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碑刻中的扬州大运河

时间:2021-02-05 11:53:44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刘昕

作者:刘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扬州枕江臂淮,中贯京杭大运河,自古为东南重邑,是中国古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长江和运河在此交汇,与运河共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

关于扬州大运河的故事还要从公元前486年说起。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开邗沟、筑邗城”,引长江水入淮,邗沟成为扬州运河的起源。今古邗沟扬州城区段和射阳湖段都是在邗沟初创时就存在的河道。至隋代,隋炀帝发淮南民工十余万重开邗沟,又开辟京口至余杭的八百里江南河,使扬州成为水路运输的中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扬州官员为抬高水位、减缓流速,开挖新河,将运河河道改弯,形成著名的“运河三湾”。之后运河河道不断独立,逐渐实现了河湖分离,形成南北直通的运道,奠定了明清及以后运河的基本路线。

颜真卿三表帖石刻

扬州这座淮左名都经历了几度繁盛与衰落,古运河也多次改道,沿岸碑刻是这段历史的守望者,是扬州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扬州厚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大运河沿岸碑刻以明清时期的作品居多,碑文以纪实为主,不但展现了扬州名胜古迹、市井乡野等历史风貌,也描绘了漕运畅通、商业繁荣的社会景象,具有珍贵的文献、历史、艺术价值。

运河修葺:民命系焉纪录兴衰

立于扬州市邗江区天宁寺大雄宝殿内的《南巡记碑》记录了运河修葺的相关情况以及治理水患对于民生的重要性。碑文有:“河工关系民命,未深知而谬定之庸碌者,唯遵旨而谬行之,其害可胜言哉?……一有疏虞,民命系焉。此而不慎,可乎?”洪水无情,来临之时吞没农田、住宅,威胁百姓生命,所以疏浚泥沙、清理淤垫、修正桥梁堤坝就显得尤为重要,需长远规划,谨慎对待。大运河就像扬州的“守护神”,悄无声息地流淌,保护着两岸人民的安危,为这座城带来繁华与稳定,正所谓“半天下之财富,悉由此路而进”。此碑碑座正、侧面呈弧形,饰有莲瓣纹。碑沿四周近9厘米宽的长带上阴刻13条青龙和火焰球,空隙处衬以云纹图案,刻工精美细腻,水平极高。《南巡记碑》字形大小相参,小字是对大字的具体说明,所用字体为行楷书,点画圆润遒劲,笔笔精到,结体端庄严谨,宽绰秀美,整体风格平和而不失筋骨。

淮河流域曾数次被黄河夺侵,扬州南濒大江,居南北运河交会点,水道纵横,一直受水患威胁。不论是古邗沟,还是京杭大运河,在历朝历代都经历了数次治理、改道、疏浚,才得以尽其用而不断拓展延长。嵌于邗江区大明寺欧阳祠东山墙外的《重浚保障河记碑》就记载了雍正年间因保障河的河道淤塞,扬州知府尹会一主持疏浚河道一事。保障河在蜀冈大明寺脚下,由清平桥绕法海寺,南经红桥、古渡桥至南门响水桥闸东,通向古运河水道。碑文不仅记录了运河两岸“春水柳荫,游船歌吹咽岸塞川”的旖旎之观,还详细论述了“百货鼓枻其间,田畴资以灌溉”等运河通航带来的惠民之举。尤其强调在保障河再次疏通之后百姓的欢呼雀跃,“父老谓:‘以今视昔,有益汇远而流长者矣’。”该碑保存完好,字口清晰。所用字体为隶书,点画提按分明,挺俊有力而不失秀美细腻,有典型的蚕头燕尾,结体略长,章法整齐有序。整体风格端庄妍丽,但略失东汉隶书的古朴稚拙。

扬州大运河的起涨、疏塞与这座城的命运紧密相连。运河发展则扬州兴;扬州繁华,运河也从未阻塞。钱穆曾说过“扬州一地之兴衰,可以卜天下。”而运河之兴衰,则可以卜扬州也。


乾隆辛未春仲平山堂诗碑

运河景色:春风十里扬州路

扬州地处江淮,水网密布,以水乡风光名闻天下。关于“扬州”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一种便认为这座古城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扬州缘水而生,运河的开通又为其增添了一抹诗情画意的倩影。明清两代,鄱阳湖、高邮湖几多泛滥,故在高邮湖旁开凿多条人工河以避险,后演变为南北直通的河道,京杭运河的发展至此达到鼎盛。运河沿岸的亭台楼阁、河光山色更是美不胜收,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歌咏运河胜景的篇章。

《乾隆辛未春仲平山堂诗碑》乃乾隆帝首次南巡,仲春时节登平山堂远眺“淮东第一观”而书。此碑竖立于邗江区大明寺西园乾隆御诗碑亭内,上置碑帽,雕双龙戏珠纹,碑文四周浅刻云龙纹,描绘了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所见之景:

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馥馥清风来月牖,枝枝画意入云栏。

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更喜翠峰余积雪,平章香色助清欢。

乾隆辛未春仲平山堂,御笔

清风明月、清欢雅意中,遥想起北宋文豪欧阳修,并不比“江左风流宰相”谢安逊色半分,徜徉在如此景色中,心生无限喜悦。此碑使用行书字体,点画圆润姿媚,婉转流畅,字形端庄,重心平稳,大小几乎相等。但是通篇横画的倾斜角度大都一致,点画之间的连带将本不疏朗开阔的字内空间进一步“侵占”,结体有繁密而不透气之感。近人马宗霍评乾隆书法:“圆润秀发,盖仿雪松,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然而,这少了“雄武之风”的碑刻恰恰与扬州的春风十里、温柔和煦相一致,以书法绘制大运河如诗的篇章。

嵌于邗江区大明寺的《重游平山堂口占七绝诗碑》描绘了大运河沿途风物以及平山堂周围的景致。“青芦袅袅漾微风,笑指前溪是处通”,开篇就提及在扬州水道泛舟之感,船边有苇草相伴,本以为前方狭窄无路,走近才发现这些湖水、运河处处相连,四通八达。碧水涟漪,杨柳绕郭,白鹭栖息,台榭逶迤,好一派美不胜收的画中之景。此碑由晚清大臣陈士杰撰文书写。他是曾国藩的幕僚、弟子,也是李鸿章的同窗,曾担任过多地巡抚,在河工、教育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其书法秀美灵动,点画流畅自然,横画细而倾斜,结体偏方且较为开阔有序。单字内部偶有牵丝连带,字与字之间独立,可见师法颜真卿、褚遂良等书法大家的痕迹。平山堂为宋庆历八年欧阳修知扬州时所筑,堂前景色一目千里,江南诸山尽收眼底。发源于邗沟的古运河依然缓缓流淌,相传最早的邗城就位于平山堂后的蜀冈中峰。这块碑刻静静地矗立,见证了古运河的兴衰起落,扬州市的时移世易。

运河园林:沿岸独特的文化风景

水是运河奔流不息的源泉与动力,大运河沿线城市往往水网密布,扬州城也不例外。不论是唐宋时期运河穿城而过,还是明清时期运河绕城而走,大运河与城市水系皆相辅相生,是扬州百姓的生活水源、生命之源。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增假山而作陇,家家住青翠城闉;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园林因水而建,与运河的开凿密不可分,再加上雅致碑刻点缀其中,俨然天开图画。南北融通的水流滋润着这座古城,坐落于其中的园林自然具备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以及苏杭私家园林的小巧灵秀,呈现出南秀北雄相得益彰的特点。

《个园记碑》嵌于扬州古城东北隅、运河沿岸著名的私家园林个园“抱山楼”中。共五方,皆为小横碑,宽1.28米,高0.38米,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刘凤诰撰文,吴鼒题跋。个园是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嘉庆年间在明代寿芝园故址上改筑而成,“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这座园林以竹石取胜,竹影横斜,曲径通幽,行至尽头便看见写有“竹西佳处”的匾额;四季假山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被称为园林史上的孤例。正如《个园记》中所言:“叠石为小山,通泉为平池,绿萝袅烟而依回,嘉树翳晴而蓊匌。……以其目营心构之所得,不出户而壶天自春,尘马皆息。”此文撰者刘凤诰有“江西大器”之誉,擅文章、富辞藻,这一碑刻是颇具刘氏书法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点画沉着厚重,饱满而不失婉约;使用楷书,笔断而意连,书写感极强。结体长扁皆有,取外拓之势,灵活多变,是难得的书法佳品。难怪他贡士殿试时虽作文迟缓,却因书法秀劲特许延长时间完成终篇,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刘凤诰殁于扬州,其诗文、书法与园林、碑刻一道,铭记着运河流过扬州的美丽过往。

清代著名的园林大家朱江在《扬州园林品赏录》中说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除个园以外,坐落于广陵区徐凝门街66号的何园也颇具特色。这座园子相距古运河不到千米,是沿河而建的私家园林,被称为“晚清第一园”。何园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园主何芷舠在明代双槐园基础上修建而成,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诗句,命名为“寄啸山庄”。园中建筑既有西方特色,又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并广泛使用新材料。何园中1500米的复道回廊最有特色,享有“天下第一廊”之美誉,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业内专家称其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园主何芷舠有收藏之好,颇善书画,与黄宾虹往来密切。就在这复道回廊中镶嵌着不少名流碑刻,书卷气浓厚。如东晋王羲之的《唐人双钩十七帖石刻》、唐代颜真卿的《三表帖石刻》以及苏轼的《海市帖石刻》。其中《三表帖石刻》尤为珍贵,乃其他历史文献之罕有材料,由《谢赠祖官表》《谢兼御史大夫表》《让宪部尚书表》三帖组成,与《颜鲁公文集》所载内容稍异。所用字体为行书,点画雄健有力,有篆籀笔意,字形外拓开阔,整体风格丰腴浑厚,与颜真卿代表作《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风格相类。

这些经历了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的碑刻,是大运河沿岸独特的文化风景。如今,扬州城还保留着6段古运河河道、10个遗产点,堪称大运河沿线城市之最。烟花三月下扬州,唯见运河天际流,两千多年前的邗沟水依然奔腾不息,正在诉说着运河沿岸的新故事,谱写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5日 16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自然    
0
天下轶闻

碑刻中的扬州大运河

时间:2021-02-05 11:53: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刘昕

作者:刘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扬州枕江臂淮,中贯京杭大运河,自古为东南重邑,是中国古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长江和运河在此交汇,与运河共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

关于扬州大运河的故事还要从公元前486年说起。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开邗沟、筑邗城”,引长江水入淮,邗沟成为扬州运河的起源。今古邗沟扬州城区段和射阳湖段都是在邗沟初创时就存在的河道。至隋代,隋炀帝发淮南民工十余万重开邗沟,又开辟京口至余杭的八百里江南河,使扬州成为水路运输的中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扬州官员为抬高水位、减缓流速,开挖新河,将运河河道改弯,形成著名的“运河三湾”。之后运河河道不断独立,逐渐实现了河湖分离,形成南北直通的运道,奠定了明清及以后运河的基本路线。

颜真卿三表帖石刻

扬州这座淮左名都经历了几度繁盛与衰落,古运河也多次改道,沿岸碑刻是这段历史的守望者,是扬州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扬州厚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大运河沿岸碑刻以明清时期的作品居多,碑文以纪实为主,不但展现了扬州名胜古迹、市井乡野等历史风貌,也描绘了漕运畅通、商业繁荣的社会景象,具有珍贵的文献、历史、艺术价值。

运河修葺:民命系焉纪录兴衰

立于扬州市邗江区天宁寺大雄宝殿内的《南巡记碑》记录了运河修葺的相关情况以及治理水患对于民生的重要性。碑文有:“河工关系民命,未深知而谬定之庸碌者,唯遵旨而谬行之,其害可胜言哉?……一有疏虞,民命系焉。此而不慎,可乎?”洪水无情,来临之时吞没农田、住宅,威胁百姓生命,所以疏浚泥沙、清理淤垫、修正桥梁堤坝就显得尤为重要,需长远规划,谨慎对待。大运河就像扬州的“守护神”,悄无声息地流淌,保护着两岸人民的安危,为这座城带来繁华与稳定,正所谓“半天下之财富,悉由此路而进”。此碑碑座正、侧面呈弧形,饰有莲瓣纹。碑沿四周近9厘米宽的长带上阴刻13条青龙和火焰球,空隙处衬以云纹图案,刻工精美细腻,水平极高。《南巡记碑》字形大小相参,小字是对大字的具体说明,所用字体为行楷书,点画圆润遒劲,笔笔精到,结体端庄严谨,宽绰秀美,整体风格平和而不失筋骨。

淮河流域曾数次被黄河夺侵,扬州南濒大江,居南北运河交会点,水道纵横,一直受水患威胁。不论是古邗沟,还是京杭大运河,在历朝历代都经历了数次治理、改道、疏浚,才得以尽其用而不断拓展延长。嵌于邗江区大明寺欧阳祠东山墙外的《重浚保障河记碑》就记载了雍正年间因保障河的河道淤塞,扬州知府尹会一主持疏浚河道一事。保障河在蜀冈大明寺脚下,由清平桥绕法海寺,南经红桥、古渡桥至南门响水桥闸东,通向古运河水道。碑文不仅记录了运河两岸“春水柳荫,游船歌吹咽岸塞川”的旖旎之观,还详细论述了“百货鼓枻其间,田畴资以灌溉”等运河通航带来的惠民之举。尤其强调在保障河再次疏通之后百姓的欢呼雀跃,“父老谓:‘以今视昔,有益汇远而流长者矣’。”该碑保存完好,字口清晰。所用字体为隶书,点画提按分明,挺俊有力而不失秀美细腻,有典型的蚕头燕尾,结体略长,章法整齐有序。整体风格端庄妍丽,但略失东汉隶书的古朴稚拙。

扬州大运河的起涨、疏塞与这座城的命运紧密相连。运河发展则扬州兴;扬州繁华,运河也从未阻塞。钱穆曾说过“扬州一地之兴衰,可以卜天下。”而运河之兴衰,则可以卜扬州也。


乾隆辛未春仲平山堂诗碑

运河景色:春风十里扬州路

扬州地处江淮,水网密布,以水乡风光名闻天下。关于“扬州”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一种便认为这座古城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扬州缘水而生,运河的开通又为其增添了一抹诗情画意的倩影。明清两代,鄱阳湖、高邮湖几多泛滥,故在高邮湖旁开凿多条人工河以避险,后演变为南北直通的河道,京杭运河的发展至此达到鼎盛。运河沿岸的亭台楼阁、河光山色更是美不胜收,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歌咏运河胜景的篇章。

《乾隆辛未春仲平山堂诗碑》乃乾隆帝首次南巡,仲春时节登平山堂远眺“淮东第一观”而书。此碑竖立于邗江区大明寺西园乾隆御诗碑亭内,上置碑帽,雕双龙戏珠纹,碑文四周浅刻云龙纹,描绘了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所见之景:

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馥馥清风来月牖,枝枝画意入云栏。

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更喜翠峰余积雪,平章香色助清欢。

乾隆辛未春仲平山堂,御笔

清风明月、清欢雅意中,遥想起北宋文豪欧阳修,并不比“江左风流宰相”谢安逊色半分,徜徉在如此景色中,心生无限喜悦。此碑使用行书字体,点画圆润姿媚,婉转流畅,字形端庄,重心平稳,大小几乎相等。但是通篇横画的倾斜角度大都一致,点画之间的连带将本不疏朗开阔的字内空间进一步“侵占”,结体有繁密而不透气之感。近人马宗霍评乾隆书法:“圆润秀发,盖仿雪松,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然而,这少了“雄武之风”的碑刻恰恰与扬州的春风十里、温柔和煦相一致,以书法绘制大运河如诗的篇章。

嵌于邗江区大明寺的《重游平山堂口占七绝诗碑》描绘了大运河沿途风物以及平山堂周围的景致。“青芦袅袅漾微风,笑指前溪是处通”,开篇就提及在扬州水道泛舟之感,船边有苇草相伴,本以为前方狭窄无路,走近才发现这些湖水、运河处处相连,四通八达。碧水涟漪,杨柳绕郭,白鹭栖息,台榭逶迤,好一派美不胜收的画中之景。此碑由晚清大臣陈士杰撰文书写。他是曾国藩的幕僚、弟子,也是李鸿章的同窗,曾担任过多地巡抚,在河工、教育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其书法秀美灵动,点画流畅自然,横画细而倾斜,结体偏方且较为开阔有序。单字内部偶有牵丝连带,字与字之间独立,可见师法颜真卿、褚遂良等书法大家的痕迹。平山堂为宋庆历八年欧阳修知扬州时所筑,堂前景色一目千里,江南诸山尽收眼底。发源于邗沟的古运河依然缓缓流淌,相传最早的邗城就位于平山堂后的蜀冈中峰。这块碑刻静静地矗立,见证了古运河的兴衰起落,扬州市的时移世易。

运河园林:沿岸独特的文化风景

水是运河奔流不息的源泉与动力,大运河沿线城市往往水网密布,扬州城也不例外。不论是唐宋时期运河穿城而过,还是明清时期运河绕城而走,大运河与城市水系皆相辅相生,是扬州百姓的生活水源、生命之源。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增假山而作陇,家家住青翠城闉;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园林因水而建,与运河的开凿密不可分,再加上雅致碑刻点缀其中,俨然天开图画。南北融通的水流滋润着这座古城,坐落于其中的园林自然具备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以及苏杭私家园林的小巧灵秀,呈现出南秀北雄相得益彰的特点。

《个园记碑》嵌于扬州古城东北隅、运河沿岸著名的私家园林个园“抱山楼”中。共五方,皆为小横碑,宽1.28米,高0.38米,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刘凤诰撰文,吴鼒题跋。个园是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嘉庆年间在明代寿芝园故址上改筑而成,“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这座园林以竹石取胜,竹影横斜,曲径通幽,行至尽头便看见写有“竹西佳处”的匾额;四季假山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被称为园林史上的孤例。正如《个园记》中所言:“叠石为小山,通泉为平池,绿萝袅烟而依回,嘉树翳晴而蓊匌。……以其目营心构之所得,不出户而壶天自春,尘马皆息。”此文撰者刘凤诰有“江西大器”之誉,擅文章、富辞藻,这一碑刻是颇具刘氏书法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点画沉着厚重,饱满而不失婉约;使用楷书,笔断而意连,书写感极强。结体长扁皆有,取外拓之势,灵活多变,是难得的书法佳品。难怪他贡士殿试时虽作文迟缓,却因书法秀劲特许延长时间完成终篇,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刘凤诰殁于扬州,其诗文、书法与园林、碑刻一道,铭记着运河流过扬州的美丽过往。

清代著名的园林大家朱江在《扬州园林品赏录》中说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除个园以外,坐落于广陵区徐凝门街66号的何园也颇具特色。这座园子相距古运河不到千米,是沿河而建的私家园林,被称为“晚清第一园”。何园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园主何芷舠在明代双槐园基础上修建而成,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诗句,命名为“寄啸山庄”。园中建筑既有西方特色,又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并广泛使用新材料。何园中1500米的复道回廊最有特色,享有“天下第一廊”之美誉,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业内专家称其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园主何芷舠有收藏之好,颇善书画,与黄宾虹往来密切。就在这复道回廊中镶嵌着不少名流碑刻,书卷气浓厚。如东晋王羲之的《唐人双钩十七帖石刻》、唐代颜真卿的《三表帖石刻》以及苏轼的《海市帖石刻》。其中《三表帖石刻》尤为珍贵,乃其他历史文献之罕有材料,由《谢赠祖官表》《谢兼御史大夫表》《让宪部尚书表》三帖组成,与《颜鲁公文集》所载内容稍异。所用字体为行书,点画雄健有力,有篆籀笔意,字形外拓开阔,整体风格丰腴浑厚,与颜真卿代表作《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风格相类。

这些经历了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的碑刻,是大运河沿岸独特的文化风景。如今,扬州城还保留着6段古运河河道、10个遗产点,堪称大运河沿线城市之最。烟花三月下扬州,唯见运河天际流,两千多年前的邗沟水依然奔腾不息,正在诉说着运河沿岸的新故事,谱写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5日 16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