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助于文学照亮人性
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于2017年5月出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以来,当代文学创作的生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反而是微软小冰写过的两篇高考作文,虽然语句简单平淡,但是出现了“我”、出现了抒情主体,让人感到颇为玄妙。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机器在模拟人类思辨与情感方面,基本达到了一般初中生的创作成果。“它”的存在就是仿拟本身,是一个谎言,它所言说的一切都来自于仿拟。人工智能除了没有主动去做“仿拟”的动机之外,在技术上它已经有能力提供现实世界的表象,包括人类思维和情感的表象。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虚构文体,在技巧性处理叙事主体的情况并不鲜见。比方叙事主体是一个跨性别者,可能情况还更复杂,魔术般地进行虚构和想象,是当代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虚构艺术的伦理提醒我们创作者需要处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虚构?
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小说主要处理欲望的问题。什么是欲望呢?就是规训的问题,例如贪嗔痴。好的小说能够发明新的欲望,如《西游记》中的“齐天”之欲。孙悟空走出花果山,是因为花果山不够好吗?显然不是,是因为他怕死,他对生之有涯感到恐惧,他对安逸的生活感到莫名的不满足。小说照亮了他的这种“不满足”,生发了后续的故事。他要克服死亡,克服死亡之后,依然觉得不放心……听故事时,读者抱着好奇心,看看小说人物如何引领我们走向现实世界很难处理好的问题。这是我们创作最初的目的。虚构是满足我们修改世界的欲望、以想象驯服世界的方式之一。所以,人工智能的欲望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虽然不具备渴望生发或克服本能的动机,却可能有办法帮我们照亮现实世界中被遮蔽的人的需求。有学者告诉我们,人类情感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机器除了超越解放生产力的单一工具性,还可以精准为人类解决情感需求。2013年的电影《她》,就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孤独的人类对于机器的情感依赖。这样包裹在科幻外衣之下的爱情故事,本质依然是一个伦理问题:科技到底让我们的亲密关系变好了还是变糟了。一个可以想见的答案是,都市人变得越来越封闭,当下的疫情更加剧了这一情况的发展。科技看似为沟通提供了便利,以至于人们开始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触。
如果说十年前,人工智能与情感的联结多有浪漫化的倾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我们已经可以在现实世界看到相反的返乡。令人感到恐惧的事实是,我们可以从社会新闻上看到,当智能家居逐渐普及时,家庭关系、恋爱关系也在出现变化。“暴力”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
纽约时报已经有过多次报道,内容是受害者们发现家中的热水器、中央空调温度忽冷忽热。过了一段时间,她们才发现自己遭到了“高科技家暴”。
据《钛媒体》报道:“近年来受到智能家居家暴的女性突然开始多了起来,她们的共同点是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家中有大量智能家居设备,但她们自身对于科技产品几乎一无所知,生活环境就完全被掌控了智能家居设备的另一半所掌握。”以性别与科技的社会学角度来研判,“以往一个家庭空间中家电控制权力是很分散的,但有了智能家居,掌握着手机端控制权力的人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电。安装者甚至可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很多女性都对这些产品不太熟悉,这就让控制权更加集中在男性身上。以往艺术作品里常常会出现男性惹太太不高兴,太太以不做晚饭来惩罚的情节。恐怕从今以后要颠倒过来,出现男性用智能家居报复太太的情节了。”所以,人工智能本身虽然不具有主体性,可是它介入人类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方式,是当代现实主义的新话题。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在文学中的呈现,是可以去科幻化的。它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很可能在未来影响到现实主义的创作。它不一定令我们感到更幸福,反而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人类情感之所以会以艺术为容器加以重铸和再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具有相互感知和相互理解的能力。作家的共情能力又会高于普通人,会引领自己的读者体验其他人的复杂处境,生成较为复杂的艺术共情。但要真正做到“情之以情”是很艰难的,好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已经可以试图借助机器的帮助加以实现。
文学的主体是人,文学的内容是关注人的日常经验,并从中找到真正的神性,开凿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尽相同的精神世界、审美世界。机器显然不会主动带领我们去开拓神性的边界,但这是一种强势媒介,帮助我们照亮人性,照亮人与人关系的困境。新旧环境的冲突总是混乱、虚无的,机器不单纯只是为我们营建更好的生活而服务,它会干扰、考验、暴露我们,并创造新的心灵压抑。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探寻到共情的新形式,命名人类超越原始欲望之外的新的渴望,发明新的感觉结构,那么它就不该让写作者感到威胁和恐惧。
潘公凯先生曾谈到科技与艺术的关系。科技是求真,艺术追求的反而是不真。这种“不真”我想也不是一种“假”,而是不断翻新的“镜花水月”与“笔墨表征”,其背后的根本,依然是艺术家如何看待人的问题,人的困惑、人的苦楚、人的高尚,人的幸与不幸。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这个时代照亮这些“人的解答”,那么无论是对文学还是对其他艺术门类,都算是一种有价值的批判性凝视。
(作者:张怡微,系青年作家、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有助于文学照亮人性
时间:2021-01-12 09:36:13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珍力
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于2017年5月出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以来,当代文学创作的生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反而是微软小冰写过的两篇高考作文,虽然语句简单平淡,但是出现了“我”、出现了抒情主体,让人感到颇为玄妙。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机器在模拟人类思辨与情感方面,基本达到了一般初中生的创作成果。“它”的存在就是仿拟本身,是一个谎言,它所言说的一切都来自于仿拟。人工智能除了没有主动去做“仿拟”的动机之外,在技术上它已经有能力提供现实世界的表象,包括人类思维和情感的表象。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虚构文体,在技巧性处理叙事主体的情况并不鲜见。比方叙事主体是一个跨性别者,可能情况还更复杂,魔术般地进行虚构和想象,是当代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虚构艺术的伦理提醒我们创作者需要处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虚构?
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小说主要处理欲望的问题。什么是欲望呢?就是规训的问题,例如贪嗔痴。好的小说能够发明新的欲望,如《西游记》中的“齐天”之欲。孙悟空走出花果山,是因为花果山不够好吗?显然不是,是因为他怕死,他对生之有涯感到恐惧,他对安逸的生活感到莫名的不满足。小说照亮了他的这种“不满足”,生发了后续的故事。他要克服死亡,克服死亡之后,依然觉得不放心……听故事时,读者抱着好奇心,看看小说人物如何引领我们走向现实世界很难处理好的问题。这是我们创作最初的目的。虚构是满足我们修改世界的欲望、以想象驯服世界的方式之一。所以,人工智能的欲望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虽然不具备渴望生发或克服本能的动机,却可能有办法帮我们照亮现实世界中被遮蔽的人的需求。有学者告诉我们,人类情感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机器除了超越解放生产力的单一工具性,还可以精准为人类解决情感需求。2013年的电影《她》,就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孤独的人类对于机器的情感依赖。这样包裹在科幻外衣之下的爱情故事,本质依然是一个伦理问题:科技到底让我们的亲密关系变好了还是变糟了。一个可以想见的答案是,都市人变得越来越封闭,当下的疫情更加剧了这一情况的发展。科技看似为沟通提供了便利,以至于人们开始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触。
如果说十年前,人工智能与情感的联结多有浪漫化的倾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我们已经可以在现实世界看到相反的返乡。令人感到恐惧的事实是,我们可以从社会新闻上看到,当智能家居逐渐普及时,家庭关系、恋爱关系也在出现变化。“暴力”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
纽约时报已经有过多次报道,内容是受害者们发现家中的热水器、中央空调温度忽冷忽热。过了一段时间,她们才发现自己遭到了“高科技家暴”。
据《钛媒体》报道:“近年来受到智能家居家暴的女性突然开始多了起来,她们的共同点是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家中有大量智能家居设备,但她们自身对于科技产品几乎一无所知,生活环境就完全被掌控了智能家居设备的另一半所掌握。”以性别与科技的社会学角度来研判,“以往一个家庭空间中家电控制权力是很分散的,但有了智能家居,掌握着手机端控制权力的人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电。安装者甚至可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很多女性都对这些产品不太熟悉,这就让控制权更加集中在男性身上。以往艺术作品里常常会出现男性惹太太不高兴,太太以不做晚饭来惩罚的情节。恐怕从今以后要颠倒过来,出现男性用智能家居报复太太的情节了。”所以,人工智能本身虽然不具有主体性,可是它介入人类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方式,是当代现实主义的新话题。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在文学中的呈现,是可以去科幻化的。它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很可能在未来影响到现实主义的创作。它不一定令我们感到更幸福,反而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人类情感之所以会以艺术为容器加以重铸和再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具有相互感知和相互理解的能力。作家的共情能力又会高于普通人,会引领自己的读者体验其他人的复杂处境,生成较为复杂的艺术共情。但要真正做到“情之以情”是很艰难的,好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已经可以试图借助机器的帮助加以实现。
文学的主体是人,文学的内容是关注人的日常经验,并从中找到真正的神性,开凿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尽相同的精神世界、审美世界。机器显然不会主动带领我们去开拓神性的边界,但这是一种强势媒介,帮助我们照亮人性,照亮人与人关系的困境。新旧环境的冲突总是混乱、虚无的,机器不单纯只是为我们营建更好的生活而服务,它会干扰、考验、暴露我们,并创造新的心灵压抑。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探寻到共情的新形式,命名人类超越原始欲望之外的新的渴望,发明新的感觉结构,那么它就不该让写作者感到威胁和恐惧。
潘公凯先生曾谈到科技与艺术的关系。科技是求真,艺术追求的反而是不真。这种“不真”我想也不是一种“假”,而是不断翻新的“镜花水月”与“笔墨表征”,其背后的根本,依然是艺术家如何看待人的问题,人的困惑、人的苦楚、人的高尚,人的幸与不幸。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这个时代照亮这些“人的解答”,那么无论是对文学还是对其他艺术门类,都算是一种有价值的批判性凝视。
(作者:张怡微,系青年作家、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珍力