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梦想高飞!残奥会,一部人类与命运抗争的史诗

时间:2021-03-06 10:22:10来源:中新体坛微信公众号作者:王昊

随着时间迈入3月,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已不足5个月。在疫情阴影下,东京奥运会的前景再一次引发了全世界关注。而与之命运息息相关的东京残奥会,一些具体的举办细节仍然尚待敲定。

资料图: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举办地。

与此同时,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的脚步也越来越近。3月4日是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赛事的筹备工作正稳步有序进行。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在接受采访时充满期待地说,北京冬残奥会必将给世界带来惊喜。

实际上,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之上,也不乏精彩表现和传奇故事。

近些年来,残疾人体育运动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不幸但格外坚强的群体。不过,很多人对于残奥会的理解,只停留在了“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其背后隐藏的故事,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令人振奋。

古德曼医生

1948年,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但战争的创伤却远没有平复。

曼德维尔是英国白金汉郡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有着国立脊髓损伤中心,一些二战中受伤的士兵在这里疗养。他们之中,很多都在战场上伤及脊椎,下半生要与轮椅为伴。

资料图: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左)及残奥会吉祥物曼德维尔。

古德曼医生是这里的主任,他出生于德国,亲眼见证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古德曼察觉,不仅仅需要救治这些人的伤病,还需要让他们能够重回社会,“体育”便是一个好的途径。

当地时间1948年7月29日,伦敦奥运会正式揭幕,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在奥运健儿身上。而同一天,数十公里以外的曼德维尔,斯托克-曼德维尔残疾人体育比赛举办,当时有16名坐在轮椅上的伤残士兵参加,这便是残奥会的灵感来源。

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结束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残疾运动员来到罗马,参加了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而这届运动会后来也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德曼医生被后世称为“残奥会之父”。

2012年8月28日,“残奥会之父”路·古德曼的女儿伊·勒夫勒在仪式上讲话。当晚,伦敦残奥会圣火点燃仪式和火炬传递在残奥运动的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举行。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时间来到1980年,这一年夏季奥运会在莫斯科举办。然而,当时的苏联方面对于残奥会的反应并不积极。最终,荷兰通过荷兰残疾人体育协会申办成功,并于1980年在阿纳姆举办了那一次的残奥会。

这一年早些时候,古德曼医生不幸逝世。古德曼医生的女儿伊-勒夫勒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父亲生前为患者的康复耗尽全部心力,她甚至认为父亲在那时离世未必是一件坏事。

有些东西变了,但有些依然没变

在阿纳姆残奥会开幕式上,所有人为古德曼医生默哀一分钟。伊-勒夫勒出席了开幕式,在她旁边是一位患有严重脑瘫的运动员。这位运动员不能说话,面前有一块板子,他指着板子上的字母艰难地拼出一句话:“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同年举办的那届奥运会,却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一抹灰色的回忆。如果说残奥会体现的,是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全人类对于和平的向往,那与之对比,更受重视的奥运会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走向分裂,不得不说是一种另类的讽刺。

为了抗议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联合抵制了莫斯科奥运会。图为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上几名观众在看台上高举美国国旗。

1988年,汉城残奥会以后,国际奥委会决定,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必须在同一城市举行。2000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签署协议规定,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同时申办残奥会。

斗转星移,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举办64年后,现代奥运会再次来到伦敦。而同样64年后,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早已经变成正式的残奥会。

来自美国的“无臂射手”马特-斯塔兹曼,是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传奇人物。他天生没有双臂,用双脚拉弓射箭。在伦敦残奥会上,他获得了射箭项目复合弓开放式银牌。

当地时间2012年9月3日,美国选手马特-斯塔兹曼参加伦敦残奥会男子射箭比赛。

他曾经回忆:“(开幕式)当时伊拉克队离我们只有半米,我们队里也有在伊拉克受伤的人,世人应该看到更多这样的情况。”

相比于1964年、1980年,这个世界有些东西变了,但有些东西依然没变。不论人们在战争中扮演的是何种角色,最终,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都会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夏天与冬天

塔季扬娜-麦克法登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圣彼得堡,出生时就有残疾。她的生母无法抚养她,于是她被送进了孤儿院。在那里,塔季扬娜没有轮椅,一切行动只能靠手。

在孤儿院生活了六年后,她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来到了大洋彼岸。经过十次手术后,已经萎缩的双腿才能够伸直。尽管医生都觉得她活不长,但塔季扬娜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塔季扬娜曾获2015年劳伦斯年度最佳残疾运动员。图片来源: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官博。

从接触竞速轮椅的那一刻开始,她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每一周,塔季扬娜要训练190公里,这些几乎全靠她两只手臂完成。刚开始上学时,老师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目标,塔季扬娜写的最后一个目标是:2004年参加雅典残奥会。

最终,她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雅典残奥会时,她对着镜头有些羞涩地招手微笑,这个笑容通过电视转播传向了全世界。

塔季扬娜是残奥会历史上最为伟大的选手之一。伦敦残奥会,她在轮椅赛跑赛场获得4金2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在冬残奥会上同样取得了成功。

冬残奥会于1976年诞生在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很多比赛项目充满挑战。比如视觉障碍运动员参加的超级大回转滑雪项目,选手全凭向导在无线电系统中发出的指令来调整方向前进,难度可想而知。

资料图:2014索契冬季残奥会闭幕式盛大举行。

2014年,冬残奥会来到俄罗斯索契。对于塔季扬娜来说,来这里参加冬残奥会有着特别的意义。

她在越野滑雪项目中获得银牌,决赛时,她的生母来到现场观赛。这样的回忆,或许比名次更加珍贵。

重回夏季赛场的塔季扬娜依然具有统治力,她在里约残奥会获得了4金2银。然而就在里约残奥会开幕之前,有传闻称由于奥运会挪用了残奥会的部分资金,残奥会陷入举办危机。

幸运的是,最终传闻中的“危机”并没有变成现实,激励一代又一代残障人士的圣火之光,还在传承着改变人类命运的决心和勇气。

资料图:巴西残奥会开幕式在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

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United by Emotion”为口号,在其官方解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即便我们是那么的不一样,当我们看到运动健儿面对挑战所爆发的勇气和力量时,也同样会眼含热泪、脸带微笑、握紧拳头,为之心动和欢呼吧。

这对残奥历史的概括如此贴切——即使他们那么不一样,但在这块赛场上,他们都能找回自己的价值,并再次得以拥抱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王昊)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视点    
0

梦想高飞!残奥会,一部人类与命运抗争的史诗

时间:2021-03-06 10:22:10

来源:中新体坛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昊

随着时间迈入3月,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已不足5个月。在疫情阴影下,东京奥运会的前景再一次引发了全世界关注。而与之命运息息相关的东京残奥会,一些具体的举办细节仍然尚待敲定。

资料图: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举办地。

与此同时,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的脚步也越来越近。3月4日是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赛事的筹备工作正稳步有序进行。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在接受采访时充满期待地说,北京冬残奥会必将给世界带来惊喜。

实际上,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之上,也不乏精彩表现和传奇故事。

近些年来,残疾人体育运动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不幸但格外坚强的群体。不过,很多人对于残奥会的理解,只停留在了“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其背后隐藏的故事,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令人振奋。

古德曼医生

1948年,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但战争的创伤却远没有平复。

曼德维尔是英国白金汉郡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有着国立脊髓损伤中心,一些二战中受伤的士兵在这里疗养。他们之中,很多都在战场上伤及脊椎,下半生要与轮椅为伴。

资料图: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左)及残奥会吉祥物曼德维尔。

古德曼医生是这里的主任,他出生于德国,亲眼见证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古德曼察觉,不仅仅需要救治这些人的伤病,还需要让他们能够重回社会,“体育”便是一个好的途径。

当地时间1948年7月29日,伦敦奥运会正式揭幕,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在奥运健儿身上。而同一天,数十公里以外的曼德维尔,斯托克-曼德维尔残疾人体育比赛举办,当时有16名坐在轮椅上的伤残士兵参加,这便是残奥会的灵感来源。

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结束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残疾运动员来到罗马,参加了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而这届运动会后来也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德曼医生被后世称为“残奥会之父”。

2012年8月28日,“残奥会之父”路·古德曼的女儿伊·勒夫勒在仪式上讲话。当晚,伦敦残奥会圣火点燃仪式和火炬传递在残奥运动的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举行。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时间来到1980年,这一年夏季奥运会在莫斯科举办。然而,当时的苏联方面对于残奥会的反应并不积极。最终,荷兰通过荷兰残疾人体育协会申办成功,并于1980年在阿纳姆举办了那一次的残奥会。

这一年早些时候,古德曼医生不幸逝世。古德曼医生的女儿伊-勒夫勒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父亲生前为患者的康复耗尽全部心力,她甚至认为父亲在那时离世未必是一件坏事。

有些东西变了,但有些依然没变

在阿纳姆残奥会开幕式上,所有人为古德曼医生默哀一分钟。伊-勒夫勒出席了开幕式,在她旁边是一位患有严重脑瘫的运动员。这位运动员不能说话,面前有一块板子,他指着板子上的字母艰难地拼出一句话:“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同年举办的那届奥运会,却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一抹灰色的回忆。如果说残奥会体现的,是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全人类对于和平的向往,那与之对比,更受重视的奥运会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走向分裂,不得不说是一种另类的讽刺。

为了抗议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联合抵制了莫斯科奥运会。图为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上几名观众在看台上高举美国国旗。

1988年,汉城残奥会以后,国际奥委会决定,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必须在同一城市举行。2000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签署协议规定,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同时申办残奥会。

斗转星移,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举办64年后,现代奥运会再次来到伦敦。而同样64年后,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早已经变成正式的残奥会。

来自美国的“无臂射手”马特-斯塔兹曼,是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传奇人物。他天生没有双臂,用双脚拉弓射箭。在伦敦残奥会上,他获得了射箭项目复合弓开放式银牌。

当地时间2012年9月3日,美国选手马特-斯塔兹曼参加伦敦残奥会男子射箭比赛。

他曾经回忆:“(开幕式)当时伊拉克队离我们只有半米,我们队里也有在伊拉克受伤的人,世人应该看到更多这样的情况。”

相比于1964年、1980年,这个世界有些东西变了,但有些东西依然没变。不论人们在战争中扮演的是何种角色,最终,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都会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夏天与冬天

塔季扬娜-麦克法登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圣彼得堡,出生时就有残疾。她的生母无法抚养她,于是她被送进了孤儿院。在那里,塔季扬娜没有轮椅,一切行动只能靠手。

在孤儿院生活了六年后,她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来到了大洋彼岸。经过十次手术后,已经萎缩的双腿才能够伸直。尽管医生都觉得她活不长,但塔季扬娜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塔季扬娜曾获2015年劳伦斯年度最佳残疾运动员。图片来源: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官博。

从接触竞速轮椅的那一刻开始,她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每一周,塔季扬娜要训练190公里,这些几乎全靠她两只手臂完成。刚开始上学时,老师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目标,塔季扬娜写的最后一个目标是:2004年参加雅典残奥会。

最终,她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雅典残奥会时,她对着镜头有些羞涩地招手微笑,这个笑容通过电视转播传向了全世界。

塔季扬娜是残奥会历史上最为伟大的选手之一。伦敦残奥会,她在轮椅赛跑赛场获得4金2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在冬残奥会上同样取得了成功。

冬残奥会于1976年诞生在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很多比赛项目充满挑战。比如视觉障碍运动员参加的超级大回转滑雪项目,选手全凭向导在无线电系统中发出的指令来调整方向前进,难度可想而知。

资料图:2014索契冬季残奥会闭幕式盛大举行。

2014年,冬残奥会来到俄罗斯索契。对于塔季扬娜来说,来这里参加冬残奥会有着特别的意义。

她在越野滑雪项目中获得银牌,决赛时,她的生母来到现场观赛。这样的回忆,或许比名次更加珍贵。

重回夏季赛场的塔季扬娜依然具有统治力,她在里约残奥会获得了4金2银。然而就在里约残奥会开幕之前,有传闻称由于奥运会挪用了残奥会的部分资金,残奥会陷入举办危机。

幸运的是,最终传闻中的“危机”并没有变成现实,激励一代又一代残障人士的圣火之光,还在传承着改变人类命运的决心和勇气。

资料图:巴西残奥会开幕式在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

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United by Emotion”为口号,在其官方解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即便我们是那么的不一样,当我们看到运动健儿面对挑战所爆发的勇气和力量时,也同样会眼含热泪、脸带微笑、握紧拳头,为之心动和欢呼吧。

这对残奥历史的概括如此贴切——即使他们那么不一样,但在这块赛场上,他们都能找回自己的价值,并再次得以拥抱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王昊)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