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时代 奋斗正青春——记2021年“最美大学生”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
奋斗正青春。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
刘宸、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伊马木、周杰、周锦宇、黄君婷、梁荣浩等10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2021年“最美大学生”。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青春力量: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携笔从戎历练人生
一身戎装,或许是不少大学生心中的惦念。
2017年,刚在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读满一年,刘宸便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征入伍,并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的新疆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
在被誉为“军事奥运会”的“国际军事比赛-2019”中国代表队队员选拔中,刘宸从近万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队里唯一的大学生义务兵队员。在“军械能手”项目中,他勇夺三枚金牌。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被新疆军区授予个人一等功。据悉,刘宸是全国普通高校中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荣立一等功的退伍义务兵。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阿卜拉江·伊马木,怀着一腔热血,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参军入伍,来到了西藏阿里军分区班公湖某边防连。两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参加上了百次的边防巡逻、几十次边防斗争、两次重大军事行动,获得了西部战区战时火线入党名额,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阿卜拉江说:“在战场上火线入党,是部队对我表现的肯定和信任,更是我一辈子的荣誉。”他坚信,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是作为中国青年的他应该担起的时代责任,也是他值得一生铭记的荣耀。
征途漫漫科技报国
科学征途漫漫。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正在努力攻破“卡脖子”难题,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贡献更多成果。
选择人工智能,源于幼时梦想。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博士生周杰师从贺樑教授,机器人情感分析技术难点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情感需求是师生二人经常探讨的话题。在导师和吴苑斌副教授的指导下,周杰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四次获得国内外大数据挖掘比赛冠军。
周锦宇,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大一开始,周锦宇就在新中国第一位藏族博士王育华教授和张加驰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稀土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2018年,周锦宇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具有高对称晶体结构的稀土材料在力的作用下竟然发光了。历经18个月的研究论证,周锦宇终于在高对称应力发光材料及其力光转换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在SCI一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
立足于卫星通信测量国家重大需求,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2019级博士生宋哲提出了通信阵列正交解耦测量、任意码率调制解调等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高精度要求下的测量设备功能单一、效率低下、价格高昂等痛点问题。她主持研制的多台卫星通信测量装置服务于北斗、天通等多个国家重大航天型号。
勃勃青春向下扎根
张建,贵州大学农药学专业2019级博士生。在脱贫攻坚中参加“博士村长”计划,成为茶农口中的“茶医生”。勃勃向上的青春,要向下扎根,张建真正“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在导师宋宝安院士的指导下,他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农药“香草硫缩病醚”,并开展了创新药物香草硫缩病醚的推广示范应用,已累计推广应用10万亩,帮助农户增收上千万元。
源于对材料的好奇、热爱,刘耀东报考大学时选择了材料学,进入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大一开始,他一有机会就“钻”实验室,自此开启了他的科研之路。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和居民对饮水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对水处理尤其是深度水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作为水处理的核心元件——膜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刘耀东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膜的研究。近百个日夜连续奋战,他和团队制备出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及其配套集成设备,共获国家专利11项,成果转化率达90%,为企业新增效益900万元。
成为医生是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黄君婷从小的梦想,她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参与发表SCI论文6篇。2018年,黄君婷发起了“关爱器官捐献家庭和孩子”项目,开启了她推广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之路。黄君婷首创并促成“器官捐献志愿与电子医保卡智慧互联”试点。“把器官捐献志愿加入温州市电子健康医保卡,借助信息化,实现器官捐献大数据的互联,这将有利于医生在第一时间发现器官捐献志愿者,拯救更多生命。”黄君婷说。
自强不息超越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赛场。
2020东京奥运会射击赛场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杨倩不负众望,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不仅鼓舞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士气,更是鼓舞了所有关心赛事人们的心。
一步一个脚印,从行业技能比赛到省级选拔赛再到全国技能大赛,一场一场比赛下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2019级专科生梁荣浩最终入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队。目前他正在集训。“国家队里个个都是高手。”梁荣浩说,经过一轮一轮选拔,只有第一名才可以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这位00后身上有许多光环:“全国技术能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金牌、“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而这些光环之下,则是他奋斗的身影、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追求和“止于至善”的匠心。
心怀家国、自强不息,铆足干劲儿刻苦训练,以技能兴国、以技能强国,这是杨倩、梁荣浩不断超越自我的最大动力,也是当代青年的最生动写照。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8日 11版)
逐梦新时代 奋斗正青春——记2021年“最美大学生”
时间:2021-12-09 12:2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
奋斗正青春。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
刘宸、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伊马木、周杰、周锦宇、黄君婷、梁荣浩等10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2021年“最美大学生”。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青春力量: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携笔从戎历练人生
一身戎装,或许是不少大学生心中的惦念。
2017年,刚在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读满一年,刘宸便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征入伍,并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的新疆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
在被誉为“军事奥运会”的“国际军事比赛-2019”中国代表队队员选拔中,刘宸从近万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队里唯一的大学生义务兵队员。在“军械能手”项目中,他勇夺三枚金牌。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被新疆军区授予个人一等功。据悉,刘宸是全国普通高校中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荣立一等功的退伍义务兵。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阿卜拉江·伊马木,怀着一腔热血,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参军入伍,来到了西藏阿里军分区班公湖某边防连。两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参加上了百次的边防巡逻、几十次边防斗争、两次重大军事行动,获得了西部战区战时火线入党名额,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阿卜拉江说:“在战场上火线入党,是部队对我表现的肯定和信任,更是我一辈子的荣誉。”他坚信,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是作为中国青年的他应该担起的时代责任,也是他值得一生铭记的荣耀。
征途漫漫科技报国
科学征途漫漫。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正在努力攻破“卡脖子”难题,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贡献更多成果。
选择人工智能,源于幼时梦想。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博士生周杰师从贺樑教授,机器人情感分析技术难点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情感需求是师生二人经常探讨的话题。在导师和吴苑斌副教授的指导下,周杰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四次获得国内外大数据挖掘比赛冠军。
周锦宇,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大一开始,周锦宇就在新中国第一位藏族博士王育华教授和张加驰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稀土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2018年,周锦宇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具有高对称晶体结构的稀土材料在力的作用下竟然发光了。历经18个月的研究论证,周锦宇终于在高对称应力发光材料及其力光转换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在SCI一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
立足于卫星通信测量国家重大需求,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2019级博士生宋哲提出了通信阵列正交解耦测量、任意码率调制解调等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高精度要求下的测量设备功能单一、效率低下、价格高昂等痛点问题。她主持研制的多台卫星通信测量装置服务于北斗、天通等多个国家重大航天型号。
勃勃青春向下扎根
张建,贵州大学农药学专业2019级博士生。在脱贫攻坚中参加“博士村长”计划,成为茶农口中的“茶医生”。勃勃向上的青春,要向下扎根,张建真正“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在导师宋宝安院士的指导下,他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农药“香草硫缩病醚”,并开展了创新药物香草硫缩病醚的推广示范应用,已累计推广应用10万亩,帮助农户增收上千万元。
源于对材料的好奇、热爱,刘耀东报考大学时选择了材料学,进入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大一开始,他一有机会就“钻”实验室,自此开启了他的科研之路。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和居民对饮水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对水处理尤其是深度水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作为水处理的核心元件——膜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刘耀东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膜的研究。近百个日夜连续奋战,他和团队制备出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及其配套集成设备,共获国家专利11项,成果转化率达90%,为企业新增效益900万元。
成为医生是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黄君婷从小的梦想,她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参与发表SCI论文6篇。2018年,黄君婷发起了“关爱器官捐献家庭和孩子”项目,开启了她推广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之路。黄君婷首创并促成“器官捐献志愿与电子医保卡智慧互联”试点。“把器官捐献志愿加入温州市电子健康医保卡,借助信息化,实现器官捐献大数据的互联,这将有利于医生在第一时间发现器官捐献志愿者,拯救更多生命。”黄君婷说。
自强不息超越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赛场。
2020东京奥运会射击赛场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杨倩不负众望,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不仅鼓舞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士气,更是鼓舞了所有关心赛事人们的心。
一步一个脚印,从行业技能比赛到省级选拔赛再到全国技能大赛,一场一场比赛下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2019级专科生梁荣浩最终入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队。目前他正在集训。“国家队里个个都是高手。”梁荣浩说,经过一轮一轮选拔,只有第一名才可以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这位00后身上有许多光环:“全国技术能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金牌、“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而这些光环之下,则是他奋斗的身影、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追求和“止于至善”的匠心。
心怀家国、自强不息,铆足干劲儿刻苦训练,以技能兴国、以技能强国,这是杨倩、梁荣浩不断超越自我的最大动力,也是当代青年的最生动写照。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8日 11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