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仓的追梦人——读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
作家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以大历史观的眼光,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吃不饱饭、能吃饱饭到吃得好饭的历史线索,重点讲述改革开放时代打造好中国人的饭碗、端好中国人饭碗的故事,由此,从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中,提炼出宏大深刻的思想主题。
中国典籍在海外:《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
笔者在2021年12月利用OCLC数据库检索,发现《黄帝内经》除英语译本59种、德语译本10种、日语译本8种、法语译本7种外,还涉及西班牙语、韩语、匈牙利语、越南语、马尔加什语等16种语言。收录当今世界多个SSCI顶级期刊的JSTOR数据库中,有736篇《黄帝内经》研究论文。
白衣执甲,感恩有你!致敬战疫路上的医护人员
这个春夏之交,疫情防控一线,无数医护“大白”义无反顾地用平凡的实际行动,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用坚守,践行初心使命,诠释责任担当,让我们看到了疫情阴霾之下的爱与光,向所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让古籍里的文化走进生活
通过活灵活现的复原,我们不仅能够亲眼看到古人的日常餐饮,亲口感受穿越时间的味道,还能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万里江海通 九州天地宽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与万里长城一起成为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标志性工程。
人文底色上描画山川胜景
这部50多万字的著作,是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臧穆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等地野外科考日记,时间从1975年到2000年,跨度长达1/4个世纪。
汉英双语版《古文观止》正式出版发行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编选的一部最具影响力的古代散文集。
联合国中文日:中文走向世界,共筑美好未来
今年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
胡竹峰《惜字亭下》书写山川风物
以优雅汉语书写站在大地与时代之上的人民之美,是本书浓墨重彩的地方。
颜真卿与山东德州
颜真卿是唐朝名臣、书法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
沉浸式体验国粹 京城民众故居“遇见梅兰芳”
2022年“遇见梅兰芳”第一季——“春游时节好花天”活动在梅兰芳纪念馆举办,为民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沉浸式国粹体验。
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带读者深入历史现场
军旅作家丁晓平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深入还原历史现场,让读者如同走进一座博大精深的党史博物馆。
中医药走向世界,准确翻译是第一步
中医药学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学智慧,如天人合一的统一性、全息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以象之谓”为基础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
名人与名柳
百姓在檐前屋后栽种柳树相沿成俗,历史上的不少名人,也爱柳、咏柳、种柳,留下诸多“名人与名柳”的佳话。
《水:王牧羽作品集》荣膺“世界最美的书”
中国的《水:王牧羽作品集》获本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
妙手修复 千年古籍“破镜重圆”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本见证。
“母亲河”5月中旬将再次全线通水(永定河北京段开始春季多水源集中补水3.3亿方)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是海河流域的主要水系之一,全长747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第五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在京举办
第五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
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与演变
日本茶文化来自中国,历经漫长的本土发展与改良,吸收与融合了中国茶文化的内在文化与外在技法,形成独具日本美学特色的茶道文化,其中保留的中国文化元素,也成为我国茶文化研究者认识与复原古代茶礼的重要参考。
科学梦张力无限
“天宫课堂”正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一个国家品牌。
新消费观察|又迎“双11”大促 化妆品品牌“出招”冲业绩
玫琳凯中国钻石研讨会成功举办
破浪畅游金城貌 乘艇爽追大河风 国庆假期金城关·黄河古渡景区水上游受青睐
国庆假期株洲方特无人机烟火盛宴震撼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