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历史伟人曾是热血“新青年”

时间:2021-03-08 09:36:01来源:新民晚报作者:王珍力

作者:吴翔

一张饼一碗粥——李大钊先生同款套餐,一张饼一碗豆浆——陈独秀先生同款套餐……这是央视一套为热播剧《觉醒年代》推出的海报。这部剧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作品之一,让“南陈北李”等历史人物不再只是课本中“精神导师”式的高大全,而是让他们在人间烟火中展现性格,也将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脉络“有情有味”地展现出来。剧中那些丰富而有韵味的细节,让观众直呼好看。

1.有烟火 李大钊的小名

与从前观众看过的“南陈北李”的故事不同,在这部剧中,你可以看到,陈独秀会不顾旁人目光狼吞虎咽吃涮羊肉;李大钊看到妻儿在院中捉鸡时会纵声大笑……

这些场面并非是剧组凭空杜撰的,拍摄前,导演张永新带领主创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进组后还随身携带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文集共几十本书,试图挖掘每一个历史背后立体的人像。“我们要千方百计塑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涉及性格里的多面性,不避讳家庭生活和性格瑕疵,而不仅仅表现这些人物的高光时刻。”

于是,观众就看到了很多接地气的故事,比如剧中呈现陈独秀与两个儿子之间的父子矛盾,看上去这是家庭矛盾,其实展现的是革命者对“家”与“国”不同的取舍态度。很多观众看完说,“喜欢看他们父子三人‘拧巴’。”观众还能看到在剧中李大钊妻子赵纫兰比他大六岁,李大钊管刘琳扮演的妻子赵纫兰叫“姐”,赵纫兰叫李大钊则唤小名“憨坨”。

即便是讲道理,也是富有烟火气的,比如李大钊过年慰问长辛店工人,和大家热火朝天地包饺子,一边讲着“穷人如何过上好日子”,把马克思、工人阶级、列宁、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土地法令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劳苦大众,这些道理也容易让人消化吸收。

这些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的细节,让《觉醒年代》才能成为一部真实、生动、工整的历史作品,张永新说,“我们特别渴望这种付出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豆瓣8.9分的评分也证明了,这些故事观众爱看。

2.有课文 鲁迅家的枣树

一提起鲁迅,同学们最怕就是老师的一句“全文背诵”。如今看了《觉醒年代》之后,同学们纷纷留言,感谢老师当年的严格要求。

在这部剧中,鲁迅戏份虽然不多,但关于他的作品几乎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比如鲁迅的登场,就是还原了小说《药》里“人血馒头”的画面,再现了“吃人的旧世界”。出自《呐喊》自序中的“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这是鲁迅和钱玄同第一场戏的对白。

还有那句出自鲁迅创作的散文诗《秋夜》的经典,“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剧中,观众看到了鲁迅的院子里真的有两株枣树,这是导演坚持让制片部门特意从山东买来的两株枣树,千里迢迢送往横店,栽种在剧中鲁迅的院子里。虽然枣树的画面在整部剧中只出现了几秒,但观众的耳边依旧回荡着老师无数遍的“灵魂拷问”,“为什么鲁迅先生不说两株都是枣树?”

3.有诗意 雨中的毛泽东

这部剧除了细节生动之外,也用诗情画意变现了革命者的浪漫主义。

在第三集中,烟雨蒙蒙的长沙街头,年轻的毛泽东一路踏水而来,长达2分钟的长镜头,他没有说话,但观众可以通过一路上的背景,看到当时的人间疾苦,乞丐在污水中捡拾残羹剩饭,穷人的孩子在路旁插标卖身,富家孩子在汽车里吃着面包,对窗外的一切漠不关心……毛泽东尽管衣衫尽湿,但他怀中还是紧紧抱着新鲜出炉的《新青年》杂志,在泥泞中带着希望前行,他是镜头中的一道光。

除了毛泽东的出场之外,在剧中,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在陶然亭看雪听琴会友论政的场景,也展现了一幅风云激荡大时代背景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画卷,颇具历史题材诗性表达的气质。此外,剧中还通过泥泞、风雨意味着崎岖曲折的道路,《新青年》代表着理想信念和出路,蚂蚁、青蛙、老牛暗喻当时国人的处境和不断地求索……

不言而喻的诗意,回味无穷的细节,让如今的观众走近100年前的那一群“新青年”。(吴翔)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视点    
0

历史伟人曾是热血“新青年”

时间:2021-03-08 09:36:0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珍力

作者:吴翔

一张饼一碗粥——李大钊先生同款套餐,一张饼一碗豆浆——陈独秀先生同款套餐……这是央视一套为热播剧《觉醒年代》推出的海报。这部剧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作品之一,让“南陈北李”等历史人物不再只是课本中“精神导师”式的高大全,而是让他们在人间烟火中展现性格,也将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脉络“有情有味”地展现出来。剧中那些丰富而有韵味的细节,让观众直呼好看。

1.有烟火 李大钊的小名

与从前观众看过的“南陈北李”的故事不同,在这部剧中,你可以看到,陈独秀会不顾旁人目光狼吞虎咽吃涮羊肉;李大钊看到妻儿在院中捉鸡时会纵声大笑……

这些场面并非是剧组凭空杜撰的,拍摄前,导演张永新带领主创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进组后还随身携带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文集共几十本书,试图挖掘每一个历史背后立体的人像。“我们要千方百计塑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涉及性格里的多面性,不避讳家庭生活和性格瑕疵,而不仅仅表现这些人物的高光时刻。”

于是,观众就看到了很多接地气的故事,比如剧中呈现陈独秀与两个儿子之间的父子矛盾,看上去这是家庭矛盾,其实展现的是革命者对“家”与“国”不同的取舍态度。很多观众看完说,“喜欢看他们父子三人‘拧巴’。”观众还能看到在剧中李大钊妻子赵纫兰比他大六岁,李大钊管刘琳扮演的妻子赵纫兰叫“姐”,赵纫兰叫李大钊则唤小名“憨坨”。

即便是讲道理,也是富有烟火气的,比如李大钊过年慰问长辛店工人,和大家热火朝天地包饺子,一边讲着“穷人如何过上好日子”,把马克思、工人阶级、列宁、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土地法令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劳苦大众,这些道理也容易让人消化吸收。

这些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的细节,让《觉醒年代》才能成为一部真实、生动、工整的历史作品,张永新说,“我们特别渴望这种付出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豆瓣8.9分的评分也证明了,这些故事观众爱看。

2.有课文 鲁迅家的枣树

一提起鲁迅,同学们最怕就是老师的一句“全文背诵”。如今看了《觉醒年代》之后,同学们纷纷留言,感谢老师当年的严格要求。

在这部剧中,鲁迅戏份虽然不多,但关于他的作品几乎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比如鲁迅的登场,就是还原了小说《药》里“人血馒头”的画面,再现了“吃人的旧世界”。出自《呐喊》自序中的“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这是鲁迅和钱玄同第一场戏的对白。

还有那句出自鲁迅创作的散文诗《秋夜》的经典,“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剧中,观众看到了鲁迅的院子里真的有两株枣树,这是导演坚持让制片部门特意从山东买来的两株枣树,千里迢迢送往横店,栽种在剧中鲁迅的院子里。虽然枣树的画面在整部剧中只出现了几秒,但观众的耳边依旧回荡着老师无数遍的“灵魂拷问”,“为什么鲁迅先生不说两株都是枣树?”

3.有诗意 雨中的毛泽东

这部剧除了细节生动之外,也用诗情画意变现了革命者的浪漫主义。

在第三集中,烟雨蒙蒙的长沙街头,年轻的毛泽东一路踏水而来,长达2分钟的长镜头,他没有说话,但观众可以通过一路上的背景,看到当时的人间疾苦,乞丐在污水中捡拾残羹剩饭,穷人的孩子在路旁插标卖身,富家孩子在汽车里吃着面包,对窗外的一切漠不关心……毛泽东尽管衣衫尽湿,但他怀中还是紧紧抱着新鲜出炉的《新青年》杂志,在泥泞中带着希望前行,他是镜头中的一道光。

除了毛泽东的出场之外,在剧中,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在陶然亭看雪听琴会友论政的场景,也展现了一幅风云激荡大时代背景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画卷,颇具历史题材诗性表达的气质。此外,剧中还通过泥泞、风雨意味着崎岖曲折的道路,《新青年》代表着理想信念和出路,蚂蚁、青蛙、老牛暗喻当时国人的处境和不断地求索……

不言而喻的诗意,回味无穷的细节,让如今的观众走近100年前的那一群“新青年”。(吴翔)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