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作家谈读书
作者:宫立(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梁实秋)。“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读书“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俞平伯)。
“书是有生命的东西,有脉搏有知觉的朋友”(叶公超),我们可以摆脱各种现实条件的束缚,在书林里自由漫步,“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谁也不会嗔怪”(杨绛)。读书,会让我们有发现的愉悦,“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应该逛的地方,景色无边,奇妙无穷。不问年轻年老的,不问是不是一个专家,只要他(或她)走进了这一座景色迷人的书林里去,只要他在那里漫步一会儿,准保他会不断地到那儿去的,而每一次的漫步也准保会或多或少地有收获的”(郑振铎)。
要读的书很多,但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从具有阅读能力开始,即便天天读书,读到老死了,怕也难把那些已写出的书读完”(莫言)。选书很重要,老舍却是个逍遥派,“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印象甚佳’便是好书……‘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激不尽”。
柳荫读书图 丰子恺/绘
读者和书也是讲究缘分的,林语堂幽默风趣地把寻找气质相近的阅读对象,比作寻找情人,找到文学上的情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孙犁在给铁凝的信中也强调书与人气质相投的重要性,“所谓读进去,读不进去,是要看你对那个作家有无兴趣,与你的气质是否相投。多大的作家,也不能说都能投合每个人的口味。例如莫泊桑、屠格涅夫,我知道他们的短篇小说好,特别是莫泊桑,他的短篇小说,那真是最规格的。但是,我明知道好,也读了一些,但不如像读普希金、高尔基的短篇,那样合乎自己的气质。我不知道你们那里有什么书,只是举例说明之。今天想到的就是这些。你读着脾气相投的,无妨就多读他一些,无论是长篇或短篇。屠格涅夫的短篇,我不太喜欢,可是,我就爱读他的长篇。他那几部长篇,我劝你一定逐一读过,一定会使你入迷的。”
为了“一册你搜寻了好久的好书,一部你闻名已久的名著,一部你从不曾想到世间会有这样一部书存在的僻书”(叶灵凤),哪怕生活拮据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得到它。朱自清回忆,大学毕业那年,他“到琉璃厂华洋书庄去,看见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才十四元。可是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来想去,只好硬了心肠将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猫皮)水獭领大氅亲手拿着,走到后门一家当铺里去,说当十四元钱。柜上人似乎没有什么留难就答应了。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样,领子小而毛杂—原是用了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的。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很费了点张罗。拿去当的时候,也踌躇了下,却终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着将来准赎出来就是了。想不到竟不能赎出来,这是直到现在翻那本字典时常引为遗憾的”。
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在朱光潜看来,“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览,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书不光要读,有的书还要熟读,读书要“声入心通”,“阅览分精读、略读,吟诵分朗诵、吟哦。目治与耳治,不可偏废,泛览即目治,深入宜兼口耳,所谓‘声入心通也’”(俞平伯)。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拿到自己心仪的书,我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来读,而施蛰存却提醒我们要慢慢读,“一个善于欣赏书籍的读者,当他得到一本值得欣赏的书之后,他不仅是热心地读它,而且还得玩弄,或说摩挲它。借来就看,看过就还,对于一本好书,这是最煞风景的待遇。多数书呆子,像我一样,喜欢把心爱的书放在常常看得见的一个书架上。新买来的书,不一定就看,让它在书架上搁几天,然后,在一个兴致最好的时候,翻开来看了”。
最幸福的读书状态,也许是“有很多空闲时间,面前放一堆初选出来的书,随意地、从容地一本挑着读。一杯清茶或咖啡,读一会儿发一会呆,沉思或遐想”(张抗抗),也许是“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躺在乳白色的皮沙发上读书;能在读到绝妙的句子时,一蹦而起,在橡木地板上踱步”,“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严歌苓)。
总有一本书,会让我们记忆犹新。茅盾对《西游记》情有独钟,“小时看的第一部‘闲书’也就是《西游记》,现在我要是手头别无他书而只有一部《西游记》时,看上了还是放不落手的。神怪小说中国本来很多,但《西游记》之优长,我以为尚不在它的想象的瑰奇(当然这是其他神怪小说之不可及处),而在它所写的神仙精怪都是那么富于人情味,而又特多诙谐。是幻想,然而托根于现实”。
人生亦是一部大书。诗人高法莱说,“一个人好像一本书,人诞生,即为书的封面;其洗礼即为题赠;其啼哭即为序言;其童年即为卷首之论见;其生活即为内容;其罪恶即为印误;其忏悔即为书背之勘误表;有大本的书,有小册的书,有用牛皮纸印的,有用薄纸的,其内容有值得一读的,有不值卒读者。可是最后的一页上,总有一个‘全书完’的字样”,“恕我续上一个‘貂尾’,就是在人的诞生之前的受精成孕,就是书版付印前之文人绞汁的草稿了”(郁达夫)。
听作家谈读书
时间:2020-04-17 10:45: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郁达夫
作者:宫立(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梁实秋)。“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读书“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俞平伯)。
“书是有生命的东西,有脉搏有知觉的朋友”(叶公超),我们可以摆脱各种现实条件的束缚,在书林里自由漫步,“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谁也不会嗔怪”(杨绛)。读书,会让我们有发现的愉悦,“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应该逛的地方,景色无边,奇妙无穷。不问年轻年老的,不问是不是一个专家,只要他(或她)走进了这一座景色迷人的书林里去,只要他在那里漫步一会儿,准保他会不断地到那儿去的,而每一次的漫步也准保会或多或少地有收获的”(郑振铎)。
要读的书很多,但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从具有阅读能力开始,即便天天读书,读到老死了,怕也难把那些已写出的书读完”(莫言)。选书很重要,老舍却是个逍遥派,“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印象甚佳’便是好书……‘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激不尽”。
柳荫读书图 丰子恺/绘
读者和书也是讲究缘分的,林语堂幽默风趣地把寻找气质相近的阅读对象,比作寻找情人,找到文学上的情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孙犁在给铁凝的信中也强调书与人气质相投的重要性,“所谓读进去,读不进去,是要看你对那个作家有无兴趣,与你的气质是否相投。多大的作家,也不能说都能投合每个人的口味。例如莫泊桑、屠格涅夫,我知道他们的短篇小说好,特别是莫泊桑,他的短篇小说,那真是最规格的。但是,我明知道好,也读了一些,但不如像读普希金、高尔基的短篇,那样合乎自己的气质。我不知道你们那里有什么书,只是举例说明之。今天想到的就是这些。你读着脾气相投的,无妨就多读他一些,无论是长篇或短篇。屠格涅夫的短篇,我不太喜欢,可是,我就爱读他的长篇。他那几部长篇,我劝你一定逐一读过,一定会使你入迷的。”
为了“一册你搜寻了好久的好书,一部你闻名已久的名著,一部你从不曾想到世间会有这样一部书存在的僻书”(叶灵凤),哪怕生活拮据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得到它。朱自清回忆,大学毕业那年,他“到琉璃厂华洋书庄去,看见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才十四元。可是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来想去,只好硬了心肠将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猫皮)水獭领大氅亲手拿着,走到后门一家当铺里去,说当十四元钱。柜上人似乎没有什么留难就答应了。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样,领子小而毛杂—原是用了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的。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很费了点张罗。拿去当的时候,也踌躇了下,却终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着将来准赎出来就是了。想不到竟不能赎出来,这是直到现在翻那本字典时常引为遗憾的”。
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在朱光潜看来,“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览,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书不光要读,有的书还要熟读,读书要“声入心通”,“阅览分精读、略读,吟诵分朗诵、吟哦。目治与耳治,不可偏废,泛览即目治,深入宜兼口耳,所谓‘声入心通也’”(俞平伯)。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拿到自己心仪的书,我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来读,而施蛰存却提醒我们要慢慢读,“一个善于欣赏书籍的读者,当他得到一本值得欣赏的书之后,他不仅是热心地读它,而且还得玩弄,或说摩挲它。借来就看,看过就还,对于一本好书,这是最煞风景的待遇。多数书呆子,像我一样,喜欢把心爱的书放在常常看得见的一个书架上。新买来的书,不一定就看,让它在书架上搁几天,然后,在一个兴致最好的时候,翻开来看了”。
最幸福的读书状态,也许是“有很多空闲时间,面前放一堆初选出来的书,随意地、从容地一本挑着读。一杯清茶或咖啡,读一会儿发一会呆,沉思或遐想”(张抗抗),也许是“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躺在乳白色的皮沙发上读书;能在读到绝妙的句子时,一蹦而起,在橡木地板上踱步”,“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严歌苓)。
总有一本书,会让我们记忆犹新。茅盾对《西游记》情有独钟,“小时看的第一部‘闲书’也就是《西游记》,现在我要是手头别无他书而只有一部《西游记》时,看上了还是放不落手的。神怪小说中国本来很多,但《西游记》之优长,我以为尚不在它的想象的瑰奇(当然这是其他神怪小说之不可及处),而在它所写的神仙精怪都是那么富于人情味,而又特多诙谐。是幻想,然而托根于现实”。
人生亦是一部大书。诗人高法莱说,“一个人好像一本书,人诞生,即为书的封面;其洗礼即为题赠;其啼哭即为序言;其童年即为卷首之论见;其生活即为内容;其罪恶即为印误;其忏悔即为书背之勘误表;有大本的书,有小册的书,有用牛皮纸印的,有用薄纸的,其内容有值得一读的,有不值卒读者。可是最后的一页上,总有一个‘全书完’的字样”,“恕我续上一个‘貂尾’,就是在人的诞生之前的受精成孕,就是书版付印前之文人绞汁的草稿了”(郁达夫)。
责任编辑:王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