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传统武术“连城拳”:传习千年 流传海外
连城拳传承人黄林指导学生练习“连城拳”。 张金川 摄
中新网福建连城4月12日电 (张金川 龚雯 黄水林)“一日练一日功夫,一日不练十日空”“拳打三脚打七,目珠(眼睛)打第一”,这样的习武顺口溜在“全国武术之乡”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广为流传。
单勾、捆手、猛虎跳墙、八步缠狮,耍大阵棍、双刀、山字耙、勾连枪……“习武少年”们紧随口令,在“连城拳”第34代传承人黄林的带领下操练起连城拳拳法、器械,“嚯嚯”声孔武有力,手法丰富,架式沉宏。
当地习武者练习“连城拳”。 张金川 摄
据悉,“连城拳”历经近千年传习,成为“客家祖地”闽西客家传统武术精粹、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2009年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在福建、湖南、浙江等地传扬,还流传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据黄林介绍说,“连城拳”早期将北少林拳、武当内家拳、南少林拳三者合一,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其中以黄家拳最具代表,“涵盖拳术、器械、对练、搏击、舞狮等几十个套路,特点是短打为主,防守严而不疏。”
当地习武者在对练“连城拳”。 黄水林 摄
黄林称,连城自古武风兴盛,农闲时,大家便群聚祠堂教练武术,习武成为家家户户的必修课,更定有“尚武先立德习医”原则,不少拳师精通骨伤科医术,如今全县17个乡镇均传习“连城拳”。
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舞龙、舞狮是连城极受欢迎的民俗活动之一,而后,拳术表演往往是压轴大戏,精彩丰呈。黄林说,“舞狮基于武术功底,这些都少不了‘连城拳’的‘身影’。”
近年来,“连城拳”突破传统“单传”祖训,不仅融入民俗文化,也开始从防身向全民健身转变,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黄林表示,“传统武术做为一项运动与文化兼备的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
2014年,黄林自筹资金建造连城县连城拳传习中心,面积1300多平方米,逐渐打造成连城拳重点后备人才基地,连城拳训练、竞赛活动排练、暑期培训班均在此开展。
记者在该传习中心发现,武术器械排排摆开,练功堂肃穆威严,一名匠人正为“客家青狮”的“狮头”包浆、上色,青少年“弟子”们各自开展热身训练,其中不乏女“弟子”。
“传承好、弘扬好连城拳很早便成为我毕生的追求。”现年51岁的黄林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4岁习武、7岁登台,经过十多年苦练,顺利接过父亲的“衣钵”,在各类武术比赛中战果累累。
经历上世纪90年代初,连城传统武术发展步入低谷后,黄林倾力探索扩大“连城拳”知名度,走进大众生活的道路:2007年办“连城拳”培训班;2009年首次开展“连城拳”进校园活动,并编创“连城拳”中小学生武术操;2016年成立公司,让“连城拳”进入产业化发展。
“目前,连城42所中小学中,过半将‘连城拳’纳入体育课教学,每年数百名武术爱好者参加培训班,‘武术精湛’的传承者涌现,后辈力量兴起。”黄林如是说。
更令他欣慰的是,“连城拳”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等武术比赛及多个运动会上屡屡获奖,“海内外的武术界都了解连城拳。”
“走出去才能真正弘扬中华武术之魂。”黄林说,2012年来,他开始携手连城拳术走向世界,不仅参加港澳台及海外邀请赛事,还曾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开展武术交流,“中国功夫在当地很受欢迎。”
黄林回忆道,通过交流切磋与东南亚的“连城拳”接上根脉,算是意外之喜,“国外爱好者得知我们来自‘连城拳’发源地,十分激动。”他还说,邀请了海外习武者于今年正月来到连城寻根,参加隔田村延续300多年的“天川胜会”,但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暂时延期。
如今,黄林的儿子、儿媳均在学校教习“连城拳”,全家投入“连城拳”传承。黄林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将传承事业交到儿子手中,期盼着武术融入市场,武术健身理念更深入人心。
闽西客家传统武术“连城拳”:传习千年 流传海外
时间:2020-04-13 11:0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嘉超
连城拳传承人黄林指导学生练习“连城拳”。 张金川 摄
中新网福建连城4月12日电 (张金川 龚雯 黄水林)“一日练一日功夫,一日不练十日空”“拳打三脚打七,目珠(眼睛)打第一”,这样的习武顺口溜在“全国武术之乡”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广为流传。
单勾、捆手、猛虎跳墙、八步缠狮,耍大阵棍、双刀、山字耙、勾连枪……“习武少年”们紧随口令,在“连城拳”第34代传承人黄林的带领下操练起连城拳拳法、器械,“嚯嚯”声孔武有力,手法丰富,架式沉宏。
当地习武者练习“连城拳”。 张金川 摄
据悉,“连城拳”历经近千年传习,成为“客家祖地”闽西客家传统武术精粹、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2009年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在福建、湖南、浙江等地传扬,还流传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据黄林介绍说,“连城拳”早期将北少林拳、武当内家拳、南少林拳三者合一,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其中以黄家拳最具代表,“涵盖拳术、器械、对练、搏击、舞狮等几十个套路,特点是短打为主,防守严而不疏。”
当地习武者在对练“连城拳”。 黄水林 摄
黄林称,连城自古武风兴盛,农闲时,大家便群聚祠堂教练武术,习武成为家家户户的必修课,更定有“尚武先立德习医”原则,不少拳师精通骨伤科医术,如今全县17个乡镇均传习“连城拳”。
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舞龙、舞狮是连城极受欢迎的民俗活动之一,而后,拳术表演往往是压轴大戏,精彩丰呈。黄林说,“舞狮基于武术功底,这些都少不了‘连城拳’的‘身影’。”
近年来,“连城拳”突破传统“单传”祖训,不仅融入民俗文化,也开始从防身向全民健身转变,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黄林表示,“传统武术做为一项运动与文化兼备的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
2014年,黄林自筹资金建造连城县连城拳传习中心,面积1300多平方米,逐渐打造成连城拳重点后备人才基地,连城拳训练、竞赛活动排练、暑期培训班均在此开展。
记者在该传习中心发现,武术器械排排摆开,练功堂肃穆威严,一名匠人正为“客家青狮”的“狮头”包浆、上色,青少年“弟子”们各自开展热身训练,其中不乏女“弟子”。
“传承好、弘扬好连城拳很早便成为我毕生的追求。”现年51岁的黄林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4岁习武、7岁登台,经过十多年苦练,顺利接过父亲的“衣钵”,在各类武术比赛中战果累累。
经历上世纪90年代初,连城传统武术发展步入低谷后,黄林倾力探索扩大“连城拳”知名度,走进大众生活的道路:2007年办“连城拳”培训班;2009年首次开展“连城拳”进校园活动,并编创“连城拳”中小学生武术操;2016年成立公司,让“连城拳”进入产业化发展。
“目前,连城42所中小学中,过半将‘连城拳’纳入体育课教学,每年数百名武术爱好者参加培训班,‘武术精湛’的传承者涌现,后辈力量兴起。”黄林如是说。
更令他欣慰的是,“连城拳”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等武术比赛及多个运动会上屡屡获奖,“海内外的武术界都了解连城拳。”
“走出去才能真正弘扬中华武术之魂。”黄林说,2012年来,他开始携手连城拳术走向世界,不仅参加港澳台及海外邀请赛事,还曾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开展武术交流,“中国功夫在当地很受欢迎。”
黄林回忆道,通过交流切磋与东南亚的“连城拳”接上根脉,算是意外之喜,“国外爱好者得知我们来自‘连城拳’发源地,十分激动。”他还说,邀请了海外习武者于今年正月来到连城寻根,参加隔田村延续300多年的“天川胜会”,但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暂时延期。
如今,黄林的儿子、儿媳均在学校教习“连城拳”,全家投入“连城拳”传承。黄林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将传承事业交到儿子手中,期盼着武术融入市场,武术健身理念更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王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