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见字如面》穿越烽火硝烟迎接曙光初照

时间:2021-03-27 11:39:27来源:中国网作者:张燕玲

中国网3月26日讯 《见字如面 初心季》上期节目重温铁流“征途”,再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阔史诗。循着时间轨迹,本周六21:20播出的第五期节目将聚焦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并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积极努力贡献、所付出的流血牺牲,内忧外患的中国即将迎来“黎明”的曙光。

《八一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之源

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思想上日益成熟,苏维埃政权正在全国多地建立。但此时,中国的命运再次遭遇重大坎坷:一方面,国际风云突变,欧洲法西斯主义横行,阻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继“九一八事变”我东三省全境沦陷后,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日益膨胀,救亡图存超越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法国正式发表了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明等人起草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批评了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不抵抗主义,指出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关头,抗日救国是全体中国人面临的首要任务,首次提出了团结一切力量组成统一战线的主张。这份通告又被称作《八一宣言》,是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

《八一宣言》发表时,中国工农红军尚在长征途中。两个多月后,红一、二、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在甘肃会宁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随即在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创建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抗日民主政权,史称陕甘宁边区。而整个抗战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便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本期节目,演员张晞临将与几位青年演员一起,联袂呈现这份曾经改变当年全民抗战格局,决定历史进程的重要公告——《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赵一曼绝笔遗书:英雄母亲的深爱和期许

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在这场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抗日英烈血沃中华。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位。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1935年秋天起,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同年11月,第二团被日伪军围困,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为能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情报,找了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简单治疗后,将她关押在珠河县公署的一间牢房里,连夜进行严刑拷打,却是一无所获。敌人便又把赵一曼转送至哈尔滨关押,实施更加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

为击垮赵一曼的意志,敌人轮番使用鞭打、吊拷、竹筷夹手指脚趾等酷刑,试图从她口中套出有用的信息来。而面对敌人的无休止的酷刑与轮番审问,赵一曼则怒斥道:“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敌人杀害时,年仅31岁。

就义前,赵一曼在牢房里忍受着酷刑后的难耐疼痛,给自己此时已7岁,却已6年未见的爱子宁儿,写下两封催人泪下的诀别信。这两封信都不长,加起来总共300多字。在信中,她先后6次深情地呼唤“我的孩子”,道尽了一位母亲对爱子的深深眷恋,也记录下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

本期节目舞台还原了赵一曼牺牲前置身敌人囚室,满身伤痕,给爱子宁儿写下这两封诀别信时,那令人揪心的场景。当演员刘琳带妆演绎这两封绝笔信时,她满含热泪,将英雄母亲赵一曼临刑前甘为信仰赴死,又因母职未尽心存遗憾的形神,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一段信中肺腑之言,“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令所有人泫然泪下。

《新华日报》答读者问:揭秘重庆谈判破裂的真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赢来了伟大的胜利,无数的流血和牺牲终于换来了希望的曙光。

抗战胜利后,应蒋介石3次电邀,毛泽东决定亲赴重庆参加谈判。这次谈判前后历时43天,可能很多人觉得,其最终破裂的结果是因为国民党在争利益,是蒋介石想独吞胜利果实。这固然不错。但很少有人知道,国共两党在重庆差一点就达成了协议。只因为如果仅仅是争党派的利益,共产党是绝不愿意打内战的。实则重庆谈判最终的破裂,是因为双方的初心不同,理想蓝图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后,对中国、对人民将要享有什么样的制度,过什么样的生活的设想判然有别。

当年,在重庆谈判进行期间,很多人都在焦虑地关注着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的进展。其间,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曾通过一封由编辑写给读者慕秋的回信,比较详尽地解释了国共两党在此次谈判中的主要分歧。

在这封由报社编辑代表《新华日报》的公开回信中,首先肯定了读者慕秋来信的观点,即“国共谈判所争的是民主与非民主的问题,是中国人民能否得到应有的民主权利和中国人民已经得到的民主权利,能否保持的问题”,进而又将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争取和平、争取民主”比作是唐僧西天取经,并强调前者比后者更困难许多,但是再难也会努力克服。

“中国共产党的诚意,是建立在它的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出发点上面的。久经战祸的中国人民,现在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和平建国。”如此坦诚作答,不仅解开了当时报纸读者心中有关重庆谈判的一些疑惑,还让更多人从中看清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所持的政治愿景和坚定立场。

1946年6月,重庆谈判最终走向破裂后不久,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撕毁国共双方于同年1月间达成的《停战协定》,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致使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反击,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史诗大幕,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即将迎来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本周六21:20,黑龙江卫视与腾讯视频《见字如面 初心季》第五期节目,让我们穿越回历史,仿若亲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与全中国人民一道迎来“黎明”破晓,曙光初照。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社会    
0
天下轶闻

《见字如面》穿越烽火硝烟迎接曙光初照

时间:2021-03-27 11:39:27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燕玲

中国网3月26日讯 《见字如面 初心季》上期节目重温铁流“征途”,再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阔史诗。循着时间轨迹,本周六21:20播出的第五期节目将聚焦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并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积极努力贡献、所付出的流血牺牲,内忧外患的中国即将迎来“黎明”的曙光。

《八一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之源

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思想上日益成熟,苏维埃政权正在全国多地建立。但此时,中国的命运再次遭遇重大坎坷:一方面,国际风云突变,欧洲法西斯主义横行,阻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继“九一八事变”我东三省全境沦陷后,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日益膨胀,救亡图存超越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法国正式发表了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明等人起草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批评了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不抵抗主义,指出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关头,抗日救国是全体中国人面临的首要任务,首次提出了团结一切力量组成统一战线的主张。这份通告又被称作《八一宣言》,是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

《八一宣言》发表时,中国工农红军尚在长征途中。两个多月后,红一、二、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在甘肃会宁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随即在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创建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抗日民主政权,史称陕甘宁边区。而整个抗战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便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本期节目,演员张晞临将与几位青年演员一起,联袂呈现这份曾经改变当年全民抗战格局,决定历史进程的重要公告——《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赵一曼绝笔遗书:英雄母亲的深爱和期许

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在这场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抗日英烈血沃中华。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位。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1935年秋天起,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同年11月,第二团被日伪军围困,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为能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情报,找了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简单治疗后,将她关押在珠河县公署的一间牢房里,连夜进行严刑拷打,却是一无所获。敌人便又把赵一曼转送至哈尔滨关押,实施更加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

为击垮赵一曼的意志,敌人轮番使用鞭打、吊拷、竹筷夹手指脚趾等酷刑,试图从她口中套出有用的信息来。而面对敌人的无休止的酷刑与轮番审问,赵一曼则怒斥道:“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敌人杀害时,年仅31岁。

就义前,赵一曼在牢房里忍受着酷刑后的难耐疼痛,给自己此时已7岁,却已6年未见的爱子宁儿,写下两封催人泪下的诀别信。这两封信都不长,加起来总共300多字。在信中,她先后6次深情地呼唤“我的孩子”,道尽了一位母亲对爱子的深深眷恋,也记录下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

本期节目舞台还原了赵一曼牺牲前置身敌人囚室,满身伤痕,给爱子宁儿写下这两封诀别信时,那令人揪心的场景。当演员刘琳带妆演绎这两封绝笔信时,她满含热泪,将英雄母亲赵一曼临刑前甘为信仰赴死,又因母职未尽心存遗憾的形神,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一段信中肺腑之言,“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令所有人泫然泪下。

《新华日报》答读者问:揭秘重庆谈判破裂的真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赢来了伟大的胜利,无数的流血和牺牲终于换来了希望的曙光。

抗战胜利后,应蒋介石3次电邀,毛泽东决定亲赴重庆参加谈判。这次谈判前后历时43天,可能很多人觉得,其最终破裂的结果是因为国民党在争利益,是蒋介石想独吞胜利果实。这固然不错。但很少有人知道,国共两党在重庆差一点就达成了协议。只因为如果仅仅是争党派的利益,共产党是绝不愿意打内战的。实则重庆谈判最终的破裂,是因为双方的初心不同,理想蓝图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后,对中国、对人民将要享有什么样的制度,过什么样的生活的设想判然有别。

当年,在重庆谈判进行期间,很多人都在焦虑地关注着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的进展。其间,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曾通过一封由编辑写给读者慕秋的回信,比较详尽地解释了国共两党在此次谈判中的主要分歧。

在这封由报社编辑代表《新华日报》的公开回信中,首先肯定了读者慕秋来信的观点,即“国共谈判所争的是民主与非民主的问题,是中国人民能否得到应有的民主权利和中国人民已经得到的民主权利,能否保持的问题”,进而又将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争取和平、争取民主”比作是唐僧西天取经,并强调前者比后者更困难许多,但是再难也会努力克服。

“中国共产党的诚意,是建立在它的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出发点上面的。久经战祸的中国人民,现在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和平建国。”如此坦诚作答,不仅解开了当时报纸读者心中有关重庆谈判的一些疑惑,还让更多人从中看清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所持的政治愿景和坚定立场。

1946年6月,重庆谈判最终走向破裂后不久,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撕毁国共双方于同年1月间达成的《停战协定》,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致使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反击,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史诗大幕,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即将迎来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本周六21:20,黑龙江卫视与腾讯视频《见字如面 初心季》第五期节目,让我们穿越回历史,仿若亲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与全中国人民一道迎来“黎明”破晓,曙光初照。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