阳觉得,直播等线上方式渐成趋势后,也许会进一步刺激传统剧场行业的优化,两者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在此消彼长中达到一种平衡。“艺术家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接触。”演出现场的魅力,依旧是网络技术无法复制的。“人与人在一起,哪怕只是物理上看得见,哪怕只是能彼此碰一下,这种行为方式也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和价值感。”高倩


责任编辑:王嘉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