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我爱黎平茶”网络消费扶贫主题活动举办
原标题:决胜脱贫攻坚 助力黎货出山 ——贵州黎平举办“我爱黎平茶”网络消费扶贫主题活动
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黎货出山。3月29日下午,中国旅游集团、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在贵州省黎平县高屯万亩茶园举办“我为家乡代言-‘我爱黎平茶’”主题网络推广活动。
活动依托黎平县“侗族七仙女”快手号,中共黎平县委书记周文锋携手副县长张万广一起为家乡代言,利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受众广的优势,传播黎平茶产业及茶文化,提升“黎平茶”品牌知名度,打通网络销售渠道,助销当地农产品。
茶园里,穿着侗族服装的采茶姑娘们,背着竹编背篓正在采茶。她们一边飞快的采茶,一边还高唱起侗族大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茶艺楼里,悬挂着传统的茶饼,摆放着包装精致的产品,各类黎平茶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活动中,黎平县委书记周文锋首先用“红色黎平、绿色黎平、古色黎平、多彩黎平”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黎平,并重点介绍了黎平县茶产业优势。
“黎平是全国重点产茶县,2019年全县投产茶园面积达到22万亩,干茶产量1.38万吨,综合产值11.5亿元。茶叶是黎平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富民产业,全县有16万名农民从茶叶产业中受益,其中有1万余名贫困人口从管茶、采茶、制茶过程中得到增收,茶叶产业成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重要力量。”周文锋书记介绍。
黎平茶叶发展历史悠久,是茶叶的原生地之一,境内至今保存有大量的原生态野生古茶树。据《黎平府志》记载,268年前,黎平就有“谷雨采茶”的习俗。
历年来,黎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1976年开始集中连片发展茶园,1977年后,全县出现“种茶热”,1985-1991年期间,黎平茶产品一度出口创汇,畅销两湖、两广、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1999年9月、2008年8月黎平县先后成立了“黎平县茶叶产业办公室”、“黎平县茶叶产业发展局”,专门负责协调管理全县茶产业工作。
“这条路走对了。”1986年10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考察桂花台茶场时,充分肯定了当时县委、县政府发展茶叶产业的决定。
近年来,黎平县将茶叶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展现从山区穷县到全国重点产茶县的蜕变。
目前,全县投产茶园面积发展到22.5万亩,茶园面积位居黔东南州首位。全县共注册有茶叶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30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家,州级龙头企业1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14家,标准化清洁加工厂26家,获得有机茶园认证、有机茶产品认证4个。
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黎平县主导产业之一,县委政府全力推进“黎平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构建了“黎平雀舌”、“黎平香茶”、“黎平红”、“黎平白茶”等二级品牌发展新格局。
黎平天蓝水绿、气候宜人,远离工业污染,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是天然的大氧吧,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生态茶、干净茶、放心茶成为了“黎平茶”的名片。2010年黎平县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名茶之乡”,2010—2017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度中国西部最美茶乡”、“2016年度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8年中国茶叶百强县”等称号。黎平茶在参加“世界绿茶评比”、“中茶杯”、“中绿杯”等名优茶评比中累计获得各种奖项60余项。
此次由中国旅游集团、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黎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的“我为家乡代言-‘我爱黎平茶’”主题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扶贫会议上提出的“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讲话精神。
据统计,活动直播浏览量超过110万人次,获得点赞20万,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180万元,仅现场直接销售达2300单,预计本次活动推动黎平茶增销达600万元以上。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保产助农增收,黎平县高度重视茶叶生产,截至2020年3月底,全县干茶产量达380吨,综合产值1.5亿元,带动劳动力就业6.6万人。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全县干茶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12.5亿元,受益群众1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万多人)。( 通讯员 姚进忠)
贵州黎平“我爱黎平茶”网络消费扶贫主题活动举办
时间:2020-03-30 20:43:34
来源:百象文艺网
作者:姚进忠
原标题:决胜脱贫攻坚 助力黎货出山 ——贵州黎平举办“我爱黎平茶”网络消费扶贫主题活动
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黎货出山。3月29日下午,中国旅游集团、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在贵州省黎平县高屯万亩茶园举办“我为家乡代言-‘我爱黎平茶’”主题网络推广活动。
活动依托黎平县“侗族七仙女”快手号,中共黎平县委书记周文锋携手副县长张万广一起为家乡代言,利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受众广的优势,传播黎平茶产业及茶文化,提升“黎平茶”品牌知名度,打通网络销售渠道,助销当地农产品。
茶园里,穿着侗族服装的采茶姑娘们,背着竹编背篓正在采茶。她们一边飞快的采茶,一边还高唱起侗族大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茶艺楼里,悬挂着传统的茶饼,摆放着包装精致的产品,各类黎平茶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活动中,黎平县委书记周文锋首先用“红色黎平、绿色黎平、古色黎平、多彩黎平”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黎平,并重点介绍了黎平县茶产业优势。
“黎平是全国重点产茶县,2019年全县投产茶园面积达到22万亩,干茶产量1.38万吨,综合产值11.5亿元。茶叶是黎平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富民产业,全县有16万名农民从茶叶产业中受益,其中有1万余名贫困人口从管茶、采茶、制茶过程中得到增收,茶叶产业成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重要力量。”周文锋书记介绍。
黎平茶叶发展历史悠久,是茶叶的原生地之一,境内至今保存有大量的原生态野生古茶树。据《黎平府志》记载,268年前,黎平就有“谷雨采茶”的习俗。
历年来,黎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1976年开始集中连片发展茶园,1977年后,全县出现“种茶热”,1985-1991年期间,黎平茶产品一度出口创汇,畅销两湖、两广、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1999年9月、2008年8月黎平县先后成立了“黎平县茶叶产业办公室”、“黎平县茶叶产业发展局”,专门负责协调管理全县茶产业工作。
“这条路走对了。”1986年10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考察桂花台茶场时,充分肯定了当时县委、县政府发展茶叶产业的决定。
近年来,黎平县将茶叶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展现从山区穷县到全国重点产茶县的蜕变。
目前,全县投产茶园面积发展到22.5万亩,茶园面积位居黔东南州首位。全县共注册有茶叶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30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家,州级龙头企业1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14家,标准化清洁加工厂26家,获得有机茶园认证、有机茶产品认证4个。
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黎平县主导产业之一,县委政府全力推进“黎平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构建了“黎平雀舌”、“黎平香茶”、“黎平红”、“黎平白茶”等二级品牌发展新格局。
黎平天蓝水绿、气候宜人,远离工业污染,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是天然的大氧吧,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生态茶、干净茶、放心茶成为了“黎平茶”的名片。2010年黎平县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名茶之乡”,2010—2017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度中国西部最美茶乡”、“2016年度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8年中国茶叶百强县”等称号。黎平茶在参加“世界绿茶评比”、“中茶杯”、“中绿杯”等名优茶评比中累计获得各种奖项60余项。
此次由中国旅游集团、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黎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的“我为家乡代言-‘我爱黎平茶’”主题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扶贫会议上提出的“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讲话精神。
据统计,活动直播浏览量超过110万人次,获得点赞20万,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180万元,仅现场直接销售达2300单,预计本次活动推动黎平茶增销达600万元以上。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保产助农增收,黎平县高度重视茶叶生产,截至2020年3月底,全县干茶产量达380吨,综合产值1.5亿元,带动劳动力就业6.6万人。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全县干茶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12.5亿元,受益群众1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万多人)。( 通讯员 姚进忠)
责任编辑:王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