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乡韵绘新景 和美“湘村”入画来
怀化中方县桐坪村的美丽庭院。 中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长沙6月27日电 题:乡风乡韵绘新景 和美“湘村”入画来
作者 向一鹏
宽阔的柏油路将农田、庭院串联在起来,田野里生机勃勃,农舍掩映在绿树之中,还有悠扬婉转的民歌小调时不时传来……夏至时节,记者走进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村人居环境新图景徐徐展开,让人倍感惬意。
常德谢家铺镇的新景象只是湖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已建成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500余个。三湘大地呈现出一幅幅乡韵浓、乡村美、乡风好的新画卷。
远眺永州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 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居环境有效整治 引领文明乡风
漫步怀化中方县桐坪村,扑鼻而来的便是花草树木以及水果的清香,几乎闻不到家禽粪便的味道。
“以前我家院子里全是家禽粪便,现在干净多了。”桐坪村村民张仁明介绍,他制作的鸡“别墅”底部装有漏粪板,可将家禽粪便直接进行收集发酵。这种简易的发酵床,既解决了农村鸡鸭散养粪便脏乱问题,又可以将肥料还田,变废为宝。
据介绍,怀化市以“打擂台”方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主抓垃圾、房屋、厕所、水体等治理,以层层“打擂台”带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仅让乡村变美,更为乡风文明精神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永州祁阳市将乡村治理、环境卫生等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内容写进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文明村”“乡风文明积分制”“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培育文明向上的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经过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村民自觉摒弃了不良风俗,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持家的文明新风吹遍了村里每一个角落。”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党总支书记马春生说。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2022年11月印发的《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等12项重点任务,建设具有湖湘特色的和美乡村。
湘西十八洞村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杨华峰 摄
基础设施持续优化 扮靓乡村“颜值”
驱车穿行在三湘大地的绿水青山之间,一条条高标准建设的“高颜值”农村公路,将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一路皆景、满目皆美。
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曾因交通闭塞而发展滞后,民众生活困难。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引下,湖南大力推进十八洞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和提质公路,完善水、电、通讯等设施。如今,该村发展起乡村旅游、直播带货、山泉水等“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高质量脱贫,再到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蝶变。
十八洞村还坚持原生态、乡土味、民族性特点,从农户的柴火堆放、安装竹篱笆、绿化美化等方面入手,大力实施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和创建美丽农家“五微一创”活动,让古村落穿上“新衣”,成为令人向往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湖南持续开展“一市十县百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及示范村创建,大力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和“同心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授牌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余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180个。
湘西凤凰县竹山村保存有100多栋苗家传统民居。该村将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民俗礼仪等资源,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新,让深山苗寨变成旅游景点,一处处生活场景均变成旅游体验项目。
这种改变源于2019年千云旅游公路(凤凰千工坪至贵州铜仁云场坪)建成通车。此后,竹山村与凤凰古城间的车程缩短至一个小时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这些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的努力下,村里水、电、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相继建成。”竹山村党支部书记吴建龙介绍,当文旅发展的“痛点”全面打通后,村里独特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更加凸显。
长沙开福区汉回村引进多个以农业为主的特色项目,实现民富村强。 开福区委宣传部供图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促进“美丽经济”
在长沙浏阳乌石村乌石艺术街,一幅幅创意墙画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该村近年通过转型创意油画、建立有机农场等措施,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换成“美丽经济”。
村民张建南酷爱画画。在一些高校和画家的帮助下,其创作出一幅幅饱含创意和构思的石头油画作品。“以前只懂养猪作田,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一名油画师。”
文创小产品、创意装饰油画和大幅墙画成为“乌石艺术”的重要支撑。乌石村党总支书记赖平表示,未来他们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形态,拓宽销售渠道,发展艺术研学,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湖南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芳草、鲜花、白墙、圆顶……汉回村地处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在这里,回族同胞与汉族兄弟依山傍水而居,守望相助。近年来,该村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高质高效的新路子。
“村里引进的蔬菜公司盘活闲置土地280余亩,用来种植蔬菜瓜果,带动了百余人就业。”汉回村党委书记魏博介绍,除巩固传统的种植业,村里先后引进了多个以农业为主的特色项目,并成立了汉回农业合作社,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发,实现民富村强。
永州新田东升村则依托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集中流转村民土地成立东升农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发展特色富硒绿色蔬菜产业,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沙、武汉等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湖南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处处呈现春和景明、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朝晖表示,当前,湖南正以全面振兴乡村、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用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一手抓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以人为本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塑形铸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完)
乡风乡韵绘新景 和美“湘村”入画来
时间:2023-06-28 14:3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向一鹏
怀化中方县桐坪村的美丽庭院。 中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长沙6月27日电 题:乡风乡韵绘新景 和美“湘村”入画来
作者 向一鹏
宽阔的柏油路将农田、庭院串联在起来,田野里生机勃勃,农舍掩映在绿树之中,还有悠扬婉转的民歌小调时不时传来……夏至时节,记者走进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村人居环境新图景徐徐展开,让人倍感惬意。
常德谢家铺镇的新景象只是湖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已建成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500余个。三湘大地呈现出一幅幅乡韵浓、乡村美、乡风好的新画卷。
远眺永州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 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居环境有效整治 引领文明乡风
漫步怀化中方县桐坪村,扑鼻而来的便是花草树木以及水果的清香,几乎闻不到家禽粪便的味道。
“以前我家院子里全是家禽粪便,现在干净多了。”桐坪村村民张仁明介绍,他制作的鸡“别墅”底部装有漏粪板,可将家禽粪便直接进行收集发酵。这种简易的发酵床,既解决了农村鸡鸭散养粪便脏乱问题,又可以将肥料还田,变废为宝。
据介绍,怀化市以“打擂台”方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主抓垃圾、房屋、厕所、水体等治理,以层层“打擂台”带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仅让乡村变美,更为乡风文明精神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永州祁阳市将乡村治理、环境卫生等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内容写进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文明村”“乡风文明积分制”“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培育文明向上的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经过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村民自觉摒弃了不良风俗,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持家的文明新风吹遍了村里每一个角落。”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党总支书记马春生说。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2022年11月印发的《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等12项重点任务,建设具有湖湘特色的和美乡村。
湘西十八洞村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杨华峰 摄
基础设施持续优化 扮靓乡村“颜值”
驱车穿行在三湘大地的绿水青山之间,一条条高标准建设的“高颜值”农村公路,将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一路皆景、满目皆美。
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曾因交通闭塞而发展滞后,民众生活困难。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引下,湖南大力推进十八洞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和提质公路,完善水、电、通讯等设施。如今,该村发展起乡村旅游、直播带货、山泉水等“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高质量脱贫,再到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蝶变。
十八洞村还坚持原生态、乡土味、民族性特点,从农户的柴火堆放、安装竹篱笆、绿化美化等方面入手,大力实施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和创建美丽农家“五微一创”活动,让古村落穿上“新衣”,成为令人向往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湖南持续开展“一市十县百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及示范村创建,大力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和“同心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授牌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余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180个。
湘西凤凰县竹山村保存有100多栋苗家传统民居。该村将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民俗礼仪等资源,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新,让深山苗寨变成旅游景点,一处处生活场景均变成旅游体验项目。
这种改变源于2019年千云旅游公路(凤凰千工坪至贵州铜仁云场坪)建成通车。此后,竹山村与凤凰古城间的车程缩短至一个小时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这些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的努力下,村里水、电、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相继建成。”竹山村党支部书记吴建龙介绍,当文旅发展的“痛点”全面打通后,村里独特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更加凸显。
长沙开福区汉回村引进多个以农业为主的特色项目,实现民富村强。 开福区委宣传部供图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促进“美丽经济”
在长沙浏阳乌石村乌石艺术街,一幅幅创意墙画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该村近年通过转型创意油画、建立有机农场等措施,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换成“美丽经济”。
村民张建南酷爱画画。在一些高校和画家的帮助下,其创作出一幅幅饱含创意和构思的石头油画作品。“以前只懂养猪作田,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一名油画师。”
文创小产品、创意装饰油画和大幅墙画成为“乌石艺术”的重要支撑。乌石村党总支书记赖平表示,未来他们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形态,拓宽销售渠道,发展艺术研学,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湖南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芳草、鲜花、白墙、圆顶……汉回村地处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在这里,回族同胞与汉族兄弟依山傍水而居,守望相助。近年来,该村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高质高效的新路子。
“村里引进的蔬菜公司盘活闲置土地280余亩,用来种植蔬菜瓜果,带动了百余人就业。”汉回村党委书记魏博介绍,除巩固传统的种植业,村里先后引进了多个以农业为主的特色项目,并成立了汉回农业合作社,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发,实现民富村强。
永州新田东升村则依托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集中流转村民土地成立东升农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发展特色富硒绿色蔬菜产业,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沙、武汉等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湖南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处处呈现春和景明、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朝晖表示,当前,湖南正以全面振兴乡村、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用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一手抓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以人为本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塑形铸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完)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